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0586发布日期:2019-01-05 09:5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电子产品,利用耳机中扬声器,接收发出的电讯号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从而获得人能听到的声音。传统耳机一般通过连线插头与媒体播放器连接,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独自倾听音乐。近年来蓝牙耳机发展快速,蓝牙耳机不需要物理连线连接,只通过蓝牙信号连接就可以接通信号,接收到声音,免去了连线的束缚,逐渐成为消费者选购的热点。

不论是传统耳机还是蓝牙耳机,其中扬声器的定位与密封性都是耳机声音性能优劣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扬声器密封性进而改善耳机声音性能是业界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机,以解决或改善扬声器密封性问题,提高耳机声音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包括用于佩戴时塞入用户耳朵的入耳部,入耳部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壳体,壳体内安装扬声器支架,

所述扬声器支架和壳体共同固定安装扬声器,所述壳体,所述扬声器支架以及所述扬声器三者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扬声器的外周圈过盈配合,以防止所述扬声器支架转动带动扬声器转动。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局部设置有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扬声器支架上的第二部件之间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部件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扬声器的外周圈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件为凸筋,所述凸筋沿壳体轴向设置,

所述第二部件为形状和位置与所述凸筋适配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上开有出声孔,距离所述出声孔预设距离的壳体内壁装配有网罩;

所述网罩与所述出声孔之间的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网罩的外凸结构。

可选地,所述网罩具有用于将所述网罩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固定部和朝所述出声孔方向凸出且直径与所述出声孔直径相等的空心凸起部,所述空心凸起部作为所述外凸结构,空心凸起部上与所述出声孔对应的凸起面设有多个通孔。

可选地,所述外凸结构为与所述壳体内壁同轴设置的外凸环,所述外凸环的直径等于所述出声孔的直径;

所述网罩为平面结构,所述网罩具有用于将网罩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外凸环底面接触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与所述出声孔对应的区域设有多个通孔。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泄声孔,

在所述壳体上表面的与所述泄声孔之间距离小于预定阈值的位置开设有充电凹槽,所述充电凹槽内设置充电柱,

所述充电柱向上外露出所述充电凹槽的底面。

可选地,所述泄声孔内侧具有泄声网,所述泄声网上对应所述泄声孔的部位为平面结构;

所述泄声网在所述充电柱与外部充电座连接时与外部充电座固定。

可选地,所述泄声网为金属材质,所述外部充电座上具有磁铁,金属材质的所述泄声网在所述充电柱与外部充电座连接时与外部充电座上的磁铁吸附固定。

可选地,所述泄声网为具有多个通孔的钢片,钢片的长度大于所述泄声孔的直径;所述钢片的两侧均为平面,或者所述钢片的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延伸连接至弯曲壳体上的曲面。

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包括用于佩戴时塞入用户耳朵的入耳部,入耳部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壳体,壳体内安装扬声器支架,扬声器支架和壳体共同固定安装扬声器,壳体,扬声器支架以及扬声器三者形成密封结构,在壳体的内壁上设置第一部件,第一部件与扬声器的外周圈过盈配合,从而防止扬声器支架转动带动扬声器转动。由此,壳体与扬声器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定位,很好的预防了扬声器进行旋转,解决了现有技术扬声器容易发生转动影响声学密封性的问题,改善了耳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耳机的垂直方向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耳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耳机的水平截面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垂直方向截面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俯视图;

图6a是图5所示耳机的水平截面图;

图6b是图5所示耳机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a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8是图5所示耳机的垂直方向截面图;

图9是图8中b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设计构思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耳机的扬声器在壳体内仅仅依靠壳体内部周圈的外形进行定位导致的容易发生转动,影响声学密封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包括入耳部,入耳部包括壳体,壳体(具体是内周圈),扬声器支架以及扬声器三者形成密封结构,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部件,第一部件与扬声器的外周圈过盈配合,从而预防扬声器支架转动带动扬声器转动,提高了耳机的密封性和声音性能。

为更好理解,这里先对现有技术中耳机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

参见图1至图3,图3显示了扬声器17装在入耳部11之后的水平截面图,其中,16为水平截面图中的入耳部内的扬声器支架。扬声器17仅仅通过其与壳体形状的接触完成定位,即,只要壳体(具体是壳体内壁)形状与扬声器形状适配即可,这样扬声器自身就比较容易发生转动。也就是说,图3中扬声器17与入耳部11只依靠外形定位,容易发生扬声器17转动现象,影响声学密封。

图1中11为入耳部的壳体结构,入耳部壳体对扬声器的定位有重要影响。12为出声孔处的网罩;13为磁铁吸附不锈钢sus430材质的钢片,sus430,属日本sus系列不锈钢,加工性、抗应力腐蚀性良好,同时具有热膨胀率低,耐氧化性优的特点,sus430钢网对充电性能有直接影响,磁铁吸附不佳将严重影响充电;14为充电柱。参见图1,由于图1中的出声孔处的网罩12的外周一般没有通孔,在装配过程中如果不对其进行定位而盲装的话,很容易导致该无通孔结构的外周移动到出声孔区域内,从而影响耳机的出声面积,即减少耳机的有效出声面积。

接着看图2,图2显示了充电柱14所在的位置,由图2所示可知,充电柱的数量为3个,图2中的15为用于外部磁铁吸附的定位区域,这种定位区域设计在弧面上,即,15处于圆弧位置,为弧面。在充电时,为了保证耳机的充电触点位于同一平面以充分接触外部充电座的充电接触点,各充电触点的接触面(即,充电时充电触点与外部充电座接触的面)至定位区域15的凹槽内壁深度不一,进而使得实际充电时,用于实现定位的凹槽深度浅,不能实现很好的定位,不容易定位吸附,导致耳机转动,影响了充电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包括用于佩戴时塞入用户耳朵的入耳部,入耳部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壳体,壳体内安装扬声器支架,扬声器支架和壳体共同固定安装扬声器,壳体,扬声器支架以及扬声器三者形成密封结构;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部件,第一部件与扬声器的外周圈过盈配合,以防止扬声器支架转动带动扬声器转动。

图4至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耳机的附图,参见图4显示的耳机垂直方向的截面图,图4中21为入耳部的壳体,或称外壳,这部分是跟随耳机外形的变化而变化的,属于外观件。22为耳机中位于出声孔处的网罩的一部分,221为出声孔处网罩的空心凸起部;23为充电所需要的磁铁吸附材质sus430的网片,24为充电柱。图5显示充电柱24所在的位置,25为泄声孔。泄声孔25的下方对应设置供外部的磁铁吸附的定位区域,这种定位区域正好选在泄声孔开孔处,可以保证做成平面,定位效果好。

图6a显示的是扬声器20装在入耳部21之后的水平截面图,图6b中示意性显示了入耳部的壳体21内壁上的两个凸筋211(实际上,入耳部的壳体内壁上的凸筋数量多于2个),用来定位扬声器20,防止发生转动。图6a中所画出的a处的放大区域详见图7。图7为图6a中a区域凸筋与凹槽26配合的放大图,211为入耳部壳体内壁上的凸筋,此凸筋不限制形状。相应的,入耳部的扬声器支架做相应的凸起避让凹槽26,即,扬声器支架上设置形状和位置均与凸筋211适配的凹槽26。

图8显示的是扬声器装在入耳部之后的垂直方向的截面图,211为耳机垂直方向截面图的入耳部的内壁上的凸筋,用来定位扬声器,防止发生转动。所画出的b处放大区域详见图9。图9为图8中b区域的放大图,211为耳机垂直方向截面图的入耳部壳体内壁上的凸筋,此凸筋与扬声器20的外周圈有一定的过盈配合,从而可以起到防止扬声器20旋转的目的。从图9看,扬声器20位于扬声器支架27的下方,靠壳体21内周圈和壳体21上的凸筋211定位扬声器20,扬声器支架27用于支撑扬声器20并且和壳体21共同密封扬声器20。

为解决扬声器与入耳部壳体的内周圈之间只依靠外形定位,容易发生扬声器转动现象影响声学密封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在壳体内设置了凸筋,参见图4-图9,扬声器支架27和壳体21共同固定安装扬声器20,壳体21,扬声器支架27以及扬声器20三者形成密封结构。壳体21的内壁上局部设置有第一部件。第一部件为凸筋211,凸筋211沿壳体轴向设置,第二部件为形状和位置与凸筋适配的凹槽26(见图4、图6a和图7)。扬声器位于扬声器支架下方,扬声器支架上设置避让凸筋的凹槽,该凹槽的底面与凸筋(如图6b所示的长条状凸筋)位于上方位置的侧面相接触或存在间隙,即,凸筋211与凹槽26是间隙配合,凸筋211至少部分穿过凹槽26并与扬声器20的外周圈过盈配合。图6a中示意了三组凸筋211和凹槽26的配合,见附图标记211和26所指示的区域。由于凸筋可以伸入凹槽中(即凸筋的侧面与凹槽槽壁接触),所以在水平截面图中,凸筋和凹槽看起来有重合。凸筋和凹槽配合更清楚的示意参见图7,图7中明显看出凹槽26的形状、结构和凸筋211的形状、结构。本实施例的凸起结构(即凸筋211)与扬声器20的外周圈过盈配合,参见图8和图9,壳体21,扬声器支架27和扬声器20三者形成密封结构,壳体21上的211与扬声器20的外周圈过盈,这样保证定位可靠,起到了防止扬声器旋转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凸筋的截面的形状不做限制,只要能够根据壳体空间能设置凸起结构即可。例如,凸筋的横截面为下列形状中的任一种: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柱形。如图6b所示,一个实施例中凸筋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将图3中扬声器与入耳部11外形定位与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6a至图9)的凸筋211与扬声器20的外周圈过盈配合定位相比,可以看出,凸筋211有效防止了扬声器20进行旋转。

另外,参见图6b,壳体21内壁上局部设置凸筋211,凸筋与扬声器20的外周圈局部而不是整个内曲面都与扬声器20的外周圈过盈配合,这样也方便了进行组装时定位,避免引起组装困难。

为解决耳机的出声孔处的网罩12只依靠外形定位,组装时从里面向外装配过程中不能准确定位,影响出声面积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这种耳机的壳体的一侧表面上开有出声孔,距离出声孔预设距离(距离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的壳体内壁装配有网罩;网罩与出声孔之间的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定位网罩的外凸结构。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罩具有用于将网罩安装在壳体21内壁上的固定部(如,图4中附图标记22指示的位置)和朝出声孔方向凸出且直径与出声孔直径相等(这里的相等是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相等,也就是说,相等不要求绝对相等,两个直径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误差)的空心凸起部221,空心凸起部221作为外凸结构,空心凸起部221上与出声孔对应的凸起面设有多个通孔。通过将网罩设计成包括固定部和空心凸起部的结构,一方面,方便安装时对网罩进行准确定位,避免盲装时将无通孔的外周装到出声孔内导致的出声面积减少影响耳机性能。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成型模具制造网罩,降低耳机装配和生产时的复杂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罩与出声孔之间的壳体内设置的外凸结构为与壳体内壁同轴设置的外凸环,外凸环的直径等于出声孔的直径;网罩为平面结构,网罩具有用于将网罩安装在壳体内壁上的固定部和与外凸环底面接触的定位部,定位部上与出声孔对应的区域设有多个通孔。

也就是说,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继续采用平面状的网罩,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申请的耳机的出声孔中设置了一个外凸环,具体的,外凸环与壳体内壁同轴设置,并且外凸环的直径与出声孔的直径相等(本实施例中的相等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相等,并不要求绝对相等)网罩为平面状,与前述自带凸起部的网罩相同,本实施例的网罩也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用于将网罩安装在壳体内壁上的固定部,第二部分是与外凸环底面接触的定位部。与前述实施例中网罩凸起结构不同的地方是,本实施例的网罩和外凸环是两个独立并相配合的部件,而在前述实施例中,凸起部是网罩的一部分,通过成型模具处理得到。这种网罩和凸环为独立件并配合的结构设计也能起到装配网罩时对网罩进行准确定位,避免遮挡发声面积导致的发生面积减少的有益效果。

为解决耳机的供磁铁吸附的定位区域设置在弧面上,充电时不能实现很好的吸附定位,耳机容易转动,影响充电效果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权1重新设计了磁铁吸附定位区域的位置,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参见图5和图4,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泄声孔25,在壳体上表面的与泄声孔25之间距离小于预定阈值(比如2cm)的位置开设有充电凹槽(从图5中可以看出充电凹槽与泄声孔紧邻设置),充电凹槽内设置充电柱24,充电柱24向上外露出充电凹槽的底面,即,从外部可以直接看到充电柱24,方便充电时找到充电柱的位置。

参见图4,泄声孔25内侧具有泄声网23,泄声网23上对应泄声孔25的部位为为平面结构,泄声网23在充电柱24与外部充电座连接时与外部充电座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泄声网23为金属材质,外部充电座上具有磁铁,金属材质的泄声网23在充电柱与外部充电座连接时与外部充电座上的磁铁吸附固定。本发明实施例将充电凹槽设计在壳体上表面的泄声孔附近,当耳机与外部充电座连接进行充电时,充分利用平面结构的泄声网,使其与外部充电座上的磁铁吸附,由该平面结构的泄声网进行辅助定位,方便了定位磁铁吸附,使定位牢固,而且泄声孔有一定的深度,发挥定位充电优势,使得充电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泄声网23是具有多个通孔的钢片,参见图4钢片23的长度大于泄声孔25的直径;钢片23的两侧均为平面。

另一个实施例中,钢片23的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延伸连接至弯曲壳体上的曲面。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钢片23的长度不做严格限制,考虑到磁铁吸附的牢固程度,磁铁吸附钢片除平面部分外,还可包括沿壳体的弯曲部分,增大磁铁面积,增加磁性,提高充电的稳定性。具体的,可以延长钢片,将钢片向左侧壳体上延伸,这样,钢片的长度就包括了泄声孔内侧对应部分的长度加上充电凹槽以及壳体内侧对应部分的长度。相应的,钢片的一侧(即,设置在泄声孔内侧区域的一侧)为平面,另一侧由于延伸到了弯曲的壳体上,设计成了与壳体适配的曲面。

由此,本实施例的耳机充电定位区域正好选在泄声孔开孔处附近,可以保证充电时与外部充电座的接触面是平面,定位效果好,易定位吸附,提高耳机充电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存在以下优点:

(1)与现有耳机结构不同,出声孔钢网凸起结构方便组装定位,节省装配时间;对比图1中和图4中的出声孔凸起221,图1出声孔钢网12定位基本上靠外形,图4中的出声孔钢网凸起221的设计方便了组装定位。

(2)与现有耳机位置不同,磁铁吸附材质sus430钢片设置在壳体上方的泄声孔附近,由于泄声孔的内槽为平面结构,在进行充电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外观孔(即,泄声孔)位置进行辅助定位;对比图2定位区域15和图5中泄声孔25,定位区域15位于弧面上,不方便定位充电;而泄声孔25可以做成平面,并有一定深度,实现定位充电优势。另外,钢片除平面部分外,还可包括沿壳体的弯曲部分,增大磁铁面积,增加磁性,提高充电的稳定性。

(3)与现有耳机定位方式不同,壳体内的凸筋211与扬声器20的外周圈形成过盈定位,定位可靠,对比图3中扬声器与入耳部11外形定位和图6a至图9中的凸筋211与扬声器的外周圈过盈配合定位可知,凸筋很好的预防了扬声器旋转。进一步的,凸筋211是局部设置,而不是整个内曲面都与扬声器外周圈过盈配合,这样方便组装定位,避免组装困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