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35969发布日期:2019-03-30 08:2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当出现意外事件,用户拨打紧急电话时,外部设备只能通过打出紧急电话的移动终端所在的移动网络的小区网络id(identification,身份标识)来大致确定用户的位置,其精度较低,使得寻找用户较为困难。若用户无法准确告知自己的位置,就会使得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处于危险的境况。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控制面定位方式中,移动定位中心(smlc,servingmobilelocationcentre)与无线基站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networkcontrollet)集成,agps(assistedglobalpositioningsystem,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信息通过信令的方式来交互。移动定位网关(gmlc,gatewaymobilelocationcenter)位于移动网络的ip(internetprotocol,网络协议)数据网上,负责外部定位请求的接入。通过信令结构在核心网络内部传输数据虽然效率高且安全可靠,但是无线网络控制器的移动定位中心功能会影响到核心网络,实现和维护复杂,成本较高,因而移动网络一般都无法实现控制面定位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网络不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自动定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获取到发送定位指令;

若获取到所述发送定位指令,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是否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

若支持所述控制面定位功能,则利用所述控制面定位功能生成并发送第一定位信息;

否则,自动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面定位功能,并利用所述用户面定位功能生成并发送第二定位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通信电路和定位器,所述通信电路用于接收发送定位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是否获取到发送定位指令;若获取到发送定位指令,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是否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若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则利用所述控制面定位功能生成第一定位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电路发送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否则,自动开启所述定位器的用户面定位功能,并利用所述用户面定位功能生成第二定位信息,通过所述通信电路发送所述第二定位信息。

本发明通过自动开启用户面定位功能,生成并发送第二定位信息,能够在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不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的情况下,实现用户当前的准确位置的上报,无需用户再通过一系列操作发送定位信息,为用户节省时间,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方法一实施例包括:

s110、判断是否获取到发送定位指令;

其中,可以通过判断是否获取到拨打紧急电话请求指令来判断是否获取到发送定位指令。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自动获取发送定位指令,例如,每隔一段时间获取一次发送定位指令,比如当用户在进行探险等活动时,开启此功能,每隔5小时、10小时或24小时获取一次发送定位指令。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对用户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可以为用户的动作、面部表情、身体热量等,监测内容产生异常时,获取发送定位指令。通过自动获取发送定位指令,能够在用户发生意外,无法对移动终端进行操作时自动发送定位,更加智能化。

s120、若获取到发送定位指令,则判断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是否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

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检测以判断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是否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还可以通过比对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的网络制式与预先存储的网络制式是否匹配,以判断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是否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

s130、若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则利用控制面定位功能生成并发送第一定位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若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则可直接通过外部设备对移动终端的控制面定位功能进行触发,从而获取第一定位信息。

s140、否则,自动开启移动终端的用户面定位功能,并利用用户面定位功能生成并发送第二定位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用户面定位功能、第二信息的生成和发送都是通过移动终端自动完成,无需用户手动开启用户面定位功能和发送第二定位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自动开启用户面定位功能,生成并发送第二定位信息,能够在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不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的情况下,实现用户当前的准确位置的上报,无需用户再通过一系列操作发送定位信息,为用户节省时间,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参见图2,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

s210、预设紧急电话号码;

在本实施例中,紧急电话号码可以为用户的家属或朋友的电话号码,也可以为110、120等报警电话。紧急电话号码可以通过用户手动设置或包含于移动终端的出厂设置。

s220、获取拨打电话请求指令,拨打电话请求指令包括拨打的电话号码;

具体的,当移动终端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电话号码并检测到拨打电话键被触发,则获取到拨打电话请求指令。其中,电话号码的输入和拨打电话键的触发可以通过手动输入,也可以通过语音输入等。

s231、判断拨打的电话号码与预设的紧急电话号码是否相符;

s232、若拨打的电话号码与预设的紧急电话号码相符,则获取到发送定位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若拨打的电话号码与预设的紧急电话号码相符,则判断为获取到拨打紧急电话请求指令,即判断为获取到发送定位指令。

s233、否则,进入正常拨打电话流程;

参见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设置快捷键来获取拨打紧急电话请求指令:

s310、预设紧急电话号码对应的快捷键;

s320、判断预设紧急电话号码对应的快捷键是否被选中;

s330、若快捷键被选中,则判断为获取到拨打紧急电话请求指令,即判断为获取到发送定位指令;

s340、否则,进入正常操作流程。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设紧急电话号码对应的快捷键,使得当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拨打紧急电话号码,提高便捷性,节省时间。

参见图2,获取到发送定位指令之后:

s241、判断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是否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面定位功能为控制面agps功能。

s242、若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则利用控制面定位功能生成并发送第一定位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网络包括信令网络和数据网络,控制面定位功能实现于信令网络,用户面定位功能实现于数据网络。一般情况下,移动终端始终默认开启信令网络,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信令网络实现通话和收发短信的功能。当判断为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则通过移动终端所处的信令网络发送第一定位信息。其中,第一定位信息为经移动终端计算获得的移动终端的实际位置信息。

s251、否则,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入数据网络;

s252、若移动终端接入数据网络,则自动开启移动终端的用户面定位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面定位功能为用户面agps功能。

s253、否则,自动接入数据网络,再动开启移动终端的用户面定位功能;

一般移动网络都无法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移动终端所处的信令网络的小区网络id生成第三定位信息,其中,第三定位信息为移动终端的伪距信息,以允许第三定位信息的接收方根据伪距信息计算出移动终端的实际位置,其精度低,使得实现准确定位困难。而本实施例中,通过数据网络实现用户面定位功能。

具体的,移动终端的数据网络可以通过用户手动开启或关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数据网络实现网页浏览等功能。当判断为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不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则通过用户面定位功能进行定位,因此需要使得移动终端接入数据网络。

s260、利用用户面定位功能生成并发送第二定位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信息为经移动终端计算获得移动终端的实际位置信息。

参见图4,自动开启移动终端的用户面定位功能,并利用用户面定位功能生成并发送第二定位信息的步骤包括:

s410、判断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是否支持用户面agps功能;

s421、若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支持用户面agps功能,则自动开启移动终端的gps功能和agps功能;

s422、通过gps功能和agps功能生成第二定位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agps功能辅助gps功能生成第二定位信息,能够使得定位更加精准。

s431、若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不支持用户面agps功能,则自动开启移动终端的gps功能;

s432、通过gps功能生成第二定位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将第二定位信息发送至预先指定的服务器。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可以将第二定位信息发送至紧急电话号码对应的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自动开启用户面定位功能,生成并发送第二定位信息,能够在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不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的情况下,实现用户当前的准确位置的上报,无需用户再通过一系列操作发送定位信息,为用户节省时间,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参见图5,本发明移动终端500实施例包括处理器510、通信电路520和定位器530,通信电路520和定位器530分别与处理器510连接,通信电路520用于接收发送定位指令;处理器510用于判断是否获取到发送定位指令;若获取到发送定位指令,则判断移动终端500所处的移动网络是否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若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则利用控制面定位功能生成第一定位信息,并通过通信电路520发送第一定位信息;否则,自动开启定位器530的用户面定位功能,并利用用户面定位功能生成第二定位信息,通过通信电路520发送第二定位信息。

具体的,移动终端500的自动定位方法参见上述移动终端的自动定位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510还用于预设紧急电话号码或紧急电话号码对应的快捷键;获取拨打电话请求指令;判断拨打的电话号码与预设的紧急电话号码是否相符或判断预设紧急电话号码对应的快捷键是否被选中。处理器510还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入数据网络;自动接入数据网络;自动开启移动终端的用户面定位功能。处理器510还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是否支持用户面agps功能;自动开启移动终端的gps功能,或自动开启移动终端的gps功能和agps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自动开启用户面定位功能,生成并发送第二定位信息,能够在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网络不支持控制面定位功能的情况下,实现用户当前的准确位置的上报,无需用户再通过一系列操作发送定位信息,为用户节省时间,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