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组件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9291发布日期:2019-03-13 23:1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壳组件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壳组件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一般设有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的入光口可以设置机械式的叶片,调整叶片的孔径可以控制摄像头模组的进光量,进而实现可变光圈的目的。机械式的可变光圈结构会增大摄像头模组或移动终端的整体厚度,不利于移动终端的轻薄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组件和移动终端,以解决机械式的可变光圈结构不利于移动终端轻薄化的问题。

一种壳组件,能够用于盖设在摄像头模组上,所述壳组件包括:

壳体,开设有通孔;及

电致变色模组,设于所述通孔处;所述电致变色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第一透明电极层、电致变色层、第二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基板;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外区和内区,所述外区沿周向分布于所述内区外;所述电致变色模组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在第一状态时所述外区和所述内区均处于着色态,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入光口被所述电致变色模组遮挡;在第二状态时所述外区处于着色态且所述内区处于透明态,环境光线能够穿过所述内区并入射至所述入光口;在第三状态时所述外区和所述内区均处于透明态,环境光线能够穿过所述外区和所述内区并入射至所述入光口。

上述壳组件,外区和内区的结构使得摄像头模组的进光的控制方式较为灵活,因而可以实现可变光圈的目的。且上述光圈变化的方案,相比于机械式可变光圈的方案,不仅简化了光圈的结构,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可靠性,并有利于摄像头模组或者移动终端的轻薄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延伸区,所述延伸区沿周向分布于所述外区外;所述延伸区具有着色态和透明态,在透明态时环境光线能够穿过所述延伸区并入射至所述入光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区的数量为1个,或者2个,或者2个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模组包括设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外周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所述连接层的朝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连接层的朝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间隔设置;所述电致变色模组包括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电性连接的第一连线层,及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电性连接的第二连线层,所述第一连线层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连线层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线层和所述第二连线层分别沿周向分布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外,所述第一连线层和所述第二连线层的材质为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材质相同,且为玻璃或者pet或者pi。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为130纳米~200纳米,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方阻为15欧~25欧;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为130纳米~200纳米,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方阻为15欧~25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设有增透膜。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摄像头模组和以上所述的壳组件,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入光口朝向所述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所述电致变色模组位于背向所述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一侧,所述摄像头模组位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壳体之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后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拆除部分零部件后的后视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保护盖板与摄像头模组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保护盖板与摄像头模组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中保护盖板与摄像头模组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保护盖板的电致变色模组的一实施例中的断面图;

图8为图7所示保护盖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图4所示保护盖板的电致变色模组的另一实施例中的断面图;

图10为图4所示保护盖板的电致变色模组的又一实施例中的端面图;

图11为图4所示保护盖板的电致变色模组的又一实施例中的断面图;

图12为图11所示保护盖板的一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模组沿a-a处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1所示保护盖板的另一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模组沿a-a处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1所示保护盖板的又一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模组沿a-a处的剖视图;

图15为一实施例中保护盖板处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保护盖板处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5所示保护盖板处于第三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subscriber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communications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参考图1、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为智能手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可以为平板、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壳组件、电路板和摄像头模组100等,摄像头模组100连接于电路板,电路板连接于壳组件,壳组件能够对电路板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电路板可以集成移动终端10的处理器、内存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基带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电池,电池连接于电路板且能够为电路板和摄像头模组100供电。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显示屏200,显示屏200与壳组件固定连接且与电路板通信连接,显示屏200可用于显示信息并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

在一实施例中,壳组件包括壳体300和保护盖板400,壳体300开设有通孔310,同时参考图4至图6,保护盖板400包括透光件410和电致变色模组420,电致变色模组420设于透光件410的内表面所在的一侧且与透光件410固定连接,电致变色模组420与电路板连接。保护盖板400设置在通孔310处且透光件410外露,用户能够触摸透光件410的外表面。在一实施例中,透光件410呈透明状,其透光率可以在90%以上。摄像头模组100位于透光件410的内表面所在的一侧,且摄像头模组100的入光口朝向透光件410。电致变色模组420具有着色态和透明态。在着色态时摄像头模组100的入光口被电致变色模组420遮挡,电致变色模组420在着色态时可以使得保护盖板400呈现的颜色在整体上一致,或者保护盖板400呈现的颜色能与周围其他元件的颜色在整体上一致,以使得在着色态下移动终端10的外观整体性不因摄像头模组100的设置而受到不利影响。在透明态时环境光线能够穿过通孔310处的透光件410和电致变色模组420入射至摄像头模组100的入光口,进入入光口的光线,可以进一步入射至摄像头模组100的感光元件上。换言之,电致变色模组420在透明态下,摄像头模组100的功能不受影响。

参考图1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壳体300用作移动终端10的前壳,壳体300包括基材301及注塑成型于基材301上的多种结构件303,结构件303可用于连接和支撑移动终端10的电路板、电池、显示屏200等元器件,以使这些元器件能够在壳体300上可靠地定位。基材301的材质可以为铝合金或者不锈钢等。通孔310可以设置在结构件303上,与摄像头模组100的安装位置对应。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因基材301延展出来的部分较多而形成中板,也可以将通孔310设置在基材301的中板上。摄像头模组100可作为前置摄像头使用,在透明态时用户能够通过摄像头模组100进行自拍、视频通话等操作。保护盖板400与壳体300固定连接,保护盖板400的周向边缘可以设置油墨层,油墨层能够界定出视窗区201且油墨层能够用于呈现外观效果,视窗区201与显示屏200的可显示区对应。油墨层还能够界定出用于摄像头模组100入光的入光区,入光区位于视窗区201之外,入光区与摄像头模组100的入光口对应设置。例如,保护盖板400的周向边缘可以先制得油墨层,再在油墨层上开设盲孔,以使油墨层界定出入光区。在着色态时保护盖板400的颜色与油墨层的颜色的色差可以极小,以使移动终端10的显示屏200所在一侧能够呈现一体化的外观效果。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透光件410可以为用于盖设至移动终端10的显示屏200的玻璃盖板,玻璃盖板的面积较大,有利于保护盖板400的加工,且在保护盖板400与显示屏200装配后能够获得整体性较好的外观效果。

参考图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300可用作移动终端10的后壳或者电池盖。以电池盖为例,电池盖位于显示屏200的可显示区的背面,且电池盖盖设于移动终端10的电池上。电池盖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等,电池盖的材质也可以为非金属材质例如玻璃、陶瓷、塑胶等。电池盖具有较大的外表面,移动终端10的外观的主要部分依靠电池盖来呈现。摄像头模组100可作为后置摄像头使用,例如在透明态时用户能够通过摄像头模组100进行远景拍摄、视频录制等操作。壳体300对应摄像头模组100开设所述通孔310,保护盖板400设置在该通孔310内。透光件410可以呈跑道形,或者圆形,或者矩形,或者圆角矩形等,透光件410能够适配移动终端10的单摄或者多摄的结构,以起到较好的装饰效果。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0可以包括常规镜头、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长焦镜头、黑白镜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其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或者3个以上。进一步,在电池盖为金属材质的实施例中,电池盖的外表面可以经过阳极氧化、电镀等多种表面处理工艺,以使金属材质的电池盖的外表面呈现需要的颜色,在着色态时保护盖板400的颜色与电池盖的颜色的色差可以极小,以使移动终端10的电池盖所在一侧能够呈现一体化的外观效果。

电致变色模组420包括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能够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使得电致变色材料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在移动终端10包括处理器和电池的实施例中,电池能够通过电路板为电致变色模组420供电,处理器能够对电致变色模组420进行控制,例如,处理器可以控制流经电致变色模组420的电流的大小以及加载在电致变色模组420上的电压的大小、相位等参数,以使电致变色模组420能够在着色态和透明态之间切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模组420在断电状态下呈着色态,当用户需要使用摄像头模组100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电致变色模组420的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使得电致变色模组420切换成透明态,电致变色模组420在透明态时的透光率可以在90%以上,以使用户能够通过摄像头模组100进行相应的操作。在一实施例中,用户的操作结束后,控制器可以断开电致变色模组420的控制电路,电致变色模组420逐渐转变为着色态。在一实施例中,用户的操作结束后,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电路向电致变色模组420加载瞬间反相电压继而切换成短路状态,以使电致变色模组420能够迅速切换至着色态。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反相电压的持续时间为0.2s至0.5s,而后控制电路被迅速切换为短路模式,待电致变色模组420转变为着色态后再切换到断开模式。上述控制方式可以缩短电致变色模组420由透明态切换至着色态的时间,例如,可以将电致变色模组420由透明态切换至着色态的时间控制在0.3s至0.5s的范围内,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当然,上述控制方式也可用于缩短电致变色模组420由着色态转变为透明态的时间。

以上的保护盖板400,由于电致变色模组420设于透光件410的一侧,因而可以将电致变色模组420制成模块化的产品,再采用胶粘或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将电致变色模组420连接至透光件410的一侧,从而有利于电致变色模组420的加工制造,且有利于电致变色模组420与透光件410的组装,因而有利于保护盖板400的加工制造。保护盖板400盖设于摄像头模组100后,通过电路控制可以实现电致变色模组420在透明态和着色态之间切换。电致变色模组420在透明态时,摄像头模组100可以正常使用,在着色态时可以使得保护盖板400呈现预定颜色,以使移动终端10的摄像头模组100的安装位置处能够与其他部分呈现一体化的外观,以提升移动终端10的外观表现力。

参考图4,保护盖板400可以包括粘接层430和遮挡层440,粘接层430位于透光件410和电致变色模组420之间。在一实施例中,遮挡层440设于透光件410和电致变色模组420之间,遮挡层440连接于保护盖板400,且遮挡层440界定出透光件410的入光区,环境光线能够从入光区进入,且在透明态能够入射至摄像头模组100的入光口内。遮挡层440的材质可以为粘胶或塑胶或者油墨。例如,在图1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遮挡层440可以为视窗区201外周的油墨层的一部分。遮挡层440的透光率较低,遮挡层440能够对电致变色模组420起到较好的遮光和防漏光作用。遮挡层440还有利于保护盖板400与壳体300的连接。例如,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保护盖板400的周向可以涂覆粘胶并粘贴至壳体300上,以使保护盖板400与壳体300能够形成可靠的连接。壳体300的通孔310可以呈沉孔状,沉孔的台阶部位可以涂覆粘胶,并将遮挡层440所在区域粘贴在沉孔的台阶上,使得沉孔的台阶在透光件410上的正投影位于遮挡层440在透光件410的正投影内,上述结构既有利于保护盖板400与壳体300的连接,还有利于获得整体性较好的外观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粘接层430的材质为粘胶,粘接层430连接于遮挡层440的朝向电致变色模组420的一侧,电致变色模组420通过粘接层430固定连接于遮挡层440。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粘接层430在透光件410上的正投影位于遮挡层440在透光件410上的正投影内,粘接层430的透光率可以较低。在另一实施例中,粘接层430的材质为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光学胶,采用oca光学胶制成的粘接层430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并能够获得较高的胶结强度,且具有固化收缩小的优点,适于胶结光学器件。

参考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粘接层430的材质为oca光学胶,粘接层430连接于透光件410的朝向电致变色模组420的一侧,且遮挡层440位于粘接层430的外周,电致变色模组420通过粘接层430固定连接于透光件410。上述结构,利用遮挡层440形成的入光区,将粘接层430填充于遮挡层440围设的空间内,既能够保证保护盖板400的透光性能,又能够减小保护盖板400整体的厚度,有利于保护盖板400的轻薄化。

参考图6,在又一实施例中,保护盖板400包括设于透光件410和电致变色模组420之间的光学膜片450,光学膜片450和电致变色模组420之间可以进一步设置oca光学胶材质的粘接层430,以将电致变色模组420可靠地连接于透光件410并保证保护盖板400的透光性能。光学膜片450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体成型的通光部451和装饰部453,装饰部453位于通光部451的周向边缘,通光部451为透明状且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例如通光部451的透光率可以在85%以上,通光部451的周向边缘界定出透光件410的入光区,也即通光部451与装饰部453连接的交界位置对应透光件410的入光区。

在一实施例中,装饰部453可以具有较低的透光率,以对电致变色模组420起到较高的遮光、防漏光的效果。装饰部453可以呈现一致性较好的颜色,以对保护盖板400和移动终端10起到较好的装饰效果。例如,在图1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装饰部453的颜色可以和油墨层的颜色的色差较小,在着色态时电致变色模组420的颜色与装饰部453、油墨层的颜色的色差可以极小,以使移动终端10的显示屏200所在一侧能够呈现一体化的外观效果。又如,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装饰部453的颜色和后壳或者电池盖的外观颜色可以具有较小的色差,电致变色模组420在着色态时呈现的颜色与装饰部453的颜色具有较小的色差,上述设置使得着色态的保护盖板400和后壳或者电池盖的外观颜色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10的外观整体性。在另一实施例中,装饰部453呈现渐变色,且装饰部453的颜色由通光部451的周向边缘向装饰部453的外侧渐变,在装饰部453的靠近外侧的区域,装饰部453的颜色与壳体300的外观颜色可以具有较小色差,以使装饰部453的外观能够较好的融入壳体300的外观中。上述设置能够提升保护盖板400的装饰效果,且能够提升移动终端10的外观整体性。

参考图7,在一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模组4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421、第一透明电极层425、电致变色层427、第二透明电极层429和第二透明基板423,电致变色层427包括电致变色材料,第一透明基板421位于透光件410和第二透明基板423之间。第一透明电极层425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9相互绝缘,两者用于引出电致变色层427的控制线路,同时参考图8,控制线路可以进一步通过导线或者金属触点等电性连接至移动终端10的电路板。同时参考图6,可以理解的是,在保护盖板400包括光学膜片450的实施例中,光学膜片450可以复用为电致变色模组420的第一透明基板421,光学膜片450和第一透明电极层425之间的粘接层430可以省略,从而有利于电致变色模组420整体厚度的减薄。同时参考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件410为盖设在显示屏200的玻璃盖板,透光件410可以作为第一透明基板421使用,即可以将透光件410复用为电致变色模组420的第一透明基板421。同时参考图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透光件410为设于后壳或电池盖通孔处的玻璃镜片,玻璃镜片可以作为第一透明基板421使用,即可以将透光件410复用为电致变色模组420第一透明基板421。可以理解的是,在透光件410复用为第一透明基板421的实施方式中,粘接层430、遮挡层440、光学膜片450可以省略,以简化保护盖板400的结构,也即可以将以上实施方式中的电致变色模组420盖设至摄像头模组100上,通过电致变色模组420的电致变色层427在着色态和透明态之间的切换,对摄像头模组100的入光口起到打开和遮蔽的效果。上述结构有利于电致变色模组420的整体厚度的减薄,因而有利于移动终端10的轻薄化或者提升移动终端10内部的可利用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各层之间有无外物都可以视为依次层叠设置。例如,第一透明基板421和第一透明电极层425之间、第二透明电极层429和第二透明基板423之间可以没有中间层,也可以设有其他中间层,这些情形都应当视为依次层叠设置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基板421材质为蓝玻璃。蓝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磷酸盐或者氟磷酸盐,其对红外光线具有较高的吸收率,蓝玻璃制成的第一透明基板421对红外光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有利于提升拍摄的质量。第二透明基板423的材质可以与第一透明基板421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二透明基板423的材质可以为蓝玻璃,也可以为常规的玻璃。第二透明基板423的材质还可以为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et具有较高的成膜性、光学性能和耐候性,采用pet材质制成的第二透明基板423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第二透明基板423的材质还可以为pi(polyimide,聚酰亚胺)等透光性能较好的材料。

参考图9,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基板421的材质为常规玻璃,或者pet,或者pi。第一透明基板421的背向电致变色层427的表面设有红外反射膜422。红外反射膜422可以对红外光起到较好的过滤效果,环境光线穿过红外反射膜422再入射至摄像头模组100后,可以提升拍摄的质量。第二透明基板423的材质可以和第一透明基板421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与第一透明基板421的材质不同。第二透明基板423的背向电致变色层427的表面也可以设有红外反射膜422,以对红外光起到较好的过滤效果,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电致变色模组420设有红外反射膜422后,摄像头模组100内可以无需设置红外滤光片,因而有利于简化摄像头模组100的结构,并有利于摄像头模组100的减薄。当然,即使摄像头模组100内部保留红外滤光片,上述结构的电致变色模组420也可以降低对摄像头模组100内部的红外滤光片的要求或者增强红外滤光的效果,因而有利于节约器件的成本、提升拍摄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电极层425的厚度为130纳米~200纳米,第一透明电极层425的方阻为15欧~25欧。第二透明电极层429的厚度为130纳米~200纳米,第二透明电极层429的方阻为15欧~25欧。上述设置使得第一透明电极层425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9的阻抗较小,且能够保证第一透明电极层425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9具有较高的透光率。进一步,参考图10,在一实施例中,透光件410和电致变色模组420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设有增透膜424,增透膜424能够进一步提升保护盖板400的透光率。例如,在一实施例中,透光件410的外露的表面设有增透膜424,增透膜424能够增大透光件410的透光率,有利于提升拍摄的质量。电致变色模组420的第二透明基板423的背向透光件410的表面也可以设有增透膜424以增大电致变色模组420的透光率,进而提升拍摄的质量。可以理解的是,增透膜424可以包括多层,多层增透膜424可用于分别提升某些波长的光线的透过率,以进一步提升透光件410的透光率。

参考图11,电致变色模组420可以包括设于电致变色层427外周的连接层426,连接层426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层425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9之间。连接层426的材质可以为粘胶。连接层426的透光率较低,因而能够对电致变色层427起到较好的遮光、防漏光效果。进一步,连接层426的朝向第一透明电极层42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置槽4261,连接层426的朝向第二透明电极层429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置槽4263,第一容置槽4261和第二容置槽4263由连接层426隔断,且第一容置槽4261和第二容置槽4263的宽度不大于连接层426的宽度。电致变色模组420包括与第一透明电极层425电性连接的第一连线层4281,及与第二透明电极层429电性连接的第二连线层4283,第一连线层4281容置于第一容置槽4261,第二连线层4283容置于第二容置槽4263。上述结构将第一透明电极层425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9的引线从透光率较低的连接层426引出,可以防止第一连线层4281对第一透明电极层425的透光率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样地,上述结构也可以防止第二连线层4283对第二透明电极层429的透光率产生不利的影响。上述结构由于第一连线层4281和第二连线层4283的截面积可以相对较大,因而可以降低第一透明电极层425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9的方阻,在保证第一透明电极层425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9的高透光率的前提下,提升电致变色层427的变色的速度。

进一步,参考图12、图13和图14,连接层426可以呈矩形或者环形或者跑道形,第一连线层4281和第二连线层4283分别沿周向分布于电致变色层427外,第一连线层4281和第二连线层4283的材质为银。具体地,第一连线层4281和第二连线层4283可以采用纳米银浆制成,银材质的第一连线层4281和第二连线层4283具有较低的阻抗,因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电致变色层427的变色的速度。例如,上述结构的第一连线层4281和第二连线层4283,其阻抗可以在7欧以下,以使电致变色层427的着色时间降低至0.8s以内。

进一步,参考图15、图16和图17,电致变色层427可以包括外区4271和内区4273,外区4271可以呈环形,内区4273呈圆形,外区4271沿周向分布于内区4273外。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区4271和内区4273的轮廓也可以为矩形或者跑道形等其他形状。外区4271和内区4273连接的交界位置处可以设置隔断层以使外区4271和内区4273能够独立控制。例如,在电致变色层427的加工过程中,外区4271和内区4273可以分别制成,以在外区4271和内区4273连接的交界位置处可以设置隔断层。又如,在电致变色层427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先制成一体的电致变色层427,再采用激光切割或化学腐蚀等方式,在外区4271和内区4273之间形成间隙,再向间隙内填充隔断材料形成隔断层。当然,隔断层还可以采用其他加工方式获得,此处不再赘述。外区4271和内区4273可以分别引出引线,以使电致变色层427的外区4271和内区4273能够独立控制。例如,在一实施例中,保护盖板400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参考图15,在第一状态时外区4271和内区4273均处于着色态,此时保护盖板400的颜色可以和壳体300的颜色趋于一致以获得较好的外观整体性。参考图16,在第二状态时外区4271处于着色态且内区4273处于透明态,环境光线可以穿过内区4273并入射至摄像头模组100的入光口内,此时摄像头模组100的进光量相对较小,即拍摄处于小光圈状态。参考图17,在第三状态时外区4271和内区4273均处于透明态,环境光线可以穿过外区4271和内区4273并入射至摄像头模组100的入光口内,此时摄像头模组100的进光量相对较大,即拍摄处于大光圈状态。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状态对应f1.4大光圈状态,第二状态对应f2.0小光圈状态。上述结构使得摄像头模组100的进光的控制方式可以较为灵活,电致变色层427还可以在外区4271进一步增加延伸区,延伸区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者2个,或者2个以上,以对电致变色层427作进一步的细分,形成更多级的光圈变化,以对摄像头模组100的拍摄形成更精细的控制。例如,采用上述结构的保护盖板400,可以获得2级、3级、4级甚至4级以上的光圈变化,此处不再赘述。上述光圈变化的方案,相比于机械式调整光圈的方案,不仅简化了光圈的结构,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可靠性,并有利于摄像头模组100或者移动终端10的轻薄化。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