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1830发布日期:2018-10-19 22:5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为使用户能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地听取电子产品提供的声音信息,耳机已成为许多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耳机根据其与人体耳部的接触密封程度不同,一般分为平头式耳机,半入耳式耳机以及入耳式耳机这三大类型,不同类型的耳机的适用场合和需求均不同。然而,现有的耳机在制作成型后通常就固定为其中的一种类型,当用户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使用需求时,其耳机类型往往不能转换,从而导致耳机在不同场合的适用性低,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不同的听音需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旨在提高耳机的通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包括耳机壳、出音管以及胶套;所述耳机壳内设有容腔,所述耳机壳的一端形成出声端,所述出声端上开设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透声孔;出音管具有沿轴向贯通所述出音管两相对端面的出声通道;所述胶套上开设有出声孔;所述耳机具有入耳模式和半入耳模式,在入耳模式下,所述出音管一端与所述透声孔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胶套套接,所述出声孔通过所述出声通道与所述透声孔连通;在半入耳模式下,所述出音管和所述胶套均与所述耳机壳脱离。优选地,所述出音管与所述透声孔螺接。优选地,所述出音管的外周面上朝向所述透声孔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透声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优选地,所述出音管与所述透声孔卡接。优选地,所述耳机壳具有一呈扁平状设置的贴合面,所述出声端成形于所述贴合面的周缘。优选地,所述出声端上设有连接平面,所述透声孔开设在所述连接平面上。优选地,所述耳机处于入耳模式时,所述胶套遮盖所述连接平面。优选地,所述胶套包括伞部与套接管,所述出声孔设于所述伞部的中部,所述套接管自所述出声孔的边缘朝向所述出音管延伸形成,并与所述出音管可拆卸套接。优选地,所述出音管远离所述透声孔的一端设有限位连接部,所述套接管的自由端设有限位配合部,所述限位连接部与所述限位配合部适配限位连接。优选地,所述限位连接部位为凸设于所述出音管外周面的卡环,所述限位配合部为所述套接管的自由端的边缘向内延伸形成限位翻边,在所述耳机处于入耳模式时,所述限位翻边抵接于所述卡环面向所述透声孔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设有与透声孔可拆卸连接的出音管,故本耳机就可实现入耳模式与半入耳模式之间的灵活转换。换言之,当用户需要使用入耳式的耳机时,就可以将出音管与透声孔连接,同时将胶套套接于出音管远离透声孔的另一端,如此,胶套以及部分出音管就可以插置于耳道中;当用户需要使用半入耳式的耳机时,就可以将出音管以及胶套从耳机壳上拆卸下来,然后直接将设有透声孔的出声端插入耳道开口处。这样,通过两种模式的转换,用户就可以使用同一款耳机来满足不同的听音需求,获得不同的听音感受,从而提高了耳机的通用性,且组装简单易操作,价格低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机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图1中耳机于另一角度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处于半入耳模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耳机壳11出声端111连接平面12透声孔121内螺纹2出音管21出声通道22外螺纹23卡环3胶套31出声孔32伞部33套接管331限位翻边4线保护管13贴合面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耳机包括耳机壳1、出音管2以及胶套3。耳机壳1内设有容腔(未标示),耳机壳1的一端形成出声端11,出声端11上开设有与容腔连通的透声孔12;出音管2具有沿轴向贯通出音管2两相对端面的出声通道21;胶套3上开设有出声孔31。在实际使用时,耳机具有入耳模式和半入耳模式,在入耳模式下,出音管2一端与透声孔12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胶套3套接,出声孔31通过出声通道21与透声孔12连通;在半入耳模式下,出音管2和胶套3均与耳机壳1脱离,用户直接将耳机的透声孔12塞入耳道而实现半入耳式的声音听取方式。在此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耳机还包括内置于容腔中的喇叭(未图示)以及连接线(未图示)等部件。其中,连接线的一端与喇叭连接,另一端为插头(未图示),该插头可插置于各种电子产品中,例如手机、电脑、收音机等,连接线可将电子产品发出的电流信号传输至喇叭,然后再通过喇叭转换为声音信息。喇叭是耳机主要的声电转换以及放声装置,喇叭的样式可以是动圈式、电动式、动铁式等类型。耳机壳1的容腔一部分即构成了喇叭的声腔,喇叭发出的声音可通过设置在耳机壳1上的透声孔12发出;在耳机处于入耳模式时,用户的耳道与胶套3直接接触,而耳机则通过出声管和透声孔12的连接而使得声腔得以延长,从而可以更加适用于高音可调耳机;而在耳机处于半入耳模式时,带有透声孔12的耳机出音端直接与用户的耳道接触,以实现对声音信息的听取,且在半入耳模式下,出音端与耳道的接触深度要浅于入耳模式。在此,由于耳机在使用入耳模式时胶套3是与用户的耳道直接接触的,故胶套3应优选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质体材料制成,以此来大大提高用户佩戴的舒适度。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胶套3优选由硅胶制成,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胶套3还可以采用橡胶等材料制成,但由于硅胶的软硬程度更合适以及耐候性更高,故更适用于制作耳机的胶套3。此外,耳机壳1和出音管2均可使用塑胶材料注塑形成,其中,耳机壳1可以由两个半壳拼接而成以方便内部器件的装配,或者耳机壳1是一个开设有多个孔洞的一体成型的壳体。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有与透声孔12可拆卸连接的出音管2,故本耳机就可实现入耳模式与半入耳模式之间的灵活转换。换言之,当用户需要使用入耳式的耳机时,就可以将出音管2与透声孔12连接,同时将胶套3套接于出音管2远离透声孔12的另一端,如此,胶套3以及部分出音管2就可以插置于耳道中;当用户需要使用半入耳式的耳机时,就可以将出音管2以及胶套3从耳机壳1上拆卸下来,然后直接将设有透声孔12的出声端11插入耳道开口处。这样,通过两种模式的转换,用户就可以使用同一款耳机来满足不同的听音需求,获得不同的听音感受,从而提高了耳机的通用性,且组装简单易操作,价格低廉。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出音管2与透声孔12螺接。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出音管2与透声孔12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等其他方式而实现两者间的可拆卸连接,但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螺接的方式不但操作简单,而且连接的牢固性高,其出音管2与耳机壳1之间的连接缝隙小,进而有利于避免音波外泄。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出音管2的外周面上朝向透声孔12的一端设有外螺纹22,透声孔12的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22配合的内螺纹121。当用户需要将耳机转换为入耳模式时,就只需要将出音管2的外螺纹22旋入透声孔12内壁的内螺纹121中即可完成连接。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出声端11处设置外螺纹22,相应地,在出音管2的出声通道21内壁上设置内螺纹121,但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透声孔12的内壁上设内螺纹121可使耳机在半入耳模式时能佩戴得更加舒适。此外,内螺纹121沿轴向的长度可以优选大于外螺纹22沿轴向的长度,从而方便调节出音管2伸出透声孔12的长度并使螺接关系更牢固。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耳机壳1具有一呈扁平状设置的贴合面13,出声端11成形于贴合面13的周缘,其中,对于具有连接线的耳机而言,其贴合面13通常背离耳机壳1的接线位置设置。透声孔12设于耳机壳1的远离连接线的一端。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耳机壳1上供连接线伸出的一端连接有线保护管4,连接线与喇叭连接后会从线保护管4中伸出然后连接于相应的电子产品。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透声孔12还可设于耳机壳1的其他位置,但最好与连接线具有一定间距。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出声端11上设有呈长椭圆形设置的连接平面111,透声孔12的边缘分别与连接平面111沿宽度方向的两相对直边相切。在此,可以理解,连接平面111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出声端11不会过于尖锐而有利于提高半入耳模式佩戴时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连接平面111的设置可使开设透声孔12更加方便,以及可使出音管2与耳机壳1之间为面与面的连接,从而有利于提高出音管2连接的牢固性。此外,由于耳机壳1的出声端11是呈弧形凸出的,故连接平面111呈长椭圆形,在保证佩戴舒适的前提下,透声孔12的边缘分别与连接平面111沿宽度方向的两相对直边相切可使得透声孔12开设得尽可能大,从而能提高耳机音效。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耳机处于入耳模式时,胶套3遮盖连接平面111,这样有利于保持耳机在入耳模式时的外表美观。此外,胶套3与耳机壳1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从而有助于胶套3的装配便利。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胶套3包括伞部32与套接管33,出声孔31设于伞部32的中部,套接管33自出声孔31的边缘朝向出音管2延伸形成,并与出音管2可拆卸套接。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出音管2与套接管33之间也可以是固定式套接,例如套接管33套在出音管2远离透声孔12的一端后再使用胶水等固定粘住,但本实施例中套接管33与出音管2之间可拆卸连接的设置除了方便出音管2与耳机壳1之间的安装之外,还有利于胶套3的后期更换。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出音管2远离透声孔12的一端设有限位连接部,套接管33的自由端设有限位配合部,限位连接部与限位配合部适配限位连接。可以理解,由于套接管33与出音管2之间是可拆卸连接的,故在耳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若仅仅靠套接管33的弹性紧箍力,还是会存在套接管33易与出音管2脱离的风险,而该风险可以通过出音管2的限位连接部与套接管33的限位配合部之间的适配限位连接而有效减小。具体地,限位连接部位为凸设于出音管2外周面的卡环23,限位配合部为套接管33的自由端的边缘向内延伸形成限位翻边331,在耳机处于入耳模式时,限位翻边331抵接于卡环23面向透声孔12的一侧。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限位连接部位也可以是间隔凸设于出音管2外周面的若干凸块,而限位配合部则为设于套接管33自由端的边缘并可供凸块穿设卡入限位孔。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