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信息采集及室内定位综合评价人员是否安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0961发布日期:2018-09-11 23:2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监测系统,具体涉及通过信息采集及室内定位综合评价人员是否安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面上针对人员监测的产品主要分为两类:1、主动监测类:包含被监测人的身体状态(心率、呼吸),位置信息,2、被动监测类:环境监测、视频监测。这些监测信息均有缺点包括:监测信息不全面;孩子或老人在发生外界危险时无法及时上报危险信息,过于幼小的儿童更缺乏主动报警的意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对人员监测产品存在安装操作不灵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通过信息采集及室内定位综合评价人员是否安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通过信息采集及室内定位综合评价人员是否安全的装置,包括监测装置、辅助监测装置和监测终端;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穿戴式壳体,所述穿戴式壳体穿戴于被监测对象身上,穿戴式壳体内设有定位信号接收模块、第一处理器、体征参数采集单元、通信模块;所述辅助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设置在监测区域内,安装基座内设有定位信号发射模块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监测终端包括第三处理器、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所述定位信号接收模块与定位信号发射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定位信号接收模块、体征参数采集单元、第三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与定位信号发射模块、第三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三处理器还与显示模块、报警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安装基座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板面可拆卸悬挂于室内,连接板的另一侧板面通过连接杆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定位信号发射模块,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防尘壳体,所述防尘壳体用于罩设在定位信号发射模块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通过体征参数采集单元采集被监测人当前的体征参数信息,如心率、呼吸、脉搏、周边的音频信息、以及通过定位信息发射模块和定位信息接收模块采集被监测人的定位信息(室内、室外)发送至监测终端,监护人通过监测终端显示信息可综合评价孩子所处的状态。且将定位信号发射模块设于安装基座内,通过安装基座可拆卸悬挂于室内,不占用室内地面空间,可防止人员在室内行走触碰;由于安装基座整体悬挂于室内,不方便随时清洁操作,设置防尘壳体,防止长期使用过程中,集灰尘,使用灵活。

优选地,所述穿戴式壳体内还设有体征参数采集单元,所述体征参数采集单元包括心率检测模块、呼吸频率检测模块和声音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穿戴式壳体和安装壳体内均设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采用移动电源。

优选地,所述定位信号发射模块和定位信号接收模块分别采用无线电波发射模块和无线电波接收模块。

本发明采用无线电波进行室内定位,由于无线电波,如蓝牙,由于其在传输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偏离原来的直线传播发生衍射,且能量会相对减小,穿透力较弱,因此,通过悬挂在室内的方式,可有效防止障碍物阻挡,保障定位检测的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远离连接板的板面上设有吸盘,所述吸盘吸附固定在室内门框上、室内墙顶或室内墙壁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板面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轴向一端固定在安装板上,连接柱的轴向另一端由外向内依次开设有通孔和调节孔,所述通孔的轴心线与调节孔的轴心线重合,且通孔的内径小于调节孔的内径;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经通孔伸入调节孔内;连接杆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轴向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上、轴向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柱上开设有通孔的端部。

通过连接柱、连接杆和弹簧实现安装板在连接板上的弹性连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尤其是当将安装基座整体悬挂在门框上等地方,当关门等动作会引起对安装基座产生移动震动,为防止安装基座坠落或者影响定位信号发射模块使用寿命,通过弹簧对安装板和连接板之间缓冲;弹簧也可通过连接杆起导向、稳定作用。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伸入调节孔的端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径小于调节孔的内径、大于通孔的内径。

通过在连接杆上设置限位块,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弹簧被拉伸过度,连接杆脱离连接柱的通孔,设置限位块,保障弹簧的伸缩行程在弹簧可承受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防尘壳体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套设在内套筒上,内套筒和外套筒的侧壁上和封闭端均开设有若干透光孔;内套筒和外套筒的敞口端均固定在连接环上;内套筒外壁和外套筒内壁之间设有除尘网。

优选地,所述连接环内壁与安装板侧壁之间螺纹连接。

方便拆装操作。

优选地,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所述除尘网采用目数为10~60目、厚度为1~3mm。

采用透明材质的内套筒和外套筒、以及合适孔径的除尘网,用于保障无线电波正常传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通过监测被监测人当前的体征参数信息,如心率、呼吸、脉搏、周边的音频信息、以及定位信息(室内、室外)综合评价孩子所处的状态。且将定位信号发射模块设于安装基座内,通过安装基座可拆卸悬挂于室内,不占用室内地面空间,可防止人员在室内行走触碰;由于安装基座整体悬挂于室内,不方便随时清洁操作,设置防尘壳体,防止长期使用过程中,集灰尘,使用灵活;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柱、连接杆和弹簧实现安装板在连接板上的弹性连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尤其是当将安装基座整体悬挂在门框上等地方,当关门等动作会引起对安装基座产生移动震动,为防止安装基座坠落或者影响定位信号发射模块使用寿命,通过弹簧对安装板和连接板之间缓冲;弹簧也可通过连接杆起导向、稳定作用;通过在连接杆上设置限位块,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弹簧被拉伸过度,连接杆脱离连接柱的通孔,设置限位块,保障弹簧的伸缩行程在弹簧可承受范围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安装基座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粉尘壳体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连接板,2-连接杆,3-安装板,4-防尘壳体,41-内套筒,42-外套筒,43-连接环,44-除尘网,5-吸盘,6-连接柱,61-通孔,62-调节孔,7-弹簧,8-限位块,9-室内蓝牙定位信息发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通过信息采集及室内定位综合评价人员是否安全的装置,包括监测装置、辅助监测装置和监测终端;监测装置包括穿戴式壳体,穿戴式壳体穿戴于被监测对象身上,穿戴式壳体内设有定位信号接收模块、第一处理器、体征参数采集单元、通信模块;辅助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基座,安装基座设置在监测区域内,安装基座内设有定位信号发射模块和第二处理器;监测终端包括第三处理器、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定位信号接收模块与定位信号发射模块无线连接,第一处理器与定位信号接收模块、体征参数采集单元、第三处理器通信连接,第二处理器与定位信号发射模块、第三处理器通信连接,第三处理器还与显示模块、报警模块通信连接;安装基座包括连接板1,连接板1的一侧板面可拆卸悬挂于室内,连接板1的另一侧板面通过连接杆2与安装板3连接,安装板3上设有定位信号发射模块,安装板3上还设有防尘壳体4,防尘壳体4用于罩设在定位信号发射模块上。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穿戴式壳体内还设有体征参数采集单元,体征参数采集单元包括心率检测模块、呼吸频率检测模块和声音传感器。穿戴式壳体和安装壳体内均设有供电电源,供电电源采用移动电源。定位信号发射模块和定位信号接收模块分别采用无线电波发射模块和无线电波接收模块。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连接板1上远离连接板2的板面上设有吸盘5,吸盘5吸附固定在室内门框上、室内墙顶或室内墙壁上。安装板3的一侧板面上设有连接柱6,连接柱6的轴向一端固定在安装板3上,连接柱6的轴向另一端由外向内依次开设有通孔61和调节孔62,通孔61的轴心线与调节孔62的轴心线重合,且通孔61的内径小于调节孔62的内径;连接杆2的自由端经通孔61伸入调节孔62内;连接杆2上还套设有弹簧7,弹簧7的轴向一端固定在连接板1上、轴向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柱6上开设有通孔61的端部。连接杆2的伸入调节孔62的端部设有限位块8,限位块8的外径小于调节孔62的内径、大于通孔61的内径。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防尘壳体4包括内套筒41和外套筒42,外套筒42套设在内套筒41上,内套筒41和外套筒42的侧壁上和封闭端均开设有若干透光孔;内套筒41和外套筒42的敞口端均固定在连接环43上;内套筒41外壁和外套筒42内壁之间设有除尘网44。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连接环43内壁与安装板3侧壁之间螺纹连接。内套筒41和外套筒42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除尘网44采用目数为10~60目、厚度为1~3mm。

基于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综合评价外界危险系统的各模块工作原理为:

(1)单独采集法:可通过监测装置单独采集被监测人的各项参数,包括心率、呼吸、声音;若长时间接收到哭闹的声频以及出现在提前设置好的危险区域则监控终端会发出警报声等报警信息提示危险信息;

(2)综合评价法:当被监测人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在系统提前设置的区域(厕所、视频监控盲区等),然后系统开始预警,在通过评价被监测人的心率曲线、呼吸曲线判定孩子是否出现惊吓、害怕而导致心率、呼吸等体征数据改变。系统可以截取孩子更长时间的体征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判定孩子是否收到外部危险。系统采用直观的数学指数法展示被监测人目前的危险指数,通常采用0-100的整形数字展示。当系统侦测到被监测人在预警区域时,随着时间的增长危险指数会增加,此时系统开始调取被监测人的体征数据增量,如果体征数据心率、呼吸均在增大,则此时危险指数的增量开始乘以心率呼吸的增量的绝对值,从而快速达到报警值使其触发报警(例如窒息危险(增量为负数),惊吓类危险(增量为正数))。而如果此时心率呼吸指数正常,则指数只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一旦到达设定的值也会出发报警(例如长时间处于厕所或则其它非惊吓类的威胁)。

(3)人工干预检测法:系统可以通过截取被监测人的声音,通过声音的频率可以判断被监测人是否发出连续的有规律的声音,该类声音可以定义为:哭泣、呻吟等非正常音频,此时系统可以提取该类音频传输至监控人终端,监控人可以收到系统判定为异常的声音从而可以人为收听该音频是否为哭闹音频,从而可以提示监测人所处的环境是否有危险以及此类音频持续的时间让监测人判断是否需要人工干预。且涉及到的程序、方法均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完成。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