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井下通信的可携带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8172发布日期:2018-11-02 21:59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井下通信的可携带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携带式通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井下通信的可携带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煤矿等各类矿山事故频发的国家之一,总体上来看,我国煤矿生产正走着一条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低回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安全问题尤其突出,经常发生矿难事故。

矿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但是矿山事故的发生,将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事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安全设施不到位,企业投入的安全设备资金不足,特别是一些中、小煤矿基础安全设施非常简陋。矿井一旦发生灾害,紧急报警、人员撤离、救护队员寻找救护目标等都需要有良好的通信系统作保证。但是,在发生灾害时,平常用来通信的有线通信信道可能己被破坏,这就阻碍了救援工作的及时进行,导致被困人员生还的可能性降低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如果采用大地信道作为无线通信信道,被困人员通过调制的弹性波信号把自己的状况、位置告知救护人员,可以为救援工作争取时间,避免造成更大的伤亡。

在现有技术中井下工作人员的通信装置比较简单单一和不能便于携带,并不能给其环境进行检测,造成通信装置的损坏,往往在发生情况时不能第一时间发出信号,导致救援时间的浪费。所以对于井下人员的通信装置变得更加重要,需要一种便于携带,方便井下工作人员的进行施工和发射救援信号的及时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井下通信的可携带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井下通信的可携带通信装置,主要包括信息装置、防碰撞盖、固定环带,所述信息装置分为上盖和下盖,呈上下滑动式结构,通过信息装置的左右两侧的滑槽进行活动,信息装置的上端面设有粉尘检测孔,所述上盖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人体健康显示器、粉尘浓度指示灯、定位键、求救按键,上盖的左侧面设有通信天线盒,所述通信天线盒内部设有伸缩通信天线,所述下盖设有扬声端口、距离感应键、地图显示屏、麦克风端口、多功能按键,所述扬声端口位于下盖上端的左右两侧面,所述距离感应键位于下盖上端,所述地图显示屏位于下盖中端,所述麦克风端口和多功能按键分别位于下盖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防碰撞盖位于信息装置的上方,防碰撞盖与信息装置的左端面通过铰链结构连接,防碰撞盖的上端设有聚乙烯泡沫保护层,所述聚乙烯泡沫保护层的下端设有真空层,所述固定环带从外到内设有密封层、透气层、接触隔离层,所述透气层内设有多个凸型缓冲室,所述多个凸型缓冲室中设有弹性小球,固定环带的连接处设有卡锁和卡扣,所述卡锁的上下两侧为长形磁性凹槽,且水平中轴位置设有滑轨,所述卡扣的上下两侧设有长形磁性凸块,通过卡扣内部中轴位置的固定杆在滑轨进行卡锁和卡扣的连接,所述信息装置为可拆卸装置。

进一步地,下盖下端的右下角设有充电口,可使其持续使用,防止电力不足。

进一步地,固定环带的两边设有粘扣,加大收紧力度,防止掉落。

进一步地,卡锁和卡扣为不锈钢材料,防止外界条件对其侵蚀,造成生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通过卡锁上的长形磁性凹槽和卡扣上的长形磁性凸块的配合将井下设备端佩戴在手臂上,通过粉尘浓度指示灯的提示,提示井下人员的工作安全性,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将上盖向上推,按下定位键和求救按键实现与井下电台的连接,将将预设的信息通过一键上发到地面信号站,发出求救信息,按下距离感应键实现井下人员之间的交流,最大程度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援,人体健康显示器来时刻观察井下人员的生命情况,为救援带来指导性的决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该装置的信息装置为可拆卸结构,便于工人对其装置的更换,采用这个井下设备端装置可以有效化的提高在井下环境中的要求,使得与救援中心和地面通信站的通讯更加通顺和可靠,并且操作简单,通过防碰撞盖的双层结构,防止外界带来的冲击力对装置的损坏,加上固定环带的卡锁和卡扣次磁性凹槽和磁性凸块的配合作用,井下人员可以按照自身要求绑在手臂的任何位置,并在固定环带上的密封层对其固定环带进行保护,透气层防止长时间佩戴,井下人员的手臂携带范围出热,佩戴更加舒适,并能定位井下人员的位置和了解井下人员的生命迹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井下设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井下设备装置的主体的俯视图。

其中,1-信息装置、101-上盖、1011-人体健康显示器、1012-粉尘浓度指示灯、1013-定位键、1014-求救按键、1015-通信天线盒、102-下盖、1021-扬声端口、1022-距离感应器、1023-地图显示屏、1024-麦克风端口、1025-多功能按键、 103-粉尘检测孔、2-防碰撞盖、201-聚乙烯泡沫保护层、202-真空层、3固定环带、 301-密封层、302-透气层、3021-凸型缓冲室、3022-弹性小球、303-接触隔离层、 304-卡锁、3041-长形磁性凹槽、305-卡扣、3051-长形磁性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2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井下通信的可携带通信装置,主要包括信息装置1、防碰撞盖2、固定环带3,信息装置1分为上盖101和下盖102,呈上下滑动式结构,通过信息装置1的左右两侧的滑槽进行活动,信息装置1的上端面设有粉尘检测孔103,上盖101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人体健康显示器1011、粉尘浓度指示灯1012、定位键1013、求救按键1014,上盖101的左侧面设有通信天线盒1015,通信天线盒1015内部设有伸缩通信天线,下盖102设有扬声端口1021、距离感应键1022、地图显示屏1023、麦克风端口1024、多功能按键1025,扬声端口 1021位于下盖102上端的左右两侧面,距离感应键1022位于下盖102上端,地图显示屏1023位于下盖102中端,麦克风端口1024和多功能按键1025分别位于下盖102下端的左右两侧,下盖102下端的右下角设有充电口4,可使其持续使用,防止电力不足,防碰撞盖2位于信息装置1的上方,防碰撞盖2与信息装置1的左端面通过铰链结构连接,防碰撞盖2的上端设有聚乙烯泡沫保护层201,聚乙烯泡沫保护层的下端设有真空层202,固定环带3的两边设有粘扣,加大收紧力度,防止掉落,固定环带3从外到内设有密封层301、透气层302、接触隔离层303,透气层302内设有多个凸型缓冲室3021,多个凸型缓冲室3021中设有弹性小球3022,固定环带3的连接处设有卡锁304和卡扣305,卡锁304的上下两侧为长形磁性凹槽3041,且水平中轴位置设有滑轨,卡扣305的上下两侧设有长形磁性凸块3051,通过卡扣305内部中轴位置的固定杆在滑轨进行卡锁 304和卡扣305的连接,卡锁304和卡扣305为不锈钢材料,防止外界条件对其侵蚀,造成生锈,信息装置1为可拆卸装置,便于工人对其装置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通过卡锁304上的长形磁性凹槽3041和卡扣305 上的长形磁性凸块3051的配合将井下设备端佩戴在手臂上,通过粉尘浓度指示灯1012的提示,提示井下人员的工作安全性,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将上盖102 向上推,按下定位键1013和求救按键1014实现与井下电台的连接,将将预设的信息通过一键上发到地面信号站,发出求救信息,按下距离感应键1022实现井下人员之间的交流,最大程度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援,人体健康显示器1011来时刻观察井下人员的生命情况,为救援带来指导性的决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