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5432发布日期:2018-11-27 23:3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快速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A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得使用该技术的用户沉浸到该模拟环境中。VR技术是基于现实场景的增强,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

目前市场的AR和VR设备主要有移动端头显、电脑端头显和一体机头显。其中,由于移动端头显因为价格便宜,结构简单,放入手机即可观看,备受用户喜爱。现有技术中,AR和VR的移动端头显固定手机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机仓的夹板来固定手机,固定手机时,用户需要先打开夹板,将手机放入手机仓后,合上夹板,使得手机固定在手机仓中,此时,手机处于夹板和背壁之间。然而,用户每次在移动头显上固定手机或者从移动头显上移除手机时,都需要搬开夹板,在手机仓放置手机,用户使用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用于夹持住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包括底座,设置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通过弹性件与底座的前端连接;主体,与底座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主体两侧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夹持件,与主体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三滑槽,第一活动块贯穿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第二夹持件,与主体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二夹持件包括第四滑槽,第二活动块贯穿第二滑槽和第四滑槽;其中,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满足:在主体沿竖直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第一夹持件在第一活动块的带动下相对主体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夹持件在第二活动块的带动下相对主体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一夹角为第一活动块在第一滑槽内的滑动轨迹线与在第三滑槽内的滑动轨迹线之间的夹角;第二夹角为第二活动块在第二滑槽内的滑动轨迹线与在第四滑槽内的滑动轨迹线之间的夹角。

可选的,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度;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度;其中,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满足:在主体沿竖直方向向底座的上端滑动的情况下,第一夹持件在第一活动块的带动下相对主体沿水平方向向主体的中心滑动,第二夹持件在第二活动块的带动下相对主体沿水平方向向主体的中心滑动;在主体沿竖直方向向底座的下端滑动的情况下,第一夹持件在第一活动块的带动下相对主体沿水平方向向远离主体的中心方向滑动,第二夹持件在第二活动块的带动下相对主体沿水平方向向远离主体的中心方向滑动。

可选的,第一活动块在第一滑槽内的滑动轨迹线沿竖直方向;第二活动块在第二滑槽内的滑动轨迹线沿竖直方向。

可选的,底座的后端包括第一卡扣部;主体的后端包括第二卡扣部;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活动连接。

可选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对于主体中心线对称;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相对于主体中心线对称。

可选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相对于主体中心线对称。

可选的,主体设置若干与主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以及若干与主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第一夹持件设置若干第五滑槽,第一滑块贯穿第五滑槽;第一滑块在第五滑槽内的滑动轨迹线沿水平方向;第二夹持件设置若干第六滑槽,第二滑块贯穿第六滑槽;第二滑块在第六滑槽内的滑动轨迹线沿水平方向。

可选的,第一夹持件的上端设置一个第五滑槽,第一夹持件的下端设置一个第五滑槽;第二夹持件的上端设置一个第六滑槽,第二夹持件的下端设置一个第六滑槽。

可选的,主体的左端的后端设置第一凹槽,主体的左端的前端设置第二凹槽,第一夹持件的后端卡入第一凹槽,第一夹持件的前端卡入第二凹槽;主体的右端的后端设置第三凹槽,主体的右端的前端设置第四凹槽,第二夹持件的后端卡入第三凹槽,第二夹持件的前端卡入第四凹槽。

可选的,主体上端包括凸台,凸台用于阻挡终端设备的侧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包括底座,设置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的底座,主体与底座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主体两侧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夹持件,与主体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三滑槽,第一活动块贯穿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第二夹持件,与主体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二夹持件包括第四滑槽,第二活动块贯穿第二滑槽和第四滑槽。在主体沿竖直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第一夹持件在第一活动块的带动下相对主体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夹持件在第二活动块的带动下相对主体沿水平方向滑动,如此,可以在该装置受力时夹持住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夹持件的正面和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中,夹持装置夹持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

图1和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该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从前端至后端的视角图,图2是该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从后端至前端的视角图。如图1或者图2所示,包括底座10、主体20、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其中,底座10位于该夹持装置的最底部,主体20处于底座10的上方,第一夹持件30位于主体20上方左端,第二夹持件40位于主体20上方右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底座10设置有第一活动块101和第二活动块102,该第一活动块101和第二活动块102可以通过弹性件与该底座10的前端连接。主体20,该主体20与底座1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该主体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滑槽201和第二滑槽202。第一夹持件30,与主体20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该第一夹持件30包括第三滑槽301;第二夹持件40,与主体20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该第二夹持件40包括第四滑槽401。其中,第一活动块101贯穿第一滑槽201和第三滑槽301,第二活动块102贯穿第二滑槽202和第四滑槽401。在图2中,由于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在主体20的上方,挡住了位于主体20上的第一滑槽201和第二滑槽202,因此,图2中未标出第一滑槽201和第二滑槽202。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活动块101在第一滑槽201内的滑动轨迹线与在第三滑槽301内的滑动轨迹线之间的夹角定义为第一夹角。可以将第二活动块102在第二滑槽202内的滑动轨迹线与在第四滑槽401内的滑动轨迹线之间的夹角定义为第二夹角。可选的,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满足:在主体20沿竖直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第一夹持件30在第一活动块101的带动下相对主体20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夹持件40在第二活动块102的带动下相对主体20沿水平方向滑动。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包括底座,设置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的底座,主体与底座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主体两侧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夹持件,与主体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三滑槽,第一活动块贯穿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第二夹持件,与主体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二夹持件包括第四滑槽,第二活动块贯穿第二滑槽和第四滑槽。在主体沿竖直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第一夹持件在第一活动块的带动下相对主体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夹持件在第二活动块的带动下相对主体沿水平方向滑动,如此,可以在该装置受力时夹持住终端设备。

上述图1中的底座10可以根据第一活动块101和第二活动块102设置第十凹槽,使得第一活动块101和第二活动块102的底部设置于第十凹槽内,弹性件可以是弹簧。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包括第一活动块101、第二活动块102、第一弹簧103、第二弹簧104、设置在底座10的两个第十凹槽105和第一卡扣部106。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底座10的后端包括第一卡扣部106,用于和主体20上的第二卡扣部卡合,可以保持夹持装置的夹持状态。第一活动块101的底部和第一弹簧103被放置于底座10左侧的第十凹槽105内,第一弹簧10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动块101和底座10的前端;第二活动块102的底部和第二弹簧104被放置于底座10右侧的第十凹槽105内,第二弹簧10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动块102和底座10的前端。由于将第一活动块101的底部、第二活动块102的底部、第一弹簧103、第二弹簧104放置于第十凹槽105内,可以减少这些部件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减少整个夹持装置占用的空间。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图3中所示的第一活动块101和第二活动块102可以用连接杆连接起来,并且用一个弹簧将该连接杆和底座10的前端连接起来。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活动块101、第二活动块102、连接杆108、第三弹簧107、设置在底座10的两个第十凹槽105和第一卡扣部106。其中,连接杆108用于连接第一活动块101和第二活动块102,第三弹簧107用于连接底座10前端和连接杆108。可选的,第三弹簧107和连接杆108的连接点位于连接杆108的中点,如此。可以保证第一活动块101和第二活动块102的同步运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图3所示的底座10上还可以设置多个滑轨,用于配合主体20受力时沿竖直方向滑动。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活动块101、第二活动块102、第一弹簧103、第二弹簧104、设置在底座10的两个第十凹槽105和第一卡扣部106、滑轨110和第一减薄区域109。图5中存在4个滑轨110,可选的,底座上滑轨的数量可以按照需求决定,主要是为了配合主体20受力时沿竖直方向滑动,使得主体20不会出现左右偏移地向后端移动。第一减薄区域109用于减薄底座的厚度。

下面介绍多种主体20、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的组合。

实施例一:

上述图1中的主体20还设置有第二卡扣部,用于和底座10上的第一卡扣部106卡合,可以保持夹持装置的夹持状态。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主体20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滑槽201、第二滑槽202,第二卡扣部203、第一凹槽204、第二凹槽205、第三凹槽206、第四凹槽207和凸台208。第一凹槽204设置于主体20左端的后端处,第二凹槽205设置于主体20的左端的前端处,第三凹槽206设置于主体20的右端的后端处,第四凹槽207设置于主体20的右端的前端处。可选的,凸台208可以设置于主体20的后端,用于阻挡终端设备的侧面,使得用户对终端设备施加的力间接的施加于该凸台208上,使得凸台208因受力沿着垂直方向向底座后端移动。

与图6中的主体20相对应地,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其中,第一夹持件30包括第三滑槽301和第一夹持部302,第二夹持件40包括第四滑槽401和第二夹持部402,第一夹持部302可以用于阻挡终端设备的底端,第二夹持部402可以用于阻挡终端设备的顶端。第一夹持件30的后端可以卡入主体20的第一凹槽204,第一夹持件30的前端可以卡入主体20的第二凹槽205,第二夹持件40的后端可以卡入主体20的第三凹槽206,第二夹持件40的前端可以卡入主体20的第四凹槽207。

实施例一中,由于第一活动块101可以贯穿第一滑槽201和第三滑槽301,第二活动块102贯穿第二滑槽202和第四滑槽401,第一夹持件30可以在第一活动块101的带动下相对主体20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夹持件40可以在第二活动块102的带动下相对主体20沿水平方向滑动。此时,主体20上的第一凹槽204、第二凹槽205、第三凹槽206、第四凹槽207用来限定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的活动轨迹,也就是说,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类似于抽屉在第一凹槽204、第二凹槽205、第三凹槽206、第四凹槽207活动。

实施例二: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体20上可以设置若干与主体20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以及若干与主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20。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主体20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滑槽201、第二滑槽202,第二卡扣部203、凸台208、第一滑块209和第二滑块210。如图8所示,可以在主体20左端的前端和主体20左端的后端分别设备一个第一滑块209,在主体20右端的前端和主体20右端的后端分别设备一个第二滑块210。可选的,第一滑块209和第二滑块210可以是凸出主体20表面的螺丝。

与图8中的主体20相对应地,可以在第一夹持件30设置若干第五滑槽,其中第一滑块209可以贯穿第五滑槽,第一滑块209在第五滑槽内的滑动轨迹线沿水平方向。同样地,可以在第二夹持件40设置若干第六滑槽,第二滑块210可以贯穿第六滑槽,第二滑块210在第六滑槽内的滑动轨迹线沿水平方向。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包括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其中,第一夹持件30包括第三滑槽301、第一夹持部302和第五滑槽303,第二夹持件40包括第四滑槽401、第二夹持部402和第六滑槽403。可选的,可以在第一夹持件30的前端设置一个第五滑槽303,在第一夹持件30的后端设置一个第五滑槽303。同样地,可以在第二夹持件40的前端设置一个第六滑槽403,在第二夹持件40的后端设置一个第六滑槽403。

可选的,主体20上的两个第一滑块209上下对称,连个第二滑块210上下对称,第一滑块209和第二滑块210相对于主体20的中心线对称。第一夹持件30上的第五滑槽303上下对称,第二夹持件40上的第六滑槽403上下对称,第五滑槽303和第六滑槽403相对于主体20的中心线对称。

实施例二中,由于第一活动块101可以贯穿第一滑槽201和第三滑槽301,第二活动块102贯穿第二滑槽202和第四滑槽401,第一夹持件30可以在第一活动块101的带动下相对主体20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夹持件40可以在第二活动块102的带动下相对主体20沿水平方向滑动。此时,主体20上的第一滑块209卡入第一夹持件30的第五滑槽303内,主体20上的第二滑块210卡入第二夹持件40的第六滑槽内,用来限定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在主体20的活动轨迹。

实施例三: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包括主体20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滑槽201、第二滑槽202,第二卡扣部203、凸台208、第七滑槽211和第八滑槽212。如图10所示,可以在主体20左端的前端和主体20左端的后端分别设备一个第七滑槽211,在主体20右端的前端和主体20右端的后端分别设备一个第八滑槽212。

与图10中的主体20相对应地,可以在第一夹持件30的背面设置若干第三滑块,第三滑块可以卡入主体20的第七滑槽211,第三滑块在第七滑槽211内的滑动轨迹线沿水平方向。同样地,可以在第二夹持件40的背面设置若干第四滑块,第四滑块可以卡入主体20的第八滑槽212,第四滑块在第八滑槽212内的滑动轨迹线沿水平方向。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夹持件的正面和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包括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其中,第一夹持件30包括第三滑槽301、第一夹持部302和背面的第三滑块304,第二夹持件40包括第四滑槽401、第二夹持部402和第二滑块404。可选的,可以在第一夹持件30背面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一个第三滑块304,同样地,可以在第二夹持件40背面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一个第二滑块404。

可选的,主体20上左端的两个第七滑槽211上下对称,右端的两个第八滑槽212上下对称,第七滑槽211和第八滑槽212相对于主体20的中心线对称。第一夹持件30上的两个第三滑块304上下对称,第二夹持件40上的两个第四滑块404上下对称,第三滑块304和第四滑块404页相对于主体20的中心线对称。

实施例三中,由于第一活动块101可以贯穿第一滑槽201和第三滑槽301,第二活动块102贯穿第二滑槽202和第四滑槽401,第一夹持件30可以在第一活动块101的带动下相对主体20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夹持件40可以在第二活动块102的带动下相对主体20沿水平方向滑动。此时,第一夹持件30上的第三滑块304卡入主体20上的第七滑槽211,第二夹持件40上的第四滑块404卡入主体20上的第八滑槽212,配合限定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在主体20的活动轨迹。

上述3个实施例中,第一滑槽201和第二滑槽202可以相对于主体20的中心线对称。可选的,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相对于主体中心线对称。第三滑槽301和第四滑槽401可以相对于主体中心线对称。

现有技术中,由于手机仓的面积大于手机的面积,用户必须通过手动调整手机在手机仓中的位置,手机一旦在手机仓中出现位置偏移,用户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才可以使得手机正好处于正中位置。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各个部分都相对于主体20的中心线对称,终端设被夹持装置夹住后,始终处于中间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可以将第一活动块101在第一滑槽201内的滑动轨迹线与在第三滑槽301内的滑动轨迹线之间的夹角定义为第一夹角。可以将第二活动块102在第二滑槽202内的滑动轨迹线与在第四滑槽401内的滑动轨迹线之间的夹角定义为第二夹角。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示意图。

下面介绍夹持装置各个组件如何在受力下进行配合夹住终端设备。底座10固定不定,用户将终端设备放置于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的上面,并推动终端设备,使得主体20上的凸台208受力带着主体20沿着竖直方向从底座10的前端值后端移动,第一夹持件30也随着主体20向底座10后端移动。此时,贯穿于第一滑槽201和第三滑槽301的第一活动块101由于被弹簧连接,由于初始用户施加的力小于弹簧的伸张力,第一活动块101还没有移动,但是第一活动块会有一个回弹力施加于第一夹持件30上,如图12上受力分析中的力F1,此时,第一夹持件由于随着主体20向上,即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如图12中受力分析中的力F2,力F1和力F2相加,使得第一夹持件30在夹持过程中受到一个向右端的力F3,随着用户施加的力越来越大,第一活动块也向后端移动,第一夹持件30向右端移动直至夹住终端设备,最终主体20上的第二卡扣部203和底座的第一卡扣部106卡合,固定住终端设备。对应地,第二夹持件40和主体20的配合和其中的受力分析可参照上述的受力分析描述。

若第一卡扣部106和第二卡扣部203分开,则第一活动块101和第二活动苦块102受到弹簧的拉力由底座的后端向前端移动,带着主体向前端移动,与此同时,第一夹持件30向左端移动,第二夹持件40向右端移动,松开终端设备。

由于整个夹持装置只要满足,主体20受力向底座10后端移动时,左右两端的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可以向中间移动并夹住终端设备,在主体20受到弹簧回拉的力时,可以从底座10的后端向前端移动,同时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可以向远离主体40的方向运动。因此,弹黄只要在主体20和底座10分开时,能受到一个向前端的力就满足条件,不管这个是不是分力,也就是图13示出的第一滑槽201、第三滑槽301、第一活动块101和弹簧的结构。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一滑动块101在从后端往前端移动时,由于第一活动块101在第一滑槽201内的滑动轨迹线沿竖直方向;相对地,第二活动块102在第二滑槽202内的滑动轨迹线沿竖直方向。受到的是弹簧的所有的力,此时弹簧的使用效率是最高的。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一滑动块101在从后端往前端移动时,由于受到的是弹簧的分力,此时弹簧的使用效率是相对于图13所示的弹簧使用效率是较低的。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一滑动块101在从后端往前端移动时,由于受到的是弹簧的分力,此时弹簧的使用效率是相对于图13所示的弹簧使用效率是较低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图13、图14和图15都是建立在图3的基础上,也就是有2个弹簧的实施例,用于介绍左端的第一滑动块101、第一滑槽201、第三滑槽301和弹簧的组合,右端的第二滑动块102、第二滑槽202、第四滑槽401和弹簧的组合也可参考图13、图14和图15。

基于上述的描述,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180)度,同样地,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180)度。综上,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满足:在主体20沿竖直方向向底座10的后端滑动的情况下,第一夹持件30在第一活动块101的带动下相对主体20沿水平方向向主体20的中心滑动,第二夹持件40在第二活动块102的带动下相对主体20沿水平方向向主体20的中心滑动。在主体20沿竖直方向向底座10的前端滑动的情况下,第一夹持件30在第一活动块101的带动下相对主体20沿水平方向向远离主体20的中心方向滑动,第二夹持件40在第二活动块102的带动下相对主体20沿水平方向向远离主体20的中心方向滑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图6中的主体20的基础在增加一部分组件比如扭簧、阻挡部和固定部,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主体20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滑槽201、第二滑槽202,第二卡扣部203、第一凹槽204、第二凹槽205、第三凹槽206、第四凹槽207、凸台208、扭簧221,阻挡部220和固定部222。扭簧221用于在夹持装置松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快速向远离主体20的中心方向滑动,回复原位。两个阻挡部分别阻挡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使得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不会从主体20上脱落。可选的,固定部用于卡住终端设备的背面,使得终端设备不会上下移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图7所示的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可以在第一夹持件30上设置一个第五凹槽,在第二夹持件40上设置一个第六凹槽。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包括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其中,第一夹持件30包括第三滑槽301、第一夹持部302和第五凹槽305,第二夹持件40包括第四滑槽401、第二夹持部402和第六凹槽405。第五凹槽305和第六凹槽405可以用于连接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连接线或者充电线穿过。

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包括底座10、主体20、第一夹持件30和第二夹持件40,底,10包括第一活动块101、第二活动块102和第一卡扣部106,主体20包括第一滑槽201、第二滑槽202、第二卡扣部203、扭簧221和固定部222。第一夹持件30包括第三滑槽301,第二夹持急案4包括第四滑槽401。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