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1650发布日期:2018-12-25 20:5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扬声器,如微型发声器,是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的声学部件,用于将声波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传出,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扬声器通常包含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其中,根据磁路系统包含的磁铁个数,可将扬声器分成单磁路(仅包括一个中心磁铁)、三磁路(包括一个中心磁铁及对称设置在中心磁铁两侧的两个边磁铁)及五磁路(包括一个中心磁铁及分布在中心磁铁四周的四个边磁铁)扬声器等几类。

目前,三/五磁路扬声器产品中,边磁铁往往为外露设计,这样的边磁铁外侧磁场外漏较多,会导致产品的侧面存在较高的漏磁。当扬声器与电子设备中的受话器、摄像头等精密部件距离较近时,漏磁的情况会影响扬声器附近精密部件的性能。现有降低产品侧面漏磁的方式是降低边磁铁厚度或者取消边磁铁设计,但是,这样就会影响扬声器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减少边磁铁的漏磁,从而减少漏磁对其他部件的影响。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壳体以及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磁路系统;其中,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中心磁铁、边磁铁、中心导磁板以及边导磁板;

所述中心磁铁与所述边磁铁均设置在所述导磁轭上,所述中心磁铁与所述边磁铁间形成磁间隙;

所述中心导磁板设置在所述中心磁铁背对所述导磁轭的一面上;

所述边导磁板包括主体部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弯折部,所述主体部设置在所述边磁铁背对所述导磁轭的一面上,所述弯折部覆盖在所述边磁铁远离所述中心磁铁的一面上,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导磁轭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燕尾槽;

所述边导磁板通过所述燕尾槽与所述壳体注塑连接。

可选地,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导磁轭的用于承载所述边磁铁的表面之间具有所述间隙;和/或

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导磁轭的侧表面之间具有所述间隙,其中,所述侧表面为所述导磁轭上与承载所述边磁铁的表面连接的一面。

可选地,所述导磁轭的用于承载所述边磁铁的表面和/或所述导磁轭的侧表面上与所述弯折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凹槽,通过避让凹槽形成所述间隙。

可选地,所述弯折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延长部。

可选地,还包括:振动系统;

所述振动系统收容在所述壳体内,包括:振膜及音圈;

所述振膜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中心部、折环部和固定部,所述音圈与所述中心部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音圈设置在所述磁间隙内;

所述壳体具有出声口,所述振动系统所发出的声音从所述出声口传出。

可选地,所述壳体侧壁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振膜的所述固定部上与所述凸台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卡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及前盖;

所述外壳包括容置腔,所述磁路系统及所述振动系统均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前盖盖合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前盖上设置有所述出声口,所述出声口上覆盖有防尘网。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如上述中所述的扬声器。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中所述的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边导磁板通过弯折部将边磁铁远离中心磁铁的一面进行覆盖,减少该处的漏磁情况,可有效减少漏磁对其他部件的影响;另外,边导磁板的弯折部与导磁轭之间具有间隙,可避免边导磁板与导磁轭之间发生磁短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边导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边导磁板不具有弯折部的扬声器漏磁仿真模型示意图;

图5为边导磁板具有弯折部的扬声器漏磁仿真模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1:出声口;12:外壳;13:前盖;14:防尘网;

20:磁路系统;21:导磁轭;211:定位槽;22:中心磁铁;23:边磁铁;24:中心导磁板;25:边导磁板;251:主体部;252:弯折部;253:燕尾槽;254:定位柱;

30:振动系统;31:振膜;32:音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电子设备中的扬声器与受话器、摄像头等精密部件距离较近时,受话器、摄像头的性能就会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为扬声器中的边磁铁多为外露设计,边磁铁外侧磁场外漏较多,会导致边磁铁侧面存在较高的漏磁。而且,现有降低边磁铁漏磁的方式已无法满足用户降低漏磁的要求。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减少边磁铁的漏磁,从而减少漏磁对其他部件的影响。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壳体10以及收容在壳体10内的磁路系统20。

其中,磁路系统20包括导磁轭21、中心磁铁22、边磁铁23、中心导磁板24以及边导磁板25。

中心磁铁22与边磁铁23均设置在导磁轭21上,中心磁铁22与边磁铁23间形成磁间隙。

中心导磁板24设置在中心磁铁22背对导磁轭21的一面上;

边导磁板25包括主体部251及与主体部251连接的弯折部252,主体部251设置在边磁铁23背对导磁轭21的一面上,弯折部252覆盖在边磁铁23远离中心磁铁22的一面上,弯折部252与导磁轭21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边导磁板25通过弯折部252将边磁铁23远离中心磁铁22的一面进行覆盖,减少该处的漏磁情况,可有效减少漏磁对其他部件的影响;另外,边导磁板25的弯折部252与导磁轭21之间具有间隙的设计,是为了防止边导磁板25与导磁轭21之间发生磁短路。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做进一步的介绍。

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扬声器的壳体10可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而成。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壳体10与边导磁板25之间的结合强度,弯折部252与主体部251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燕尾槽253。边导磁板25通过燕尾槽253与壳体10注塑连接。燕尾槽253的形状包括多种,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具有开口的长圆型槽仅为其中一种,其他具体形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当壳体10进行注塑成型时,壳体10的材料熔进燕尾槽253内,待冷却后,完成壳体10与边导磁板25之间的连接。

如果在安装边导磁板25时,边导磁板25与边磁铁23之间发生移动,就会影响整个扬声器安装,而且还可能影响整个扬声器的性能。因此,为了防止边导磁板25移动,同时对边导磁板25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边导磁板25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弯折部252延伸方向平行的定位柱254。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在安装边导磁板25之前,定位柱254预先与定位装置连接,以实现定位柱254与边导磁板25的定位,且防止边导磁板25进行移动。在完成边导磁板25的安装之后,将定位柱254与定位装置分离。

为防止定位柱254与导磁轭21接触,发生磁短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磁轭21与定位柱25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槽211,定位槽211与定位柱254之间具有间隙。定位柱254可以穿过定位槽211进行定位。同时,边磁铁23是设置在导磁轭21上的,因此,导磁轭21在安装时也不可以与边磁铁23发生移动,因此,定位槽211在安装导磁轭21时也起到对导磁轭21进行定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边导磁板25与导磁轭21之间发生磁短路,弯折部252与导磁轭21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弯折部252与导磁轭21的用于承载边磁铁23的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和/或弯折部252与导磁轭21的侧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其中,侧表面为导磁轭21上与承载边磁铁23的表面连接的一面。

其中,边导磁板25的弯折部252与导磁轭21的用于承载边磁铁23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可以由以下两种方式形成。第一种方式是,边导磁板25的弯折部252向着导磁轭21的方向延伸,直至导磁轭21的用于承载边磁铁23的表面的上方某一位置处,以形成弯折部252与导磁轭21之间的间隙。第二种方式是,导磁轭21的用于承载所述边磁铁的表面上与弯折部25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凹槽,通过避让凹槽形成间隙。导磁轭21上具有避让凹槽时,弯折部252可继续向避让凹槽内延伸,直至完成覆盖边磁铁23。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均可以减少边磁铁23的漏磁,但是,相比于第二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中的边磁铁23还是可能通过间隙进行漏磁。而第二种方式中,弯折部252可完全覆盖住边磁铁23的侧边,防止边磁铁23通过间隙进行漏磁。

弯折部252与导磁轭21的侧表面之间的间隙可以由以下两种方式形成。第一种方式是,边导磁板25的弯折部252向着导磁轭21的方向延伸,并超过导磁轭21用于承载边磁铁23的表面,弯折部252与导磁轭21的侧表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以形成弯折部252与导磁轭21之间的间隙。第二种方式是,导磁轭21的侧表面上与弯折部25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凹槽,通过避让凹槽形成间隙。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均可以减少边磁铁23的漏磁,但是,第一种方式中,主体部251远离中心磁铁22的一面需要超过导磁轭21的侧表面所在的平面,以便实现弯折部252与导磁轭21的侧表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相比于第二种方式,第一种方式需要将主体部251的宽度变大。第二种方式中,弯折部252可完全覆盖住边磁铁23的侧边的同时,弯折部252可伸入避让凹槽,无需改变主体部251的宽度。

不同扬声器中,中心磁铁22与边磁铁23的规格是不同的,中心磁铁22的长度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边磁铁23长度,当中心磁铁22的长度可能大于边磁铁23长度时,边磁铁23的两端有可能出现漏磁的情况。为防止此种情况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弯折部252的两端均设置有延长部。延长部超出边磁铁23的两端,通过延长部可遮盖住中心磁铁22超出边磁铁23的部分,以免边磁铁23的两端出现漏磁的情况。

继续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扬声器还包括:振动系统30。振动系统30收容在壳体10内,包括:振膜31及音圈32。振膜31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中心部、折环部和固定部,音圈32与中心部连接,固定部与壳体10连接,音圈32设置在磁间隙内。壳体10具有出声口11,振动系统30所发出的声音从出声口11传出。其中,壳体10与振膜31的一种连接方式是,壳体10侧壁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台,振膜31的固定部上与凸台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凸台相对应的凹槽,凸台与凹槽卡合连接。音圈32的引线与设置在壳体10上的焊盘连接,以实现音圈32与外部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外壳12及前盖13。外壳12包括容置腔,磁路系统20及振动系统30均设置在容置腔内。前盖13盖合在外壳12上,前盖13上设置有出声口11,出声口11上覆盖有防尘网14。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做漏磁仿真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参见图4,边导磁板25不具有弯折部252的扬声器,距单体侧面1mm处漏磁仿真结果,磁通密度模值最高为533.9G。

参见图5,边导磁板25具有弯折部252的扬声器,距单体侧面1mm处漏磁仿真结果,磁通密度模值最高为121.6G。

通过上述漏磁仿真对比结果来看,具有弯折部252的边导磁板25可以有效减少边磁铁23的漏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如实施例1中的扬声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实施例1中的扬声器。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边导磁板通过弯折部将边磁铁背向中心磁铁的一面进行覆盖,减少该处的漏磁情况,可有效减少漏磁对其他部件的影响。另外,为防止边导磁板与导磁轭之间发生磁短路,边导磁板的弯折部与导磁轭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边导磁板的弯折部能够有效降低边磁铁侧面的漏磁,减少边磁铁的漏磁对其他精密部件的造成的不良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简明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观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