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喇叭生产线的磁路点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4705发布日期:2018-12-18 22:0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喇叭生产线的磁路点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喇叭生产线的磁路点胶装置。



背景技术:

喇叭的磁路包括T铁、磁铁、华司,上述的三个部件是依次通过胶水粘合在一次的。当把磁路粘合好以后,再把磁路的华司端与盆架进行粘合,即可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而目前喇叭的磁路生产中,其点胶由人工进行,因此会导致以下的不足:人工喷胶不均匀,从而会影响各部件之间的粘合,导致磁路或磁路与盆架之间易解体,使得生产的喇叭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喇叭生产线的磁路点胶装置,能够自动化完成点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喇叭生产线的磁路点胶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转盘、用于对T铁进行点胶的第一点胶机构、用于把磁铁与点胶后的T铁进行压合的第一压合机构、用于对磁铁进行点胶的第二点胶机构、用于把华司与点胶后的磁铁进行压合的第二压合机构、用于对华司进行点胶的第三点胶机构、用于把盆架取出并放置于华司的取出机构以及用于把磁路组件下料的下料机构;

所述转盘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盘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载具,每个载具均设置有T铁槽、磁铁槽和华司槽,所述磁铁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T铁槽、所述华司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点胶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的第一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输出端的第一平移机构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的输出端的喷胶机构,所述喷胶机构位于所述转盘的上方。

更进一步的,所述喷胶机构包括喷胶件、进胶管和进气管,所述喷胶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的输出端,所述进胶管和所述进气管分别连接于所述喷胶件的输入端的两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包括平移滑轨以及平移电机,所述喷胶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平移滑轨,所述平移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喷胶机构在所述平移滑轨上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合机构包括第一压合管以及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压合管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压合管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设磁铁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设置有用于识别磁铁的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合机构包括第二压合管以及第三升降机构,所述第三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压合管安装于所述第三升降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压合管连接有吹气管,所述第二压合管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吹气管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合管的底部连接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与所述通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取出机构包括第四升降机构、第二平移机构、气动手指以及两个夹持件,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四升降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平移机构,所述气动手指安装于所述第四升降机构;两个夹持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气动手指的两个输出端,两个夹持件分别设置有夹持槽,两个夹持槽正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还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罩、吸气管以及用于放置所述除尘罩的挂架,所述除尘罩与所述吸气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的中间处设置有让位孔,所述机架设置有工作架,所述工作架突伸出所述让位孔,所述第一点胶机构、所述第一压合机构、所述第二点胶机构、所述第二压合机构、所述第三点胶机构、所述取出机构以及所述下料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工作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点胶机构、第二点胶机构和第三点胶机构,分别对T铁、磁铁和华司进行点胶,保证了出胶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T铁、磁铁、华司与盆架依次能够可靠粘合,保证了磁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载具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合管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2—转盘,3—第一点胶机构,4—第一压合机构,5—第二点胶机构,6—第二压合机构,7—第三点胶机构,8—取出机构,9—下料机构,10—除尘机构,11—挂架,12—工作架,21—载具,22—T铁槽,23—磁铁槽,24—华司槽,25—让位孔,26—驱动机构,31—第一升降机构,32—第一平移机构,33—喷胶机构,41—第一压合管,42—第二升降机构,61—第二压合管,62—第三升降机构,63—吹气管,64—缓冲管,81—第四升降机构,82—第二平移机构,83—气动手指,84—夹持件,101—除尘罩,102—吸气管,321—平移滑轨,322—平移电机,331—喷胶件,332—进胶管,333—进气管,411—让位槽,412—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喇叭生产线的磁路点胶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设置有转盘2、用于对T铁进行点胶的第一点胶机构3、用于把磁铁与T铁进行压合的第一压合机构4、用于对磁铁进行点胶的第二点胶机构5、用于把华司与磁铁进行压合的第二压合机构6、用于对华司进行点胶的第三点胶机构7、用于把盆架取出并放置于华司的取出机构8以及用于把磁路组件下料的下料机构9。

当本实用新型开始工作时,由操作者或者外界的机械手把T铁放置在转盘2上,然后转盘2转动,带动T铁移动至第一点胶机构3处,然后由第一点胶机构3对T铁进行点胶;点胶完成以后由转盘2带动点胶后的T铁离开第一点胶机构3,由操作者或者外界的机械手把磁铁放在T铁的点胶处上,再由转盘2带动T铁和磁铁移动至第一压合机构4处,由第一压合机构4下压而使得T铁与磁铁能够可靠粘合;压合完毕以后,再由转盘2带动粘合后的T铁和磁铁移动至第二点胶机构5,由第二点胶机构5对磁铁进行点胶;点胶完成以后,再由转盘2带动T铁和磁铁移出第二点胶机构5,由人工或者外界的机械手把华司放置在磁铁的点胶处上,再由转盘2带动T铁、磁铁和华司移动至第二压合机构6进行压合,使得磁铁和华司能够可靠稳定地粘合;再由转盘2带动粘合好的T铁、磁铁和华司所形成的磁路移动至第三点胶机构7,由第三点胶机构7对华司进行点胶;在第三点胶机构7对华司进行点胶完成以后,转盘2转动,带动粘合好的T铁、磁铁和华司所形成的磁路移动至取出机构8,由取出机构8从喇叭生产线中取出盆架并放置在华司上,由盆架的自重来保证盆架与华司的粘合效果;最后转盘2转动,带动盆架和磁路移动至下料机构9,在盆架和磁路移动至下料机构9的这段时间还用于让胶水自然变干,由下料机构9把粘合好的盆架和磁路传输下料,即放回至喇叭生产线中,从而完成T铁、磁铁、华司和盆架的粘合。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点胶机构3、第二点胶机构5和第三点胶机构7,分别对T铁、磁铁和华司进行点胶,保证了出胶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T铁、磁铁、华司与盆架依次能够可靠粘合,保证了磁路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转盘2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转盘2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盘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载具21,载具21设置有T铁槽22、磁铁槽23和华司槽24,所述磁铁槽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T铁槽22、所述华司槽24连通。T铁槽22的大小、磁铁槽23的大小和华司槽24的大小分别与T铁的大小、磁铁的大小和华司的大小相适应,保证T铁、磁铁、华司均能够恰好放置在载具21中不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点胶机构3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第一升降机构31、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1的输出端的第一平移机构32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32的输出端的喷胶机构33,所述喷胶机构33位于所述转盘2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由第一升降机构31和第一平移机构32配合,来控制喷胶机构33在竖直平面上进行四象限运动,保证了喷胶机构33能够灵活动作,能够使得喷胶机构33所喷出的胶水会更加均匀地分布在T铁的顶部。

具体的,所述喷胶机构33包括喷胶件331、进胶管332和进气管333,所述喷胶件331安装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32的输出端,所述进胶管332和所述进气管333分别连接于所述喷胶件331的输入端的两侧。即本实用新型采用气控的方式来控制喷胶,当需要喷胶时,由进胶管332和进气管333同时往喷胶件331分别输入胶体和空气,使得胶体与空气在喷胶件331内混合以后再喷出至T铁上,能够有效稀释胶体,提高了胶体的利用率,避免了胶体的浪费。

具体的,所述第一平移机构32包括平移滑轨321以及平移电机322,所述喷胶机构33滑动连接于所述平移滑轨321,所述平移电机322用于驱动所述喷胶机构33在所述平移滑轨321上滑动。通过平移电机322驱动喷胶机构33在平移滑轨321上移动,保证了喷胶机构33平移时是水平动作的,能够有效保证喷胶机构33移动的精准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点胶机构5的结构、第三点胶机构7的结构均与第一点胶机构3相同,三者的动作原理以及喷胶原理均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合机构4包括第一压合管41以及第二升降机构42,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2安装于所述机架1,所述第一压合管41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压合管4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设磁铁的让位槽411,所述让位槽411设置有用于识别磁铁的感应器412。即当感应器412感应到相互抵触的T铁和磁铁移动至第一压合管41的下方时,感应器412发送信号至第二升降机构42,有第二升降机构42驱动第一压合管41进行下压,使得磁铁容设于让位槽411中,由让位槽411的内壁继续把磁铁压向T铁;由于磁铁的大小与让位槽411的大小相适应,因此磁铁在压合过程中不会向侧边发生晃动,从而保证了磁铁与T铁不会错位,保证了粘合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合机构6包括第二压合管61以及第三升降机构62,所述第三升降机构62安装于所述机架1,所述第二压合管61安装于所述第三升降机构6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压合管61连接有吹气管63,所述第二压合管61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吹气管63连通。即当磁路移动至第二压合管61的下方时,由第三升降机构62驱动第二压合管61下压,华司显露于通槽;然后吹气管63外接气源并开始向华司吹气,利用气体吹动的方式来压合华司和磁铁,并使得华司与磁铁之间的胶体能够更快凝固,保证了华司与磁铁粘合的可靠性。

具体的,所述第二压合管61的底部连接有缓冲管64,所述缓冲管64与所述通槽连通,用以在第二压合管61压向华司时,减少第二压合管61对于华司以及磁铁的冲击力,避免了因冲击力过大而造成华司向两侧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取出机构8包括第四升降机构81、第二平移机构82、气动手指83以及两个夹持件84,所述第二平移机构82安装于所述机架1,所述第四升降机构8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平移机构82,所述气动手指83安装于所述第四升降机构81;两个夹持件84分别连接于所述气动手指83的两个输出端,两个夹持件84分别设置有夹持槽,两个夹持槽正对设置。即当磁路移动至取出机构8的下方时,由第四升降机构81和第二平移机构82配合,控制气动手指83移动至位于喇叭生产线上的盆架的上方,且两个夹持件84对称位于该盆架的两侧;然后气动手指83动作,控制两个夹持件84相向运动,使得盆架容纳在夹持槽中,从而完成夹持动作;再由第四升降机构81和第二平移机构82配合,控制气动手指83移动至磁路上方,并使得盆架与磁路抵触,然后气动手指83控制两个夹持件84松开,使得盆架因自身重力而落在磁路的顶部,从而完成盆架与磁路的粘合。具体的,下料机构9的结构以及动作原理均匀取出机构8相同,再次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还设置有除尘机构10,所述除尘机构10包括除尘罩101、吸气管102以及用于放置所述除尘罩101的挂架11,所述除尘罩101与所述吸气管102连通。具体的,除尘机构1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用于在上述的三次点胶前,由操作者把除尘罩101罩住在T铁或磁铁或华司进行除尘,保证了点胶时,不会因T铁的表面或磁铁的表面或华司的表面因由灰尘而导致胶体粘合不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盘2的中间处设置有让位孔25,所述机架1设置有工作架12,所述工作架12突伸出所述让位孔25,所述第一点胶机构3、所述第一压合机构4、所述第二点胶机构5、所述第二压合机构6、所述第三点胶机构7、所述取出机构8以及所述下料机构9均安装于所述工作架12。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所述第一点胶机构3、所述第一压合机构4、所述第二点胶机构5、所述第二压合机构6、所述第三点胶机构7、所述取出机构8以及所述下料机构9均设置在转盘2的中间处,能够减少本实用新型的占地空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空间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