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视频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5781发布日期:2019-01-29 17:5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视频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视频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智能家居作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居住环境而成为一门新兴热门的研究课题。其中,智能安防系统是智能家居系统中最基本的子系统之一,也是终端用户最常选用的智能家居功能之一。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不仅能取代传统的家居安防系统,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有利于建立绿色节能环保的社区环境。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其中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是发展最快的安防子系统。它不仅被应用到家居安防系统上,还被应用到了更广泛的领域中,如办公场所、商务娱乐场所等。因此,研究低成本、高性能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非常具有实际意义。

现有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在通电状态下一直是处于工作状态。实际上,对于防盗等安防用射频监控摄像头,仅仅需要监控某些环境下的人员进出,在没有人员的环境下并无需监控。因此,现有这种每天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的视频监控摄像头,能耗大,不利于节能环保,且监控获得的视频信息量巨大但大多数是无用的监控视频信息,同时在夏天长时间户外使用时,往往造成摄像头温度较高,从而影响摄像头的使用寿命和反应处理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视频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型视频监控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手动开关、摄像头、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微处理器、摄像头开关电路,所述电源模块与手动开关的端口A连接,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电源端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端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电源端口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微处理的控制端口与摄像头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摄像头开关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摄像头开关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摄像头的电源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微处理器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最小系统。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摄像头开关电路包括晶体管Q1、电阻R1、二极管D1和继电器K1,所述微处理的控制端口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中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中线圈的另一端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继电器K1中常开触点的一端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继电器K1中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摄像头的电源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说明为,还包括摄像头散热装置,所述摄像头散热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隔离驱动电路和散热风扇,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端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端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隔离驱动电路控制散热风扇的启停,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的电源端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说明为,所述隔离驱动电路包括光耦器件T1、晶体管Q2、二极管D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光耦器件T1包括发光二极管D3和与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的光敏三极管Q3,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通过电阻R2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阴极与微处理器的控制端口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一路与晶体管Q2的基极连接,另一路通过电阻R5与晶体管Q2的发射极连接,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4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散热风扇并联在二极管D2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手动开关,从而能够切断电源模块与其他装置之间的电源通路,起到总开关的作用,当该装置不使用时,断开手动开关即可,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同时能够避免电源模块中电能的浪费;2、通过设置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摄像头开关电路,从而能够当监控环境下有人时,可以使摄像头得电进行视频监控,当监控环境下没有人时,能够使摄像头开关电路断开,切断摄像头的供电,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避免了摄像头一天24小时的进行监控摄像;3、通过进一步设置的摄像头散热装置,从而能够当监控环境温度过高时,自动开启散热风扇实现对摄像头的散热,保证了摄像头在高温下长时间稳定运行,当监控环境温度处于设定值以下时,又能自动停止散热风扇,从而达到节能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2为微处理器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摄像头开关电路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隔离驱动电路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视频监控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手动开关、摄像头、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微处理器、摄像头开关电路,所述电源模块与手动开关的端口A连接,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电源端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即电源模块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提供电源,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监控环境下是否有人,具体的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详细阐述。

所述的电源模块可以设置为包括电源和多个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用于将电源电压转化为不同数值的电压,从而保证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行。例如,稳压模块可以采用ASM1117-3.3稳压芯片及外围电路组成,从而将5V电压转化为3.3V的稳定电压,从而保证工作电压为3.3V的设备正常使用,当然该稳压模块也还包括其他转换芯片,这里不一一进行阐述,所述电源模块为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这里不做详细阐述。

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端口连接,即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中,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对该信号处理,然后在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具体的所述微处理器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最小系统,具体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的外围电路主要包括时钟振荡电路,所述时钟振荡电路是给处理器提供基准工作频率,直接影响处理器的处理速度,频率越大处理速度越快,例如,所述时钟振荡电路可以采用DS1302芯片及外围电路组成,所述时钟振荡电路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详细阐述。若有必要,还可以在外围电路之中加入复位电路(单片机电源与RST之间加一个按钮),所述复位电路主要是该系统在运行中,受到环境干扰出现程序跑飞的时候,按下复位按钮,这时处理器就相当于进行初始化重新进行。本文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处理器,每一块硬件都划分成单独的模块,可作为单一调试,在一定程度大大提高了项目效率。当然所述微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的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最小系统,这里只是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为了便于说明,下文都将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例来做详细说明。

所述微处理器的电源端口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即电源模块为微处理器提供电源,所述微处理的控制端口与摄像头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摄像头开关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摄像头开关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摄像头的电源端连接。从而当监控环境下有人时,微处理器控制摄像头开关电路闭合,可以使摄像头得电进行视频监控,当监控环境下没有人时,能够使摄像头开关电路断开,切断摄像头的供电,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避免了摄像头一天24小时的进行监控摄像。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所述摄像头开关电路包括晶体管Q1、电阻R1、二极管D1和继电器K1,所述微处理的控制端口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中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中线圈的另一端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继电器K1中常开触点的一端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继电器K1中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摄像头的电源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当前监控环境下没有人时,所述微处理器就输出低电平给晶体管Q1的基极,从而晶体管Q1的基极断开,所述继电器K1中线圈失电,从而继电器K1中的常开触点也相应断开,从而摄像头与电源模块之间断开,摄像头失电不工作,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当前监控环境下有人时,所述微处理器就输出高电平给晶体管Q1的基极,从而晶体管Q1导通,所述继电器K1中线圈得电电,从而继电器K1中的常开触点也相应闭合,从而摄像头与电源模块之间连通,摄像头得电进行视频监控,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避免了摄像头一天24小时的进行监控摄像,当然这只是摄像头开关电路的一种优选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摄像头开关电路,这里不一一进行详细阐述。

进一步的,还可以设置摄像头散热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摄像头散热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隔离驱动电路和散热风扇,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端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端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隔离驱动电路控制散热风扇的启停,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的电源端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通过设置的摄像头散热装置,从而能够当监控环境温度过高时,自动开启散热风扇实现对摄像头的散热,保证了摄像头在高温下长时间稳定运行,当监控环境温度处于设定值以下时,又能自动停止散热风扇,从而达到节能散热的目的。

如图4所示,具体的,所述隔离驱动电路包括光耦器件T1、晶体管Q2、二极管D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光耦器件T1包括发光二极管D3和与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的光敏三极管Q3,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通过电阻R2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阴极与微处理器的控制端口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一路与晶体管Q2的基极连接,另一路通过电阻R5与晶体管Q2的发射极连接,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4与手动开关的端口B连接,所述散热风扇并联在二极管D2的两端。光耦器件T1作为隔离与控制作用,隔离微处理器控制引脚与后端控制电路。当微处理器控制引脚输出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D3截止,从而光耦器件T1和晶体管Q2截止,二极管D2正极对地不导通,因而散热风扇无电流通过,散热风扇关闭。当微处理器控制引脚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D3导通,晶体管Q2基极电压为正,从而晶体管Q2导通,二极管D2正极对地导通,此时散热风扇内部有电流流过,散热风扇开启,实现对摄像头进行散热操作,通过进一步设置的摄像头散热装置,从而能够当监控环境温度过高时,自动开启散热风扇实现对摄像头的散热,保证了摄像头在高温下长时间稳定运行,当监控环境温度处于设定值以下时,又能自动停止散热风扇,从而达到节能散热的目的。当然这只是隔离驱动电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隔离驱动电路,这里不一一进行举例阐述。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