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卡槽锁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3404发布日期:2019-05-24 21:07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卡槽锁死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防盗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机卡槽锁死结构。



背景技术:

手机是现今人们沟通交流,工作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平常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见手机遗失或者被盗的情况,一般手机遗失或被盗后,都会被取出SIM卡,格式化手机,然后将手机作为二手机进行销售,此时,容易使手机机主的信息被泄漏,造成信息安全问题;因此使用一种可以把手机卡槽锁死的装置能有效防止在手机遗失后SIM卡被取出,手机被二次销售,保护了机主的信息安全,同时,取消取卡针的使用,防止了通过工具来取出SIM卡。

大多数手机现在都还是采用的通过取卡针插入插槽中使卡托弹出,但是该方法很容易通过其他工具代替取卡针,比如订书针,铁丝等,因此对手机机主的信息安全完全没有防范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手机卡槽锁死结构,用于解决手机遗失后SIM卡被取出,手机信息被泄漏的问题;还解决了因SIM卡被取出,手机被二次销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机卡槽锁死结构,包括卡槽、卡托、插槽、卡托弹出装置,卡托位于卡槽内,插槽位于卡槽旁,卡托弹出装置位于插槽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与锁死装置连接,所述锁死装置包括拨盘、轴和外壳,拨盘中心有一个通孔,拨盘一侧有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一凹槽,另一侧有符号键;所述轴穿过拨盘并固定在外壳内,拨盘上的符号键朝外壳外侧,拨盘上的第一凸起结构朝外壳内侧,且位于卡槽内,挡住卡槽底部的卡托弹出装置。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拨动符号键可以使拨盘在手机内转动,使拨盘一侧的第一凸起结构或第一凹槽随机通过插槽,拨盘上的第一凸起结构在于插槽正对时,取卡针无法接触到卡托弹出装置;拨盘上的第一凹槽正对插槽时,取卡针可伸入插槽接触卡托弹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拨盘上的第一凹槽正对卡槽时,取卡针可以伸入插槽触发卡托弹出装置,拨盘上的第一凸起结构正对插槽时,卡托弹出装置被凸起结构遮挡,取卡针不能伸入插槽内触发卡托弹出装置。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当若干拨盘上的第一凹槽都正对插槽时,取卡针才能触发卡托弹出装置,当有至少一个拨盘上的第一凸起结构正对插槽时,取卡针则不能伸入到插槽中触发卡托弹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拨盘上的符号键、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一凹槽为若干个,且符号键与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一凹槽相互对应;所述若干符号键之间通过第二凹槽隔开。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拨盘上的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一凹槽都至少要有一个,上限不限,符号键数量不限,优选采用6个或10个,可以时密码种类更多,保护效果更优,且一个符号键要对应一个第一凸起结构或者第一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位于手机底壳上,并与手机底壳一致;固定于外壳内的拨盘符号键突出于外壳,拨盘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一凹槽朝外壳内侧。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锁死装置位于手机背面,且外壳材质和手机底壳材质一致,拨盘符号键要略微凸出外壳即也要凸出手机底壳,用于方便拨动拨盘。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还有和拨盘符号键大小一致的开口,且开口边沿设置有一个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伸入拨盘符号键之间的第二凹槽中,用于固定拨盘。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外壳上的开孔可以使拨盘上符号键更容易被拨动,且外壳上设置的第二凸起结构可以在拨盘转动完成后,伸入符号键之间的第二凹槽中,固定住拨盘,使手机在平常使用时不会轻易将拨盘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符号键可以是数字或图案。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符号键可以用数字表示也可以用图案表示。

进一步的,所述拨盘数量为若干个。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锁死装置中,拨盘至少为一个,优选的拨盘数量为4-6个,在不过于占用手机空间的同时,可以使密码设置方式达到一定数量,增加安全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密码锁将卡槽锁死,有效的减小了手机在遗失后被二次销售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通过锁死手机卡槽,保护了机主信息在手机遗失后不会被轻易泄漏。

3、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取卡针的使用,防止了通过外部工具取出SIM卡,也解决了取卡针遗失后,取出SIM卡不便利的问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手机卡槽锁死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拨盘结构图。

其中,1-卡槽;2-卡托;3-插槽;4-卡托弹出装置;5-拨盘;6-轴;7-外壳;801-凸起结构;802-凸起结构;901-凹槽;902-凹槽;10-符号键;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朝……内侧”是指从手机底壳向手机中间的方向,“朝……外侧”是指从手机中间向手机底壳方向。

实施例1

一种手机卡槽锁死结构,包括卡槽1、卡托2、插槽3、卡托弹出装置4,卡托2位于卡槽1内,插槽3位于卡槽3旁,卡托弹出装置4位于插槽3底部,其特征在于,插槽3与锁死装置连接,所述锁死装置由拨盘5、轴6和外壳7构成,拨盘中心有一个通孔11,拨盘一侧有凸起结构8和凹槽9,另一侧分布有若干符号键10,所述符号键10和拨盘5一侧的凸起结构801或凹槽901相互对应,并且每个符号键10之间有一个凹槽902,使符号键10相互隔开;所述轴6穿过拨盘5上的通孔11,并固定在外壳上7,所述外壳7上有和符号键10大小一致的开口用于使拨盘5一侧的符号键10凸出外壳7,拨盘5另一侧的凸起结构801位于手机卡槽3内,并且挡住位于卡槽3底部的卡托弹出装置4;外壳7位于手机后盖上,且与手机后盖材料一致,在外壳7与拨盘符号键10相交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结构802,在转动符号键10后,凸起结构802会插入符号键10之间的凹槽902中,使拨盘5固定。

在实际使用中,当需要在手机中放入SIM卡,并将卡托2插入卡槽1后,转动拨盘5,使拨盘5上的凸起结构801挡住卡托弹出装置4;当需要取出SIM卡时,可旋转拨盘5,使凹槽901正对于手机插槽3,此时取卡针可以伸入插槽3,触发卡托弹出装置4使卡托被弹出。

本实施例通过密码锁将卡槽锁死,在手机遗失后,使SIM卡不能轻易被取出,有效保护了机主的个人信息安全。

实施例2

实施例2和实施例1相似,其不同在于,实施例2采用多个拨盘5,符号键10为数字键,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手机卡槽锁死结构,包括卡槽1、卡托2、插槽3、卡托弹出装置4,卡托2位于卡槽1内,插槽3位于卡槽3旁,卡托弹出装置4位于插槽3底部,其特征在于,插槽3与锁死装置连接,所述锁死装置由拨盘5、轴6和外壳7构成,拨盘5呈圆环型,圆心处有一个通孔11,一侧半圆上有五个凸起结构801和一个凹槽901,另一侧半圆上分布有6个数字键且每个数字键之间有一个小凹槽902,优选的6个数字为0-5,每个数字键都对应一个凸起结构801或凹槽901;轴6与插槽3位置平行且穿过拨盘5上的通孔11,使拨盘5固定在轴6上;所述外壳7位于手机底壳上,且与手机底壳材料一致,拨盘5和轴6都固定于外壳内7,拨盘5一侧半圆上的6个数字键略微凸出外壳7,拨盘5另一侧半圆上的凸起结构801位于手机插槽3中,当拨盘5旋转到一定位置时凸起结构801刚好可以挡住插槽3底部的卡托弹出装置4;所述外壳7上还设置有与数字键大小一致的开孔,在开孔边沿设置有凸起结构802,用于固定拨盘5,在拨盘5每一次转动之后,凸起结构802会插入数字键之间的凹槽902中,使拨盘5不会在手机正常使用时轻易被拨动。

在本实施例中,锁死装置设置有4个拨盘5,4个拨盘5同时和轴6固定在外壳7内,每个拨盘5上的凹槽901对应的数字都不相同,当4个拨盘5都转动到凹槽901正对手机插槽3的位置时,取卡针可伸入插槽3中,触发卡托弹出装置4;当有至少一个拨盘5上的凸起结构801位于插槽3中时,卡托弹出装置4被凸出结构801挡住,取卡针不能完全伸入插槽3中触发卡托弹出装置4。

本实施例中的锁死装置有效的对手机SIM卡进行了保护,在手机遗失后,手机卡不会被轻易出去,增强了了手机遗失后的信息安全。

实施例3

实施例3和实施例2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的拨盘上的凹槽数量为2个或3个。

拨盘一侧半圆上的凹槽数量为2个,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为3个,并且,4个拨盘上的凹槽对应的数字相互之间都不完全相同;当4个拨盘上的任意一个凹槽正对手机插槽后,都可以使取卡针伸入插槽中,触发卡托弹出装置。

本实施例通过增加拨盘上的凹槽使锁死装置的解锁密码排列组合增加,更加多样化,从而加强了对SIM卡的保护力度。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