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机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7042发布日期:2019-04-13 00:54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手机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机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线通讯技术逐渐成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手机行业也随之兴盛,由于种种原因,手机已经称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现在的手机均包含有一块电容触控屏,电容触控屏是个可接收人体触摸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手指接触了屏幕上的相关区域时,屏幕内的电容屏感应膜感应到电信号的变化,触控芯片对这些变化的电流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后输送到手机基带芯片进行处理,由基带芯片发出各种指令,从而实现手机的各项功能。

而目前的手机、ipad,在游戏时使用的辅助控制设备主要是通过数据线外接手柄,通过软件控制游戏中的按键,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手机系统的不同,辅助控制设备有时会出现兼容的问题,导致无法正常使用;2、辅助控制设备需要外接的数据线,增加了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新型手机辅助设备,能够让人摆脱使用软件或手机游戏时只有大拇指触屏的限制,使人能同时使用更多的手指去操作手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手机辅助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一端靠近手机背面设置,第一壳体另一端远离手机背面设置,第一壳体上端设置有第一主体,第一主体设置在第一壳体远离手机背面的一面,第一壳体下端设置有第二主体,第二主体设置在第一壳体靠近手机背面的一面,第一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微动开关,第二主体设置有供手机竖直放置的第二容置槽,第二主体上侧设置有第三主体,第三主体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设有紧固螺丝,紧固螺丝靠近手机背面的一侧设置有螺盖,第二主体靠近手机屏幕的一侧竖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设置有触点,触点靠近手机屏幕的一侧设置有导电层,第一壳体和触点内部均设置有导线槽,微动开关下端引脚处连接有导电丝,导电丝依次穿过第一壳体和触点内部的导线槽并与导电层连接。

导电丝为铜丝。

导电层的材质为导电棉。

导电层通过粘贴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在触点上。

微动开关卡设在第一容置槽内。

微动开关上端设置有金属按片。

导线槽外部设置有盖板,盖板卡设在第一壳体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固螺丝与螺盖的结合,可以调节设备与手机背部之间的松紧程度,通过微动开关、导电线和导电层的配合,实现了对手机屏幕的操作,让人摆脱使用软件或手机游戏时只有大拇指触屏的限制,使人能同时使用更多的手指去操作手机,通过设置盖板将导电槽密封,能够对导电线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能够让人摆脱使用软件或手机游戏时只有大拇指触屏的限制,使人能同时使用更多的手指去操作手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第一主体1-1、第一容置槽2、第一壳体3、第二主体3-1、第二容置槽4、第三主体4-1、螺纹孔5、紧固螺丝6、螺盖7、支撑板8、触点9、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手机辅助设备,包括第一壳体2,第一壳体2一端靠近手机背面设置,第一壳体2另一端远离手机背面设置,第一壳体2上端设置有第一主体1,第一主体1设置在第一壳体2远离手机背面的一面,第一壳体2下端设置有第二主体3,第二主体3设置在第一壳体2靠近手机背面的一面,第一主体1内设置有第一容置槽1-1,第一容置槽1-1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微动开关,本实施例中,微动开关可选用欧姆龙生产的SS-01GL2型微动开关,第二主体3设置有供手机竖直放置的第二容置槽3-1,第二主体3上侧设置有第三主体4,第三主体4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螺纹孔4-1,螺纹孔4-1内穿设有紧固螺丝5,紧固螺丝5靠近手机背面的一侧设置有螺盖6,第二主体3靠近手机屏幕的一侧竖直设置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上端设置有触点8,触点8靠近手机屏幕的一侧设置有导电层,第一壳体2和触点8内部均设置有导线槽,微动开关下端引脚处连接有导电丝,本实施例中,导电丝为铜丝,导电丝依次穿过第一壳体2和触点8内部的导线槽并与导电层连接,本实施例中,导电层的材质为导电棉,导电层通过粘贴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在触点8上,微动开关卡设在第一容置槽1-1内,微动开关上端设置有金属按片,导线槽外部设置有盖板9,盖板9卡设在第一壳体2上。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首先将手机放置在第二容置槽3-1内,通过手机的厚度调节紧固螺丝5和螺盖6并将手机夹紧固定,此时触点8与手机屏幕贴合,手持第一壳体2,食指或中指在手机背后按压第一主体1上微动开关上端的金属按片,人体的生物电流会通过该接触处传递到微动开关的引脚,再通过导电丝一直传递到触点8的导电层处,由于导电层也是导电性质的,生物电流会通过导电层传递到手机屏幕上,形成触屏反应。这样就达到了我们想要通过本设备来让使用者能同时方便地使用更多的手指去进行手机上的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