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3623发布日期:2019-05-15 23:1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于使用体验的极致追求,用户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显示模组对移动终端的外观影响较大,因此,显示模组的外观造型得到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有的显示模组通常可以包括依次设置的背光源、显示面板以及盖板,其中,显示面板分别连接背光源和盖板,显示面板和盖板之间往往存在间隙区域。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丰富显示模组的外观造型,现有的显示模组中,往往在显示面板的两侧设置有倒圆、倒角等不规则的造型设计。

然而,在显示面板的两侧设置有不规则的造型设计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显示面板与盖板之间的间隙区域很难被完全填充,导致显示面板两侧的边缘区域出现悬空。这样,在移动终端受到碰撞、跌落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显示面板两侧的边缘区域很容易发生由于悬空导致的形变,进而,使得显示面板两侧的边缘区域出现由于形变导致的破裂,损坏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中,显示面板单层区两侧的边缘区域容易出现由于形变导致的破裂,损坏显示面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叠加设置的盖板和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盖板包括:

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区域;以及

第一软体层,所述第一软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上;

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盖板接触,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区域;

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设有静电释放结构;

所述静电释放结构和所述盖板之间设有第二软体层,所述第二软体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接触,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与所述第一软体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软体层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可以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区域;所述第一软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上;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可以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盖板接触,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区域;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设有静电释放结构;所述静电释放结构和所述盖板之间设有第二软体层,所述第二软体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接触,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与所述第一软体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软体层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软体层可以用于充分地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连接区域,提高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第二连接区域在受到碰撞等外力作用下出现的破裂。

而且,由于所述第一软体层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第一连接区域上,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区域相对,所述第一软体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上的第二软体层的接触面积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进行压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软体层可以使得所述第二软体层的受力较为均匀,便于所述第二软体层均匀的填充在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连接区域与所述盖板的第一连接区域之间出现间隙,避免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连接区域出现悬空,进而,可以避免所述显示面板出现由于第二连接区域悬空导致的形变或者破裂,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中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述的盖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具体可以包括:叠加设置的盖板和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盖板可以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区域;以及,第一软体层,所述第一软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上;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可以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盖板接触,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区域;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设有静电释放结构;所述静电释放结构和所述盖板之间设有第二软体层,所述第二软体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接触,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与所述第一软体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软体层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可以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区域;所述第一软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上;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可以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盖板接触,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区域;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设有静电释放结构;所述静电释放结构和所述盖板之间设有第二软体层,所述第二软体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接触,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与所述第一软体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软体层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软体层可以用于充分地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连接区域,提高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第二连接区域在受到碰撞等外力作用下出现的破裂。

而且,由于所述第一软体层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第一连接区域上,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区域相对,所述第一软体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上的第二软体层的接触面积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进行压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软体层可以使得所述第二软体层的受力较为均匀,便于所述第二软体层均匀的填充在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连接区域与所述盖板的第一连接区域之间出现间隙,避免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连接区域出现悬空,进而,可以避免所述显示面板出现由于第二连接区域悬空导致的形变或者破裂,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叠加放置的盖板11和显示面板10。

参照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中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示出了图2所述的盖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盖板11可以包括:盖板本体110,盖板本体110上设有第一连接区域111;以及,第一软体层112,第一软体层112设置在第一连接区域111上。

参照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显示面板10的一侧表面包括第一表面102和第二表面101,第一表面101为与盖板11接触的表面。第二表面101与盖板11之间形成间隙;第二表面101与第一连接区域111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区域103;第二连接区域103设有静电释放结构104;静电释放结构104和盖板11之间设有第二软体层105,第二软体层105与第二连接区域103接触,静电释放结构104与第一软体层112之间通过第二软体层105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板11上的第一软体层112可以用于充分地支撑显示面板10的第二表面101上的第二连接区域103,提高第二连接区域103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二连接区域103在受到碰撞等外力作用下出现破裂。在实际应用中,显示面板10可以由上玻璃和下玻璃组成,所述上玻璃的长度可以小于所述下玻璃的长度,这样,在所述上玻璃和所述下玻璃叠合后,会使得所述下玻璃存在外露的区域,所述外露的区域对应的表面即为显示面板10的第二表面101,所述上玻璃与所述下玻璃重叠的区域则可以为显示面板10的第一表面10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的第二表面101上与第一连接区域111相对的位置可以设有第二连接区域103,第二连接区域103可以用于与盖板11连接,以实现显示面板10与盖板11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区域103上可以设有静电释放结构104,静电释放结构104可以用于释放显示面板10产生的静电,避免所述静电损坏显示面板10。静电释放结构104和盖板11之间设有第二软体层105,第二软体层105与第二连接区域103接触,静电释放结构104与第一软体层112之间可以通过第二软体层105连接。第二软体层105可以用于填充在显示面板10的静电释放结构104和盖板11的第一软体层112之间,避免盖板11的第一连接区域111与显示面板10的第二连接区域103之间出现间隙。

在实际应用中,静电释放结构104的材质可以为银浆。所述银浆可以由银或其化合物、助熔剂、粘合剂和稀释剂配制而成。由于银浆是一种导电性较好的电极浆料,因此,在静电释放结构104的材质为银浆的情况下,静电释放结构104相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这样,静电释放结构104可以通过较薄的厚度实现较好的静电释放效果。在具体的应用中,所述银浆可以为氧化银浆、碳酸银浆或者分子银浆等类型的银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所述银浆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软体层105的材质可以为硅酮胶。由于硅酮的粘接力强,拉伸强度大,同时又具有耐候性、抗振性,和防潮、抗臭气和适应冷热变化大的优点。因此,在第二软体层105的材质为硅酮胶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第二软体层105相应具有粘接力强,拉伸强度大,同时又具有耐候性、抗振性,和防潮、抗臭气和适应冷热变化大的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硅酮胶在接触到空气中的水分后就会固化成一种坚韧的固体,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硅酮胶预先涂覆在显示面板10的第二连接区域103上,再将显示面板10和盖板11进行压合,这样,就可以在显示面板10的第二连接区域103与盖板11的第一连接区域111之间形成用于填充空隙的第二软体层105,避免显示面板10的第二连接区域103与盖板11的第一连接区域111之间出现间隙。

本发明实施例中,盖板11上设有第一连接区域111;第一连接区域111上设有第一软体层112,第一软体层112可以用于充分地支撑显示面板10的第二表面101的第二连接区域103,提高第二表面101的第二连接区域103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二连接区域103在受到碰撞等外力作用下出现的破裂。

而且,由于第一软体层112设置在盖板11上的第一连接区域111上,第一连接区域111与显示面板10上的第二连接区域103相对,第一软体层112与第二连接区域103上的第一软体层105的接触面积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在盖板11与显示面板10进行压合的情况下,第一软体层112可以使得第二软体层105的受力较为均匀,便于第二软体层105均匀的填充在第一连接区域111与第二连接区域103之间。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盖板11的第一连接区域111与显示面板10的第二连接区域103之间出现间隙,避免显示面板10的第二连接区域103出现悬空,进而,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出现由于第二连接区域103悬空导致的形变或者破裂,提高显示面板1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第一软体层112的材质可以为耐高温聚酯薄膜,即PET膜。由于耐高温聚酯薄膜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具有极高的强韧性能、抗张强度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因此,在第一软体层112的材质为耐高温聚酯薄膜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第一软体层112相应具有极高的强韧性能、抗张强度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等优点。这样,就可以使得第一软体层112对显示面板10的第二连接区域103的支撑效果较好。

而且,在盖板11与显示面板10进行压合的情况下,由于第一软体层112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第一软体层112可以使得硅酮胶在显示面板10的第二连接区域103上均匀的铺展,这样,就可以使得硅酮胶可以全面填充显示面板10的第一连接区域103与盖板11的第一连接区域111之间的间隙,避免第二连接区域103出现悬空,进而,可以避免显示面板10出现由于第一连接区域103悬空而导致的形变或者破裂,提高显示面板1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背光源12,背光源12可以和显示面板10上远离盖板11的表面连接。背光源12可以用于给显示面板10提供背光。

可选地,背光源12可以包括:导光板以及与所述导光板连接的背光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背光灯可以用于提供光源,所述导光板可以通过与所述背光灯的连接,将所述背光灯发出的光均匀地导向显示面板10,提高显示面板10上的背光均匀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上还可以包括:密封结构106,密封结构106可以位于第二表面101和第二软体层105之间;密封结构106上与静电释放结构104相对的位置可以设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可以用于放置所述静电释放结构104。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显示面板10的第二表面101上上往往设有大量的电路、板对板连接器等器件,因此,为了避免外界的水、或者灰尘等杂质进入显示面板10的第二表面101,影响第二表面101上的电路、板对板连接器等器件工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表面101上设置密封结构106。

可选地,密封结构106的材质可以为无影胶。由于无影胶具有粘接强度高、粘接速度快、柔韧性好、耐低温、高温高湿性能极优的优点,且易于施胶。因此,在密封结构106的材质为无影胶的情况下,不仅可以使得密封结构106相应具有粘接强度高、粘接速度快、柔韧性好、耐低温、高温高湿性能极优的优点,而且,可以使得在显示面板10的第二表面101上涂覆无影胶的操作相应较为简单,生产效率较高。

可选地,显示面板1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由于LCD具有低成本、高解析度、高对比度、高亮度、较广的可视角度等优点,因此,在显示面板10为LCD的情况下,可以使得所述显示模组相应具有低成本、高解析度、高对比度、高亮度、较广的可视角度等优点。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选择阴极射线显像管等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10,本实用新型对于显示面板10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可以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区域;所述第一软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上;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可以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盖板接触,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区域;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设有静电释放结构;所述静电释放结构和所述盖板之间设有第二软体层,所述第二软体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接触,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与所述第一软体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软体层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软体层可以用于充分地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连接区域,提高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第二连接区域在受到碰撞等外力作用下出现的破裂。

而且,由于所述第一软体层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第一连接区域上,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区域相对,所述第一软体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上的第二软体层的接触面积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面板进行压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软体层可以使得所述第二软体层的受力较为均匀,便于所述第二软体层均匀的填充在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连接区域与所述盖板的第一连接区域之间出现间隙,避免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连接区域出现悬空,进而,可以避免所述显示面板出现由于第二连接区域悬空导致的形变或者破裂,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上述显示模组。在所述移动终端中,所述显示模组可以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主板连接,并通过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上的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配合使用,点亮或者关闭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银行系统、考勤系统以及门禁系统等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以及一种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