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9077发布日期:2019-05-21 21:06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车载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手机,但是在驾车过程中,因为使用手机而导致意外事件屡屡发生。为了减少此类事故,人们选择在行车过程中使用手机支架进行辅助,虽然减少了事故发生率,但是由于手机支架的操作方式不同,复杂的操作方式不仅不利于安全行车,而且会增加事故发生率。此外,现有的车载手机支架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是有齿轮等零件实现传动,不仅在制作上不方便,而且极为浪费材料。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手机支架适应性差、操作复杂以及结构复杂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支架,通过左夹臂和右夹臂在导向板的带动下相互靠近,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相互远离,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的手机的夹紧与释放,操作简单,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固定本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本体内部的导向板、与所述导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的下托架、与所述导向板滑动连接的左夹臂和右夹臂,所述固定本体与所述左夹臂和所述右夹臂之间,和/或,所述固定本体与所述导向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固定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汽车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导向板仅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本体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左夹臂和所述右夹臂仅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本体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手机放置在所述下托架时,所述导向板向下移动,所述左夹臂和所述右夹臂相互靠近,夹紧手机;手机从所述下托架向上取走时,所述导向板向上移动,所述左夹臂和所述右夹臂相互远离,释放手机。

优选地,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左夹臂和所述右夹臂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本体向下移动时,两个所述导向轮均沿所述导向槽滑动以使所述左夹臂和所述右夹臂相互靠近;所述导向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本体向上移动时,两个所述导向轮沿所述导向槽滑动以使所述左夹臂和所述右夹臂相互远离。

优选地,所述导向槽包括左右分布的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导向槽下端之间的距离,所述左夹臂上的所述导向轮在所述左导向槽内滑动,所述右夹臂上的所述导向轮在所述右导向槽内滑动。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在手机放置在所述下托架过程中发生形变;手机从所述下托架向上取走时,所述弹簧恢复形变,驱使所述左夹臂和所述右夹臂相互远离以释放手机。

优选地,所述左夹臂、所述右夹臂和所述下托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弹簧的条形槽,所述固定本体内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条形槽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条形槽的侧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面壳和底壳,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底壳内部设置有为所述左夹臂和所述右夹臂的移动导向的第一导槽、为所述下托架的移动导向的第二导槽和为所述导向板的移动导向的第三导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槽内部设置有对所述左夹臂和所述右夹臂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左夹臂和所述右夹臂之间。

优选地,所述左夹臂、所述右夹臂和所述下托架均包括用于夹持手机的夹持曲部和用于与所述导向板连接的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夹持曲部和所述固定本体靠近手机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层。

优选地,所述下托架的下端设置有供线束通过的通孔。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车载手机支架中,包括固定本体、设置在固定本体内部的导向板、与导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的下托架、与导向板滑动连接的左夹臂和右夹臂,固定本体与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和/或,固定本体和导向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固定本体上设置有固定部,用于将该车载手机支架固定在汽车上。导向板仅可相对于固定本体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左夹臂和右夹臂仅可相对于固定本体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将手机放置在下托架时,由于手机自身重力的原因,向下压动下托架,下托架带动导向板向下移动,左夹臂和右夹臂相互靠近从而夹紧手机;将手机从下托架向上慢慢抽离取走时,手机对下托架的压力减小,导向板向上移动,左夹臂和右夹臂相互远离从而释放手机。如此设置,将手机放置在下托架上,左夹臂和右夹臂自动夹紧手机,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将手机取走的过程中,左夹臂和右夹臂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松开,释放手机后回复至原来的状态,方便下次放置手机。左夹臂和右夹臂相互靠近的过程中接触到手机即可停止滑动,在手机及下托架的作用下持续夹紧手机,如此可适应不同尺寸的手机,适应性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右夹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导向板与下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立体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立体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右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固定本体-1;导向板-2;下托架-3;左夹臂-4;右夹臂-5;弹性件-6;固定部-7;导向轮-8;左导向槽-9;右导向槽-10;条形槽-11;导向柱-12;固定柱-13;面壳-14;底壳-15;第一导槽-16;第二导槽-17;第三导槽-18;夹持曲部-19;连接部-20;通孔-21;第一挡板-22;第二挡板-23;第三挡板-24;螺栓孔-25;限位柱-2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支架,通过左夹臂和右夹臂在导向板的带动下相互靠近,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相互远离,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的手机的夹紧与释放,操作简单,适应性强。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2及图6~9,示出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车载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固定本体1、设置在固定本体1内部的导向板2、与导向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的下托架3、与导向板2滑动连接的左夹臂4和右夹臂5,左夹臂4与固定本体1之间、右夹臂5与固定本体1之间及导向板2与固定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6,在将手机从下托架3取走后,用于使左夹臂4和右夹臂5和导向板2从夹紧手机状态自动回复至松开状态。固定本体1上设置有固定部7,用于将该车载手机支架固定在汽车上。导向板2仅可相对于固定本体1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左夹臂4和右夹臂5仅可相对于固定本体1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将手机放置在下托架3时,由于手机自身重力的原因,向下压动下托架3,下托架3带动导向板2向下移动,左夹臂4和右夹臂5相互靠近从而夹紧手机;手机从下托架3向上慢慢抽离取走时,手机对下托架3的压力减小,导向板2向上移动,左夹臂4和右夹臂5相互远离从而释放手机。

如此设置,将手机放置在下托架3上,左夹臂4和右夹臂5自动夹紧手机,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将手机取走的过程中,左夹臂4和右夹臂5在弹性件6的作用下自动松开,释放手机后回复至原来的状态,方便下次放置手机。左夹臂4和右夹臂5相互靠近的过程中接触到手机即可停止滑动,在手机及下托架3的作用下持续夹紧手机,如此可适应不同尺寸的手机,适应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弹性件6的存在可以在取走手机时,使左夹臂4和右夹臂5自动相互远离,在该车载手机支架中,单独将弹簧设置在左夹臂4与固定本体1之间和右夹臂5与固定本体1之间或单独将弹簧设置在导向板2与固定本体1之间或下托架3与固定本体1之间也可以实现左夹臂4和右夹臂5之间的自动相互远离。

本实施例中,导向板2上设置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导向槽,左夹臂4和右夹臂5上设置有导向轮8,左夹臂4和右夹臂5通过将导向轮8设置于导向槽内实现与导向板2之间的滑动连接,导向板2相对于固定本体1向下移动时,两个导向轮8均沿导向槽滑动以使左夹臂4和右夹臂5相互靠近;导向板2相对于固定本体1向上移动时,两个导向轮8沿导向槽滑动以使左夹臂4和右夹臂5相互远离。将导向槽设置为倾斜状,可保证在导向板2相对于左夹臂4和右夹臂5沿上下方向移动时,左夹臂4和右夹臂5与导向板2之间具有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在下托架3带动导向板2移动的同时,自动实现左夹臂4和右夹臂5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无需使用者对左夹臂4和右夹臂5进行额外的操作,方便快捷。

实施中,导向槽包括左右分布的左导向槽9和右导向槽10,左导向槽9和右导向槽10均为倾斜设置,当左导向槽9上端与右导向槽10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导向槽9下端与右导向槽10下端之间的距离时,使左夹臂4上的导向轮8在右导向槽10内滑动,右夹臂5上的导向轮8在左导向槽9内滑动,可保证在导向板2相对于左夹臂4和右夹臂5向下移动时,左夹臂4和右夹臂5相互靠近;在导向板2相对于左夹臂4和右夹臂5向上移动时,左夹臂4和右夹臂5相互远离。

同理,当左导向槽9上端与右导向槽10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导向槽9下端与右导向槽10下端之间的距离时,使左夹臂4上的导向轮8在左导向槽9内滑动,右夹臂5上的导向轮8在右导向槽10内滑动,也可保证在导向板2相对于左夹臂4和右夹臂5向下移动时,左夹臂4和右夹臂5相互靠近;在导向板2相对于左夹臂4和右夹臂5向上移动时,左夹臂4和右夹臂5相互远离。此时,左夹臂4在导向板2的左半部分运动,右夹臂5在导向板2的右半部分运动,可有效避免左夹臂4和右夹臂5之间的干涉问题,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的卡顿问题。为方便描述,以下按照此种设置方式进行阐述。

实施中,上述弹性件6为弹簧,弹簧在手机放置在下托架3过程中发生形变;当将手机从下托架3向上抽离取走时,弹簧恢复形变,驱使左夹臂4和右夹臂5相互远离以释放手机。

优选实施例中,左夹臂4、右夹臂5和下托架3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弹簧的条形槽11,将弹簧安装在条形槽11内部,充分利用空间,可有效减小固定本体1的厚度。固定本体1内部设置有导向柱12,导向柱12穿设于条形槽11内部,弹簧的一端与导向柱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条形槽11的侧壁连接。

实施中,当导向柱12设置在所述固定本体1中间位置时,弹簧的一端与导向柱12连接,另一端与条形槽11靠近固定本体1边缘的一端连接,此时,当将手机放置在下托架3的过程中,下托架3通过导向板2带动左夹臂4和右夹臂5相互靠近,此时弹簧逐渐压缩,储存弹性势能,当将手机从下托架3向上抽离取走时,左夹臂4和右夹臂5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相互远离。

同理,当导向柱12设置在靠近所述固定本体1边缘位置时,弹簧的一端与导向柱12连接,另一端与条形槽11靠近固定本体1中间位置的一端连接,此时,当将手机放置在下托架3的过程中,下托架3通过导向板2带动左夹臂4和右夹臂5相互靠近,此时弹簧逐渐拉伸,储存弹性势能,当将手机从下托架3向上抽离取走时,左夹臂4和右夹臂5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相互远离。

在移动过程中,导向柱12在条形槽11内部,两者相对移动时,可对左夹臂4和右夹臂5的移动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为避免弹簧在压缩或拉伸过程中发生脱落,在条形槽11内部设置固定柱13,在固定本体1的相应位置处设置一个可穿入条形槽11的承托板,弹簧一端套设于固定柱13外部,另一端与承托板固定连接。承托板在条形槽11内部,两者相对移动时,可为下托架3的移动进行导向。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固定本体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面壳14和底壳15,固定部7设置在底壳15上。面壳14和底壳15可拆卸连接,在面壳14和底壳15的边角位置处设置有螺栓孔25,面壳14和底壳15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为便于左夹臂4、右夹臂5、导向板2及下托架3与固定本体1之间的相对移动,参照图5,在底壳15内部设置第一导槽16、第三导槽18和第二导槽17,分别为左夹臂4和右夹臂5的移动、导向板2的移动、下托架3的移动导向。在底壳15靠近左夹臂4和右夹臂5上下边缘处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22,第一导槽16由底壳15上与第一挡板22连接的面和两条第一挡板22构成。在底壳15靠近导向板2的左右边缘处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导板24,第三导槽18由底壳15上与第三挡板24连接的面和两条第三挡板24构成。在底壳15下部靠近下托架3的左右边缘处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挡板23,第二导槽17由底壳15上与第二挡板23连接的面和两条第二挡板23构成。为保证第一挡板22、第二挡板23和第三挡板24的稳固性,在第一挡板22与底壳15之间、第二挡板23与底壳15之间以及第三挡板24与底壳15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在左夹臂4与右夹臂5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为避免两者发生冲击,在第一导槽16内部设置对左夹臂4和右夹臂5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柱26,限位柱26位于左夹臂4和右夹臂5之间。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左夹臂4、右夹臂5和下托架3均包括用于夹持手机的夹持曲部19和用于与导向板2连接的连接部20,夹持曲部19的形状如图3~4所示,在适应手机边缘形状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手机沿与面壳14垂直的方向脱落。夹持曲部19和固定本体1靠近手机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层,避免其与手机之间的硬性挤压,避免损坏手机;弹性层还可以增加手机与该车载手机支架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手机的意外滑落。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下托架3的下端还设置有供线束通过的通孔21,在将手机固定在该车载手机支架上的同时,可以对手机进行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