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充电接口防水结构的骨传导耳机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5634发布日期:2019-08-07 02:0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充电接口防水结构的骨传导耳机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传导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具有充电接口防水结构的骨传导耳机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骨传导耳机由于部分器件需要裸露在外,防水性能较差。另外,现有的骨传导在设计时在外壳上设置有充电接口的插入孔,水可以由左、右插入孔渗入到耳机体的内部,进而对内部的电路板等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而无法正常工作。因此,现有的骨传导耳机无法在水中或潮湿的环境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充电接口防水结构的骨传导耳机体。

一种具有充电接口防水结构的骨传导耳机体,包括耳机体本体,所述耳机体本体包括上壳体、蓝牙电路板、骨传导喇叭、操作按键和下壳体,所述蓝牙电路板和所述骨传导喇叭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扣合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蓝牙电路板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耳机体本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插入孔,所述插入孔正对所述充电接口;所述插入孔设置有防水胶塞,所述防水胶塞包括盖体、与所述盖体连接为一体结构的突起部和导引柱,所述突起部设置于所述盖体内侧的中部,所述导引柱设置于盖体内侧的一边,所述耳机体本体的插入孔旁边设置有导引孔,当所述防水胶塞插入所述插入孔时,所述导引柱插入所述导引孔。

所述突起部包括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突起部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突起部插入所述充电接口的开口处。

所述第二突起部设置有插脚保护孔,所述充电接口的端子插入所述插脚保护孔。

所述耳机体本体的侧面的插入孔处设置有嵌入槽,所述盖体嵌入所述嵌入槽内。

所述导引柱包括导引段和直入段,所述导引段的直径由端部及内逐渐增大。

所述导引段和直入段的结合处设置有两个突出的卡突。

所述导引柱的根部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圆台突起部,所述导引孔的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圆台突起部锲合的凹陷部。

所述防水胶塞外侧面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打开的突块。

所述嵌入槽、所述插入孔和所述导引孔均设置于所述下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插入孔设置有防水胶塞,另外,防水胶塞还设置有导引柱,通过导引柱插入导引孔内,可以使得防水胶塞插入位置精准,提升密封性能;因此,防水胶塞可以有效防止水从插入孔侵入耳机体内部,提升耳机体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胶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包括:1——耳机体本体,2——上壳体,3——蓝牙电路板,4——骨传导喇叭,5——操作按键,6——下壳体,7——充电接口,71——端子,8——插入孔,9——防水胶塞,91——盖体,92——突起部,921——第一突起部,922——第二突起部,923——插脚保护孔, 93——导引柱,931——导引段,932——直入段,933——卡突,934——圆台突起部,94——突块,10——导引孔,11——嵌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见图1至图4,一种具有充电接口防水结构的骨传导耳机体,包括耳机体本体1,耳机体本体1包括上壳体2、蓝牙电路板3、骨传导喇叭4、操作按键5和下壳体6,蓝牙电路板3和骨传导喇叭4设置于上壳体2和下壳体6扣合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蓝牙电路板3上设置有充电接口7,耳机体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与插入孔8,插入孔8正对充电接口7;插入孔8设置有防水胶塞9,防水胶塞9包括盖体91、与盖体91连接为一体结构的突起部92和导引柱93,突起部92设置于盖体91内侧的中部,导引柱93设置于盖体91内侧的一边,耳机体本体1的插入孔8旁边设置有导引孔10,当防水胶塞9插入插入孔8时,导引柱93插入导引孔10。导引柱93可以防止防水胶塞9反向误插。

突起部92包括第一突起部921和第二突起部922,第一突起部92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突起部922的横截面积,第二突起部922插入充电接口7的开口处。由于二突起部922插入充电接口7内,可以进一步起到阻隔作用,提升防水性能。

第二突起部922设置有插脚保护孔923,充电接口7的端子71插入插脚保护孔923,由于端子71藏入插脚保护孔923中,使得第二突起部922插入充电接口7内更深,进一步提升防水性能。

耳机体本体1的侧面的插入孔8处设置有嵌入槽11,盖体91嵌入嵌入槽11内,盖体91位于嵌入槽11内,可以实现第一步防水作用,阻隔外界的水渗入插入孔8内。

导引柱93包括导引段931和直入段932,导引段931的直径由端部及内逐渐增大,此结构可以方便引导防水胶塞9正确插入。

导引段931和直入段932的结合处设置有两个突出的卡突933,卡突933起到定位作用。

导引柱93的根部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圆台突起部934,导引孔10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圆台突起部934锲合的凹陷部,此结构的目的是使得导引柱93与导引孔10结合更加紧密,提升防水性能。

防水胶塞9外侧面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打开的突块94。由于防水胶塞9是嵌入嵌入槽11内的,通过扣动突块94可以快速将防水胶塞9打开。

嵌入槽11、插入孔8和导引孔10均设置于下壳体6。

以上详细说明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之具体说明,惟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之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