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向性麦克风音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5610发布日期:2019-08-07 02:05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向性麦克风音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向性麦克风音腔。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智能音箱、智能门铃、Carplay车载模块等电子产品或者系统上多选用指向麦克风,但由于麦克风安装机构的设计需要前后两个收音面而有机构的局限性,这样指向性麦克风的安装便捷性和广泛性降低,而不得返回去选用全指向性的麦克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指向性麦克风音腔,其安装便捷、应用广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指向性麦克风音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端上下设有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所述壳体内设有麦克风,所述第一收音孔与所述麦克风一侧连通,所述第二收音孔与所述麦克风另一侧连通。

进一步的,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板、后板以及连接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侧板。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收音孔和所述第二收音孔均开设在所述前板上。

更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前板垂直连接的连接板,所述麦克风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侧板之间。

更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前板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收音孔和所述第二收音孔之间并且该连接处到所述第一收音孔的距离大于该连接处到所述第二收音孔的距离。

更优选地,所述壳体内通过所述麦克风和所述连接板分割成与所述第一收音孔连通的收音前腔以及与所述第二收音孔连通的收音后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收音孔到所述麦克风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收音孔到所述麦克风另一侧之间的距离。

更优选地,所述收音后腔从所述第二收音孔到所述麦克风另一侧之间的信道呈L形。

优选地,所述麦克风另一侧上还连接有引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善指向性麦克风安装空间的局限性,不需要在机构上同时预留收音前腔和后腔,产品机构设计时按照全指向麦克风设计即可应用,使用更便捷同时兼顾指向性麦克风的特性,提升麦克风指向性拾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指向性麦克风音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指向性麦克风音腔,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包括前板11、后板12以及连接所述前板11和所述后板12的侧板13,侧板13具有四块且连接在前板11和后板12的四周,所述壳体10前端上下设有第一收音孔1和第二收音孔4,所述第一收音孔1和所述第二收音孔4均开设在所述前板11上,所述壳体10内设有麦克风3,所述壳体10内设有与所述前板11垂直连接的连接板7,所述麦克风3固定在所述连接板7与所述侧板13之间,所述壳体10内通过所述麦克风3和所述连接板7分割成与所述第一收音孔1连通的收音前腔2以及与所述第二收音孔4连通的收音后腔5,所述连接板7与所述前板11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收音孔1和所述第二收音孔4之间并且该连接处到所述第一收音孔1的距离大于该连接处到所述第二收音孔4的距离,所述第一收音孔1与所述麦克风3一侧连通,所述第二收音孔4与所述麦克风3另一侧连通,所述麦克风3另一侧上还连接有引线6,引线6焊接在所述麦克风3另一侧上;

所述第一收音孔1到所述麦克风3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收音孔4到所述麦克风3另一侧之间的距离,所述收音后腔5从所述第二收音孔4到所述麦克风3另一侧之间的信道呈L形;

声音音源会同时进入第一收音孔1和第二收音孔4,麦克风3的收音前腔2信道长度很短而基本不会衰减,而收音后腔5通道长度变长,所以拾取的声音会被衰减削弱,使得整体单指向的效果更佳,且最重要的是麦克风3加入本音腔结构设计以后,只需要一个收音面即可达到指向性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