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CA算法的用电行为异常监控系统用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9082发布日期:2019-08-03 16:04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PCA算法的用电行为异常监控系统用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行为异常监控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PCA算法的用电行为异常监控系统用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供电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其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处理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然而在用电监察中用户电量数据异常这个方面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这也是电力企业运营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用电监察是一项繁琐枯燥的且工作量大的工作,这就导致用电监察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易产生疲惫心理和消极怠慢的情绪,加上许多用电监察人员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对用电监察工作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在监察时采用的监察方法不恰当。这些都导致了用电监察工作不到位,监察效果不佳的后果,使得用电监察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际作用。通过异常数据监控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可以很好的解决,用电行为异常这一难题。对大量的异常数据进行高效分析后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统计数据,不仅便于更好的制定监察计划,还能就个监察漏洞点做出及时调整。

但是对于出现用电异常数据的点位仍然需要电力运维人员进行实地检查确认,现有技术中为运维人员提供的平板电脑虽然能够作为与监控系统通讯的显示装置,但是其无法脱离使用者的双手使用,对于需要登高和进行各种手工作业的运维人员来说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脱离使用者双手使用的基于PCA算法的用电行为异常监控系统用显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CA算法的用电行为异常监控系统用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侧面设有多个数据接口,外壳正面设有液晶触摸显示器,外壳内部设有CPU和存储设备,外壳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挂环,两个挂环分别固连挂绳的两端;外壳的背面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上端通过转轴与外壳的背面的轴座连接,轴座固连外壳,第一支架的下端通过合页与第二支架的一端铰接,第一支架的下端背面设有吸盘;外壳的背面下部设有与第二支架的端部配合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数据接口包括千兆网口、HDMI视频接口和USB3.0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液晶触摸显示器的尺寸为10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CPU装载在开发板上,主频为2GHz,内存为4G。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存储设备为SSD,容量为500G。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设有天线,天线通过远程通信模块与CPU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的转轴为阻尼转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是:需要随身携带显示装置进行使用时,将第一支架向后旋转,然后再将第二支架向下旋转,将第二支架的自由端插入外壳背面的卡槽内,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然后将挂绳挂于脖颈,显示装置的液晶触摸显示器朝上,此时外壳下端、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与使用者胸部接触起到支撑作用,配合挂绳对于外壳上端的拉力对显示装置形成稳定定位(主要是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接触部分与胸部接触,此处反作用力会使第二支架与卡槽卡接更为紧密,不需要担心第一支架滑落的问题);该基于PCA算法的用电行为异常监控系统用显示装置能够在解放使用者双手的前提下实现挂装或支撑于平面使用,还可随身悬挂在使用者胸前使用,使用者低头即可查看显示装置,适用于电力运维人员使用,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将显示装置支撑于平面上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随身携带显示装置进行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异常监察系统架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异常监察系统技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PCA算法的用电行为异常监控系统用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侧面设有多个数据接口2,外壳1正面设有液晶触摸显示器3,外壳1内部设有CPU4和存储设备5,外壳1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挂环6,两个挂环6分别固连挂绳7的两端;使用者可以将显示装置通过挂绳7挂在脖子上或其他部位或结构上。

外壳1的背面设有第一支架8和第二支架9,第一支架8的上端通过转轴与外壳1的背面的轴座10连接,轴座10固连外壳1,第一支架8的下端通过合页与第二支架9的一端铰接,第一支架8的下端背面设有吸盘11;

外壳1的背面下部设有与第二支架9的端部配合的卡槽。

收合状态下,第二支架9转动至贴合在第一支架8的前面,第一支架8旋转至与外壳1的背面贴合;

需要将显示装置固定于平面上(例如电气柜),直接利用吸盘11吸附需要固定的平面即可,这样就不需要使用者手持显示装置进行查看,解放使用者的双手,以便于使用者进行其他工具的操作。

需要将显示装置支撑于平面上时,将第一支架8向后旋转,然后再将第二支架9向下旋转,将第二支架9的自由端插入外壳1背面的卡槽内,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即可将显示装置立起支撑在平面上;

需要随身携带显示装置进行使用时,将第一支架8向后旋转,然后再将第二支架9向下旋转,将第二支架9的自由端插入外壳1背面的卡槽内,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然后将挂绳7挂于脖颈,显示装置的液晶触摸显示器3朝上,此时外壳1下端、第二支架9和第一支架8与使用者胸部接触起到支撑作用,配合挂绳7对于外壳1上端的拉力对显示装置形成稳定定位(主要是第一支架8和第二支架9的接触部分与胸部接触,此处反作用力会使第二支架9与卡槽卡接更为紧密,不需要担心第一支架8滑落的问题);

数据接口2包括千兆网口21、HDMI视频接口22和USB3.0接口23。

液晶触摸显示器3的尺寸为10寸。

CPU4装载在开发板上,操作系统采用Linux2.6 64位,主频为2GHz,

内存为4G;存储设备5为SSD,容量为500G。

进一步,外壳1的顶部还设有天线,天线通过远程通信模块与CPU4连接。实现远程通信。

进一步,第一支架8连接的转轴为阻尼转轴。一方面能够在将显示装置支撑于平面上时可以调节角度,另一方面能够在将显示装置固定于平面上时使第一支架8不会因为显示装置的晃动而转动,从而避免对于吸盘11产生较大的轴向力。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PCA算法的用电行为异常监察系统架构如图5所示,主要分为历史用户用电数据(线损、用户缴费记录、用电用户信息等)、用户异常特征约束(用电法规、网公司标准、经验)、PCA主特征分析(Matlab数据主特征分析)、异常特征库(用电异常的主要特征库)、特征执行分析器(按特征对用电客户数据运算的构建(或平台)、可视化展示(展示特征的关系及远近)四个层次。

对历史大量数据进行处理时,会应用大数据HDFS分布式文件对数据建立维度、分布存储、特征运算等提供支撑高性能分布式计算支撑,并结合可视化展示技术作为数据分析结果的最终呈现,其技术结构如图6所示。

设计时本发明的基于PCA算法的用电行为异常监察系统还设计了如下功能:

1、用电异常行为管理:用电异常行为的用户进行跟踪管理,包括处罚、整改以及教育等相关跟进措施的管理和记录。

2、系统辅助权限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是系统管理员,对系统移动终端涉及的所有用户和权限进行管理。用户权限管理主要功能有:用户新增、修改、冻结、启用、日志记录、角色分配、角色权限、用户角色分配等。

3、报表数据的导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