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频模块化耳机和音频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72900发布日期:2018-08-14 18:0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音频控制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输出声音效果好的分频模块化音频耳机和音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多单元耳机的体积较大,因为耳机壳体中需要包含多个电子元件,包括pcb板以及pcb板上设置的音频处理电路。同时,对于多单元耳机而言,还需要包括多个扬声器装置,如此多种电子元件全部放置在同一空间,使得耳机的体积很大,并且笨重,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而且由于体积的限制,现有的多单元耳机中仅仅设置了简单的音频处理电路,使得耳机的输出效果不好,使得最终提供给用户播放的音频效果不甚理想,各个频段的音频容易混杂其他频段的杂音,因此现有技术的多单元耳机的音频效果差,使得用户体验和观感无法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输出声音效果好的分频模块化耳机。

一种分频模块化耳机,包括扬声器装置和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所述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两组放大分频模块,用于对音源进行分频段处理后输出给扬声器装置;

所述放大分频模块的输入端可拆卸地接通音源、输出端可拆卸地接通扬声器装置;

所述放大分频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放大器单元和至少一个分频器单元;所述放大器单元用于对输入的音源进行放大处理,所述分频器单元用于对输入的音源进行分频段处理,所述放大分频模块用于将经过放大及分频处理后的音源输出给扬声器装置。

此外,还提供一种输出声音效果好的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方法。

一种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第一放大分频模块对介于第一设定频率阈值的音源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并输出第一频段音频;

采用第二放大分频模块对介于第二设定频率阈值的音源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并输出第二频段音频。

上述分频模块化耳机及音频控制方法用于对音源进行分频段处理后输出给扬声器,包括至少两组放大分频模块;两组放大分频模块的输入端接音源、输出端接扬声器。放大分频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放大器单元和至少一个分频器单元;放大器单元用于对输入的音源进行放大处理,并将放大处理后的音源输出给分频器单元,分频器单元用于对接收的音源进行分频段处理。由于采用了多组放大分频模块,因而音源能够被分成多个频段输出,使得每个频段的音源只包括该频段的音源,不会混杂其他频段的音源,进而能提升输出的声音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及观感。同时,该种耳机中置入用户耳朵中的扬声器装置和传统耳机相比,其体积能够显著的减小,重量可以显著的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分频模块化耳机的模块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分频模块化耳机的模块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分频模块化耳机的模块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分频模块化耳机的模块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分频模块化耳机的模块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分频模块化耳机的模块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分频模块化耳机的模块图;

图8为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公开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公开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公开。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为分频模块化耳机的模块图。

一种分频模块化耳机,包括扬声器装置201和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两组放大分频模块100,用于对音源进行分频段处理后输出给扬声器装置201。放大分频模块100的输入端可拆卸地接通音源、输出端可拆卸地接通扬声器装置201。放大分频模块100包括至少一个放大器单元101和至少一个分频器单元102;放大器单元101用于对输入的音源进行放大处理,分频器单元102用于对输入的音源进行分频段处理。放大分频模块100用于将经过放大及分频处理后的音源输出给扬声器装置201。

在本实施例中,放大分频模块100用于接收音源,并对音源进行放大和分频处理。音源可以是移动终端或pc端输出的,移动终端和pc端可通过数据线输出音源。即上述控制装置可通过数据线与移动终端或pc端连接。

放大分频模块100包括放大器单元101和分频器单元102。

在一个实施例中,放大分频模块100包括一个放大器单元101和一个分频器单元102;和/或放大分频模块100包括两个放大器单元101和两个分频器单元102。

放大器单元101用于接收音源,并对音源进行放大处理。一般来说,音源里包含的杂音和需要的声音信号有弱有强,为了减小后续处理误差,因而需要对音源进行放大处理,即同时对需要的声音信号和杂音同时进行放大,使得后续的声音信号处理更加精确。

分频器单元102用于对进行放大处理后的音源进行分频处理,即将音源按不同频段进行分类,同一频段的进行归类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与终端之间是可拆卸连接的。同时,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与扬声器装置201之间也是可拆卸连接的。因此,在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输出的频段固定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爱好,选择不同输出频段的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连接于终端和扬声器装置201之间。进一步的,用户在听不同频率的音源时,可根据音源选择对应的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来替换之前的,使得用户能够在听不同音源的时候,能够选择最优输出频率的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因此,能够提升用户体验,使得用户总能听到效果好的音源。

例如,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在出厂设置的时候,一个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固定输出第一频段音频,一个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输出第二频段音频,一个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输出第三频段音频。因此,用户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音乐的频段选取对应的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在改变听的音乐类型后,可根据当前音乐选取对应频段的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来替换之前的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

请结合图2。具体的,在设置两组放大分频模块100时,两组放大分频模块100所输出的是两个频段的音频。因此,可以将两个频段范围设定为0-200hz和200hz-1000hz、200hz-1000hz和1000hz-4khz、0-200hz和200hz-1000hz。以0-200hz和200hz-1000hz为例,一组放大分频模块100中的分频器单元102用于对音源中0-200hz的声音信号进行归类并输出给扬声器装置201。另一组放大分频模块100中的分频器单元102则用于对音源中200hz-1000hz的声音信号进行归类并输出给扬声器装置201。因此,每个扬声器装置201所输出的音频频率均不相同,使得各自频段的音频不会相互干扰,同时,也能够滤除不在对应频段内的杂音,进而使得单个扬声器装置201的输出音效好,提高用户体验。

请结合图3。同理,在设置三组放大分频模块100时,即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包括三组放大分频模块100;每组放大分频模块100均包括一个放大器单元101和一个分频器单元102,其中,第一组放大分频模块100用于对介于第一设定频率阈值的音源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后,输出第一频段音频,该频段的范围为0-200hz;第二组放大分频模块100用于对介于第二设定频率阈值的音源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后,输出第二频段音频,该频段的范围为200hz-1000hz;第三组放大分频模块100用于对介于第三设定频率阈值的音源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后,输出第三频段音频,该频段的范围为1000hz-4khz。

扬声器装置201包括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和第三扬声器,第一扬声器播放第一频段音频,第二扬声器播放第二频段音频,第三扬声器播放第三频段音频。具体地,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和第三扬声器可以分别是低音喇叭、中音喇叭和高音喇叭,分别用来播放低频声音、中频声音和高频声音。扬声器装置201还设置有音频连接线,该音频连接线的固定连接端分别与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和第三扬声器固定连通,而该音频连接线的活动连接端的型号尺寸与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的音源输出接口相匹配,从而实现相互之间可拆卸的接通及音频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三组放大分频模块100来处理音源,就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对音源质量的要求,即将音源分别按高低中频段进行分频段处理,使得扬声器装置201输出的音频效果更佳。

请结合图4。而对音频效果要求更高的时候,可以设置五组放大分频模块100,即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包括五组放大分频模块100;每组放大分频模块100均包括一个放大器单元101和一个分频器单元102,其中,第一组放大分频模块100用于对介于第一设定频率阈值的音源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后,输出第一频段音频,该频段的范围为0hz-80hz;第二组放大分频模块100用于对介于第二设定频率阈值的音源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后,输出第二频段音频,该频段的范围为80hz-200hz;第三组放大分频模块100用于对介于第三设定频率阈值的音源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后,输出第三频段音频,该频段的范围为80hz-200hz;第四组放大分频模块100用于对介于第四设定频率阈值的音源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后,输出中第四频段音频,该频段的范围为200hz-1000hz;第五组放大分频模块100用于对介于第一设定频率阈值的音源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后,输出中第五频段音频,该频段的范围为1000hz-2khz。

基于上述实施例,频段范围为0hz-40hz可以称为极低频。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的音域。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是乐器的最美音域,基音与泛音的相加就是乐器的音色。

频段范围40hz-80hz可以称为低频。这个频段有乐器有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缩号、低音单簧管、土巴号、法国号等。这个频段是构成浑厚低频的基础。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会导致中高频、高频的突出,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听。

频段范围为80hz-200hz可以称为中低频。这个频段特别容易有峰值。这与小房间的长、宽、高尺寸有关。大部份的人为了去除这段恼人的峰值,进而会去吸收这个频段,使耳朵不致于轰轰然。但实际应用中,下边的低频与上边的中频恐怕都已随着中低频的吸收而呈凹陷状态,而使得声音变瘦,缺乏丰润感。这个频段中的乐器包括了低频段中所提及的乐器,以及定音鼓与男低音。

频段范围为200hz-1000hz可以称为中频。这个频段几乎把所有乐器、人声都包含进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频段。这段中频在音响上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这段频率凹陷,声音的表现马上变瘦了。

频段范围为1000hz-2khz可以称为中高频。小提琴约有四分之一的较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较低音域、钹、三角铁等。其实中高频很容易辨认,只要弦乐群的高音域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频。

频段范围为2khz-4khz可以称为高频。这段频域对于乐器演奏而言,已经是很少有机会涉入了。因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钢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余乐器大多不会出现在这个频段中。

频段范围为4khz-20khz可以成为极高频。极高频所容纳的是乐器与人声的泛音。一般乐器的泛音大多是愈高处能量愈小。

各频段量感的多寡并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坏,器材之间量感多寡的相互搭配才是重要的。因而,用于可以根据自己的音域爱好选择对应的频段进行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还包括频率控制模块,频率控制模块用于连接分频器单元102,频率控制模块用于调节分频器单元102输出的频段范围。

因而,可结合用户对音乐的偏好调节频段范围。例如,用户不喜欢频段范围为80hz-200hz的音频时,可以直接不设置这个频段的分频。而用户在听交响乐时,需要对各个频段的音频进行分段时,可以从低到高依次设置对应的放大器单元101和分频器单元102对音频进行分频段处理,使得各个频段的音频信号互不干扰。具体的,可以分别设置0hz-40hz、40hz-80hz、80hz-200hz、200hz-1000hz、1000hz-2khz、2khz-4khz及4khz-20khz等多个频段。

请结合图5。在具体设置时,可以在一组放大分频模块100中设置七组放大器单元101和七组分频器单元102。使一组放大器单元101和一组分频器单元102输出0hz-40hz的音频,一组放大器单元101和一组分频器单元102输出40hz-80hz的音频,一组放大器单元101和一组分频器单元102输出80hz-200hz的音频,一组放大器单元101和一组分频器单元102输出200hz-1000hz的音频,一组放大器单元101和一组分频器单元102输出1000hz-2khz的音频,一组放大器单元101和一组分频器单元102输出2khz-4khz的音频,一组放大器单元101和一组分频器单元102输出4khz-20khz的音频。这七个频段的音频可直接输出给一个扬声器装置201,也可以分别输出给七个扬声器装置201。

请结合图6。当然也可以分别设置七组放大分频模块100,每组放大分频模块100中仅设置一组放大器单元101和一组分频器单元102,因而,使七组放大分频模块100分别输出七个频段的音频给一个扬声器装置201,或者分别输出给七个扬声器装置201。

频率控制模块可根据用户需求设置频段调节范围,一般的,频率控制模块可调节全频段(0hz-20khz),即用户能够通过频率控制模块分别控制每组放大分频模块100输出的音频频段范围。当然,为了使所有用户能够调节出最优的音效效果,会预先设定推荐频段范围,如0hz-40hz、40hz-80hz、80hz-200hz、200hz-1000hz、1000hz-2khz、2khz-4khz及4khz-20khz等频段范围,同时,根据用户的音乐类型偏好,推荐对应的频段范围。

例如,用户比较喜欢听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时,则推荐将输出频段范围调节到0hz-80hz及200hz-1000hz。用户比较喜欢听中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短笛、钹、三角铁等乐器的,则推荐将输出频段范围调节到200hz-1000hz及1000hz-2khz。当然,用户也可根据输出音效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频段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设置三组放大分频模块100,每组放大分频模块100设置一组放大器单元101和一组分频器单元102。通过频率控制模块调节每组放大分频模块100输出的频段范围,或者预先对每组放大分频模块100输出的频段范围进行设置,优先设置高中低三个频段。每组放大分频模块100对应连接至少一个扬声器装置201,这样每个扬声器装置201接收的音效均不相同,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对应的扬声器装置201来听音频。同时,用户若不喜欢当前输出的音效,可采用频率控制模块调节放大分频模块100输出的频段范围,直至输出自己喜欢的音效。

同理,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设置多少组放大分频模块100,放大分频模块100中设置多少组放大器单元101和分频器单元102,可根据用户需求来决定。其控制方式同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结合图7。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装置包括音源输入接口103和音源输出接口104。

音源输入接口103连接移动终端或pc端,因此,音源输入接口103的类型有多个,能够连接市面上各种型号的手机。

音源输出接口104连接扬声器装置201,因此,音源输出接口104的类型也有多个,能够连接市面上各种型号的耳机及小型音响。

具体的,音源输入接口103的输入端可拆卸地接通音源、输出端固定接通放大分频模块100。音源输入接口103包括usb接口、typec接口、microusb接口及lightning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音源输出接口104的输入端固定接通放大分频模块100、输出端可拆卸地接通扬声器装置201。音源输出接口104包括usb接口、typea接口typec接口、microusb接口、lightning接口、耳机2.5mm接口及耳机3.5mm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上述实施例,对音源进行处理的顺序可以为先进行放大,再将放大后的音源进行分频处理,也可以是先进行分频,再将分频后的音源进行放大处理。当然,优选的方式为先将音源进行放大处理,再将放大的音源进行分频处理,由于放大了音源,因而使得分频的结果更为精确。

上述分频模块化耳机通过放大器单元101对输入的音源进行放大处理,并将放大处理后的音源输出给分频器单元102,分频器单元102用于对接收的音源进行分频段处理。由于采用了多组放大分频模块100,因而音源能够被分成多个频段输出,使得每个频段的音源只包括该频段的音源,不会混杂其他频段的音源,进而能提升输出的声音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及观感。同时,该种耳机中置入用户耳朵中的扬声器装置和传统耳机相比,其体积能够显著的减小,重量可以显著的减轻。

如图8所示,为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一种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采用第一放大分频模块对介于第一设定频率阈值的音源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并输出第一频段音频。

步骤s120,采用第二放大分频模块对介于第二设定频率阈值的音源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并输出第二频段音频。

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130,采用第三放大分频模块对介于第三设定频率阈值的音源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并输出第三频段音频。

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频段音频输出给第一扬声器,将所述第二频段音频输出给第二扬声器;和/或

将所述第一频段音频输出给第一扬声器及第三扬声器,将第二频段音频输出给第二扬声器。

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方法还包括:采用频率控制模块调节所述第一放大分频模块及所述第二放大分频模块输出的频段范围。

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方法还包括:采用频率控制模块调节所述第三放大分频模块输出的频段范围。

频率控制模块可根据用户需求设置频段调节范围,一般的,频率控制模块可调节全频段(0hz-20khz),即用户能够通过频率控制模块分别控制每组放大分频模块输出的音频频段范围。当然,为了使所有用户能够调节出最优的音效效果,会预先设定推荐频段范围,如0hz-40hz、40hz-80hz、80hz-200hz、200hz-1000hz、1000hz-2khz、2khz-4khz及4khz-20khz等频段范围,同时,根据用户的音乐类型偏好,推荐对应的频段范围。

例如,用户比较喜欢听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时,则推荐将输出频段范围调节到0hz-80hz及200hz-1000hz。用户比较喜欢听中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短笛、钹、三角铁等乐器的,则推荐将输出频段范围调节到200hz-1000hz及1000hz-2khz。当然,用户也可根据输出音效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频段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第一放大分频模块、第二放大分频模块、第三放大分频模块,每组放大分频模块设置一组放大器单元和一组分频器单元。通过频率控制模块调节每组放大分频模块输出的频段范围,或者预先对每组放大分频模块输出的频段范围进行设置,优先设置高中低三个频段。每组放大分频模块对应连接至少一个扬声器装置201,这样每个扬声器装置201接收的音效均不相同,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对应的扬声器装置201来听音频。同时,用户若不喜欢当前输出的音效,可采用频率控制模块调节放大分频模块输出的频段范围,直至输出自己喜欢的音效。

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方法还包括:采用usb接口、typea接口typec接口、microusb接口、lightning接口、耳机2.5mm接口或耳机3.5mm接口中的至少一种将进行放大及分频处理后的音频输出给扬声器。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接口,一般来说,能够满足市面上各种型号的耳机及小型音响。

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方法还包括:采用usb接口、typec接口、microusb接口或lightning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接收音源。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接口,一般来说,接口类型能够满足市面上各种型号手机的连接。

上述分频模块化音频控制方法用于对音源进行分频段处理后输出给扬声器,放大器单元用于对输入的音源进行放大处理,并将放大处理后的音源输出给分频器单元,分频器单元用于对接收的音源进行分频段处理。由于采用了多组放大分频模块,因而音源能够被分成多个频段输出,使得每个频段的音源只包括该频段的音源,不会混杂其他频段的音源,进而能提升输出的声音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及观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公开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