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组件、耳机盒以及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1107发布日期:2019-04-17 03:3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耳机组件、耳机盒以及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耳机组件、耳机盒以及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组件可以用于容纳耳机,例如,可以是耳机收纳盒、耳机充电盒。

但是,由于耳机组件中容纳的耳机具有耳机柄,在用户打开耳机组件的盒盖后,耳机处于紧密嵌入耳机盒中的状态,造成耳机不易从耳机盒中取出,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组件,使得耳机易于从耳机盒中取出,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组件,包括:耳机,具有第一磁铁;耳机盒,具有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下盒体内设置有所述耳机的容纳槽和第二磁铁;其中,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极性相同,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的位置相对设置产生的排斥力使得所述耳机容纳于所述容纳槽时具有脱离所述容纳槽方向的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组件,通过在耳机中设置第一磁铁以及在耳机盒中设置第二磁铁,其中,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同。使得当耳机容纳于耳机盒中的容纳槽时,耳机具有脱离所述容纳槽的排斥力。当打开耳机盒的上盒体时,易于将耳机从耳机盒中取出,能够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相对设置可以是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位置的设置使得:当所述耳机容纳于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上盒体和所述第二磁铁之间,使得所述第一磁铁通过所述第二磁铁为所述耳机提供脱离所述容纳槽的力。本申请并不对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设置位置进行具体的限定,只要使得打开耳机组件的上盒体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可以为耳机提供脱离容纳槽的力均可以满足本申请的实施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磁铁可以设置于第二磁铁的上方,比如,第一磁铁可以设置于第二磁铁的正上方,或者,第一磁铁可以设置于第二磁铁的斜上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指不与所述耳机接触的表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下盒体内耳机容纳槽的外表面设备第二磁铁,使得设置于耳机上的第一磁铁通过所述第二磁铁为所述耳机提供脱离所述容纳槽的排斥力。从而当开启耳机盒时,易于将耳机从耳机盒中取出,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柄(又称可以为耳机杆或者手持柄),所述耳机的容纳槽包括所述耳机柄的容纳部,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下盒体内设置耳机的容纳槽,其中,容纳槽可以包括耳机柄的容纳部,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端,即可以是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外表面的区域附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耳机柄的底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第二磁铁设置于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端时,第一磁铁可以设置于可以设置于耳机柄的底端,其中,耳机柄的底端可以是耳机柄远离入耳部(又可以称为耳包或者耳机头)的一端的末端处。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使得耳机具有脱离耳容机纳槽的排斥力。从而当开启耳机盒时,易于将耳机从耳机盒中取出,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耳机包括入耳部,所述耳机的容纳槽包括所述入耳部的容纳部,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入耳部的容纳部的底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下盒体内设置耳机的容纳槽,其中,容纳槽可以包括入耳部的容纳部,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入耳部容纳部的底端,即可以是入耳部容纳部的外表面的区域附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入耳部的底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第二磁铁设置于入耳部的容纳部的底端时,第一磁铁可以设置于可以设置于入耳部的底端。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使得耳机具有脱离耳容机纳槽的排斥力。从而当开启耳机盒时,易于将耳机从耳机盒中取出,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需要说明是,本申请并不对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设置位置进行具体的限定,只要使得打开耳机组件的上盒体时,例如,耳机组件的上盒盖时,耳机具有向上脱离耳机容纳槽的排斥力,有助于用户从耳机盒中取出耳机即满足本申请的实施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下盒体内可以设置多个第二磁铁,耳机上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一磁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上盒体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三磁铁,所述下盒体的边沿位置设置有第四磁铁,其中,所述第三磁铁与所述第四磁铁的极性相反,且所述第三磁铁与所述第四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的使得所述耳机具有脱离所述容纳槽方向的力。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耳机组件的上盒体内可以设置第三磁铁,在下盒体内还可以设置第四磁铁,其中,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的极性相反,通过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可以在关闭上盒体时,使得上盒体和下盒体处于紧密的闭合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盒体与下盒体边缘设置的磁铁的吸力大于其他部分设置磁铁的磁铁斥力。即上盒体与下盒子可以通过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的磁铁吸力处于闭合状态。

例如,第四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同,第三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反。

例如,第四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反,第三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组件中的上盒体内和下盒体内可以分别设置多个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组件包括的上盒体和下盒体可以通过采用卡扣的方式进行闭合。即可以不在盒体中设置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通过卡扣方式关闭耳机组件的上盒体后,可以将耳机压回下盒体内的容纳槽中,呈紧密嵌入的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耳机盒为充电耳机盒。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耳机组件中包括的盒体可以是充电式耳机盒。即耳机组件可以是用于对耳机进行充电的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组件可以是耳机容纳盒。即耳机组件可以用于容纳耳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为电磁铁或者永磁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为电磁铁或者永磁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盒,所述耳机盒适配于具有第一磁铁的耳机,所述耳机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下盒体内设置有所述耳机的容纳槽和第二磁铁;其中,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极性相同,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的位置相对设置产生的排斥力使得所述耳机容纳于所述容纳槽时具有脱离所述容纳槽方向的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盒,通过与具有第一磁铁的耳机适配使用,耳机中具有第一磁铁与设置于在耳机盒内的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同。使得当耳机容纳于耳机盒中的容纳槽时,耳机具有脱离所述容纳槽的排斥力。当打开耳机盒的上盒体时,易于将耳机从耳机盒中取出,能够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指不与所述耳机接触的表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下盒体内耳机容纳槽的外表面设备第二磁铁,使得设置于耳机上的第一磁铁通过所述第二磁铁为所述耳机提供脱离所述容纳槽的排斥力。从而当开启耳机盒时,易于将耳机从耳机盒中取出,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柄,所述耳机的容纳槽包括所述耳机柄的容纳部,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耳机盒包括的下盒体内可以设置耳机的容纳槽,其中,容纳槽可以包括耳机柄的容纳部,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端,即可以是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外表面的区域附近。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耳机包括入耳部,所述耳机的容纳槽包括所述入耳部的容纳部,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入耳部的容纳部的底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下盒体内设置耳机的容纳槽,其中,容纳槽可以包括入耳部的容纳部,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入耳部容纳部的底端,即可以是入耳部容纳部的外表面的区域附近。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上盒体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三磁铁,所述下盒体的边沿位置设置有第四磁铁,其中,所述第三磁铁与所述第四磁铁的极性相反,且所述第三磁铁与所述第四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的使得所述耳机具有脱离所述容纳槽方向的力。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耳机组件的上盒体内设置第三磁铁,在下盒体内还设置第四磁铁,其中,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的极性相反,通过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可以在关闭上盒体时,使得上盒体和下盒体处于紧密的闭合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盒体与下盒体边缘设置的磁铁的吸力大于其他部分设置磁铁的磁铁斥力。即上盒体与下盒子可以通过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的磁铁吸力处于闭合状态。

例如,第四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同,第三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反。

例如,第四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反,第三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组件中的上盒体内和下盒体内可以分别设置多个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组件包括的上盒体和下盒体可以通过采用卡扣的方式进行闭合。即可以不在盒体中设置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通过卡扣方式关闭耳机组件的上盒体后,可以将耳机压回下盒体内的容纳槽中,呈紧密嵌入的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耳机盒为充电耳机盒。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耳机组件中包括的盒体可以是充电式耳机盒。即耳机盒可以是用于对耳机进行充电的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组件可以是耳机容纳盒。即耳机组件可以用于容纳耳机。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为电磁铁或者永磁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为电磁铁或者永磁铁。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耳机所述耳机适配于设置第二磁铁的耳机盒,所述耳机包括:第一磁铁;其中,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极性相同,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的位置相对设置产生的排斥力使得所述耳机容纳于所述容纳槽时具有脱离所述容纳槽方向的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通过与设置有第二磁铁的耳机盒适配使用,耳机中具有第一磁铁与设置于在耳机盒内的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同。使得当耳机容纳于耳机盒中的容纳槽时,耳机具有脱离所述容纳槽的排斥力。当打开耳机盒的上盒体时,易于将耳机从耳机盒中取出,能够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柄,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耳机柄的底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适配的耳机盒中的第二磁铁设置于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端时,第一磁铁可以设置于可以设置于耳机柄的底端,其中,耳机柄的底端可以是耳机柄远离入耳部的一端的末端处。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使得耳机具有脱离耳容机纳槽的排斥力。从而当开启耳机盒时,易于将耳机从耳机盒中取出,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耳机包括入耳部,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入耳部的底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适配的耳机盒中的第二磁铁设置于入耳部的容纳部的底端时,第一磁铁可以设置于可以设置于入耳部的底端。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使得耳机具有脱离耳容机纳槽的力。从而当开启耳机盒时,易于将耳机从耳机盒中取出,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为电磁铁或者永磁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磁铁。

应理解,本申请并不对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设置位置进行具体的限定,只要使得打开耳机组件的上盒体时,例如,耳机组件的上盒盖时,耳机具有向上脱离耳机容纳槽的力,有助于用户从耳机盒中取出耳机即满足本申请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耳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的耳机组件,耳机组件可以包括上盒体110、下盒体120、耳机130。在下盒体120中可以包括耳机130的容纳槽。其中,耳机的容纳槽可以用于容纳耳机,例如,耳机容纳槽可以包括耳机柄的容纳部121,耳机容纳槽还可以包括入耳部的容纳部122。

图1所示的耳机组件,可以用于容纳耳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耳机柄又可以称为耳机杆或者手持杆,入耳部又可以称为耳机头或者耳包。

但是,当用户打开耳机组件的上盒体110后,耳机130处于紧密嵌入容纳槽的状态。由于耳机130具有较长的耳机柄,因此,不易从耳机组件中取出,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

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是为了便于用户从耳机组件中取出耳机,从而提高用户使用耳机组件的体验感。通过在下盒体内以及耳机上设置极性相同的磁铁,从而使得当耳机容纳于耳机组件中的容纳槽时,耳机具有脱离所述容纳槽的排斥力。有助于将耳机从耳机组件中取出,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更加详细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应注意,下文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下文所给出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耳机组件可以包括耳机230和盒体,盒体可以包括上盒体210和下盒体220,其中,耳机230上具有第一磁铁,下盒体220内设置有耳机230的容纳槽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极性相同,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的设置使得:当耳机容纳于容纳槽时,第一磁铁位于上盒体和第二磁铁之间。

也就是说,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位置相对设置产生的排斥力使得所述耳机容纳于所述容纳槽时具有脱离所述容纳槽方向的力。

示例性地,当耳机容纳于容纳槽时,第一磁铁可以位于第二磁铁的上方,使得第一磁铁通过第二磁铁为耳机提供脱离所述容纳槽的排斥力。

也就是说,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使得耳机容纳于容纳槽时具有向上的脱离容纳槽的排斥力。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相对设置可以是第一磁铁可以位于第二磁铁的上方,当耳机容纳于容纳槽时,使得第一磁铁通过第二磁铁为耳机提供脱离容纳槽的力。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磁铁位于第二磁铁的上方可以是指第一磁铁位于图2中的耳机的223区域中任意位置,使得第一磁铁通过与第二磁铁的位置相对设置产生的极性相同的排斥力使得所述耳机容纳于容纳槽时具有脱离所述容纳槽方向的力。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指不与所述耳机接触的表面。

示例性地,耳机可以包括耳机柄,耳机的容纳槽可以包括耳机柄的容纳部,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部。其中,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部可以是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外表面的区域附近。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耳机包括耳机柄,容纳槽可以包括耳机柄的容纳部221,耳机230中的第一磁铁可以设置在耳机柄的底部(底端),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第二磁铁设置于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端时,则第一磁铁可以设置于可以设置于耳机柄的底端,其中,耳机柄的底端可以是耳机柄远离入耳部的一端的末端处。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使得耳机具有脱离耳容机纳槽的排斥力。从而当开启耳机盒时,易于将耳机从耳机盒中取出,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应理解,上述为对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设置位置的举例说明,本申请并不对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设置位置进行具体的限定,只要使得打开耳机组件的上盒体时,例如,耳机盒的上盒体时,耳机具有向上脱离耳机容纳槽的排斥力,有助于用户从耳机盒中取出耳机即满足本申请的实施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下盒体内可以设置多个第二磁铁,耳机上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一磁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耳机组件中包括的盒体可以是充电式耳机盒。即耳机组件可以是用于对耳机进行充电的装置。

示例性地,耳机组件可以是耳机容纳盒。即耳机组件可以用于容纳耳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可以是电磁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可以是永磁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230可以具有多个第一磁铁,下盒体220内可以设置多个第二磁铁。

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组件,通过在下盒体内以及耳机上设置极性相同的磁铁,从而使得当耳机容纳于耳机组件中的容纳槽时,耳机具有脱离所述容纳槽的排斥力。有助于耳机从耳机组件中的取出,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图3示出了从不同角度的耳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为耳机组件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组件的主视图。

图4示出了当耳机组件的上盒体处于打开状态时耳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当耳机组件的上盒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由于设置于耳机的第一磁铁与设置于下盒体内耳的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的作用,使得耳机能够具有向上脱离耳机的容纳槽的排斥力。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耳机230可以包括耳机柄,第一磁铁可以设置于耳机柄的底部;下盒体内的容纳槽可以包括耳机柄的容纳部221,第二磁铁设置于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部,即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外表面,其中,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极性相同。当打开耳机组件的上盒体时,耳机230可以从下盒体220中耳机的容纳槽中自动弹起。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示例性,耳机组件中包括的盒体可以是充电式耳机盒。即耳机组件可以是用于对耳机进行充电的装置。

示例性地,耳机组件可以是耳机容纳盒。即耳机组件可以用于容纳耳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可以是电磁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可以是永磁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230可以具有多个第一磁铁,下盒体220内可以设置多个第二磁铁。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耳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设置可以如图5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设置于耳机的第一磁铁与下盒体内的第二磁铁,使得当耳机容纳于下盒体内设置的容纳槽时,使得第一磁铁通过第二磁铁为耳机提供脱离容纳槽的排斥力。

应理解,本申请并不对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设置位置进行具体的限定,只要使得打开耳机组件的上盒体时,例如,耳机组件的盒盖时,耳机具有向上脱离耳机容纳槽的排斥力,有助于用户从耳机组件中取出耳机即满足本申请的实施例。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耳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230可以包括入耳部,耳机的容纳槽可以包括入耳部的容纳部222,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入耳部的容纳部222的底部,即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入耳部的容纳部的外表面。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耳机230可以包括入耳部,第一磁铁可以设置于入耳部的底部;下盒体内的容纳槽可以包括入耳部的容纳部,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入耳部容纳部的底端,即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入耳部的容纳部的外表面,其中,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极性相同。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第二磁铁设置于入耳部的容纳部的底端时,第一磁铁可以设置于可以设置于入耳部的底端。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使得耳机具有脱离耳容机纳槽的排斥力。从而当开启耳机盒时,易于将耳机从耳机盒中取出,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应理解,上述为对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位置的相对设置的举例说明,本申请并不对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设置进行具体的限定,只要使得打开耳机组件的上盒体时,例如,耳机盒的上盒体时,耳机具有向上脱离耳机容纳槽的排斥力,有助于用户从耳机盒中取出耳机即满足本申请的实施例。

当耳机组件的上盒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由于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的作用,使得耳机能够具有向上脱离耳机的容纳槽的力。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组件中可以包括两个耳机,其中,一个耳机的耳机柄底部可以具有第一磁铁,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端可以具有第二磁铁;另一个耳机的入耳部的底部可以具有第一磁铁,入耳部的容纳部的底端可以具有第二磁铁。

也就是说,耳机组件中包括的两个耳机中设置的第一磁铁可以在相同位置,也可以在不同位置。

例如,两个耳机中设置的第一磁铁可以都设置于耳机柄的底部(末端),则第二磁铁设置于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部。

例如,两个耳机中设置的第一磁铁可以都设置于入耳部的底部(底端),则第二磁铁设置于入耳部的容纳部的底部。

例如,一个耳机的耳机柄的底部(末端)可以设置第一磁铁,则第二磁铁设置于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部;另一个耳机的入耳部的底部(底端)可以设置第一磁铁,则第二磁铁设置于入耳部的容纳部的底部。

应理解,上述为举例说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极性相同,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的设置使得:当耳机容纳于容纳槽时,第一磁铁位于上盒体和第二磁铁之间。即设置于耳机上的第一磁铁可以通过第二磁铁为耳机提供脱离容纳槽的排斥力。

也就是说,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大于耳机处于容纳槽中的摩擦力,即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可以使容纳槽中的耳机具有脱离容纳槽的排斥力。对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设置不申请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230可以具有多个第一磁铁,下盒体220内可以设置多个第二磁铁。

示例性,耳机组件中包括的盒体可以是充电式耳机盒。即耳机组件可以是用于对耳机进行充电的装置。

示例性地,耳机组件可以是耳机容纳盒。即耳机组件可以用于容纳耳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可以是电磁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可以是永磁铁。

结合上述图2至图6描述了耳机组件中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设置的位置,其中,第一磁铁设置于耳机上,第二磁铁设置于耳机组件的下盒体内,其中,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极性相同,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的设置使得:当耳机容纳于容纳槽时,第一磁铁位于上盒体和第二磁铁之间。

也就是说,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的设置使得:当耳机容纳于容纳槽时,使得第一磁铁通过第二磁铁为耳机提供脱离容纳槽的排斥力。从而耳机易于从耳机组件中取出,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磁铁的吸引力使得耳机组件中的上盒体与下盒体处于闭合状态。例如,图7所示的耳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的示意图,其中,从不同的角度示出了耳机组件中设置的磁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是主视图和侧视图)。

如图7(a)和图7(b)所示,可以在盒体的上盒体210内设置第三磁铁,在下盒体210内还设置第四磁铁,其中,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的极性相反,通过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可以在关闭上盒体时,使得上盒体和下盒体处于紧密的闭合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盒体与下盒体边缘设置的磁铁的吸力大于其他部分设置磁铁的磁铁斥力。即上盒体与下盒体可以通过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的磁铁吸力处于闭合状态。

例如,第四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同,第三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反。

例如,第四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反,第三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同。

应理解,本申请并不对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的设置位置进行具体的限定,只要使得通过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可以在关闭上盒体时,能够将耳机压回至耳机的容纳槽中,使得上盒体和下盒体处于紧密的闭合状态,即满足本申请的实施例。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组件中的上盒体内和下盒体内可以分别设置多个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

示例性,耳机组件中包括的盒体可以是充电式耳机盒。即耳机组件可以是用于对耳机进行充电的装置。

示例性地,耳机组件可以是耳机容纳盒。即耳机组件可以用于容纳耳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磁铁、第四磁铁可以是电磁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磁铁、第四磁铁可以是永磁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耳机组件中可以设置多组磁铁,使得开启耳机组件的上盒体后,耳机中的磁铁与下盒体内的磁铁的相斥力足以将耳机微微顶出;关闭耳机组件的上盒体后,上盒体与下盒体之间磁铁的相吸力足以将耳机压回下盒体内设置的容纳槽中,呈紧密嵌入的状态。从而保证耳机组件关闭上盒体时,耳机紧密贴合在下盒体内的容纳槽中;耳机组件的上盒体处于开启时,耳机相对下盒体向上顶出。有助于耳机从耳机组件中的取出,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盒体和下盒体可以采用卡扣的方式进行闭合。即可以不在盒体中设置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通过卡扣方式关闭耳机组件的上盒体后,将耳机压回下盒体内设置的容纳槽中,呈紧密嵌入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盒体内可以设置耳机的容纳槽,也可以不设置耳机的容纳槽,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耳机盒的示意图,该耳机盒适配于具有第一磁铁的耳机,如图8所示,耳机盒包括上盒体310、下盒体320,下盒体320内设置有耳机的容纳槽和第二磁铁,其中,其中,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极性相同,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位置的设置使得:当所述耳机容纳于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上盒体和所述第二磁铁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盒,通过与具有第一磁铁的耳机适配使用,耳机中具有第一磁铁与设置于在耳机盒内的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同。使得当耳机容纳于耳机盒中的容纳槽时,耳机具有脱离所述容纳槽的排斥力。当打开耳机盒的上盒体时,易于将耳机从耳机盒中取出,能够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的容纳槽可以包括耳机柄的容纳部321,第二磁铁设置于耳机柄的容纳部321的底部。

例如,第二磁铁可以位于耳机柄的容纳部321的底部,即第二磁铁可以设置在如图8所示的耳机柄的容纳部321的底部的多个位置。上述为举例说明,并不对第二磁铁的位置设置作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耳机盒包括的下盒体内设置耳机的容纳槽,其中,容纳槽可以包括耳机柄的容纳部,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底端,即可以是耳机柄的容纳部的外表面的区域附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9所示,耳机的容纳槽可以包括入耳部的容纳部322,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入耳部的容纳部322的底部。

例如,第二磁铁可以位于入耳部的容纳部322的底部,即第二磁铁可以设置在如图9所示的入耳部的容纳部322的底部的多个位置。上述为举例说明,并不对第二磁铁的位置设置作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下盒体内设置耳机的容纳槽,其中,容纳槽可以包括入耳部的容纳部,第二磁铁可以设置于入耳部容纳部的底端,即可以是入耳部容纳部的外表面的区域附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盒体的边缘位置可以设置有第三磁铁,下盒体的边沿位置可以设置有第四磁铁,其中,所述第三磁铁与所述第四磁铁的极性相反,且所述第三磁铁与所述第四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盒体与下盒体边缘设置的磁铁的吸力大于其他部分设置磁铁的磁铁斥力。即上盒体与下盒子可以通过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的磁铁吸力处于闭合状态。

例如,第四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同,第三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反。

例如,第四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反,第三磁铁可以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组件中的上盒体310内和下盒体320内可以分别设置多个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组件包括的上盒体和下盒体可以通过采用卡扣的方式进行闭合。即可以不在盒体中设置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通过卡扣方式关闭耳机组件的上盒体后,可以将耳机压回下盒体内的容纳槽中,呈紧密嵌入的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耳机盒为充电耳机盒。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耳机组件中包括的盒体可以是充电式耳机盒。即耳机盒可以是用于对耳机进行充电的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组件可以是耳机容纳盒。即耳机组件可以用于容纳耳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为电磁铁或者永磁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为电磁铁或者永磁铁。

应理解,耳机盒体的形状可以不限于上述的椭圆形,还可以是圆形、正方形、长条状和椭圆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设置于耳机组件中的磁铁的形状也不限于矩形,还可以是其它任意形状。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磁铁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并不作任何具体的限定,可以在保证一定的泄露兼顾好工业设计(industrialdesign,id)的前提下,结合具体的产品体验来调试。

应理解,上述为举例说明,上文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文所给出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