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61041发布日期:2019-05-15 22:2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打印机通过与诸如数字照相机、移动电话等的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来从这些外部设备接收图像并打印这些图像已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打印机和外部设备最初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以nfc(近场通信)为示例)来识别各自的通信对方。还已知如下技术:打印机然后使用比近距离无线通信更快的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从外部设备接收要打印的图像文件。

此外,利用配设有诸如有线lan和无线lan的多个接口的打印机,用户能够使用其中的一个接口来进行打印。在传统打印机中,即使配设了多个接口,通常也仅使用一个接口来执行通信。

近年来,提出了如下方法:使用nfc来将终端装置和外部设备连接到公共接入点,并确保互联网连接不被断开。已知日本特开2011-182449号公报作为公开这种方法的文献。

尽管在终端和装置二者在同一网络上并且因此能够彼此连接的情况下该文献中的方法是适用的,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终端无法容易地进行处理请求(例如,打印请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该技术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指定在处理装置中配设的多个网络连接单元当中正使用的网络,并将处理请求从终端装置发送至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其能够执行近距离无线通信,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当执行比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更高速的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接口;当执行比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更高速的通信时使用的第二接口;接收单元,其接收针对要被有效化的接口的选择指令;写入单元,其将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中的、已通过所述选择指令有效化的接口相对应的网络信息,写入通过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发送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信息;以及发送单元,其通过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将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信息发送至通信对方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其能够与通信对方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改变单元,其将连接方法从使用外部接入点的连接方法,改变为与所述通信对方装置进行对等连接的方法;以及第二改变单元,其在改变连接方法之后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对等连接改变为使用所述外部接入点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当执行比近距离无线通信更高速的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接口;以及当执行比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更高速的通信时使用的第二接口,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步骤,接收针对要被有效化的接口的选择指令;写入步骤,将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中的、已通过所述选择指令有效化的接口相对应的网络信息,写入通过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发送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信息;以及发送步骤,通过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将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信息发送至通信对方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通信对方装置进行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第一改变步骤,将连接方法从使用外部接入点的连接方法,改变为与所述通信对方装置进行对等连接的方法;以及第二改变步骤,在改变连接方法之后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对等连接改变为使用所述外部接入点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使终端装置靠近处理装置的简单操作,指定在处理装置中配设的多个网络连接单元当中正使用的网络,并将处理请求从终端装置发送至处理装置。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2是例示终端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3a和图3b是例示打印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4是例示终端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5是例示打印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6是例示nfc单元的配置的框图。

图7是例示nfc单元中保存的ndef数据的结构的图。

图8是例示由终端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例示由打印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例示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终端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a和图11b是例示由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打印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请注意,除非另外说明,本发明的范围并非旨在仅限于在这些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元素的相对配置、显示的画面等。

系统配置

图1是例示根据实施例的网络处理系统的配置的图。该系统构建在网络100周围,并由能够连接到网络100的移动型终端装置200、以及用作处理装置的打印装置300构成,打印装置300响应于来自终端装置200的请求而执行处理。用作通信装置的终端装置200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通信速度(或通信范围)的无线通信单元。终端装置200可以是能够处理要打印的文件的任意类型的装置,包括诸如pda(个人数字助理)的个人信息终端、智能手机和移动电话、数字照相机等。

用作通信装置的打印装置300包括用于光学读取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读取功能、以及用于使用诸如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引擎进行打印的打印功能,并且还可以包括传真功能、电话功能等。

网络100和打印装置300利用有线lan或无线lan而连接。网络100和终端装置200利用无线lan而连接。终端装置200和打印装置300二者均能够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通信。此外,因为终端装置200和打印装置300二者均具有无线lan功能,所以这些装置能够通过相互验证进行对等(peer-to-peer,下文中缩写为“p2p”)通信。

图2是例示终端装置200的外观的图。例示智能手机作为本实施例中的示例。“智能手机”是指除了移动电话功能之外还包括照相机、互联网浏览器、电子邮件功能等的多功能移动电话。

nfc(近场通信)单元201是执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单元。nfc单元201能够通过实际上使nfc单元201处于距对方设备的nfc单元(在本实施例中,为打印装置300的nfc单元)预定距离内(大约10cm),来执行通信。

无线lan单元202是用于利用无线lan进行通信(比nfc通信更快)的单元,并且配设在终端装置200内。显示单元203例如是具有lcd型显示机构的显示器。操作单元204具有触摸屏型操作机构,并检测指示由用户进行的触摸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操作方法涉及将按钮图标、软件键盘等显示在显示单元203中,在用户通过触摸操作单元204按下按钮的同时发出事件。当接通和断开电源时使用电源键205。

图3a和图3b是例示打印装置300的外观的图。例示具有读取功能(扫描器)的多功能打印机(mfp)作为本实施例中的示例。如图3a所示,原稿台301是由玻璃制成的透明台,并用于放置原稿和利用扫描器读取原稿。原稿盖板302是用于确保当使用扫描器读取原稿时读取光不漏到外部的盖。打印纸张插入口303是用于放置各种大小的纸张的插入口。打印纸张插入口303中放置的纸张被逐张运送至打印单元,在打印单元上对纸张进行打印,然后将纸张从打印纸张排出口304排出。

图3b是原稿盖板302的俯视图。操作面板控制台单元305和nfc单元306布置在原稿盖板302的上部。nfc单元306是用于执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单元,并且与实际上使终端装置200靠近打印装置300的位置相对应。距nfc单元306的预定距离(大约10cm)是用于连接的有效距离。无线lan天线307是用于利用无线lan进行通信的嵌入式天线。

请注意,“近距离无线通信”是指通信范围是比较小的预定范围(例如,1米至几厘米)的无线通信(以nfc为示例)。

图4是例示终端装置200的框图。终端装置200包括整体控制装置的主板210、无线lan单元202、nfc单元201、线路连接单元206、显示单元203和操作单元204。这里,无线lan单元202、nfc单元201、线路连接单元206和有线lan单元309均用作终端装置200的通信单元。

布置在主板210上的微处理器型cpu211根据存储在rom型程序存储器213中的控制程序、以及ram型数据存储器214中的数据来执行处理,rom型程序存储器213和ram型数据存储器214经由内部总线212连接至cpu211。

cpu211通过经由无线lan控制器215控制无线lan单元202,来利用无线lan102与其他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cpu211通过经由nfc控制器216控制nfc单元201,来检测利用nfc101与其他nfc终端的连接,与其他nfc终端交换数据等。cpu211能够通过经由线路控制器217控制线路连接单元206,来连接到移动电话网络105并进行语音通话,交换数据等。

cpu211能够通过控制操作面板控制器218,来经由操作单元204从用户接收指令,将各种类型的菜单、图像等显示在显示单元203中等。cpu211能够通过控制照相机单元219来拍摄图像,并将拍摄的图像存储在数据存储器214内的图像存储器220中。除了拍摄的图像之外,经由移动电话网络105、无线lan102或nfc101而从外部获取的图像也能够被存储在图像存储器220中,或相反地被发送至外部。

非易失性存储器221由诸如闪存的存储器构成,并保持即使在断开电源时也要保留的数据。例如,除了电话联系数据之外,还存储各种类型的通信连接信息和在过去连接到的设备的信息、要保留的图像数据、诸如实现终端装置200中的各种类型的功能的应用软件的程序等。

图5是例示打印装置300的配置的框图。打印装置300包括整体控制装置的主板310、线路连接单元322、无线lan单元308、nfc单元306、有线lan单元309和操作面板305。这里,线路连接单元322、无线lan单元308、nfc单元306和有线lan单元309均用作打印装置300的通信单元。请注意,无线lan能够进行比nfc单元更快的通信,有线lan甚至能够进行更快的通信。

布置在主板310上的微处理器型cpu311根据存储在rom型程序存储器313中的控制程序、以及ram型数据存储器314中的数据来执行处理,rom型程序存储器313和ram型数据存储器314经由内部总线312连接至cpu311。

cpu311通过控制扫描器单元315来读取原稿,并将读取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器314内的图像存储器316中。cpu311还能够通过控制打印单元317,来将数据存储器314内的图像存储器316中的图像打印到记录介质上。

cpu311通过经由无线lan控制器318控制无线lan单元308,来利用无线lan102与其他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cpu311还通过经由有线lan控制器329控制有线lan单元309,来利用有线lan103与其他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cpu311能够通过经由nfc控制器319控制nfc单元306,来检测利用nfc101与其他nfc终端的连接,与其他nfc终端交换数据等。cpu311能够通过经由线路控制器321控制线路连接单元322,来连接到电话网络323并交换传真、数据等。

cpu311能够通过控制操作面板控制器320,来将打印装置300的状态、功能选择菜单等显示在操作面板305中,并接受用户进行的操作等。如此,操作面板305由各种类型的开关和按钮、以及配设有触摸屏的显示器构成。

图6是详细例示用作终端装置200中的nfc单元201、或用作打印装置300中的nfc单元306的nfc单元600的框图。

在由nfc单元600进行的近距离无线通信(nfc通信)中,输出rf(射频)场并开始通信的装置被称为“发起方”。同时,响应于由发起方发出的命令而与发起方执行通信的装置被称为“对象”。nfc单元具有被动模式和主动模式作为通信模式。

在被动模式下,对象通过负载调制对来自发起方的命令进行响应。因此,没有必要向对象供电。另一方面,在主动模式下,对象使用对象本身放射的rf场对来自发起方的命令进行响应。因此,有必要向对象供电。主动模式具有如下特性:能够实现比被动模式更快的通信速度。

现在将返回图6进行描述。在nfc单元600中具有nfc控制器单元601、天线单元602、rf单元603、发送/接收控制单元604、nfc存储器605、电源606和设备连接单元607。天线单元602从其他nfc设备接收无线电波、载波等,并向其他nfc设备发送无线电波、载波等。rf单元603具有如下功能:将模拟信号调制为数字信号,并从数字信号解调模拟信号。rf单元603具有合成器,识别频带和信道频率,并通过分配频率根据数据执行频带和信道控制。

请注意,nfc存储器605由能够被读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即使当不从电源606供电时,只要在被动模式下仍产生感应电动势,就能够读写nfc存储器605中存储的数据。通过nfc控制器单元601来实现包括nfc存储器605中的数据的读写的数据存储控制。请注意,“当不从电源606供电时”是指如下状态:终端装置200的电池已耗尽,并且未正向打印装置300供电。

发送/接收控制单元604执行关于发送和接收的控制,包括发送/接收到的帧的组合和分解、序文添加和检测、帧识别等。发送/接收控制单元604还控制nfc存储器605,并对各种类型的数据、程序等进行读写。当在主动模式下操作时,发送/接收控制单元604经由电源606接收电力的供给。发送/接收控制单元604通过设备连接单元607与设备(终端装置200的cpu211、打印装置300的cpu311等)进行通信,通过经由天线单元602交换的载波与通信范围内的其他nfc设备进行通信等。当在被动模式下操作时,发送/接收控制单元604经由天线单元602从其他nfc设备接收载波,通过电磁感应从其他nfc设备接收电力的供给,通过调制载波与其他nfc设备通信,并交换数据。下文中,将使终端装置200(的nfc单元201)靠近打印装置300(的nfc单元306)的动作称为“nfc接触动作”。

第一实施例

本第一实施例描述了如下使用情况:用户通过操作终端装置200来选择要打印的图像,并通过执行nfc接触动作(使终端装置200接触打印装置300),使用打印装置300来打印所选择的图像,即利用保持在被选状态的图像执行打印。

图8是例示当通过打印装置300打印使用终端装置200指定的图像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请注意,在本申请中,通过终端装置200的cpu211读出与流程图相关的程序并执行这些程序,来实现由终端装置200执行的流程图。同时,必要时可以省略本申请的流程图中的处理步骤。

首先,用户通过使用操作单元204进行的操作,来选择图像存储器220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这里,可以选择单个或多个图像数据。

然后,用户进行如下动作:使图像处于被选状态的终端装置200靠近将被请求执行处理的打印装置300的nfc单元306(nfc接触动作)。结果,终端装置200和打印装置300转变为nfc通信模式。请注意,例如可以通过用户在打印装置300的操作面板中进行设置来实现向nfc通信模式的转变,或者可以通过nfc接触动作自动实现该转变。

在步骤s802中,终端装置200从打印装置300的nfc单元306接收nfc单元306内的nfc存储器605中的ndef消息。

将使用图7描述保存在nfc单元中的ndef数据的结构。在ndef数据中,指示ndef消息是什么的recordtype(记录类型)保持在构成头部的第一ndef“记录1”中。具体地说,在记录类型中写入指示交接请求消息的“hq(交接请求)”、或指示响应于该请求的消息的“hs(交接选择)”等。请注意,因为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将ndef数据发送至通信对方装置,所以有时也将ndef数据称为“近距离无线通信信息”。

“记录2”由包含指示当前包为a服务配置信息的详情的记录类型、以及包含详细网络配置信息的有效载荷部分。关于各通信方法的参数保持在网络信息中。具体地说,针对打印装置300中的两个网络接口单元(或网络接口卡(nic)),第一单元的第一mac地址和第二单元的第二mac地址的信息保持在网络信息中。例如,有线lanmac地址和无线lanmac地址保持在网络信息中。由此,终端装置200能够从ndef消息中获取物理接口在打印装置300中的mac地址信息。尽管本申请描述了打印装置300具有两个网络接口单元的示例,但是并不特别限制其数量,只要该数量为1或更多即可。

此外,p2p连接信息被保持在有效载荷部分。具体地说,诸如wifi直连的p2p连接所需的信息(包括ssid、加密方法、验证方法、网络密钥等)保持在该部分中。

通常来讲,终端装置200和打印装置300无法执行数据通信,除非它们被连接到同一接入点。为了规避该问题,终端装置200使用从打印装置300接收的ndef消息中获取的p2p信息,改变终端装置200侧的无线网络配置。由此使得终端装置200和打印装置300能够建立对等通信并执行数据通信。

在接收到ndef消息之后,在步骤s803中,终端装置200确定是否已经向打印装置300发出了等待从终端装置200的数据接收的模式转变命令。指示是否发出了该命令的信息存储在终端装置200的数据存储器214中。在未发出模式转变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804中,确认(搜索)与终端装置200同一网络上是否存在ndef消息中的第一mac地址。在同一网络上存在第一mac地址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0能够识别打印装置300的ip地址(步骤s805)。例如,使用icmp、多播dns等来识别ip地址。然后,在步骤s806中,终端装置200向打印装置300发出等待数据接收的模式转变命令。

另一方面,在同一网络上无法检测到第一mac地址的情况下,在步骤s810中,终端装置200确认与终端装置200同一网络上是否存在第二mac地址。在无法检测到第二mac地址的情况下,在步骤s811中,终端装置200参照在从打印装置300的nfc单元201中获取的ndef消息中保持的p2p信息,并确定终端装置200的通信模式是否与p2p信息中的无线lan配置相同。例如,通过终端装置200将打印装置300中配设的接入点的ssid与终端装置200中设置的ssid相比较、并确定ssid是否相同,来执行该确定。

在终端装置200的通信模式与p2p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0将终端装置200的通信模式改变为打印装置300的通信模式(步骤s812)。例如,终端装置200设置打印装置300的ssid。

以此方式,存在如下风险:在打印装置300包括多个接口并且仅返回一个接口的接口信息的情况下,无法检测到打印装置300。例如,在尽管有线lan处于有效状态、但无线lanmac地址保持在ndef消息中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0将在网络上搜索无线lanmac地址。结果,即使终端装置200和打印装置300在同一网络上,也无法搜索到nfc接触的打印装置300。然而,执行上述处理使得能够正确地建立终端装置200与打印装置300之间的连接。

在步骤s806中,终端装置200向打印装置300发出等待从终端装置200的数据接收的模式转变命令。在发出该命令之后,在步骤s807中,终端装置200将用户选择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打印装置300能够打印的格式,并经由无线lan单元202将数据发送至打印装置300,作为打印数据。尽管终端装置200被描述为利用无线lan将打印数据发送至打印装置300,但是打印装置300并非必须利用无线lan从终端装置200接收打印数据。这是因为,还可以利用与接入点连接的有线lan接收数据。

在完成所有打印数据的发送之后,在步骤s808中,终端装置200确定是否继续发送打印数据。通过用户操作,或者当设置量的时间内未进行操作时,可以执行该确定。当打印结束时,在步骤s809中,终端装置200向打印装置300发出取消等待数据接收的模式的命令。结果,取消终端装置200与打印装置300之间的连接。

接下来,将使用图9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当打印从终端装置200接收的图像时由打印装置300进行的处理。在本申请中,通过打印装置300的cpu311读出与流程图相关的程序并执行这些程序,来实现由打印装置300执行的流程图。

首先,用户进行使终端装置200(的nfc单元201)靠近打印装置300(的nfc单元306)的动作(nfc接触动作)。结果,开始通过各nfc单元的nfc通信,并且在步骤s902中,打印装置300向终端装置200传输在打印装置的nfc单元306内的nfc存储器中保持的ndef消息。

当ndef消息被传输至终端装置200时,在步骤s903中,打印装置300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等待从终端装置200的数据接收的模式转变命令。

如果未接收到模式转变命令,则在步骤s904中,打印装置300确定是否存在来自终端装置200的ip协议层请求。在存在ip协议层请求的情况下,能够确认终端装置200和打印装置300在同一网络上,因此打印装置300待机,以接收由终端装置200发出的等待数据接收的模式转变命令。

然后,在步骤s905中,打印装置300从终端装置200接收模式转变命令。同时,在步骤s904中确定不存在ip协议层通信的情况下,打印装置300在步骤s910中,将打印装置300的当前通信模式存储(保存)在数据存储器314中。然后,在步骤s911中,打印装置300将打印装置300的通信模式改变为p2p模式通信模式。然后,作为终端装置200执行s812的处理的结果,打印装置300和终端装置200能够连接到同一网络。例如,在打印装置300在使用外部接入点通信的通信模式下操作的情况下,s911将通信模式从使用接入点通信的通信模式改变为p2p模式。

在建立了通信之后,在步骤s907中,打印装置300从终端装置200接收打印数据,并打印该数据。然而,即使在建立了通信的情况下,如果在步骤s906中在设定量的时间内未从终端装置200发送数据,在步骤s909中,用于打印的通信模式也返回到原始模式。

在打印之后,在步骤s908中,打印装置300确定是否接收到用于取消等待从终端装置200的数据接收的模式取消待机命令。在接收到该取消命令的情况下,如果在步骤s909中改变了用于打印的通信模式,则通信模式返回到紧接在使用nfc打印之前使用的模式(换句话说,在步骤s910中存储的通信模式)。

下文中将描述返回通信模式的特定示例。例如,在打印装置300的无线lan无效的情况下,在步骤s910中存储无线lan无效状态,在p2p模式下执行打印,并在打印结束之后,取消无线lan状态并结束处理。换句话说,打印装置300的通信模式被改变为无线lan无效状态。同时,在打印装置300的无线lan有效、并且打印装置300在与终端装置同一网络上的情况下,通过该通信模式执行打印处理,并且在打印结束之后,在步骤s909中,通信模式保持在该状态。

另外,在打印装置300的第一和第二接口中的一者或二者有效、并且这些接口不在与终端装置同一网络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911中存储第一和第二接口的状态。然后在p2p模式下执行打印,在打印结束之后,第一和第二接口的状态返回它们的原始状态,然后处理结束。

以此方式,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使用终端装置200进行的nfc接触动作,能够自动选择最优的通信方法,甚至无需用户切换当前的通信模式。在步骤s908中在设置量的时间内未从终端装置200发送模式取消待机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912中允许时间经过,使得能够在设置量的时间内未发送模式取消待机命令的情况下,将通信模式返回到紧接在之前的通信模式。

因此,使用计时器来测量设置量的时间,并且可以使用打印的结束作为启动计时器的触发;即使启动了计时器,也可以在经过了设置量的时间之前,通过执行下一打印处理来使计时器清零。另外,可以由通过操作面板305进行的主单元操作,来结束通信模式。由此能够执行打印,而无需用户关注通信模式。

第二实施例

本第二实施例还描述了如下使用情况:用户通过操作终端装置200来选择要打印的图像,之后打印图像。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通过nfc接触动作获取的接口信息中包含指示有效mac地址的信息。在以下描述的使用情况下,用户进行nfc接触动作,以使终端装置200接触打印装置300。然后,终端装置200获取当前有效的接口的信息,并且通过打印装置300使用有效接口的mac地址来打印所选择的图像。例如,在有线mac地址和无线mac地址之中,终端装置200能够通过nfc接触动作来获取指示当前在打印装置300中有效的mac地址的信息。

首先,用户通过使用操作单元204进行的操作,来选择图像数据。这里,可以选择多个图像数据。

然后,用户进行用于使终端装置200(的nfc单元201)靠近打印装置300(的nfc单元306)的nfc接触动作。

结果,在步骤s1002中,终端装置200接收打印装置300的nfc单元306内的nfc存储器605中的ndef消息。

在接收ndef消息之后,在步骤s1003中,终端装置200确定是否通过终端装置200向打印装置300发出了用于等待数据接收的模式转变命令。指示是否发出了该命令的信息存储在终端装置200的数据存储器214中。在未发出模式转变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1004中,终端装置200从ndef消息中获取当前有效的接口的信息。例如,通过终端装置200从ndef消息中包含的多个mac地址中获取有效的mac地址的信息,能够实现s1004。顺便提及,“有效状态”是指如下状态:打印装置300建立了网络连接并且能够获取ip地址。

在步骤s1005中,终端装置200确认在与终端装置200同一网络上是否存在写入ndef消息中的、处于有效状态的接口的mac地址。在步骤s1006中在同一网络上存在mac地址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0能够识别打印装置300的ip地址。在无法检测到ip地址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0执行步骤s1011和s1012。s1011和s1012的处理与s811和s812的处理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同样地,s1007至s1010的处理与s806至s809的处理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施例,在例如通过使用多个mac地址的多播来执行设备搜索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使用无效接口的mac地址的设备搜索。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减轻网络通信的负担。

第三实施例

上述第一实施例描述了如下情况:按顺序参照存储在ndef消息中的第一接口的mac地址和第二接口的mac地址。可以向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赋予优先级顺序,并且可以在ndef消息中保持用于确定优先连接到哪个接口的信息。然后,可以检测基于由终端装置200读取的ndef消息中的优先级顺序而获取的mac地址是否在同一网络上。

尽管实施例将与终端装置200通信的处理装置描述为打印装置(mfp)300,但是该装置并非特别限于打印装置,只要该装置能够处理处理请求即可。例如,该装置可以是网络扫描器、网络存储器等。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将使用图11a和图11b来描述如下处理:打印装置300根据有效接口改写ndef信息。

打印装置300确定是否通过操作面板305从用户接收到指示要有效化的接口的选择指令(s1101)。例如,打印装置300接收使有线lan和无线lan中的一者有效的指令。请注意,能够与打印装置300通信的终端装置200可以发出用于选择要被有效化的接口的选择指令。另选地,能够与打印装置300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发出用于选择要被有效化的接口的指令。

在s1101中确定接收到指令的情况下,打印装置300将与通过用户指令有效化的接口相对应的mac地址,写入nfc单元600的nfc存储器605中的ndef(s1102)。图7例示了打印装置300中配设的两个网络接口单元(或nic)中的、第一单元的第一mac地址和第二单元的第二mac地址被保持在网络信息中。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打印装置300仅将与有效接口相对应的mac地址写入图7所示的网络信息中。例如,在通过以上指令使有线lan有效的情况下,仅将有线lan的mac地址写入图7所示的网络信息中。另一方面,在有效接口从有线lan改变为无线lan的情况下,打印装置300利用图7所示的网络信息中的无线lan的mac地址,改写有线lan的mac地址。

打印装置300确定是否进行了nfc接触动作(s1103)。在确定进行了nfc接触动作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902及后续步骤。然而,在未进行nfc接触动作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s1101。请注意,s902及后续步骤的处理与图9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通过以上处理,终端装置200能够获取在打印装置300中有效化的接口的mac地址,因此能够进行对打印装置300的正确连接。

尽管本申请将nfc描述为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示例,但是例如可以使用蓝牙等作为其他通信方法。同样地,尽管本申请描述了打印装置,但是可以使用数字照相机、音乐播放器等作为对打印装置的替换。

其他实施例

另外,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功能、并且/或者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所述系统或装置的所述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所述一个或更多电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所述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设备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者或更多。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