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调整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59584发布日期:2019-05-24 21:3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频调整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传感器技术,尤指一种音频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在使用入耳式耳机时,音频输出需要用户进行人为控制。

人为控制音频输出存在以下问题:音频输出的控制完成后,如果耳机从耳道中滑落,则音频会保持在前的输出状态,给播放音频的终端带来电量消耗,同时,在耳道外进行的音频输出,将演变为噪声,影响用户听觉环境;如果耳机在耳道内发生滑动,则音频质量可能由于耳机的滑动而变差。

综上,采用人为控制的方式进行音频输出的控制,由于耳机滑动降低了用户的音频体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调整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提升用户的音频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调整的装置,包括:包括:电容结构和处理单元;其中,

电容结构用于:确定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电容结构确定的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进行音频输出的控制。

可选的,所述电容结构包括:

分布设置在耳机塞头不同深度位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单元;

其中,所述耳机塞头为佩戴耳机时进入耳朵的组成部分;各所述电容单元分别用于反馈:佩戴耳机过程中,电容单元自身所处位置未进入耳朵和进入耳朵时的电容值。

可选的,所述电容单元包括:膜层结构和与所述膜层结构连接的地线结构;

其中,所述膜层结构卷曲附着在所述耳机塞头外部。

可选的,所述膜层结构包括:金属膜层和无机膜层。

可选的,所述耳机还包括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用于:确定耳机塞头是否发生旋转,并在所述耳机塞头发生旋转时,确定所述耳机塞头的旋转角度;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确定的所述旋转角度及预设的旋转角度与音量调整幅度的映射关系,进行音频输出的调整。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音频调整的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电容结构,确定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

根据确定的深度状态信息,进行音频输出的控制。

可选的,所述电容结构包括:

分布设置在耳机塞头不同深度位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单元;

其中,所述耳机塞头为佩戴耳机时进入耳朵的组成部分;各所述电容单元分别用于反馈:佩戴耳机过程中,电容单元自身所处位置未进入耳朵和进入耳朵时的电容值。

可选的,所述电容单元包括:膜层结构和与所述膜层结构连接的地线结构;

其中,所述膜层结构卷曲附着在所述耳机塞头外部。

可选的,所述膜层结构包括:金属膜层和无机膜层。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预设的传感器确定耳机塞头是否发生旋转,并在所述耳机塞头发生旋转时,确定所述耳机塞头的旋转角度;

根据确定的所述旋转角度及预设的旋转角度与音量调整幅度的映射关系,进行音频输出的调整。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电容结构和处理单元;其中,电容结构用于:确定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电容结构确定的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进行音频输出的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电容结构获取了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后,实现了音频输出的自动调整,提升了用户的音频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音频调整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入耳式耳机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容结构的电路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容单元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膜层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音频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音频调整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电容结构1和处理单元2;其中,

电容结构1用于:确定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电容结构1包括:

分布设置在耳机塞头3不同深度位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单元1-1;

其中,所述耳机塞头3为佩戴耳机时进入耳朵的组成部分;各所述电容单元1-1分别用于反馈:佩戴耳机过程中,电容单元1-1自身所处位置未进入耳朵和进入耳朵时的电容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耳朵塞头可以包括:胶质塞头。电容单元反馈的未进入耳朵和进入耳朵时的电容值,可以用于确定耳机塞头设置各电容单元的位置是否进入人耳,从而确定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电容单元的工作原理为:耳机进入耳朵时,塞头由于塞入耳朵时,耳朵会对塞头产生挤压,基于挤压电容发生变化。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电容单元1-1包括:膜层结构1-1-1和与所述膜层结构1-1-1连接的地线结构1-1-2;

其中,所述膜层结构1-1-1卷曲附着在所述耳机塞头3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单元膜层结构可以与相同的地线结构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膜层结构1-1-1包括:金属膜层1-1-1-1和无机膜层1-1-1-2。

处理单元2用于:根据电容结构1确定的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进行音频输出的控制。

可选的,本发明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信息:耳机进入耳朵、耳机深入耳朵、耳机远离耳朵、耳机离开耳朵;

其中,耳机深入耳朵包括:耳机塞头塞入耳朵后,耳机塞头与耳道的距离变近;耳机远离耳朵包括:耳机塞头在耳朵内,耳机塞头与耳道的距离变远。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单元2可以用于进行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音频输出的控制:

根据电容结构1确定耳机进入耳朵时,控制音频输出开启;

根据电容结构1确定耳机深入耳朵时,控制音频输出音量,根据耳机进入耳机的深度,控制音量减少的控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设置音量大小与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进行音频输出的调整;

根据电容结构1确定耳机远离耳朵时,控制音频输出音量,根据耳机远离耳机的尺寸,控制音量增大的控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设置音量大小与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进行音频输出的调整;

根据电容结构1确定耳机离开耳朵时,控制音频输出停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耳机可以包括入耳式耳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入耳式耳机的机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入耳式耳机包括胶质塞头,胶质塞头上附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单元,电容单元可以按序分布,各电容单元用于确定自身所在位置是否进入耳朵,即确定自身所在位置对应的塞头是否进入耳朵;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容结构的电路组成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容结构包含的各电容单元按序分布,本发明实施例将电容结构中电容单元的膜层结构附着在耳机塞头的外部,将膜层结构通过信号线与耳机的印刷电路板(pcb)内的地线连接,将pcb内的地线作为电容单元的地线结构,根据电容单元的排序及电容单元的电容变化,确定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容单元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膜层结构1-1-1包括:金属膜层(左划线填充的部分)1-1-1-1和无机膜层(右划线填充的部分)1-1-1-2。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金属膜层可以包括氮氧化硅(sinx)或二氧化硅(sio2),无机膜层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膜层;本发明实施例金属膜层和无机膜层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进行设计实现,只要可以与底线结构组成电容的膜层即可。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膜层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金属膜层和无机膜层交错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以胶质塞头为例,由于耳机塞头为胶质塞头,故可在柔性基底上制作由金属膜层和无机膜层组成的膜层结构,柔性基底剥离后将其卷曲后,可以附着在胶质塞头上。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耳机还包括传感器4;

所述传感器4用于:确定耳机塞头3是否发生旋转,并在所述耳机塞头3发生旋转时,确定所述耳机塞头3的旋转角度;

所述处理单元2还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4确定的所述旋转角度及预设的旋转角度与音量调整幅度的映射关系,进行音频输出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传感器4可以包括陀螺仪传感器。旋转角度及预设的旋转角度与音量调整幅度的映射关系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分析确定,根据旋转方向的不同,可以设置对音量进行增大或减小的调整,调整幅度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分析确定。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通过检测耳机的旋转,进行切换音频的调整;或者,检测一侧耳机是否发生旋转,用于音量输出的调整;检测另一侧耳机是否发生旋转,用于音频文件的切换;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电容结构和处理单元;其中,电容结构用于:确定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电容结构确定的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进行音频输出的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电容结构获取了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后,实现了音频输出的自动调整,提升了用户的音频使用体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音频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601、根据预设的电容结构,确定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电容结构包括:

分布设置在耳机塞头不同深度位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单元;

其中,所述耳机塞头为佩戴耳机时进入耳朵的组成部分;各所述电容单元分别用于反馈:佩戴耳机过程中,电容单元自身所处位置未进入耳朵和进入耳朵时的电容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耳朵塞头可以包括:胶质塞头。电容单元反馈的未进入耳朵和进入耳朵时的电容值,可以用于确定耳机塞头设置各电容单元的位置是否进入人耳,从而确定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电容单元的工作原理为:耳机进入耳朵时,塞头由于塞入耳朵时,耳朵会对塞头产生挤压,基于挤压电容发生变化。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电容单元包括:膜层结构和与所述膜层结构连接的地线结构;

其中,所述膜层结构卷曲附着在所述耳机塞头外部。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膜层结构包括:金属膜层和无机膜层。

步骤602、根据确定的深度状态信息,进行音频输出的控制。

可选的,本发明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信息:耳机进入耳朵、耳机深入耳朵、耳机远离耳朵、耳机离开耳朵;

其中,耳机深入耳朵包括:耳机塞头塞入耳朵后,耳机塞头与耳道的距离变近;耳机远离耳朵包括:耳机塞头在耳朵内,耳机塞头与耳道的距离变远。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进行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音频输出的控制:

根据电容结构确定耳机进入耳朵时,控制音频输出开启;

根据电容结构确定耳机深入耳朵时,控制音频输出音量,根据耳机进入耳机的深度,控制音量减少的控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设置音量大小与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进行音频输出的调整;

根据电容结构确定耳机远离耳朵时,控制音频输出音量,根据耳机远离耳机的尺寸,控制音量增大的控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设置音量大小与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进行音频输出的调整;

根据电容结构确定耳机离开耳朵时,控制音频输出停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耳机可以包括入耳式耳机。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通过预设的传感器确定耳机塞头是否发生旋转,并在所述耳机塞头发生旋转时,确定所述耳机塞头的旋转角度;

根据确定的所述旋转角度及预设的旋转角度与音量调整幅度的映射关系,进行音频输出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传感器可以包括陀螺仪传感器。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根据预设的电容结构,确定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根据确定的深度状态信息,进行音频输出的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电容结构获取了耳机进入耳朵的深度状态信息后,实现了音频输出的自动调整,提升了用户的音频使用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例如处理器)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个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来实现其相应功能,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其相应功能。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