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DN智能调度方法、系统、调度器及CDN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67188发布日期:2019-07-27 09:16阅读:1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CDN智能调度方法、系统、调度器及CDN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内容分发网络,具体是一种cdn智能调度方法、系统、调度器及cdn系统。



背景技术:

调度器是cdn(内容分发网络)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他的功能主要是为用户分配资源地址,供用户后续使用。由于整个cdn资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资源下各个idc机房的服务质量也是存在差异的,如何合理分配idc资源对于整个平台来说至关重要。现有模式下会员用户在idc资源质量方面没有改善,与普通用户无异,甚至有可能将优质idc资源分配给盗链用户。会员收入是平台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果能从cdn系统角度提高会员用户的使用体验,势必可以吸引更多付费用户。同时将闲暇时段的资源加以合理利用,在整体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平台内容得到更好的传播,起到引流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cdn智能调度方法、系统、调度器及cdn系统,有效节约平台资源成本,提升平台资源利用率,使平台内容得到更好的传播,间接起到为平台引流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dn智能调度方法,该方法主要实现过程为:

将用户分为n类,将n类用户的分配权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将idc资源按照质量从好到坏的顺序排列,并划分为m个类型;

根据用户的分配权排序和idc资源质量排序,为各用户分配资源。

本发明中,分配权最高的用户可以享受所有idc资源,且优先获得优质资源;分配权次高的用户在优质资源不够时,按资源质量等级顺延分配;依此类推,只有在资源剩余时,才将剩余的资源分配给分配权低的用户,从而有效节约平台资源成本。

本发明根据会员参数标识,判断当前用户是会员还是普通用户;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疑似盗链用户或盗链用户;将用户分为:会员用户、普通用户、疑似盗链用户、盗链用户;将idc资源分为以下4类:一类资源、二类资源、三类资源、四类资源;其中一类资源、二类资源、三类资源、四类资源的质量由好到坏;为各用户分配资源的方法如下:会员用户可以享受所有的idc资源,并获得最优质资源的优先分配权;普通用户可享受所有资源,当优质资源不够用时,会员用户享受优先分配权,普通用户按资源质量等级顺延分配;疑似盗链用户只可分配第四类资源;当分配给会员用户、普通用户、疑似盗链用户后,资源剩余时,将剩余的资源分配给盗链用户,否则,拒绝分配资源给盗链用户。将疑似盗链用户分配至最差idc机房,主要考虑到疑似盗链用户如果直接拒绝服务,可能存在误杀正常用户的情况。该方案分配至四类资源可保证用户使用正常的前提下,不占用平台优质资源;将盗链用户直接拒绝或非优先分配至最差idc机房,可有效节约平台资源成本,并在四类资源富余的情况下,适当给盗链用户提供服务,可提升平台资源利用率,使平台内容得到更好的传播,间接起到为平台引流的作用。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cdn智能调度系统,其包括:

idc机房质量分析服务器,用于将idc资源按照该质量排名划分为m个类型,并将该m个类型的idc资源按质量从好到坏的顺序排列;

调度器,用于将用户分为n类,将n类用户的分配权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根据用户的分配权排序和idc资源质量排序,为各用户分配资源。

作为一个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度器,其包括:

分类排序单元,用于将用户分为n类,将n类用户的分配权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分配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分配权排序和idc资源质量排序,为各用户分配资源。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cdn系统,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与上述调度器耦合。

本发明所提调度器与客户端耦合,是指调度器与客户端双向通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各类型用户对于平台的价值所在,根据价值不同将cdn资源予以相应倾斜,在整体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有益于提高付费用户的使用体验,并将富余资源予以合理利用。

2、将疑似盗链用户分配至最差idc机房,主要考虑到疑似盗链用户如果直接拒绝服务,可能存在误杀正常用户的情况。该方案分配至四类资源可保证用户使用正常的前提下,不占用平台优质资源。

3、将盗链用户直接拒绝或非优先分配至最差idc机房,可有效节约平台资源成本,并在四类资源富余的情况下,适当给盗链用户提供服务,可提升平台资源利用率,使平台内容得到更好的传播,间接起到为平台引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idc机房质量分析服务负责收集分析各idc机房质量,根据机房卡顿比、错误率等指标,综合计算出idc机房质量排名。最终将idc资源分为4个类型,按质量好坏排序如下:一类资源>二类资源>三类资源>四类资源,并将归类后的idc资源数据发送到调度器。

客户端每分钟会上报一次用户状态,正常情况下上报状态正常,如果发生卡顿则上报用户卡顿,最终计算出这一分钟卡顿比=卡顿次数/总上报次数。客户端每次请求会上报是否请求成功,正常情况下上报请求成功,否则上报请求失败,错误率=请求失败次数/总上报次数。错误率越低,卡顿比越低,机房质量就越好。

调度器根据客户端加密发送的会员参数标识,判断当前用户是会员还是普通用户,并根据防盗链模块判断当前用户是否疑似盗链用户或盗链用户。最终将用户分为如下4类:a类(会员用户),b类(普通用户),c类(疑似盗链用户),d类(盗链用户),当然最终用户分类可根据业务需要动态调整。

用户划分举例如下:

a类,是指购买了芒果tv会员的用户,或者试用会员的用户。

b类,是指未购买芒果tv会员的用户。

c类,被防盗链模块判定为疑似盗链的用户,但介于当前cdn资源富余,对成本不造成影响,故适当提供服务。

d类,被防盗链模块判定为盗链的用户,cdn资源紧张,故不提供服务。

防盗链模块具备多种防盗链识别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利用以下指标完成盗链检测:referrer地址,useragent类型,ip白名单,ip黑名单,代理ip地址,请求文件类型,是否观看广告,请求地址是否在有效期内等等。

cdn调度器针对每一个业务类型会分配一个pno(业务标识号),如aphoneapp,aphone网页,pcweb网页,pch5,pcclient,微博分享,湖南移动免流等等,针对以上每一个业务类型在实际请求cdn调度器时会存在不同的特征。

如aphoneapp用户请求,会在useragent中携带android系统标识。cdn调度器在处理用户请求时如果发现aphoneapp对应的pno发起的请求,并没有携带android标识时,即可认为是非法请求。

如referrer地址会携带用户当前请求网页的地址,cdn调度器可以判断当前地址是否允许,进而判断是否为盗链用户。

再如是否观看广告,是一种双方妥协的做法,如果用户观看了广告,则说明已经为平台产生了收益,即使是盗链请求亦可提供服务。

ip黑名单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用户ip在整个平台中是否合理存在。首先单位时间内请求超过一定次数的ip可以认定为非法ip,如1分钟请求超过100次。其次1秒钟请求超过10次的亦可认为是非法ip,因为正常人操作无法达到这个速度。再者整个系统是相互衔接运行的,用户不能跳过当中某一个环节请求,如用户ip未出现在系统中任何一个位置,却直接发起cdn调度请求,亦可认为是非法ip。

ip白名单:某些业务为运营商定制业务,如湖南移动定制,山东联通定制则只允许湖南移动ip段,山东联通ip段访问该业务。或者某些内部业务,仅允许公司内部访问,则可以设置ip白名单。

代理ip地址:某些场景如校园网用户,网吧用户,会使用统一代理ip请求,甚至是多层代理,此类用户在做黑白名单校验时,需要充分考虑ip代理的情况。

请求文件类型:不同业务会使用不同文件类型提供服务,如mp4,m3u8,ts文件,不同业务端会使用其中一项或多项文件服务,如果请求文件类型不在服务范围内,则判定为非法用户。

请求地址是否在有效期内:cdn调度器为合理保护资源,对每个调度地址都会设置长短不一的过期时间,超过该时间即认为是盗链。但某些场景下客户端会缓存cdn调度地址,如客户端缓存系统,浏览器自动缓存,离线下载等,此类场景为正常缓存。为保证上述场景正常请求,在cdn资源富余时亦可提供服务。

调度器参考用户分类数据、idc资源质量数据为用户分配资源,具体分配规则参考下表。

上表可简单理解为a类用户可以享受任何资源,并获得最优质资源的优先分配权。b类用户也可享受所有资源,但当优质资源不够用时,a类用户享受优先分配权,b类用户将按资源质量等级顺延分配。c类用户将只可分配四类资源,即平台最差资源。d类确认盗链用户不优先享受四类资源,即当四类资源不够用时,可以直接拒绝用户,仅到四类资源富余时才分配给d类用户。

注:非优先分配表示资源富余时可分配,资源紧张时不分配。

以上给出的是n=m时资源分配的示例。实际应用中,n可以大于m,也可以小于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