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9912发布日期:2019-11-15 23:5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设备层出不穷,各种电子设备机型的受话器设计也别具一格,为达到无刘海全面屏设计,目前电子设备一般采用滑盖或升降结构的设计方式来实现前置摄像头、受话器等器件的隐藏。在采用滑盖或升降结构设计的电子设备上,电子设备在默认状态下,即未滑出滑盖或未升起升降结构的状态,受话器经过双层出音孔实现出音。在上述结构中,双层出音孔的两个出音孔之间将存在间隙,容易导致灰尘通过该间隙进入出音孔,造成灰尘积累,导致出音孔堵塞问题,从而影响受话器的出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双层出音孔的两个出音孔之间的间隙容易导致出音孔堵塞,影响受话器的出音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包括防尘件、第一壳体以及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的受话器,第二组件包括第二壳体;

第一组件可相对于第二组件移动;

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出音孔,受话器位于第一出音孔的一端,防尘件与第一壳体相连接;

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出音孔;

在第二出音孔与第一出音孔相对的情况下,防尘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的间隙中,且覆盖第一出音孔与第二出音孔之间的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组件上设置有防尘件,第一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防尘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的间隙中,且覆盖第一出音孔与第二出音孔之间的区域,这样,能够避免外部的异物或灰尘经间隙进入出音孔,使出音孔不会积累灰尘而出现出音孔堵塞,达到防尘的作用并确保了受话器出音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防尘件设置位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第一组件10包括防尘件13、第一壳体16以及设置于第一壳体16内的受话器11,第二组件20包括第二壳体24;第一组件10可相对于第二组件20移动;第一壳体16上开设有第一出音孔12,受话器11位于第一出音孔12的一端,防尘件13与第一壳体16相连接;第二组件20上开设有第二出音孔21。

在第二出音孔12与第一出音孔12相对的情况下,防尘件1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之间的间隙30中,且覆盖第一出音孔12与第二出音孔21之间的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出音孔12与第一出音孔12相对的情况下,受话器11的声音将经第一出音孔12传输至与第一出音孔12相对的第二出音孔21,并通过第二出音孔21发出,传播至电子设备外部。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组件10上设置第一防尘件13,在第二出音孔12与第一出音孔12相对的情况下,防尘件13相对于第一壳体16凸出且与第二壳体24接触,防尘件1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之间的间隙30中,且覆盖第一出音孔12与第二出音孔21之间的区域,从而能够避免灰尘经间隙30进入出音孔而出现出音孔堵塞,确保了受话器11出音效果。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0可相对于第二组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1所示,当第一组件1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组件20覆盖于第一组件10之上或第一组件10收容于第二组件20之内,且第二出音孔21与第一出音孔12相对;此时,防尘件13凸出于第一壳体16并与第二壳体24接触,以覆盖第一出音孔12与第二出音孔21之间的区域,封闭电子设备外部进入第一出音孔12和第二出音孔21之间的区域内的间隙30,以避免灰尘经间隙30进入出音孔而出现出音孔堵塞,确保了受话器11出音效果。

如图3所示,当第一组件1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出音孔12和防尘件13显露于第二组件20之外。这里,如图5和图6所示,在第一组件1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组件10的顶部相对于第二组件20的顶部凸出,第一出音孔12与第二出音孔21错开设置且第一出音孔12相对于第二组件20露出,其中,受话器11的声音通过第一出音孔12发出,传播至电子设备外部;此时,防尘件13可以凸出于第一组件10或者位于第一组件10内部。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0形成为一升降结构,第一组件10可收容于第二组件20之内或者相对于第二组件20凸出。示例地,第二组件20上设置有容纳腔,当第一组件1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组件10收容于容纳腔内;如图5所示,当第一组件1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组件10移出该容纳腔,且凸出于第二组件20。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构成一滑盖式电子设备,也就是说,第二组件20与第一组件10相对设置。当第一组件1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组件20覆盖于第一组件10之上;如图6所示,当第一组件1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组件10的顶部凸出于第二组件20。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二组件20上承载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组件10上设置的防尘件13,当第一组件10位于第一位置时,防尘件1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之间的间隙中,且覆盖第一出音孔12与第二出音孔21之间的区域,这样,能够避免外部的异物或灰尘经间隙30进入出音孔,使出音孔不会积累灰尘而出现出音孔堵塞,达到防尘的作用并确保了受话器11出音效果。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组件10内部可以设置有受话器腔体,该受话器11安装于该受话器腔体内,该受话器腔体与第一出音孔12连通。较优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出音孔12背离第二组件20的一侧设有第一防尘网15,和/或,第二出音孔21背离第一组件10的一侧设有第二防尘网23。这里,第一防尘网15可以位于该受话器腔体与第一出音孔12之间,以利于实现受话器11防尘。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0上还可以设置摄像头、补光灯以及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中,防尘件13可以设置于第一出音孔12的周边区域,以利于在第一组件10位于第一位置时避免外部的异物或灰尘经间隙30进入出音孔而出现出音孔堵塞,确保受话器11出音效果。举例来说,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至图3、图5和图6,防尘件13可以位于第一出音孔12与第一壳体16的顶部边缘之间,这样,在第一组件1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位于第一出音孔12与第一壳体16的顶部边缘之间的区域内的防尘件13能够避免外部的异物或者灰尘通过间隙30进入到出音孔,使出音孔不会积累灰尘,达到防尘的作用并确保了受话器11出音效果。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防尘件13可以围绕第一出音孔12设置,利于防尘件13在第一组件1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实现对第一出音孔12与第二出音孔21之间的区域内的间隙30的全面封闭,实现全面的防尘。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防尘件13在第一壳体16上的正投影沿目标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一出音孔12在第一壳体16上的正投影沿目标方向上的长度,目标方向与第一组件10相对于第二组件20的移动方向垂直。这样,能够确保在第一组件1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利于防尘件13封闭第一出音孔12和第二出音孔21之间的区域内的间隙30,避免外部的异物或者灰尘通过间隙30进入到出音孔。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防尘件13可以为弹性部件。

较优地,防尘件13可以为弹性吸音泡棉件。这样,在第二出音孔12与第一出音孔12相对的情况下,通过防尘件1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之间的间隙30中,且覆盖第一出音孔12与第二出音孔21之间的区域,能够在避免外部的异物或者灰尘通过间隙30进入到出音孔的同时,实现隔音吸音效果,以避免外部的声音混杂至出音孔内。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为利于实现防尘件13的移动,在第一组件10上可以设置与防尘件13连接的移动结构,以使防尘件13通过移动结构在相对于第一壳体16凸出的位置和位于第一壳体16内部的位置之间移动。具体而言,移动结构可以为第一弹性件14,也就是说,第一组件10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14,防尘件13通过第一弹性件14与第一壳体16连接。

这样,在第一组件1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防尘件13受到第一弹性件14的弹性作用力,将被第一弹性件14顶出第一壳体16内部的位置,相对于第一壳体16凸出并与第二壳体24接触,避免外部的异物或者灰尘通过间隙30进入到出音孔。较优地,该第一弹性件14可以为弹簧。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壳体16上设置有第一容纳凹槽(图中未标注),防尘件13能够在相对于第一容纳凹槽凸出的位置和位于第一容纳凹槽内的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二出音孔21与第一出音孔12相对的情况下,防尘件1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容纳凹槽中。

可选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防尘件13上朝向第二壳体24的一面为弧形面。这样,利于避免防尘件13与第二壳体24接触时刮伤第二壳体24。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为确保在第一组件1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防尘件13与第二壳体24之间的卡设固定,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壳体24上设置有第二容纳凹槽22,在第二出音孔21与第一出音孔12相对的情况下,防尘件13至少部分卡设于第二容纳凹槽22中。这样,一方面,能够确保在第一组件1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防尘件13覆盖第一出音孔12和第二出音孔21之间的区域,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防尘件13固定卡设于第二容纳凹槽22确保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之间更稳固地设置。

较优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容纳凹槽22的横截面呈弧形,也就是说,第二容纳凹槽22可以为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的侧面和底面与防尘件13的弧形面相匹配,也即第二容纳凹槽22与防尘件13的弧形面相吻合。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纳凹槽22的侧壁与第二壳体24的第一表面相接的部位设置有过渡弧面,第一表面为第二壳体24与第一组件10相面对的表面。

示例地,在第一组件10上设置与防尘件13连接的一第一弹性件14,防尘件13通过第一弹性件14能够在相对于第一容纳凹槽凸出的位置和位于第一容纳凹槽内的位置之间移动,防尘件13上朝向第二壳体24的一面为弧形面;第二壳体24上对应设置有卡设防尘件13的第二容纳凹槽22,第二容纳凹槽22的侧壁与第二壳体24的第一表面相接的部位设置有过渡弧面,且第二容纳凹槽22为侧面和底面与防尘件13的弧形面相匹配的弧形凹槽;这样,如图1所示,在第一组件1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防尘件13受到第一弹性件14的弹性作用力,将被第一弹性件14顶出第一容纳凹槽内部的位置,相对于第一容纳凹槽凸出并卡设于第二容纳凹槽22内;如图2至图3所示,在第一组件10相对于第二组件2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由于防尘件13的弧形面,且第二容纳凹槽22为弧形凹槽,防尘件13压缩第一弹性件14由相对于第一容纳凹槽凸出的位置朝位于第一容纳凹槽内部的位置移动,并从第二容纳凹槽22内平滑移出,此时,由于第二容纳凹槽22的侧壁与第二壳体24的第一表面相接的部位设置有过渡弧面,能够减小防尘件13从第二容纳凹槽22内平滑移出的阻碍,并避免防尘件13刮伤损坏。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4顶部朝向第一组件10的第一端设有导向角结构25,在沿第一端向第二出音孔21延伸的方向上,第二壳体24的厚度逐渐增加。这里,通过该导向角结构25,在第一组件10相对于第二组件20由相对于第二组件20凸出的第二位置朝向第二组件20覆盖于第一组件10之上(或第一组件10收容于第二组件20之内)的第一位置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引导防尘件13移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防尘件还可以由防尘防水材料构成,从而在起到防尘作用的效果上,进一步增强电子设备的防水效果。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理解的是,该电子设备并不局限于手机和平板电脑,其也可以为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组件上设置有防尘件,当第一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防尘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的间隙中,且覆盖第一出音孔与第二出音孔之间的区域,这样,能够避免外部的异物或灰尘经间隙进入出音孔,使出音孔不会积累灰尘而出现出音孔堵塞,达到防尘的作用并确保了受话器出音效果。

应理解,说明书的描述中,提到的参考术语“一实施例”、“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例中描述的元素、结构或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例中示出的元素、结构或特征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此外,在发明实施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