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05205发布日期:2020-01-03 13:2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屏和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技术的发展,屏下摄像头技术是发展趋势。屏下摄像头,是指摄像头隐藏在显示屏的后方,放置摄像头的位置也由显示屏覆盖,从而实现全面屏。然而由于显示屏的阻挡,进入摄像头的外界光明显减少而严重影响了摄像头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第一元件用于降低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第二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包括第二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第二元件用于降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其中,第一元件的透光率大于第二元件的透光率。

可选地,第一元件包括:由透光率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一材料制成的第一结构,第一结构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一结构被配置为使得由第一表面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第一反射光与第二反射光干涉相消,以降低第一显示区域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其中,第二反射光包括外界光经由第一结构到达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并由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反射光。

可选地,第一结构包括层叠的多个子结构,在多层子结构中两个相邻子结构所形成的分界面反射外界光而形成分界面反射光,其中,由第一表面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第一反射光、分界面反射光和第二反射光干涉相消。

可选地,第二显示区域包括过渡区和非过渡区,其中,过渡区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在非过渡区和第一显示区域之间。

可选地,过渡区包括多个子过渡区,其中,靠近第一显示区域的子过渡区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大于远离第一显示区域的子过渡区的反射程度。

可选地,过渡区包括由第二材料制成的第二结构,第二结构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其中,第二结构被配置为第三表面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第三反射光与第四反射光干涉相消,以降低过渡区域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第四反射光包括外界光经由第二结构到达过渡区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由过渡区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反射光。

可选地,过渡区被设置为环绕第一显示区域。

可选地,第一元件包括多个子元件,其中,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子元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小于远离第二显示区域的子元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本体形成容纳空间;显示屏,设置于容纳空间中,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以及摄像头,设置于容纳空间中与第一显示区域相对的位置处,其中,第一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第一元件用于降低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第二显示区域包括第二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第二元件用于降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第一元件的透光率大于第二元件的透光率。

可选地,在摄像头被开启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元件不发光;在摄像头未被开启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元件发光,以使得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势,现在将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屏的应用场景;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元件降低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的原理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包括层叠的多个子结构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显示区域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显示区域可以包括过渡区的示意图;以及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域中第一元件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附图中示出了一些方框图和/或流程图。应理解,方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一些方框或其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这些指令在由该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创建用于实现这些方框图和/或流程图中所说明的功能/操作的装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微代码等)的形式来实现。另外,本公开的技术可以采取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供指令执行系统使用或者结合指令执行系统使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第一元件用于降低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第二显示区域包括第二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第二元件用于降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其中,第一元件的透光率大于第二元件的透光率。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屏的应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场景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中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例如可以是全面屏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包括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100的摄像头110等电子元件可以设置在显示屏的后方,从而将摄像头110等电子元件隐藏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为了降低显示屏中的显示元件(例如像素)对外界反射光的反射,使得用户可以看清屏幕上的显示内容,显示屏可以贴偏光片,然而偏光片对外界光的透过率较低,导致外界光无法进入隐藏在显示屏下面的摄像头,严重影响了摄像头采集图像。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既能够避免由于显示元件反射外界光而影响用户观看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还可以保证充足的外界光进入摄像头,从而不影响摄像头采集图像。

下面结合图2-7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屏的实施方式。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屏200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显示屏200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域210和第二显示区域220。

第一显示区域210包括第一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第一元件用于降低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

第二显示区域220包括第二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第二元件用于降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

其中,第一元件的透光率大于第二元件的透光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显示屏200在与摄像头相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210上使用透光率较大的第一元件来降低第一显示元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第二显示区域220上使用对外界光的抗反射程度较大的第二元件来降低第二显示元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从而既避免了由于显示元件反射外界光而影响用户观看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还可以保证充足的外界光进入摄像头,从而不影响摄像头采集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显示区域210例如可以是覆盖在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的上面的区域。换言之,电子设备所包括的摄像头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210的后面,摄像头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内部与第一显示区域210相对应的位置。

第一显示元件例如可以是第一显示区域210对应的像素。第一显示元件的金属部件例如可以是像素中的金属电极。类似地,第二显示区域220中的第二显示元件例如可以是第二显示区域220对应的像素。第二显示元件的金属部件例如也可以是像素中的金属电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显示区域220例如可以是不与电子设备内部的摄像头相对的显示区域。换言之,第二显示区域220可以是显示屏200中不会影响到外界光进入摄像头的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由于第二显示区域220不与摄像头相对应,不会影响到外界光进入摄像头,所以第二显示区域220的第二元件例如可以是圆偏光片。通过圆偏光片降低第二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显示区域210包括第一元件,第一元件的透光率大于第二元件的透光率,并且第一元件能够降低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元件可以包括由透光率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一材料制成的第一结构,第一结构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结构被配置为使得由第一表面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第一反射光与第二反射光干涉相消,以降低第一显示区域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其中,第二反射光包括外界光经由第一结构到达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并由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反射光。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元件降低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的原理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原理图中包括由透光率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一材料制成的第一结构310和金属部件320。

第一结构310例如可以位于金属部件320和显示屏的玻璃盖板之间。外界光依次经过玻璃盖板、第一结构310到达金属部件320。

外界光从空气进入第一结构310时,在空气和第一结构310的分界面发生反射,从而形成第一反射光。并且在空气和第一结构310的分界面,外界光发生折射后进入金属部件320。在第一结构310和金属部件320的分界面,折射光发生反射而形成第二反射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反射光和第二反射光发生干涉相消,从而降低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结构320可以是由任意透光率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一材料制成的。预设阈值例如可以是80%,第一材料例如可以是玻璃。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第一结构310的厚度,使得第一反射光和第二反射光的光程差等于半个波长的奇数倍,从而使得第二反射光和第一反射光相干相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结构可以包括层叠的多个子结构,在多层子结构中两个相邻子结构所形成的分界面反射外界光而形成分界面反射光。其中,由第一表面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第一反射光、分界面反射光和第二反射光干涉相消。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310包括层叠的多个子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第一结构例如可以包括第一子结构311、第二子结构312和第三子结构313。

如图4所示,在第一子结构311和第二子结构312所形成的分界面反射外界光形成分界面反射光。在第二子结构312和第三子结构313所形成的分界面反射外界光形成分界面反射光。

其中,第一反射光、分界面反射光和第二反射光相干相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第一反射光、分界面反射光和第二反射光发生相关相消后,第一元件例如可以将第一显示区域210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降低到20%。第二元件例如可以将第二显示区域220的反射程度降低到5%,那么在显示屏不显示内容时,第一显示区域看起来比第二显示区域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为了使得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看起来是同样的亮度,可以在第二显示区域设置过渡区。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显示区域220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第二显示区域220可以包括过渡区221和非过渡区222。过渡区221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在非过渡区222和第一显示区域之间。过渡区221可以是第二显示区域220中靠近第一显示区域的部分。

具体地,例如第一显示区域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可以是20%,第二显示区域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可以是5%,则过渡区221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可以是在5%和20%之间,比如是1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显示区域的非过渡区例如可以通过偏光片降低第二显示元件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而过渡区的偏光片例如可以用第二材料制成的第二结构替代,以通过第二结构降低过渡区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材料制成的第二结构可以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二结构被配置为第三表面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第三反射光和第四反射光干涉相消,以降低过渡区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第四反射光包括所述外界光经由所述第二结构到达所述过渡区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由所述过渡区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反射所述外界光而形成的反射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例如可以调整第二结构的厚度,使得第二结构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在非过渡区222和第一显示区域210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显示区域设置过渡区使得肉眼看到的显示屏的亮度基于一致,使得显示屏看起来自然。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显示区域220可以包括过渡区221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过渡区221被设置为环绕第一显示区域21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过渡区环绕在第一显示区域210周围,使得肉眼看到的电子设备的亮度更加自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过渡区221可以包括多个子过渡区,其中,靠近第一显示区域210的子过渡区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大于远离第一显示区域210的子过渡区的反射程度。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过渡区设置多个子过渡区,该多个子过渡区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随着与第一显示区域210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从而使得显示屏的亮度是渐变的,对用户更加友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元件包括多个子元件,其中,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子元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小于远离第二显示区域的子元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

下面结合图7说明第一元件包括多个子元件的实施方式。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域210中第一元件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7所示,第一显示区域210中的多个子元件例如可以包括第一子元件710、第二子元件720、第三子元件730和第四子元件74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子元件710的反射程度小于第二子元件720的反射程度,第二子元件720的反射程度小于第三子元件730的反射程度,第三子元件730的反射程度小于第四子元件740的反射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靠近第二显示区域的子元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小于远离第二显示区域的子元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实现了第一显示区域210对外界反射程度的梯度过渡,从而使得肉眼看到的显示屏更加自然。例如在显示屏黑屏时,肉眼看起来的显示屏能够达到一体黑的效果,而不是第一显示区域210比第二显示区域220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为了降低显示屏中的显示元件(例如像素)对外界反射光的反射,使得用户可以看清屏幕上的显示内容,可以在显示屏上贴偏光片,并且将显示屏中与摄像头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偏光片用第一元件代替,通过第一元件防止第一显示元件的金属部件反射的外界光进入人眼,而第一元件的透光率大于偏光片,因此该显示屏既能够使得用户看清显示屏中与摄像头相对于的位置处的显示内容,而且不影响外界光经过屏幕进入摄像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为了使得更多的外界光进入摄像头,可以降低与摄像头相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像素密度。外界光通过像素与像素之间的间距进入摄像头,降低第一显示区域的像素密度能够增加像素和像素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更多的外界光进入摄像头。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本体、显示屏和摄像头。本体形成容纳空间,显示屏设置于容纳空间中,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摄像头设置于容纳空间中与第一显示区域相对的位置处。其中,第一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第一元件用于降低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第二显示区域包括第二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第二元件用于降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第一元件的透光率大于第二元件的透光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元件包括由透光率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一材料制成的第一结构,第一结构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一结构被配置为使得由第一表面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第一反射光与第二反射光干涉相消,以降低第一显示区域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其中,第二反射光包括外界光经由第一结构到达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并由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反射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结构包括层叠的多个子结构,在多层子结构中两个相邻子结构所形成的分界面反射外界光而形成分界面反射光。其中,由第一表面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第一反射光、分界面反射光和第二反射光干涉相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显示区域包括过渡区和非过渡区。其中,过渡区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在非过渡区和第一显示区域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过渡区包括多个子过渡区。其中,靠近第一显示区域的子过渡区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大于远离第一显示区域的子过渡区的反射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过渡区包括由第二材料制成的第二结构,第二结构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其中,第二结构被配置为第三表面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第三反射光与第四反射光干涉相消,以降低过渡区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第四反射光包括外界光经由第二结构到达过渡区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由过渡区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元件中的金属部件反射外界光而形成的反射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过渡区被设置为环绕第一显示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元件包括多个子元件,其中,靠近第二显示区域的子元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小于远离第二显示区域的子元件对外界光的反射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第一显示区域的像素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域的像素密度。降低第一显示区域的像素密度能够使得更多的外界光进入摄像头,从而使得摄像头采集到更加清晰的图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