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0766发布日期:2019-04-09 21:0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智能化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驾驶过程中就常常需要使用手机进行导航,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较大的震动,因此需要通过手机支架对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进行安装固定。

现有的手机支架(重力支架、电动支架等)一般包括左、右夹臂和底臂,左、右臂设有用于夹持手机的夹持部,底臂设有用于支撑手机的支持部。为了避免夹持不稳,夹持部容置手机侧边的夹持宽度需要与手机的厚度匹配。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较厚的防摔手机保护壳,其厚度可以达到5mm以上,再加上边框,可以让手机的厚度大幅增加,对于安装了这种防摔手机保护壳的手机,如果要将其夹持住,就必须增加夹持部的夹持宽度,然而,这种夹持宽度较大的手机支架,在夹持未安装保护壳或者安装了超薄保护壳的手机时,由于手机在支架壳体的垂直方向上的自由度过大,使得夹持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支架,能夹持多种不同厚度的移动终端,并能保证夹持稳定性。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包括支撑座、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地设置在支撑座的两侧,第一夹臂上位于支撑座外的一端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臂上位于支撑座外的一端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靠近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夹持槽,第一夹持槽内设有第一垫块,第一垫块上设有第二夹持槽,第一夹持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夹持槽的宽度;第二夹持部靠近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有第三夹持槽,第三夹持槽内设有第二垫块,第二垫块上设有第四夹持槽,第三夹持槽的宽度大于第四夹持槽的宽度;第二夹持槽由第一垫块的中部凹陷形成;第四夹持槽由第二垫块的中部凹陷形成;移动终端支架还包括支撑臂,支撑臂设置在支撑座的下方,支撑臂上位于支撑座外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移动终端的支撑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持槽内设有多块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垫块,各第一垫块为条状凸起;所述第三夹持槽内设有多块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垫块,各第二垫块为条状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垫块的局部凹陷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一夹持槽的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二垫块的局部凹陷形成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第三夹持槽的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第四夹持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垫块沿着所述第一夹臂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垫块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槽的槽壁,所述第一垫块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夹持槽的另一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二垫块沿着所述第二夹臂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垫块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三夹持槽的槽壁,所述第二垫块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夹持槽的另一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第四夹持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垫块包括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二垫块包括第三卡持部和第四卡持部,所述第三卡持部与所述第四卡持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卡持部与所述第四卡持部之间形成所述第四夹持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支架包括由硅胶制作的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垫块和所述第二垫块上设有多条防滑凸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夹持槽和所述第四夹持槽的槽壁与槽底通过凹曲面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能夹持多种不同厚度的移动终端,并能保证夹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夹持的局部拆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支架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臂与支撑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支撑臂与支撑板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夹持的局部拆分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支架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4,移动终端支架100包括支撑座10、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和支撑臂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相对地设置在支撑座10的两侧,支撑臂40设置在支撑座10的下方,第一夹臂20上位于支撑座40外的一端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第一夹持部22,第二夹臂30上位于支撑座10外的一端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第二夹持部32,第一夹持部22与第二夹持部32相对设置,支撑臂40上位于支撑座10外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移动终端的支撑部42。

支撑座10包括前壳11、后壳12和支撑板13。前壳11连接在后壳12上。前壳11上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由前壳11的局部表面凹槽形成。支撑板13可活动地设置在容置槽内,且支撑板13的表面与前壳11的表面共面。

支撑座10内设有传动轴14、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传动齿轮16和弹性复位件,优选地,传动轴14、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的一端固定在后壳12上。传动齿轮16可转动地连接在传动轴14上,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传动齿轮16固定在传动轴14上,传动轴14可转动地连接于前壳11与后壳12之间。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或拉簧;当弹性复位件为扭簧时,弹性复位件与传动轴14同轴设置,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支撑座10的前壳11上,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传动齿轮16;当弹性复位件为拉簧时,弹性复位件沿着水平方向设置,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支撑座10的前壳11上,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夹臂20或第二夹臂30;当弹性复位件为拉簧时,弹性复位件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支撑座10的前壳11上,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臂40。

第一夹臂20的一端沿着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座10内,第一夹臂20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部22,第一夹持部22位于前壳11的上方。第一夹臂20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03,第一限位槽10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夹臂20的移动方向设置,且第一限位柱设置于第一限位槽103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臂20上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有第一传动齿条23,第一传动齿条23沿着第一夹臂20的长度方向设置。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夹臂20可直接固定于支撑座10的一侧,或者第一夹臂20通过电机和齿轮轴组件进行驱动,根据实际需要可自由选择。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5和图6所示,第一夹持部22靠近第二夹持部32的一侧设有第一夹持槽104a,第一夹持槽104a内设有第一垫块24,第一垫块24上设有第二夹持槽104b,第一夹持槽104a的宽度W1大于第二夹持槽104b的宽度W2,其中第一夹持槽104a的宽度W1等于第一夹持槽104a两槽壁之间的距离,第二夹持槽104b的宽度W2等于第一夹持槽104a的槽壁与第二夹持槽104b的槽壁之间的距离,如图6所示。第二夹持槽104b的槽底与槽壁之间通过凹曲面过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槽104a内设有多块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垫块24,优选地,各第一垫块24沿着第一夹臂20的宽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且各第一垫块24为条状凸起。第一垫块24的局部凹陷形成第一台阶241,第一台阶241与第一夹持槽104a的槽壁之间形成第二夹持槽104b。第一台阶241上可凹陷形成长度更小的台阶,所述台阶与第一夹持槽104a的槽壁之间形成宽度更小的夹持槽,用以适应厚度较小的移动终端。第一垫块24是由硅胶制作形成,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2可适应多种不同厚度的移动终端;当厚度较大的移动终端侧边夹持在第一夹持部22的第一夹持槽104a内时,移动终端的侧面可抵靠在第一垫块24上;当厚度较小的移动终端侧边夹持在第一夹持部22的第二夹持槽104b内时,移动终端的侧面可抵靠在第一台阶241上。为了防止移动终端打滑,第一垫块24上设有多条防滑凸纹,即第一台阶241上设有多条防滑凸纹。

第二夹臂30与第一夹臂20相对设置,第二夹臂30的一端沿着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座10内,第二夹臂3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夹持部32,第二夹持部32与第一夹持部22相对设置,第二夹持部32位于前壳11的上方。第二夹臂30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05,第二限位槽105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夹臂30的移动方向设置,且第二限位柱设置于第二限位槽105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臂30上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有第二传动齿条33,第二传动齿条33沿着第二夹臂3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传动齿条33平行于第一传动齿条23。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夹臂30可直接固定于支撑座10的另一侧,或者第二夹臂30通过电机和齿轮轴组件进行驱动,根据实际需要可自由选择。

进一步地,请参照如图1、图5和图6,第二夹持部32靠近第一夹持部22的一侧设有第三夹持槽104c,第三夹持槽104c内设有第二垫块34,第二垫块34上设有第四夹持槽104d,第三夹持槽104c的宽度W1大于第四夹持槽104d的宽度W2,其中第三夹持槽104c的宽度W1等于第三夹持槽104c两槽壁之间的距离,第四夹持槽104d的宽度W2等于第三夹持槽104c的槽壁与第四夹持槽104d的槽壁之间的距离,如图6所示。第四夹持槽104d的槽底与槽壁之间通过凹曲面过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夹持槽104c内设有多块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垫块34,优选地,各第二垫块34沿着第二夹臂30的宽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且各第二垫块34为条状凸起。第二垫块34的局部凹陷形成第二台阶341,第二台阶341与第三夹持槽104c的槽壁之间形成第四夹持槽104d。第二台阶341上可凹陷形成长度更小的台阶,所述台阶与第一夹持槽104a的槽壁之间形成宽度更小的夹持槽,用以适应厚度较小的移动终端。第二垫块34是由硅胶制作形成,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32可适应多种不同厚度的移动终端;当厚度较大的移动终端另一侧边夹持在第二夹持部32 的第三夹持槽104c内时,移动终端的侧面可抵靠在第二垫块34上;当厚度较小的移动终端另一侧边夹持在第二夹持部32 的第四夹持槽104d内时,移动终端的侧面可抵靠在第二台阶341上。为了防止移动终端打滑,第二垫块34上设有多条防滑凸纹,即第二台阶341上设有多条防滑凸纹。

支撑臂40的一端沿着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座10内,支撑臂40的另一端设有支撑部42,支撑部42位于前壳11的上方。支撑臂40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有第三传动齿条43,第三传动齿条43沿着支撑臂4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传动齿条43垂直于第一传动齿条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齿条23、第二传动齿条33和第三传动齿条43分别与传动齿轮16相互啮合,当支撑臂40受到外力作用向下移动时,支撑臂40带动传动齿轮16转动,使传动齿轮16驱动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向彼此靠近;当作用于支撑臂40的外力消失时,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使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和支撑臂40复位。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臂与支撑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支撑臂与支撑板拆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支撑臂40包括传动件44、调节件45和弹性件46。传动件44上设有过孔106,过孔106沿着支撑臂40的移动方向设置,第三传动齿条43设置于过孔106的孔壁上,且传动齿轮16的一端位于过孔106中。传动件44的端部设有导向板441,调节件45位于传动件44的下方,调节件45靠近传动件44的一端设有导向槽107,导向板441设置于导向槽107中,导向板441与导向槽107的槽壁之间通过定位齿条451与凸齿464啮合定位传动件44和调节件45。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槽107的槽壁上设有所述定位齿条451,定位齿条451沿着调节件45的移动方向设置,导向板441靠近定位齿条451的一侧设有所述凸齿464;或者导向槽107的槽壁上设有所述凸齿464,导向板441靠近凸齿464的一侧设有所述定位齿条451,定位齿条451沿着调节件45的移动方向设置;当调节件45受到向下的外力时,调节件45可向着远离传动件44的方向移动,实现调节支撑臂40的长度;当作用于调节件44的外力消失时,定位齿条451与凸齿464啮合定位传动件44和调节件45。值得一提的是,支撑臂40的传动件44可直接固定于支撑座10的底部,或者传动件44通过电机和齿轮轴组件进行驱动,根据实际需要可自由选择。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弹性件46包括第一固定板461、第二固定板462和弹片463。第一固定板461与第二固定板462相对设置地连接在导向板441上,弹片463位于导向板441的一侧,弹片463连接于第一固定板461与第二固定板462之间,凸齿464固定在弹片463上,凸齿464为弹性凸齿464,优选地,凸齿464是由弹片463的局部向着靠近定位齿条451的方向凸出一体形成。

为了方便弹片463在调节支撑臂40长度时发生弹性变形,导向板441靠近定位齿条451的一侧设有避让槽108,弹片463位于避让槽108中,当调节件45向着远离或靠近传动件44的方向移动时,凸齿464受定位齿条451的挤压使得弹片463可向着避让槽108内弹性变形。

进一步地,支撑板13与导向板441连接,支撑板13靠近调节件45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柱131和第二导向柱132,调节件45上设有第一导向孔109a和第二导向孔109b,第一导向孔109a和第二导向孔109b沿着支撑臂40的移动方向设置,第一导向柱131设置于第一导向孔109a中,第二导向柱132设置于第二导向孔109b中。当调节件45向着远离传动件44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导向柱131和第二导向柱132分别在第一导向孔109a和第二导向孔109b中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柱131和第二导向柱132例如为螺栓,支撑板13上设有配合连接第一导向柱131和第二导向柱132的螺孔,第一导向柱131和第二导向柱132的设置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

优选的,导向槽107位于第一导向孔109a和第二导向孔109b的中间,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第二实施例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100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100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一垫块24和第二垫块34的结构不同。

具体地,第一夹持部22靠近第二夹持部32的一侧设有第一夹持槽104a,第一夹持槽104a内设有第一垫块24,第一垫块24上设有第二夹持槽104b,第一夹持槽104a的宽度W1大于第二夹持槽104b的宽度W2,其中第一夹持槽104a的宽度W1等于第一夹持槽104a两槽壁之间的距离,第二夹持槽104b的宽度W2等于第一夹持槽104a的两槽壁之间的距离,如图11所示。第一夹持槽104a内设有多块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垫块24,优选地,各第一垫块24沿着第一夹臂20的宽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且各第一垫块24为条状凸起。第二夹持槽104b是由第一垫块24的中部凹陷形成,且第二夹持槽104b的槽壁与槽底通过曲面过渡连接。

第二夹持部32靠近第一夹持部22的一侧设有第三夹持槽104c,第三夹持槽104c内设有第二垫块34,第二垫块34上设有第四夹持槽104d,第三夹持槽104c的宽度W1大于第四夹持槽104d的宽度W2,其中第三夹持槽104c的宽度W1等于第三夹持槽104c两槽壁之间的距离,第四夹持槽104d的宽度W2等于第四夹持槽104d的两槽壁之间的距离,如图11所示。第三夹持槽104c内设有多块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垫块34,优选地,各第二垫块34沿着第二夹臂30的宽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且各第二垫块34为条状凸起。第四夹持槽104d是由第二垫块34的中部凹陷形成,且第四夹持槽104d的槽壁与槽底通过曲面过渡连接。

第三实施例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100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100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一垫块24和第二垫块34的结构不同。

具体地,第一夹持部22靠近第二夹持部32的一侧设有第一夹持槽104a,第一夹持槽104a内设有第一垫块24,第一垫块24上设有第二夹持槽104b,第一夹持槽104a的宽度W1大于第二夹持槽104b的宽度W2,其中第一夹持槽104a的宽度W1等于第一夹持槽104a两槽壁之间的距离,第二夹持槽104b的宽度W2等于第一夹持槽104a的两槽壁之间的距离,如图13所示。第二夹持槽104b由第一垫块24的中部凹陷形成,第二夹持槽104b的槽底与槽壁之间通过凹曲面过渡连接,具体地,第一垫块24包括第一卡持部24a和第二卡持部24b,第一卡持部24a与第二卡持部24b相对设置,第一卡持部24a与第二卡持部24b之间形成第二夹持槽104b。

第二夹持部32靠近第一夹持部22的一侧设有第三夹持槽104c,第三夹持槽104c内设有第二垫块34,第二垫块34上设有第四夹持槽104d,第三夹持槽104c的宽度W1大于第四夹持槽104d的宽度W2,其中第三夹持槽104c的宽度W1等于第三夹持槽104c两槽壁之间的距离,第四夹持槽104d的宽度W2等于第四夹持槽104d的两槽壁之间的距离,如图13所示。第四夹持槽104d由第二垫块34的中部凹陷形成,第四夹持槽104d的槽底与槽壁之间通过凹曲面过渡连接,具体地,第二垫块34包括第三卡持部34a和第四卡持部34b,第三卡持部34a与第四卡持部34b相对设置,第三卡持部34a与第四卡持部34b之间形成第四夹持槽104d。

第四实施例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100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架100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一垫块24和第二垫块34的结构不同。

具体地,第一夹持部22靠近第二夹持部32的一侧设有第一夹持槽104a,第一夹持槽104a内设有第一垫块24,第一垫块24上设有第二夹持槽104b,第一夹持槽104a的宽度W1大于第二夹持槽104b的宽度W2,其中第一夹持槽104a的宽度W1等于第一夹持槽104a两槽壁之间的距离,第二夹持槽104b的宽度W2等于第一夹持槽104a的槽壁与第二夹持槽104b的槽壁之间的距离,如图15所示。第二夹持槽104b由第一垫块24的中部凹陷形成,第二夹持槽104b的槽底与槽壁之间通过凹曲面过渡连接,具体地,第一垫块24沿着第一夹臂20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垫块24的一侧连接于第一夹持槽104a的槽壁,第一垫块24的另一侧与第一夹持槽104a的另一槽壁之间形成第二夹持槽104b。

第二夹持部32靠近第一夹持部22的一侧设有第三夹持槽104c,第三夹持槽104c内设有第二垫块34,第二垫块34上设有第四夹持槽104d,第三夹持槽104c的宽度W1大于第四夹持槽104d的宽度W2,其中第三夹持槽104c的宽度W1等于第三夹持槽104c两槽壁之间的距离,第四夹持槽104d的宽度W2等于第三夹持槽104c的槽壁与第四夹持槽104d的槽壁之间的距离,如图15所示。第四夹持槽104d由第二垫块34的中部凹陷形成,第四夹持槽104d的槽底与槽壁之间通过凹曲面过渡连接,具体地,第二垫块34沿着第二夹臂30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垫块34的一侧连接于第三夹持槽104c的槽壁,第二垫块34的另一侧与第三夹持槽104c的另一槽壁之间形成第四夹持槽104d。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1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单手即可完成夹持移动终端的动作。而且,支撑臂40的长度可进行调节,能适应多种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避免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对移动终端侧壁的按键造成影响,能满足用户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100能夹持多种不同厚度的移动终端,并能保证夹持稳定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上述移动终端支架100的结构做适应性调整,例如:两夹臂的夹持力度、两夹臂之间的距离等做调整,这种移动终端支架100不仅仅可以用于夹持手机,还可以用于夹持平板电脑、笔记本、车载电脑等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