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0747发布日期:2019-04-09 21:09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撑装置,尤其是一种方便携带及使用的手机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社交软件,手机电影、电视剧等丰富的手机内容,常常使人们“机不离手”,为了方便手机使用,已经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手机支架,如车载支架、悬挂式支架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支撑装置,该手机支撑装置体积小,方便携带,能够将手机支撑在桌面、墙面、窗户等物体表面,而且操作非常方便。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机支撑装置,其包括:尺寸与手机的背部尺寸接近、呈片状的刚性基体;设置于所述刚性基体的背面的、用于将所述刚性基体吸附固定至物体表面的微吸胶;设置于所述刚性基体的、用于与手机上的第一磁吸元件配合将手机固定至所述刚性基体的正面的第二磁吸元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刚性基体的边沿的、方便人手抓握并将所述刚性基体从所述物体表面驳离的拉手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刚性基体为铁片,所述第二磁吸元件和所述刚性基体为同一个铁片。

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吸元件为等间距固定在所述刚性基体上的若干磁体。

优选地,所述拉手部为柔性拉手部或半柔性拉手部。

优选地,所述拉手部为拉带,所述拉带铆接固定在所述刚性基体的边沿。

优选地,所述拉手部为拉绳,所述拉绳系设于所述刚性基体的边沿的孔中。

优选地,所述拉手部为拉环,所述拉环通过一软绳挂设于所述刚性基体的边沿。

优选地,所述刚性基体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的外表面包覆有柔性装饰层。

优选地,所述拉手部由所述柔性装饰层延伸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薄片式设计,体积小巧,携带方便。能够方便地将手机支撑在桌面、墙面、窗户等物体表面。同时,设计有拉手部,能够容易地从物体表面驳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手机支撑装置的实施例1的背面示意图;

图2为其A-A剖视图;

图3为本手机支撑装置的实施例2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其B-B剖视图;

图5为本手机支撑装置的实施例3的背面示意图;

图6为其C-C剖视图;

图7为本手机支撑装置的实施例4的背面示意图;

图8为其D-D剖视图;

图9为本手机支撑装置的实施例5的背面示意图;

图10为其E-E剖视图;

图11为本手机支撑装置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手机支撑装置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13为本手机支撑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2,本手机支撑装置包括:尺寸与手机的背部尺寸接近、呈片状的刚性基体1,刚性基体1为铁片;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背面的、用于将刚性基体1吸附固定至物体表面的微吸胶3;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用于与手机上的第一磁吸元件配合将手机固定至刚性基体1的正面的第二磁吸元件,该第二磁吸元件和刚性基体1为同一个铁片;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边沿的、方便人手抓握并将刚性基体1从所述物体表面驳离的拉手部2,拉手部2为拉绳,所述拉绳系设于刚性基体1的边沿的孔中。

进一步在刚性基体1和第二磁吸元件的外表面包覆有柔性装饰层4,柔性装饰层4可以是皮、革、织物等材质,可以在构成刚性基体1和第二磁吸元件的铁片的正面和背面分别粘贴或者包裹柔性装饰层,将两层柔性装饰层的对应边沿粘结固定或缝合固定。柔性装饰层4除了起装饰作用外,还可保护手机表面避免被刮花。

实施例2:

请参照图3、图4,本手机支撑装置包括:尺寸与手机的背部尺寸接近、呈片状的刚性基体1,刚性基体1为铁片;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背面的、用于将刚性基体1吸附固定至物体表面的微吸胶3;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用于与手机上的第一磁吸元件配合将手机固定至刚性基体1的正面的第二磁吸元件,该第二磁吸元件和刚性基体1为同一个铁片;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边沿的、方便人手抓握并将刚性基体1从所述物体表面驳离的拉手部2,拉手部2为拉环,所述拉环通过一软绳5挂设于刚性基体1的边沿。

进一步在刚性基体1和第二磁吸元件的外表面包覆有柔性装饰层4。柔性装饰层4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请参照图5、图6,本手机支撑装置包括:尺寸与手机的背部尺寸接近、呈片状的刚性基体1,刚性基体1为铁片;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背面的、用于将刚性基体1吸附固定至物体表面的微吸胶3;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用于与手机上的第一磁吸元件配合将手机固定至刚性基体1的正面的第二磁吸元件,该第二磁吸元件和刚性基体1为同一个铁片;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边沿的、方便人手抓握并将刚性基体1从所述物体表面驳离的拉手部2,拉手部2为拉带,所述拉带铆接固定在所述刚性基体1的边沿。

进一步在刚性基体1和第二磁吸元件的外表面包覆有柔性装饰层4。柔性装饰层4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请参照图7、图8,本手机支撑装置包括:尺寸与手机的背部尺寸接近、呈片状的刚性基体1,刚性基体1为铁片;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背面的、用于将刚性基体1吸附固定至物体表面的微吸胶3;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用于与手机上的第一磁吸元件配合将手机固定至刚性基体1的正面的第二磁吸元件,该第二磁吸元件和刚性基体1为同一个铁片;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边沿的、方便人手抓握并将刚性基体1从所述物体表面驳离的拉手部2。

在刚性基体1和第二磁吸元件的外表面包覆有柔性装饰层4。柔性装饰层4可以是皮、革、织物等材质,可以在构成刚性基体1和第二磁吸元件的铁片的正面和背面分别粘贴或者包裹柔性装饰层,将两层柔性装饰层的对应边沿粘结固定或缝合固定。柔性装饰层4除了起装饰作用外,还可保护手机表面避免被刮花。

拉手部2由所述柔性装饰层4延伸构成,刚性基板1的一个角部有缺口,拉手部2设置在刚性基板的该缺口处。

实施例5:

请参照图9、图10,本手机支撑装置包括:尺寸与手机的背部尺寸接近、呈片状的刚性基体1,刚性基体1为铁片;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背面的、用于将刚性基体1吸附固定至物体表面的微吸胶3;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用于与手机上的第一磁吸元件配合将手机固定至刚性基体1的正面的第二磁吸元件,该第二磁吸元件和刚性基体1为同一个铁片;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边沿的、方便人手抓握并将刚性基体1从所述物体表面驳离的拉手部2。

在刚性基体1和第二磁吸元件的外表面包覆有柔性装饰层4。柔性装饰层4可以是皮、革、织物等材质,可以在构成刚性基体1和第二磁吸元件的铁片的正面和背面分别粘贴或者包裹柔性装饰层,将两层柔性装饰层的对应边沿粘结固定或缝合固定。

拉手部2由所述柔性装饰层4延伸构成,拉手部2设置在刚性基板1的整个上沿处。

上述五个实施例中,第二磁吸元件和刚性基体1为同一铁片,对应的,需在手机设置磁体(第一磁吸元件),磁体可以设置在手机背夹中或设置在手机背壳。

在下述的实施例中,第二磁吸元件采用磁体,相应的,需在手机设置与该磁体配合的第一磁吸元件,例如,磁体、铁片。

实施例6:

请参照图11,本手机支撑装置包括:尺寸与手机的背部尺寸接近、呈片状的刚性基体1;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背面的、用于将刚性基体1吸附固定至物体表面的微吸胶3;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用于与手机上的第一磁吸元件配合将手机固定至刚性基体1的正面的第二磁吸元件6,第二磁吸元件6为等间距固定在刚性基体1上的若干磁体;设置于刚性基体1的边沿的、方便人手抓握并将刚性基体1从所述物体表面驳离的拉手部。图11中未示出拉手部,拉手部可以是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的任意一种拉手部。

同样,在刚性基体1和第二磁吸元件6的外表面包覆有柔性装饰层4。柔性装饰层4可以是皮、革、织物等材质,可以先将第二磁吸元件6排布在刚性基体1的正面,然后在刚性基体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粘贴或者包裹柔性装饰层,将两层柔性装饰层的对应边沿粘结固定或缝合固定。

下面以实施例5中的手机支撑装置为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参照图12,使用时,将微吸胶3朝向物体300(如桌面、墙壁、窗户等)表面,按压手机支撑装置100,将手机支撑装置100固定至物体300表面,然后将手机200的背部接近刚性基体1的正面,结合图13,第二磁吸元件和手机200的第一磁吸元件201配合,将手机200磁吸固定在刚性基体1的正面,从而实现了手机200在物体300表面的支撑。用完后,首先取下手机200,然后用手抓住拉手部2向远离物体300的方向拉动,使微吸胶3与物体表面分离,从而实现了刚性基体1从物体表面驳离。可以看出,该手机支撑装置整体上仅为一个薄片结构,体积小巧,携带非常方便,而且操作非常简单方便。其中,拉手部2的设置,大大方便了使用后从物体表面驳离的操作。

上述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详细的说明仅仅限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对上述方案进行的各种润饰、等效变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