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充电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7852发布日期:2019-10-15 18:2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充电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机充电支架。



背景技术:

手机是当代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目前,在现有技术中手机基本上都是大屏的智能手机,屏幕的耗电量占据了手机总的耗电量的一大部分,特别是在观看影视节目以及娱乐节目的时候,手机的耗电量会更大。充电宝作为手机的备用电源,可以为手机提供充足的电力,是包括年轻人、商务人士等多种人群必备的日常用品。

当我们在旅途中的时候,经常需要几个小时的旅程,很多人都喜欢看上一部电影或者一些其它娱乐节目,但手机长时间使用会造成其缺少电量,这时候就会使用充电宝进行充电,但如果没有专用的手机托架,可能需要用手拿着手机观看,长时间使用就会很疲惫,而且手机在充电时充电线会显得很杂乱,容易被其他物体勾住导致手机跌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充电支架,以解决现有的手机在充电宝充电时不方便使用且充电线杂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充电支架,包括:第一定型软管、充电数据线以及内置有移动电源的底盒,所述第一定型软管的下端与所述底盒相连,所述第一定型软管的上端装设有第一夹持部件,所述充电数据线穿设在所述第一定型软管的内部,所述充电数据线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电源电连接,所述充电数据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定型软管的上端外部并卡设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件上,用于与手机的充电孔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盒上装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中空结构并套设在所述第一定型软管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底盒的侧壁开设有第一线孔,所述线孔靠近所述底盒内侧的一端装设有空心铆钉,所述第一定型软管位于所述第一线孔内的部分与所述空心铆钉相连,所述第一定型软管与所述第一线孔之间装设有缓冲套筒,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套设在所述缓冲套筒外露于所述第一线孔的外部。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定型软管,所述第二定型软管与所述第一定型软管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盒的两侧,所述第二定型软管与所述底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型软管的外部套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定型软管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夹持部件。

优选地,所述底盒与所述第二定型软管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线孔,所述第二线孔靠近所述底盒内侧的一端装设有所述空心铆钉,所述第二定型软管位于所述第二线孔内的部分与所述空心铆钉相连,所述第二定型软管与所述第二线孔之间装设有所述缓冲套筒,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套设在所述缓冲套筒外露于所述第二线孔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焊接在所述第二定型软管的上端,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焊接在所述第二定型软管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底盒包括底盒座和底盒顶盖,所述底盒顶盖装设在所述底盒座上,所述底盒座内部设有移动电源放置腔室和耳机放置腔室,所述线孔与所述移动电源放置腔室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型软管和第二定型软管均为金属定型软管。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充电支架,将移动电源、充电数据线与手机支架结合,既能让手机在充电的同时起到支撑作用,防止长时间手持疲劳,方便手机的使用,并且手机支架可以任意转动,满足不同视角的使用需求;同时又能使充电数据线隐藏在第一定型软管内,从而保持线条的整洁,不容易被其他物件勾住,便于提高手机及整个支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充电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定型软管和第一支撑杆与底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置移动单元的底盒座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定型软管;2、充电数据线;3、底盒;4、移动电源;5、第一夹持部件;6、第一支撑杆;7、第一线孔;8、空心铆钉;9、缓冲套筒;10、第二定型软管;11、第二支撑杆;12、第二夹持部件;13、第二线孔;31、底盒座;32、底盒顶盖;311、移动电源放置腔室;312、耳机放置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充电支架,包括:第一定型软管1、充电数据线2和底盒3,底盒3内置有移动电源4,第一定型软管1为中空的定型管状结构,具体可采用金属定型软管或者硅胶定型软管,这种定型软管可以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一定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定型软管1采用金属定型软管,一方面其使用寿命较长,另一方面其支撑能力较硅胶定型软管强一些,有利于手机的支撑。

具体地,第一定型软管1大体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下端与底盒3固定连接,可以在底盒3上与第一定型软管1的连接处开设孔洞,用于穿设充电数据线2,开设的孔洞的直径以能穿过充电数据线2较小的一端接头为宜。第一定型软管1的上端可以弯折呈水平方向设置,且在其上端处安装有第一夹持部件5,第一夹持部件5具体可采用手机卡座或者手机夹,并通过连接件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定型软管1上,用于手机的夹持。当然,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更加。充电数据线2较大的一端即设有USB接头的一端与移动电源4的电源电连接,充电数据线2的另一端即较小的一端从孔洞内穿入第一定型软管1,并从第一定型软管1的上端穿出后并卡设在第一夹持部件5上,便于与安装在第一夹持部件5上的手机相连即可进行充电。其中,可通过在第一夹持部件5上装设卡夹或者卡扣件对第一定型软管1进行固定,当然这种固定方式能够快速调整充电数据线2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的使用位置和手机型号。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充电支架,将移动电源、充电数据线与手机支架结合,既能让手机在充电的同时起到支撑作用,方便手机的使用,并且手机支架可以任意转动,满足不同视角的使用需求;同时又能使充电数据线隐藏在第一定型软管内,从而保持线条的整洁,不容易被其他物件勾住,便于提高手机以及整个支架的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协助第一定型软管1的支撑,避免第一定型软管1过度变形影响支架的整体外观,同时保护第一定型软管1,可在第一定型软管1的外部加装第一支撑杆6。具体地,第一支撑杆6与底盒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6采用中空结构设计,可套设在第一定型软管1的外部,作为第一定型软管1的辅助支撑。在第一支撑杆6的上端还外露有一段第一定型软管1,便于手机的角度和位置调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杆6可从第一支撑杆6的顶端穿出,也可从第一支撑杆6的侧边穿出,具体可通过第一支撑杆6的侧边开孔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减小整个手机充电支架的存放空间,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定型软管1和第一支撑杆6与底盒3之间设置成可转动的连接结构。具体地,在底盒3的侧壁开设有第一线孔7,第一线孔7相当于前述实施例的孔洞,既可以方便充电数据线2的连接,又可以实现第一定型软管1和第一支撑杆6的转动连接。在第一线孔7靠近底盒3内侧的一端装设有空心铆钉8,空心铆钉8的凸起部分位于第一线孔7的端部外侧,主要起定位作用。

空心铆钉8的直筒部分位于第一线孔7内部,第一定型软管1的下端呈直角结构,其水平部分与空心铆钉8的直筒部分的端部相连,具体可与空心铆钉8的直筒部分焊接,也可套在空心铆钉的直筒部分外侧并固定连接。同时,为了保证第一定型软管1不随意发生转动,在第一定型软管1与第一线孔7之间填充有缓冲套筒9,缓冲套筒9可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缓冲套筒9可填充第一定型软管1与第一线孔7之间的间隙,使得只有在施加外力时,底盒3才能绕第一定型软管1转动,这样在不需要使用手机充电支架时可将底盒3旋转至与第一定型软管1平行的位置,将底盒3旋转90°后,整个支架的占用空间变小,方便贮存和携带。为了便于第一支撑杆6随着第一定型软管1转动,同时增加支架连接的整体性,将缓冲套筒9设计的较第一线孔7长一点,有一部分外露在第一线孔7的外侧,第一支撑杆6的下端弯折部分套接在缓冲套筒9外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为了提高整个手机支架的结构稳定性,所述手机充电支架还包括第二定型软管10,第二定型软管10采用与第一定型软管1相同的结构和材质。第二定型软管10与第一定型软管1对称设置在底盒3的两侧,同时在第二定型软管10的外部套设有第二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1可与第一支撑杆6的结构和大小相同,第二定型软管10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夹持部件12,第二夹持部件12可通过连接件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定型软管10的上端,用于夹持手机。这样可以利用第一夹持部件5和第二夹持部件12对同一手机进行夹持,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和装置的稳定性。

当然,对于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充电接口的移动电源4,可在第一夹持部件5和第二夹持部件12上分别夹持一个手机,分别充电和使用,只需加装一根充电数据线2即可,加装的充电数据线同样可以隐藏在第二定型软管10中,其结构与第一定型软管1的设置方式相同,并且另外一根充电数据线2也可同样卡设在第二夹持部件12上,方便对第二夹持部件12上的手机充电。

同时,为了便于底盒3的转动,第二定型软管10与底盒3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定型软管1与底盒3的连接结构相同,具体地,底盒3与第二定型软管10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线孔13,第二线孔13与第一线孔7对称设置在底盒3的两侧,第二线孔13靠近底盒内侧的一端同样装设有空心铆钉8,第一定型软管10位于第二线孔13内的部分与空心铆钉8相连,第二定型软管1与第二线孔13之间同样装设有缓冲套筒9,第二支撑杆11的下端套设在缓冲套筒9外露于第二线孔13的外部。第二定型软管10与底盒3的连接结构设计可完全参考第一定型软管1与底盒3的结构设计,两侧的第一定型软管1和第二定型软管10以及其各自的附属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11)均可看作是对称设计。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底盒3具体包括底盒座31和底盒顶盖32,底盒顶盖32装设在底盒座31上,底盒座31内划分为移动电源放置腔室311和耳机放置腔室312,中间通过挡板隔开,耳机放置腔室312可放置耳机,方便收纳和使用。如果位于第一定型软管1和第二定型软管10均与底盒3转动连接,则需要将两个第一线孔7和第二线孔13分别设置在与移动电源放置腔室311连通的位置,同时也要保证第一定型软管1和第二定型软管10的对称设置,以便于充电数据线2与移动电源4连接后分别从第一线孔7穿入至定型软管中。如果仅第一定型软管1与底盒3连接,则底盒上的第一线孔7的设置位置灵活度较大,只需其与移动电源放置腔室311连通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