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克风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1523发布日期:2019-11-12 23:2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麦克风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麦克风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麦克风是将声音信号转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用于声音的输入。市面上最常用的麦克风为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其整体呈圆柱体结构。该麦克风上有两个焊点,该麦克风与电路板焊接前,先将两根电线的一端分别与麦克风两个焊点焊接,最后将两根电线的另一端与电路板的两个焊点焊接。目前该麦克风焊线工作大部分仍需要人工操作,人工先将该麦克风装入麦克风定位治具上与该麦克风配合的定位孔内,该定位孔内设有通孔,然后一手拿着电线,另一手拿着电烙铁进行焊线工作,焊线完成后需要用一根杆自下而上地穿入通孔将麦克风顶出,目前麦克风定位治具的缺点是:当定位孔偏大时,麦克风装入后松动,焊线时,麦克风容易晃动,焊接难度增加;当定位孔偏小时,麦克风装入后取出困难,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麦克风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麦克风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导向支架、前长凹形夹板、后长凹形夹板、螺栓一、弹簧、双行程驱动组件、上凹形载台、阻挡组件和收集盒,所述导向支架沿X轴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上凹形载台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前长凹形夹板下方,所述前长凹形夹板与所述后长凹形夹板相对设置,所述前长凹形夹板与所述后长凹形夹板的相对侧分别沿X轴向阵列有多个V形缺口和多个胶柱,多个所述胶柱分别与多个所述V形缺口相对应,所述前长凹形夹板和所述后长凹形夹板长度方向两端外侧部分别与所述导向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后长凹形夹板长度方向两端内侧部分别开设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栓一杆部滑动连接,所述螺栓一杆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前长凹形夹板螺纹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前长凹形夹板和所述后长凹形夹板之间,所述双行程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双行程驱动组件上部与所述后长凹形夹板驱动连接,所述双行程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后长凹形夹板沿Y轴向进行两段式行程运动,所述阻挡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导向支架前侧上,所述阻挡组件的阻挡端分别与所述前长凹形夹板长度方向两端前侧相对设置,所述收集盒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前长凹形夹板和所述后长凹形夹板之间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支架包括导向轴和矩形支撑块,所述矩形支撑块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向轴两端分别与对称的所述矩形支撑块上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凸形块、螺栓二和螺母,所述凸形块安装在所述导向支架前侧,所述凸形块的凸部开设螺纹孔,所述螺栓二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并穿过所述螺纹孔,所述螺母套装在所述螺栓二的杆部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双行程驱动组件包括Z字形固定架、滑台气缸、连接板和气缸,所述滑台气缸安装在所述Z字形固定架上,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滑台气缸上,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滑台气缸和所述气缸的驱动端均朝前设置,所述滑台气缸驱动所述连接板带动所述气缸沿Y轴向运动,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与后长凹形夹板后部浮动连接,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后长凹形夹板沿Y轴向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凹形定位框,所述凹形定位框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凹形定位框的开口朝前设置,所述收集盒位于所述凹形定位框内。

进一步地,所述V形缺口的V形面上固设有保护片。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片为海绵片或软胶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双行程驱动组件向前运动第一段行程驱动后长凹形夹板带动弹簧传动前长凹形夹板沿Y轴向运动至与阻挡组件的阻挡端抵接,这时多个V形缺口位于凹形载台上方,以便人工将多个麦克风分别对应多个V形缺口摆放在上凹形载台上。

多个麦克风摆放完成后,双行程驱动组件前向运动第二段行程驱动前长凹形夹板将弹簧压缩且带动多个胶柱沿Y轴向运动将多个麦克风夹持在多个胶柱与多个V形缺口之间,实现多个麦克风定位,防止麦克风在焊接电线时容易移动,达到降低焊线难度的效果。

人工将两根电线同一端分别焊接在麦克风上方的两个焊点后,双行程驱动组件向后运动第二段行程驱动后长凹形夹板将多个麦克风松开,这时弹簧做伸展运动通过其弹力以保证前长凹形夹板和后长凹形夹板保持张开,双行程驱动组件向后运动第一段行程驱动后长凹形夹板通过螺栓一带动前长凹形夹板传动多个麦克风运动到收集盒上方,这时多个麦克风掉落入收集盒内实现自动下料,省去了人工将多个麦克风逐个取出再放入收集盒的动作,体现出节省人力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一种麦克风定位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一种麦克风定位装置的复位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3:一种麦克风定位装置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一种麦克风定位装置的定位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5:一种麦克风定位装置的下料状态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麦克风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导向支架2、前长凹形夹板3、后长凹形夹板4、螺栓一5、弹簧6、双行程驱动组件7、上凹形载台8、阻挡组件9和收集盒10,导向支架2沿X轴向对称设置在底板1上,上凹形载台8安装在底板1上且位于前长凹形夹板3下方,上凹形载台8与前长凹形夹板3之间有间隔缝隙,上凹形载台8包括对称设置在底板1上的竖板81以及垂直安装在竖板81上的顶板82,前长凹形夹板3与后长凹形夹板4相对设置,前长凹形夹板3与后长凹形夹板4的底面共面设置,前长凹形夹板3与后长凹形夹板4的相对侧分别沿X轴向阵列有多个V形缺口31和多个胶柱41,多个胶柱41分别与多个V形缺口31相对应,多个胶柱41与后长凹形夹板4之间还设有胶水以进一步增强连接的紧固性,前长凹形夹板3和后长凹形夹板4长度方向两端外侧部分别与导向支架2滑动连接,后长凹形夹板4长度方向两端内侧部分别开设通孔,通孔与螺栓一5杆部滑动连接,螺栓一5杆部穿过通孔后与前长凹形夹板3螺纹连接,螺栓一5的杆部包括一体加工成型的光滑杆和螺纹杆,光滑杆与通孔滑动连接,具体地,通孔内嵌设直线轴承一,直线轴承一套设在光滑杆外围,螺纹杆与前长凹形夹板3螺纹连接,弹簧6设置在前长凹形夹板3和后长凹形夹板4之间,具体地,弹簧6套设在螺栓一5杆部的光滑杆外围,双行程驱动组件7安装在底板1后方上,双行程驱动组件7上部与后长凹形夹板4驱动连接,双行程驱动组件7驱动后长凹形夹板4沿Y轴向进行两段式行程运动,阻挡组件9对称设置在导向支架2前侧上方,阻挡组件9的阻挡端分别与前长凹形夹板3长度方向两端沿Y轴向的前侧相对设置,收集盒10设置在底板1上且位于前长凹形夹板3和后长凹形夹板4之间下方。

前长凹形夹板3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是与前长凹形夹板3一体加工成型的凸起一,后长凹形夹板4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是与后长凹形夹板4一体加工成型的凸起二。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导向支架2包括平行于底板1的导向轴21和垂直于底板1的矩形支撑块22,矩形支撑块22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底板1上,导向轴21两端分别与对称的矩形支撑块22上部固定连接。对称的凸起一外侧部内分别嵌设有直线轴承二,对称的凸起二外侧部内分别嵌设直线轴承三,直线轴承二和直线轴承三均套设在导向轴21外围,前长凹形夹板3和后长凹形夹板4分别通过直线轴承二和直线轴承三与导向轴21实现滑动。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阻挡组件9包括凸形块91、螺栓二92和螺母93,凸形块91安装在导向支架2前侧,凸形块91的凸部开设螺纹孔,螺栓二9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穿过螺纹孔,螺母93套装在螺栓二92的杆部外围,螺母93用于将螺栓二92锁死以固定螺栓二92,阻挡组件9的阻挡端为螺栓二92的后端。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和图3,双行程驱动组件7包括Z字形固定架71、滑台气缸72、连接板73和气缸74,滑台气缸72安装在Z字形固定架71上,连接板73安装在滑台气缸72上,气缸74安装在连接板73上,滑台气缸72和气缸74的驱动端均朝前设置,滑台气缸72驱动连接板73带动气缸74沿Y轴向运动,气缸74的驱动端与后长凹形夹板4后部浮动连接,气缸74驱动后长凹形夹板4沿Y轴向运动。滑台气缸72的行程和气缸74的行程分别为双行程驱动组件7的第一段行程和第二段行程,双行程驱动组件7向前运动第一段行程的过程即是滑台气缸72驱动连接板73带动气缸74向前运动的过程,双行程驱动组件7前向运动第二段行程的过程即是气缸74的驱动端向前运动的过程。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还包括凹形定位框11,凹形定位框11安装在底板1上,凹形定位框11位于上凹形载台8内,凹形定位框11的开口朝前设置,收集盒10位于凹形定位框11内,使收集盒10的后侧以及左右任一侧与凹形定位框11内侧贴合即完成对收集盒10的定位,收集盒10前侧安装有拉手101,通过拉手101将集满麦克风12的收集盒10向前拉出,拉手101用于方便取出收集盒10。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图3,凹形定位框11包括沿Y轴向延伸的矩形块一111和垂直于矩形块一111的矩形块二112,矩形块一111沿X轴向对称设置,矩形块二112位于矩形块一111与矩形块一111之间。

进一步地,V形缺口31的V形面上固设有固设有保护片。

进一步地,保护片为海绵片或软胶片。海绵片或软胶片通过粘胶贴在V形缺口31的V形面上,胶柱41和软胶片的材质采用硅胶或PU胶,胶柱41、海绵片或软胶片的作用均是为了避免麦克风12与前长凹形夹板3挤压时产生划痕。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复位过程:请参照图1和图2,双行程驱动组件7向前运动第一段行程驱动后长凹形夹板4带动弹簧6传动前长凹形夹板3沿Y轴向运动至与阻挡组件9的螺栓二92抵接,这时多个V形缺口31位于凹形载台上方,双行程驱动组件7向后运动第二段行程驱动后长凹形夹板向后运动,以便人工将多个麦克风12分别对应多个V形缺口31摆放在上凹形载台8上。

2、定位过程:请参照图1和图4,多个麦克风12摆放完成后,双行程驱动组件7前向运动第二段行程驱动后长凹形夹板4将弹簧6压缩且带动多个胶柱41将多个麦克风12夹持在多个胶柱41与多个V形缺口31之间,实现多个麦克风12定位,防止麦克风12在焊接电线时容易移动,达到降低焊线难度的效果。

3、下料过程:请参照图5,人工将两根电线同一端分别焊接在麦克风上方的两个焊点后,双行程驱动组件7向后运动第二段行程驱动后长凹形夹板4将多个麦克风12松开,这时弹簧6做伸展运动通过其弹力以保证前长凹形夹板3和后长凹形夹板4保持张开,双行程驱动组件7向后运动第一段行程驱动后长凹形夹板4通过螺栓一5带动前长凹形夹板3传动多个麦克风12运动到收集盒10上方,这时多个麦克风12掉落入收集盒10内实现自动下料,省去了人工将多个麦克风12逐个取出再放入收集盒10的动作,体现出节省人力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均与电源电性连接的PLC控制器、气源、用于控制滑台气缸动作的电池阀一、用于控制气缸动作的电磁阀二、用于控制双行程驱动组件7进行复位以便摆放多个麦克风12的复位按钮、用于控制双行程驱动组件7进行定位以便将多个麦克风12定位的定位按钮和用于控制双行程驱动组件7进行下料以便实现多个麦克风12下料的下料按钮,电池阀一、电磁阀二、复位按钮、定位按钮和下料按钮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滑台气缸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一与电磁阀一的出气连通,电磁阀一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二与气源连通,气缸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三与电磁阀二的出气连通,电磁阀二的进气端通过气管四与气源连通。

通过PLC控制器,启动复位按钮可以控制滑台气缸的驱动端向前运动,同时气缸的驱动端向后运动,以完成双行程驱动组件7的复位过程;启动定位按钮可以控制滑台气缸和气缸的驱动端同时向前运动,以完成双行程驱动组件7的定位过程;启动下料按钮可以控制气缸的驱动端和滑台气缸的驱动端依次向后运动,以完成双行程驱动组件7的下料过程。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