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PON聚合拉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5923发布日期:2020-06-12 15:20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GPON聚合拉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gpon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gpon聚合拉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gpon传输网络olt设备pon业务口采用下行2.5g、上行1.25g的单纤光模块对光信号进行双向传输,pon业务在客户侧通过连接分光器进行多用户的覆盖,但是由于光纤传输存在损耗和高分光比的分光器的插损大,导致pon口覆盖的范围距离在20km范围之内,另外存在部分场景需要分配多个pon资源才能满足业务的覆盖要求,但是存在传输光纤资源不足的原因,导致无法满足多个pon口业务覆盖,无法满足业务的建设要求,经济效益受损、

基于上述问题,亟需一种10:1高汇聚比的gpon聚合拉远装置应用在gpon传输网络上,解决olt设备业务覆盖中面临着需要远距离传输或者多业务覆盖的应用的场景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pon聚合拉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gpon聚合拉远装置,包括主机、底板、垫板,所述主机设置在底板的顶部,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垫板上,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主机两侧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内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压盖在主机顶部的两侧;

所述主机包括业务端口、第一光电转换单元、fpga处理单元、第二光电转换单元、时钟合成单元、mcu处理单元、网口和串口,所述业务端口与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与fpga处理单元双向连接,所述fpga处理单元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双向连接;所述时钟合成单元与fpga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mcu处理单元分别与第一光电转换单元、fpga处理单元和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串口和网口均与mcu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内侧面与主机的侧面贴紧,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外侧面开设有与散热腔相连通的散热口,且散热口处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主机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开设有与散热腔相连通的散热槽,且散热槽与散热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设置有螺钉,所述主机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螺孔,所述螺钉的尖端延伸至盖板的下方且与螺孔螺纹套接。

优选的,所述垫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且通过螺栓与墙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机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一个电源接口、10个sfp接口和一个sfp+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gpon聚合拉远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装置内部集成一个核心复用和解复用的fpga处理单元,完成低速率的光信号通过光电光的装换过程,通过otn的方式,完成多业务复用成高速率业务的传输过程,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提高光纤传输的利用率,达到多业务传输过程中节省光纤资源的目的,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1、主机;2、底板;3、垫板;4、散热机构;41、固定板;42、散热腔;43、散热风扇;5、盖板;6、螺钉;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3,一种gpon聚合拉远装置,包括主机1、底板2、垫板3,主机1设置在底板2的顶部,底板2固定安装在垫板3上,底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主机1两侧的散热机构4,散热机构4内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5,盖板5压盖在主机1顶部的两侧,主机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一个电源接口、10个sfp接口和一个sfp+接口;

散热机构4包括有固定板41,固定板41的底部与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固定板41的内侧面与主机1的侧面贴紧,固定板41的中部开设有散热腔42,散热腔4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43,固定板41的外侧面开设有与散热腔42相连通的散热口,且散热口处设置有防尘网8,主机1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固定板41的内侧面开设有与散热腔42相连通的散热槽,且散热槽与散热孔相连通,通过在主机1的两侧设置散热机构4,实现外部散热,通过散热风扇43的转动,便于将主机1内部热量抽出,以此提高散热效果。

盖板5的顶部设置有螺钉6,主机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螺孔,螺钉6的尖端延伸至盖板5的下方且与螺孔螺纹套接,主机1与底板2之间为滑动连接,将主机1滑动安装到两个固定板41之间,将螺钉6拧紧,螺钉6与螺孔套接,对主机1进行固定,提高安装牢固性。

垫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7,且通过螺栓7与墙体连接,便于将该装置安装在墙体上。

主机1包括业务端口、第一光电转换单元、fpga处理单元、第二光电转换单元、时钟合成单元、mcu处理单元、网口和串口,业务端口与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与fpga处理单元双向连接,fpga处理单元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双向连接;时钟合成单元与fpga处理单元电性连接;mcu处理单元分别与第一光电转换单元、fpga处理单元和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电性连接,串口和网口均与mcu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第一光电转换单元接收2.5g码率的光信号,输入后由pin光探测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输出的信号为差分pecl电平,完成光电转换功能,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1.25g速率的调制光信号,其内部带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使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保持稳定,完成电光转换功能,输出1.25g突发的光业务信号。

fpga处理单元用于进行业务的帧重构及复用(otu1→otu3的转换),在帧结构加入各种的开销,fpga单元提供对接收到的25g业务信号的解复用过程,对一路帧信号进行帧重构和帧排序,输出10路1.25g的业务信号,还原远端装置接收的业务信号,fpga处理单元在转换过程对双向业务信号提供信号的整形、放大、定时和fec的功能,确保业务信号在传输过程不丢帧,同时确保业务得到再生,延长信号的传输。

第二光电转换单元为25g接口的光电转换单元,内部集成光信号接收器和激光器,并且在同一个端口实现信号的双向传输,fpga处理单元输入和输出的高速25g信号,通过光电转换单元进行光和电信号之间的转换,信号再生后通过光口实现信号高聚合远距离传输。

mcu处理单元内置arm9内核,通过数据总线和第一光电转换单元、fpga处理单元和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建立通信,监测各个功能单元的工作状态,包括光电转换单元的温度、电流、接收光功率、发射光功率和电压,实时监测fpga处理单元转换过程中接收和发送的数据流量大小及报错纠正机制。

时钟合成模块为fpga处理单元提供精准高速的时钟信号,保证10路2.5g电信号业务在帧复用过程中时钟的准确,经过合成转成一路25g高带宽和高速率的信号。

串口用于供外部工程师调测连接,网口提供外部远程连接组网,支持snmpv1-v3,telnet,ssh,clid通信连接方式。

对输入端口的10路2.5g速率的pon光信号进行复用传输,输入的光信号需要进行光电处理单元转换成高速的电信号,转换后的10路电信号进入fpga处理单元进行业务的重构和重定时处理,fpga处理单元内部是由逻辑门电路多个mcu内核组成的,具有高速的处理能力,外部时钟合成模块,给fpga单元提供精准的高速的时钟信号,保证10路2.5g电信号业务在帧复用过程中时钟的准确,fpga单元对10g2.5g业务帧信号进行业务复用,帧重构,时钟重定时后,转成一路高速的电业务信号,电光处理单元内部集成高速的cdr芯片,高速的激光器,及调制芯片,转换成一路25g高速的光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

本实用新型在装置内部集成一个核心复用和解复用的fpga处理单元,完成低速率的光信号通过光电光的装换过程,通过otn的方式,完成多业务复用成高速率业务的传输过程,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提高光纤传输的利用率,达到多业务传输过程中节省光纤资源的目的,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