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圈及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6833发布日期:2020-07-14 17:26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音圈及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圈及扬声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扬声器中,音圈的进线横跨在音圈的端面上,使得音圈进线处的高度明显高于音圈上其他部位的高度,一方面使得音圈音膜连接后平整度差,另一方面凸出来的进线在音圈振动过程中与磁碗的上表面撞击,严重影响扬声器的纯音品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音圈及扬声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圈进线和音圈出线位于音圈侧部的音圈及扬声器,从而提高扬声器的纯音品质。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音圈,包括音圈绕线、音圈输入端和音圈输出端,所述音圈绕线绕设设置形成多圈结构,所述音圈输入端位于所述多圈结构的内侧面,所述音圈输出端位于所述多圈结构的外侧面。

可选地,所述音圈输入端和所述音圈输出端,位于所述多圈结构的顶面与底面之间。

可选地,所述音圈输入端和所述音圈输出端,靠近所述音圈的底面。

可选地,所述音圈输入端与所述音圈输出端呈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音圈,包括音圈绕线、音圈输入端和音圈输出端,所述音圈绕线绕设设置形成多圈结构,所述音圈输入端位于所述多圈结构的外侧面,所述音圈输出端位于所述多圈结构的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音圈,还包括上音膜和下音膜、极芯、盆架、pcb板和磁钢,所述上音膜安装在所述盆架上,所述下音膜与所述pcb板的一端抵接,所述pcb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音圈连接,所述音圈远离所述pcb板的一端与所述上音膜抵接,所述极芯位于所述音圈的中部并与所述磁钢抵持,所述磁钢与所述盆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pcb板上设有与所述音圈输入端和所述音圈输出端对应的连接电极,所述音圈输入端和所述音圈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电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极芯和所述磁钢上开设有避让位,所述避让位与所述连接电极、所述音圈输入端、所述音圈输出端的形状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下音膜为内凹结构,所述下音膜设置在所述音圈底面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磁钢包括主磁钢和边磁钢,所述主磁钢位于所述极芯的下部,所述边磁钢位于所述主磁钢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磁钢抵持,并与所述盆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音圈的输入端设置在音圈多圈结构的内侧面,将音圈输出端设置在与音圈输入端对应的多圈结构的外侧面,形成一种音圈输入端和音圈输出端分别位于多圈结构侧部的音圈,相较于传统的音圈输入端位于音圈顶部的音圈,可明显提高音圈使用过程中纯音的品质;又通过设置上音膜、下音膜、极芯、盆架、pcb板和磁钢,下音膜与pcb板抵接,pcb板的另一端与音圈连接,音圈远离pcb板的一端与上音膜抵接,极芯位于音圈的中部与磁钢抵持,磁钢与盆架连接,形成一种具有音膜输入端和音膜输出端分别位于音圈侧面的音圈的扬声器,从而消除音圈在振动过程中音圈输入端与磁碗发生撞击的问题,提高扬声器的纯音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圈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音圈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音圈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扬声器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和图2,音圈100包括音圈绕线110、音圈输入端120和音圈输出端130,音圈绕线绕设设置形成多圈结构140,音圈输入端120位于多圈结构140的内侧面,音圈输出端130位于与音圈输入端120对应的多圈结构140对应的外侧面,形成一种音圈输入端120和音圈输出端130分别位于多圈结构的侧部的音圈,相较于传统的音圈进线端位于音圈的底部的音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消除了音圈在振动过程中,音圈输入端与瓷盆发生撞击,影响扬声器纯音品质的问题。

参考图3,音圈100包括音圈绕线110、音圈输入端120和音圈输出端130,音圈绕线绕设设置形成多圈结构140,音圈输入端120位于多圈结构140的外侧面,音圈输出端130位于与音圈输入端120对应的多圈结构140对应的内侧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音圈输入端120和音圈输出端130,位于多圈结构140的顶面141与底面142之间,节省音圈的高度尺寸,同时方便音圈输入端120和音圈输出端130与其他部件的连接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音圈输入端120和音圈输出端130,靠近音圈100的底面,便于音圈输入端120和音圈输出端130与位于音圈100底部的pcb板电性连接,同时节省音圈空间。由于靠近音圈的底部,使得音圈输入端120和音圈输出端130与pcb板的连接距离更短,使得连接操作更加方便,连接的难度更低,连接结构的可靠性也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音圈输入端120和音圈输出端130呈对称设置,使得音圈的连接结构更加直观,音圈上的音圈绕线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得音圈振动更加均匀,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音圈100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图4和图5,扬声器,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音圈100,还包括上音膜210和下音膜220、极芯300、盆架400、pcb板500和磁钢600。上音膜210安装在盆架400上,下音膜220与pcb板500的一端抵接,pcb板500的另一端与音圈100连接,音圈100远离pcb板的一端与上音膜210抵接,极芯300位于音圈100的中部并与磁钢600抵持,磁钢600与盆架400连接。极芯300、磁钢600构成磁路系统,上音膜210、下音膜220、音圈100、pcb板500构成振动系统,在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一种具有音圈输入端120和音圈输出端130位于音圈100的侧部的扬声器,从而消除音圈输入端120与磁碗撞击的问题,进而提高扬声器的纯音品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pcb板500上设有与音圈输入端120和音圈输出端130对应的连接电极510,音圈输入端120和音圈输出端130分别与连接电极510电性连接,pcb板500用于为音圈100接入电流。在pcb板500,极芯300,磁钢600的共同作用下,驱动音圈100在竖直空间内运动,进而带动上音膜210和下音膜220振动发声。

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芯300和磁钢600上开设有避让位(310,630),避让位(310,630)与连接电极510、音圈输入端120、音圈输出端130的形状相对应,使得连接电极510、音圈输入端120和音圈输出端130,能够通过极芯300和磁钢600,保障电极510、音圈输入端120、音圈输出端130三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音膜220为内凹结构,下音膜220设置在音圈100底面的两端并与盆架400连接,形成上音膜210和下音膜220的双音膜结构,有利于提高扬声器的整体性能,同时下音膜220和pcb板500均抵持在盆架400的底部,pcb板500部分结构位于下音膜220的拱起空间内,使得下音膜220、pcb板500、盆架400三者之间的连接结构紧凑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扬声器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磁钢600包括主磁钢610和边磁钢620,主磁钢610位于极芯300的下部,边磁钢620位于主磁钢610的两侧,为扬声器提供稳定可靠的磁场,保障扬声器的发声品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扬声器还包括夹板700,夹板700与磁钢600抵持,并与盆架连接,将磁钢600、极芯300、下音膜220和pcb板500可靠的连接在盆架400上,保障扬声器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