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23167发布日期:2020-11-13 16:1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此很多政府机构、军队单位、公司都加强了内部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内部信息系统与外部网络之间实行完全的物理隔离。为防止摆渡攻击窃密,很多单位都禁止移动载体在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这些严格的措施在保证内部信息系统安全运行,重要文件不丢失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内网用户工作的便利性,一些单位需要频繁的将外网中的数据导入内网计算机中进行处理。

因此,这些单位多半选择网络隔离单向传输产品,来实现数据的跨网络安全传输。但由于网络隔离单向传输产品处于两个不同网域交接处,且多采用独立电源设计,所以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无法在当前网络单方面完成重启,往往需要到机房现场重启设备,为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系统,用以解决网络隔离单向传输产品处于两个不同网域交接处,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无法在当前网络单方面完成重启,需要到机房现场重启设备,耗时耗力,给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系统,包括:网络继电器和空间光传输设备;

所述网络继电器包括:网络模块、处理器、继电器控制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网络模块和所述继电器控制器,所述继电器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继电器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

所述空间光传输设备包括:空间光发送端和空间光接收端,所述空间光发送端包括:发送端电源,所述空间光接收端包括:接收端电源;

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所述发送端电源,所述第二继电器连接所述接收端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继电器还包括:rj45网络接口,所述rj45网络接口连接所述网络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空间光发送端和所述空间光接收端位于不同局域网。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继电器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继电器控制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方法,包括步骤:

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接收指令信息;

所述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发送所述指令信息至网络继电器内继电器控制器;

所述网络继电器内继电器控制器根据所述指令信息控制所述网络继电器内第一继电器开合,进而控制空间光传输设备内发送端电源开与关,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所述发送端电源;

所述网络继电器内继电器控制器根据所述指令信息控制所述网络继电器内第二继电器开合,进而控制空间光传输设备内接收端电源开与关,所述第二继电器连接所述接收端电源。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通过网络继电器内rj45网络接口接收指令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空间光发送端和所述空间光接收端位于不同局域网。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接收指令信息;所述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发送所述指令信息至网络继电器内继电器控制器”还包括步骤:

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接收指令信息,所述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判断所述指令信息是否为有效信息,若所述指令信息为有效信息,则所述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发送所述指令信息至网络继电器内继电器控制器;

若所述指令信息不为有效信息,则所述网络继电器对其不做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网络继电器包括:网络模块、处理器、继电器控制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网络模块和所述继电器控制器,所述继电器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继电器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空间光传输设备包括:空间光发送端和空间光接收端,所述空间光发送端包括:发送端电源,所述空间光接收端包括:接收端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所述发送端电源,所述第二继电器连接所述接收端电源。当网络继电器的处理器接收到指令信息时,处理器会发送所述指令信息至继电器控制器,继电器控制器会根据指令信息来控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开合,进而控制发送端电源和接收端电源的接通和断开,通过设置网络继电器来控制空间光传输设备内电源的接通和断开,无需到机房现场重启设备,省时省力,大大方便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系统的模块示意图一;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系统的模块示意图二;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系统的模块示意图三;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系统,

101、网络继电器,

102、空间光传输设备,

103、网络模块,

104、处理器,

105、继电器控制器,

106、第一继电器,

107、第二继电器,

108、空间光发送端,

109、空间光接收端,

1081、发送端电源,

1091、接收端电源,

110、rj45网络接口,

111、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技术方案的核心技术思想在于:因特殊的应用场景需要,很多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的单位多半选择网络隔离单向传输产品,来实现数据的跨网络安全传输。故而在本技术方案中,所使用到的空间光传输设备,其空间光发送端和空间光接收端则位于不同的局域网,故而当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在当前网络方面完成重启,需要到现场重启,故而通过引入网络继电器,该网络继电器相当于一个桥梁,即连接空间光发送端,亦连接空间光接收端,当需要对设备进行电源开或关时,只需通过将相关信号发送给网络继电器即可实现对空间光传输设备电源的开和关,无需到机房现场操作,大大方便工作。

具体的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102的远程启动系统100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102的远程启动系统100,包括:网络继电器101和空间光传输设备102;

所述网络继电器101包括:网络模块103、处理器104、继电器控制器105、第一继电器106和第二继电器107,所述处理器104分别连接所述网络模块103和所述继电器控制器105,所述继电器控制器105连接第一继电器106,所述继电器控制器105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107;

所述空间光传输设备102包括:空间光发送端108和空间光接收端109,所述空间光发送端108包括:发送端电源1081,所述空间光接收端109包括:接收端电源1091;

所述第一继电器106连接所述发送端电源1081,所述第二继电器107连接所述接收端电源1091。

当通过互联网或内网向所述网络继电器101发送控制信号时,所述网络继电器101的处理器104接收并识别该有效信号,并发送信号命令给继电器控制器105,所述会根据指令信息来控制第一继电器106和第二继电器107的开合,进而控制发送端电源1081和接收端电源1091的接通和断开,通过设置网络继电器101来控制空间光传输设备102内电源的接通和断开,无需到机房现场重启设备,省时省力,大大方便工作。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网络继电器101还包括:rj45网络接口110,所述rj45网络接口110连接所述网络模块103。所述rj45网络接口110与互联网或内网其中一个网络连接,所述rj45网络接口110连接所述网络模块103,用于接收网络信号。所述rj45网络接口110成本低且信号无衰减。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网络继电器101还包括:电源模块111,所述电源模块111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器104和所述继电器控制器105。所述电源模块111用于为所述处理器104和所述继电器控制器105供电,将220v的市电转化为5v的电压供所述处理器104和所述继电器控制器105工作。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方法可应用在上述的一种基于空间光传输设备的远程启动系统上。具体如下:

步骤s401: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接收指令信息。

步骤s402:所述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发送所述指令信息至网络继电器内继电器控制器。

步骤s403:所述网络继电器内继电器控制器根据所述指令信息控制所述网络继电器内第一继电器开合,进而控制空间光传输设备内发送端电源开与关,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所述发送端电源。

步骤s404:所述网络继电器内继电器控制器根据所述指令信息控制所述网络继电器内第二继电器开合,进而控制空间光传输设备内接收端电源开与关,所述第二继电器连接所述接收端电源。

上述方法中,通过设置网络继电器来控制空间光传输设备内电源的接通和断开,无需到机房现场重启设备,省时省力,大大方便工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通过网络继电器内rj45网络接口接收指令信息。所述rj45网络接口成本低且信号无衰减。

进一步的,所述空间光发送端和所述空间光接收端位于不同局域网。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接收指令信息;所述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发送所述指令信息至网络继电器内继电器控制器”还包括步骤:

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接收指令信息,所述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判断所述指令信息是否为有效信息,若所述指令信息为有效信息,则所述网络继电器内处理器发送所述指令信息至网络继电器内继电器控制器;

若所述指令信息不为有效信息,则所述网络继电器对其不做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