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平衡耳压的降噪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39205发布日期:2021-05-04 11:3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动平衡耳压的降噪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视听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主动平衡耳压的降噪耳机。



背景技术:

降噪耳机是指利用某种方法达到降低噪音的一种耳机。目前降噪耳机有两种分别为:主动降噪耳机和被动降噪耳机。主动降噪功能就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被动式降噪耳机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主动降噪耳机价格昂贵,非专业人员一般不适用,被动降噪耳机价格便宜,更加为大众所接受,但是由于被动降噪耳机通过特定的耳塞对环境进行降噪,耳塞长时间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耳朵内腔与耳塞头之间形成内腔,如果内腔里的气体压强过大,则鼓膜外侧空气密闭小于内侧密度,会导致鼓膜变形,使人产生头晕眼胀等不适感,市面上的耳机通常采用改变耳塞头的形状来平衡耳压,通过改变耳塞头形状可以改善长时间佩戴耳机耳压过大的情况,但由于改变耳塞头形状导致耳塞包围耳朵形成的空间无法封闭,使降噪的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完成在特定的情况下的正常使用,例如在警察的侦查监听和交通部门的传讯,所以需要一种主动平衡耳压的降噪耳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平衡耳压的降噪耳机,解决了现有耳机改变耳塞头形状导致耳塞包围耳朵形成的空间无法封闭,使降噪的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完成在特定的情况下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主动平衡耳压的降噪耳机,包括用于对耳朵内腔进行隔离的套头机构、用于对声音进行播放的发声机构和用于对耳蜗内耳压进行平衡的耳压平衡机构,所述发声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头机构,所述发声机构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耳压平衡机构。

优选的,所述发声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发声格栅,所述发声格栅的内腔插接有发声振动膜,所述发声振动膜的一侧搭接有振动框体,所述振动框体通过降噪壳固定连接有降噪播放器,所述外壳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播放杆,所述播放杆的一端套接有耳塞头。

优选的,所述耳压平衡机构包括隔音外壁,所述隔音外壁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隔音内壁,所述隔音内壁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底座,所述缓冲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卡扣,所述缓冲卡扣通过缓冲轴插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共振音叉,且所述共振音叉的固有频率与发声振动膜的固有频率相同,所述固定轴的中部套接有吸振伞,所述隔音内壁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振棉,所述隔音内壁顶部的凹陷处插接有u型连通器,所述u型连通器的两端均贯穿隔音外壁和隔音内壁并延伸至隔音外壁外部,所述隔音内壁内壁的另一侧插接有排气座。

优选的,所述排气座包括压力杆,所述压力杆通过滑动传力杆与共振音叉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振动推杆,所述振动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振动推杆的底部套接有振动收集桶,所述振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活塞,所述振动收集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罩,所述排气罩的顶部通过管口固定连接有吸气阀,所述排气罩内壁的一侧插接有通气管,且通气管贯穿隔音外壁和外壳,并延伸至外壳外部,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阀。

优选的,所述u型连通器包括管身,所述管身的内腔中设置有高分子液体,所述管身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半透膜,且所述管身的两端均贯穿隔音外壁,并延伸至隔音外壁外部,所述管身内壁的一侧通过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有下垂杆,所述下垂杆的一端通过定位轴固定连接有三角楔块,所述管身内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楔块锁块,且楔块锁块内凹形状与三角楔块的形状相互配适,所述管身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液压口,且液压口位于下垂杆远离楔块锁块一端的正下方,所述液压口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隔水膜。

(三)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u型连通器实时监测鼓膜内外的耳压差,当鼓膜内侧的耳压过大时,u型连通器一端液面下降将多余的气体放入隔音内壁,调整鼓膜内外的耳压与大气压相同,保证人们长时间佩戴耳机不会出现头晕眼胀等不良反应,配合三角楔块和楔块锁块的自锁,即使耳机在颠簸的环境下或者其他倾倒状态下依然可以完成降噪和平衡耳压的任务,使人们的佩戴更加舒适。

(2)本发明通过设置排气座将鼓膜内侧多余的气体吸入平衡活塞所围成的内腔,并将这些气体排出外壳,促进隔音内壁的内腔变为真空环境,使隔音内壁内腔里的运动可以迅速停止,使耳机里的运动进行的快速且高效,即使在长时间佩戴耳机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不影响耳机的正常播放的情况下,实现鼓膜内外两侧的耳压的动态平衡。

(3)本发明通过设置缓冲卡扣和固定轴抵消共振音叉在竖直方向的振动,去除了多余的振动,保证耳机内部的稳定和安静,同时配合308来吸收由307振动产生的音波,避免了机构的振动对耳机播放的音频进行污染。

(4)本发明通过设置耳塞头、隔音外壁和隔音内壁,使鼓膜内侧形成封闭空间,保证耳机的降噪效果良好,使耳机可以适应特殊情况下使用,例如警察的侦查和监听和交通管制时的实时交流等吵闹环境下,耳机的正常使用。

(5)本发明根据现有的耳机存在的无法完全降噪和长时间佩戴导致鼓膜内侧的耳压增大的情况,设计出可充分降噪和平衡鼓膜内外两侧耳压的特殊结构,并且可以长时间自动平衡耳压,且实现耳压的动态平衡,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耳机装置长时间佩戴耳压增大导致头晕眼胀和由于改变耳塞头形状使降噪的效果大打折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耳压平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排气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其中,1、套头机构;2、发声机构;3、耳压平衡机构;11、播放杆;12、耳塞头;21、外壳;22、发声格栅;23、发声振动膜;24、振动框体;25、降噪播放器;301、隔音外壁;302、隔音内壁;303、缓冲底座;304、缓冲卡扣;305、固定轴;306、吸振伞;307、共振音叉;308、吸振棉;309、u型连通器;310、排气座;3091、管身;3092、半透膜;3093、下垂杆;3094、三角楔块;3095、楔块锁块;3096、液压口;3097、隔水膜;3098、高分子液体;3101、压力杆;3102、振动推杆;3103、复位弹簧;3104、振动收集桶;3105、平衡活塞;3106、排气罩;3107、吸气阀;3108、通气管;3109、出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平衡耳压的降噪耳机,包括用于对耳朵内腔进行隔离的套头机构1、用于对声音进行播放的发声机构2和用于对耳蜗内耳压进行平衡的耳压平衡机构3,发声机构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头机构1,发声机构2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耳压平衡机构3。

发声机构2包括外壳21,外壳21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发声格栅22,发声格栅22的内腔插接有发声振动膜23,发声振动膜23的一侧搭接有振动框体24,振动框体24通过降噪壳固定连接有降噪播放器25,外壳2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播放杆11,播放杆11的一端套接有耳塞头12,耳压平衡机构3包括隔音外壁301,隔音外壁301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隔音内壁302,隔音内壁30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底座303,缓冲底座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卡扣304,缓冲卡扣304通过缓冲轴插接有固定轴305,固定轴3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共振音叉307,且共振音叉307的固有频率与发声振动膜23的固有频率相同,固定轴305的中部套接有吸振伞306,隔音内壁30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振棉308,隔音内壁302顶部的凹陷处插接有u型连通器309,u型连通器309的两端均贯穿隔音外壁301和隔音内壁302并延伸至隔音外壁301外部,隔音内壁302内壁的另一侧插接有排气座310。

排气座310包括压力杆3101,压力杆3101通过滑动传力杆与共振音叉307固定连接,压力杆310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振动推杆3102,振动推杆3102的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3103,振动推杆3102的底部套接有振动收集桶3104,振动推杆3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活塞3105,振动收集桶31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罩3106,排气罩3106的顶部通过管口固定连接有吸气阀3107,排气罩3106内壁的一侧插接有通气管3108,且通气管3108贯穿隔音外壁301和外壳21,并延伸至外壳21外部,通气管31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阀3109,u型连通器309包括管身3091,管身3091的内腔中设置有高分子液体3098,管身309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半透膜3092,且管身3091的两端均贯穿隔音外壁301,并延伸至隔音外壁301外部,管身3091内壁的一侧通过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有下垂杆3093,下垂杆3093的一端通过定位轴固定连接有三角楔块3094,管身3091内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楔块锁块3095,且楔块锁块3095内凹形状与三角楔块3094的形状相互配适,管身3091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液压口3096,且液压口3096位于下垂杆3093远离楔块锁块3095一端的正下方,液压口3096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隔水膜3097。

使用时,首先将主动平衡耳压的降噪耳机佩戴在耳蜗处,轻推耳机并旋转,使耳塞头12可以紧贴耳蜗,保证耳塞头12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隔绝了外界环境的噪声,当耳机开始正常工作时,发声振动膜23振动发生并通过发声格栅22传入人耳,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们呼吸作用使鼓膜内侧压力大于外侧压力,耳压变大通过播放杆11传入外壳21,使u型连通器309中管身3091内短口一端的高分子液体3098液面下降,下垂杆3093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三角楔块3094与楔块锁块3095分离,高分子液体3098下降到液压口3096以下,外壳21内的多余气体通过隔水膜3097进入隔音内壁302,隔音内壁302的内腔不再是真空环境,由于发声振动膜23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音叉307的固有频率相同,发声振动膜23与共振音叉307产生共振并使共振音叉307开始振动,为了避免多余的振动影响耳机的发声,通过吸振伞306和吸振棉308吸收共振音叉307振动产生的声音,同时共振音叉307底部设置缓冲卡扣304和固定轴305,将共振音叉307纵向的振动抵消,共振音叉307横向的振动带动排气座310运动,压力杆3101纵向运动带动平衡活塞3105往复运动,平衡活塞3105左移时通过吸气阀3107吸收隔音内壁302内腔的多余气体,平衡活塞3105右移时通过出气阀3109将多余的气体排出外壳21,此时隔音内壁302重新恢复真空,共振音叉307的共振停止,鼓膜内外侧耳压恢复一致,长时间佩戴耳机则多次重复上述步骤,实现鼓膜内外侧耳压的动态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