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麦及音频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90532发布日期:2020-11-03 23:5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耳麦及音频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音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麦及音频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耳麦(headset),不同于普通的耳机,是耳机与麦克风的整合体。耳机又称耳筒或听筒,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麦克风是一种将声音转换成电子信号的换能器。

现有耳麦都是两个耳机播放立体声音频,一个麦克风录音单声道人声或者环境音。现有耳麦的接口采用3.5mm标准模拟接口,如图1所示,两个耳机11及一个麦克风12分别连接线控13,线控13再与3.5mm标准模拟接口14连接;由于需要与传统3.5mm标准模拟接口兼容,因此,麦克风的录音都是单声道的,录制的声音效果不真实,需要通过后续复杂的信号处理模块去还原声音的真实听感。

因此,如何在简化后续信号处理的基础上确保麦克风获取声音的真实听感,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麦及音频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声道录音导致的声音效果不真实、后续信号处理复杂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麦,所述耳麦至少包括:

耳机,至少两个麦克风,数据处理模块,线控模块及数字接口;

所述耳机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耳机信号并播放;

各麦克风分别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所述耳机信号及所述麦克风信号,分别对所述耳机信号及所述麦克风信号进行数模、模数转换;

所述线控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的信号进行控制处理;

所述数字接口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传输所述耳机信号及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

可选地,所述线控模块包括预处理单元、增益调节单元及控制按键;所述预处理单元接收所述麦克风信号,进行预处理后输出;所述增益调节单元接收所述控制按键输出的控制信号及所述耳机信号,对所述耳机信号进行增益控制后提供给所述耳机。

可选地,所述耳麦包括左耳机及右耳机,所述左耳机与所述右耳机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数字接口包括type-c接口、micro/mini-usb接口或lighting接口。

更可选地,所述耳麦包括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及所述第二麦克风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的耳机线上。

更可选地,所述耳麦包括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设置于一侧耳机线上靠近音源的位置,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于所述线控模块上远离所述音源的位置,其中,所述线控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数字接口之间的信号线上。

更可选地,所述耳麦包括第一麦克风及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设置于一侧耳机上,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于所述线控模块上靠近音源的位置,其中,所述线控模块位于一侧耳机线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音频处理系统,所述音频处理系统至少包括:

上述耳麦、数据处理模块及音响装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耳麦的数字接口,并接收伴奏信号,合并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及所述伴奏信号后输出音频数据;

所述音响装置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播放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输出的音频数据。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合并单元,及与所述合并单元连接的音效处理单元。

更可选地,所述音效处理单元包括均衡子单元、延时子单元、混响子单元、合唱子单元、回音子单元及变调子单元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耳麦及音频处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耳麦及音频处理系统通过两个麦克风采集声音,得到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能模拟人的真实听感;应用于k歌场景时,与伴奏混音后能使k歌的效果更加拟真。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耳麦的线路关系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耳麦的线路关系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耳麦的一种麦克风物理位置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耳麦的另一种麦克风物理位置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耳麦的又一种麦克风物理位置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音频处理系统的线路关系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1耳机

12麦克风

13线控

143.5mm标准模拟接口

2耳麦

211左耳机

212右耳机

221第一麦克风

222第二麦克风

23数据处理模块

24线控模块

25数字接口

3数据处理模块

4音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2~图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耳麦2,所述耳麦2包括:

耳机,麦克风,数据处理模块23,线控模块24及数字接口25。

如图2所示,所述耳机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获取耳机信号并播放。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耳机,分别为左耳机211及右耳机212,所述左耳机211及所述右耳机212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以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获取左、右声道的音频,并通过耳机播放。

如图2所示,各麦克风分别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获取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麦克风的数量设置为2个,分别为第一麦克风221及第二麦克风222;在实际使用中所述麦克风的数量可以大于2个,以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不以本实施例为限。作为示例,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麦克风221设置于所述左耳机211所在一侧耳机线上,所述第二麦克风222设置于所述右耳机212所在一侧耳机线上,由此,两个麦克风可以从两个方向采集音源发出的声音,获得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作为示例,如图4所示,若所述线控模块24设置于离音源较远的位置(包括但不限于位于耳机线分支节点以下的信号线上),则可将所述第一麦克风221设置于所述右耳机212(或所述左耳机211)所在一侧耳机线上靠近所述音源的位置,所述第二麦克风222设置于所述线控模块24上远离所述音源的位置,由此可获得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同时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中的处理单元实现降噪处理。作为示例,如图5所示,若所述线控模块24设置于离音源较近的位置(包括但不限于位于耳机线上),则可将所述第一麦克风221设置于一侧耳机(所述左耳机211或所述右耳机222)上,所述第二麦克风222设置于所述线控模块24上靠近音源的位置(此时,所述线控模块24位于所述左耳机211或所述右耳机222的耳机线上,与所述第一麦克风221位于同一侧或不同侧均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麦克风221及所述第二麦克风222的设置位置可基于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任意可得到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的方式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音源包括但不限于人声,任意声音均适用。

如图2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接收所述耳机信号及所述麦克风信号,分别对所述耳机信号及所述麦克风信号进行数模、模数转换。

具体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用于对所述耳机信号进行数模转换,以为各耳机提供模拟信号;同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对所述麦克风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以为所述线控模块24及所述数字接口25提供数字信号。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的具体电路结构不限,任意可实现数据转换的电路均适用。

如图2所示,所述线控模块24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对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中的信号进行控制处理。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控模块24包括预处理单元、增益调节单元及控制按键。所述预处理单元接收所述麦克风信号,对所述麦克风信号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但不限于均衡(eq)子单元、滤波子单元、增益调节子单元,在此不一一赘述。所述增益调节单元接收所述控制按键输出的控制信号及所述耳机信号,对所述耳机信号进行增益控制后提供给所述耳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线控模块24不限于本实施例列举的几个单元,任意信号的预处理或通过控制按键对信号进行控制的模块均适用,所述线控模块24可实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功能,在此不一一赘述:

1、通过控制按键控制音乐播放器(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打开或关闭;

2、通过控制按键进行接听或中断来电;

3、通过控制按键进行耳机音量大小的调节;

4、通过控制按键在音乐播放时进行上一首歌和下一首歌的选择。

如图2所示,所述数字接口25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3,用于传输所述耳机信号及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

具体地,所述数字接口包括但不限于type-c接口、micro/mini-usb接口及lighting接口,任意可用于传输音频的数字接口均适用。

本实施例的耳麦通过两个麦克风分别采集音源发出的声音,得到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对音源进行一定的定位效果,能直接模拟人的真实听感,无需过多的音效处理,操作简单,节省成本。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处理系统,所述音频处理系统包括:

耳麦2、数据处理模块3及音响装置4。

如图6所示,所述耳麦2用于采集声音并获得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

具体地,所述耳麦2的具体结构及原理如实施一所述,在此不一一赘述。

如图6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连接所述耳麦2的数字接口,并接收伴奏信号,合并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及所述伴奏信号后输出音频数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包括合并单元及连接于所述合并单元输出端的音效处理单元。所述合并单元用于将所述麦克风信号及所述伴奏信号合并,以得到具有人声及音乐的音频数据。所述音效处理单元对合并后的信号增加各种音效,所述音效处理单元包括但不限于均衡子单元、延时子单元、混响子单元、合唱子单元、回音子单元及变调子单元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各子单元可通过现有的硬件电路实现,在此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合并单元与所述音效处理单元的先后顺序不限,在实际使用中,可分别对所述麦克风信号及所述伴奏信号增加音效之后合并,或者先分别对所述麦克风信号及所述伴奏信号增加音效,然后合并后再增加相同的音效,在此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可通过手机或电脑实现。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还将所述伴奏信号通过所述耳麦2的数字接口传输至所述耳机。

如图6所述,所述音响装置4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的输出端,播放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输出的音频数据。

本实施例的音频处理系统可用于k歌,通过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与伴奏混音,可得到更加拟真的k歌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麦及音频处理系统,包括:耳机,至少两个麦克风,数据处理模块,线控模块及数字接口;所述耳机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耳机信号并播放;各麦克风分别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所述耳机信号及所述麦克风信号,分别对所述耳机信号及所述麦克风信号进行数模、模数转换;所述线控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的信号进行控制处理;所述数字接口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传输所述耳机信号及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本实用新型的耳麦及音频处理系统通过两个麦克风采集声音,得到立体声的麦克风信号,能模拟人的真实听感;应用于k歌场景时,与伴奏混音后能使k歌的效果更加拟真。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