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4434发布日期:2020-12-08 13:5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路由器是互联网络的枢纽,"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不同档次的产品已成为实现各种骨干网内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

路由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为放置于外部,其保护防尘效果较差,影响路由器的使用,同时在有幼儿的家庭里,部分幼儿容易因为好奇而将路由器进行玩耍,从而容易使路由器被玩耍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天线、机体和保护机构,所述天线安装于机体前端面右端,所述机体后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嵌入有显示灯和控制按钮,且机体前端面左端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保护机构设置于机体外侧,所述保护机构由盖板、天线孔、保护壳、滑板、弹簧、夹板、导向柱、螺杆、衔接口、凸体和散热机构组成,所述盖板锁合于保护壳顶端面,且盖板顶端面前端开设有天线孔,所述保护壳内侧完全覆盖于机体外侧端面,所述滑板沿着保护壳内侧底端左右滑动,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板左端面和保护壳内侧左端面,所述夹板滑动安装于滑板右端面,所述导向柱紧固于滑板左端面顶部,且导向柱活动伸入于保护壳内侧左端面开设的导向孔内侧,所述螺杆贯穿于滑板顶端面右端,且螺杆侧表面与夹板顶部左端开设的螺孔内侧螺纹连接,所述衔接口开设于保护壳前后两端中上部,且衔接口内侧覆盖于显示灯、控制按钮和连接端口外侧,所述凸体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保护壳底端面左右两端,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保护壳底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由托板、散热孔、散热风机、透口和滤网组成,所述托板锁合于两个凸体左右对立面中部,且托板顶端面中部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孔垂直开设于保护壳内侧底端面中部,所述透口垂直开设于托板底端面中部,且透口内侧紧固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和滑板侧表面开设有透孔,且透孔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保护壳和滑板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盖板侧表面相齐平于保护壳侧表面,且盖板的厚度为0.5cm。

优选的,所述夹板底端面设置有硅胶片,且硅胶片的底端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弹簧设置有两个于滑板左端,且两个弹簧分别位于滑板左端面前后两侧。

优选的,所述滑板、弹簧、夹板、导向柱和螺杆对称设置有两个于保护壳内侧左右两端,且保护壳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相对应于导向柱的导向孔。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内侧端面垂直于保护壳底端面,且散热孔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保护壳内侧底端面。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材质为铝合金材质。

优选的,所述弹簧材质为碳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优点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保护机构于机体外侧,通过保护壳对机体外侧进行整体保护,防止过多的灰尘进入到机体外侧甚至渗入到机体内部,同时对机体进行保护,防止因为幼儿的好奇心而导致损坏,以及通过散热风机产生风力,并且风力通过散热孔进入到机体底部对机体进行散热,达到了稳定的对路由器整体进行保护防尘防掉落损坏,同时进行快速散热的有益效果。

优点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板底端面设置有硅胶片,且硅胶片的底端面设置有防滑纹,使得夹板更加稳定的将机体进行夹紧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天线-1、机体-2、显示灯-3、控制按钮-4、连接端口-6、保护机构-5、盖板-51、天线孔-52、保护壳-53、滑板-54、弹簧-55、夹板-56、导向柱-57、螺杆-58、衔接口-59、凸体-510、散热机构-511、托板-5111、散热孔-5112、散热风机-5113、透口-5114、滤网-51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包括天线1、机体2和保护机构5,天线1安装于机体2前端面右端,机体2后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嵌入有显示灯3和控制按钮4,且机体2前端面左端设置有连接端口6,保护机构5设置于机体2外侧,保护机构5由盖板51、天线孔52、保护壳53、滑板54、弹簧55、夹板56、导向柱57、螺杆58、衔接口59、凸体510和散热机构511组成,盖板51锁合于保护壳53顶端面,且盖板51顶端面前端开设有天线孔52,保护壳53内侧完全覆盖于机体2外侧端面,滑板54沿着保护壳53内侧底端左右滑动,弹簧5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板54左端面和保护壳53内侧左端面,使得滑板54更稳定将机体2夹紧固定,夹板56滑动安装于滑板54右端面,导向柱57紧固于滑板54左端面顶部,且导向柱57活动伸入于保护壳53内侧左端面开设的导向孔内侧,螺杆58贯穿于滑板54顶端面右端,且螺杆58侧表面与夹板56顶部左端开设的螺孔内侧螺纹连接,便于带动夹板56进行垂直移动,衔接口59开设于保护壳53前后两端中上部,且衔接口59内侧覆盖于显示灯3、控制按钮4和连接端口6外侧,凸体510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保护壳53底端面左右两端,散热机构511设置于保护壳53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511由托板5111、散热孔5112、散热风机5113、透口5114和滤网5115组成,所述托板5111锁合于两个凸体510左右对立面中部,且托板5111顶端面中部安装有散热风机5113,所述散热孔5112垂直开设于保护壳53内侧底端面中部,所述透口5114垂直开设于托板5111底端面中部,且透口5114内侧紧固有滤网5115,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到散热风机5113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53和滑板54侧表面开设有透孔,且透孔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保护壳53和滑板54侧表面,提高了机体2整体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51侧表面相齐平于保护壳53侧表面,且盖板51的厚度为0.5cm,减少整体所占用的空间,同时增加美观性。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56底端面设置有硅胶片,且硅胶片的底端面设置有防滑纹,使得夹板56更稳定将机体2夹紧。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55设置有两个于滑板54左端,且两个弹簧55分别位于滑板54左端面前后两侧,使得滑板54进行稳定的左右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54、弹簧55、夹板56、导向柱57和螺杆58对称设置有两个于保护壳53内侧左右两端,且保护壳53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相对应于导向柱57的导向孔,便于稳定将机体2进行夹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5112内侧端面垂直于保护壳53底端面,且散热孔5112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保护壳53内侧底端面,提高了散热风机5113导风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53材质为铝合金材质,材质硬度适中,同时材质重量较轻。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55材质为碳钢材质,硬度大,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首先对两个滑板54施加向外的推力,然后将机体2放置于保护壳53内侧底端,然后取消对滑板54的推力,使得滑板54受到弹簧55的弹力向内移动将机体2进行夹紧,并且可通过转动螺杆58带动夹板56进行垂直向下移动紧贴于机体2顶端面边沿处,从而实现机体2的位置得到固定,并且可将保护壳53固定于外部的指定位置上;

第二,然后可将盖板51通过螺丝固定于保护壳53顶部,并且盖板51在安装的过程中使得天线孔52位于天线1的外侧;

第三,此时可将外部的物联网专用连接线连接于连接端口6上,并且将该装置整体与外部的电源进行连接进行使用;

第四,使用过程可通过控制那妞4对机体2的启动关闭进行控制,并且通过显示灯3的机体2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以及通过保护壳53对机体2外侧进行整体保护,防止过多的灰尘进入到机体2外侧甚至渗入到机体2内部,同时对机体2进行保护,防止因为幼儿的好奇心而导致损坏,以及通过散热风机5113产生风力,并且风力通过散热孔5112进入到机体2底部对机体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通过保护壳53对机体2外侧进行整体保护,防止过多的灰尘进入到机体2外侧甚至渗入到机体2内部,同时对机体2进行保护,防止因为幼儿的好奇心而导致损坏,以及通过散热风机5113产生风力,并且风力通过散热孔5112进入到机体2底部对机体进行散热,达到了稳定的对路由器整体进行保护防尘防掉落损坏,同时进行快速散热的有益效果,通过夹板56底端面设置有硅胶片,且硅胶片的底端面设置有防滑纹,使得夹板56更加稳定的将机体2进行夹紧固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