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运输记录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4097发布日期:2021-03-16 22:5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运输记录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记录监控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车辆运输记录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港口是各种货轮装货与卸货的主要集中地,当车辆进入港口内进行装货卸货时,需要对车辆进行理货及称重,现有技术中车辆的行程主要有港口作业人员引导进行,由于港口内车辆众多,车辆常常会因为遗漏称重而带来诸多理货的不便,此时亦无法对遗漏车辆进行方便快速的排查,为了核实理货信息,往往需要对某一时间段内的所有车辆一一排查,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运输记录监控系统,经由控制中心单元查阅监控数据即可得知运输车辆的轨迹行程,实现对运输车辆在港口内的自动监控,避免运输车辆遗漏称重所带来的理货不便;同时便于排查车辆的理货信息,提升排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运输记录监控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单元,与控制中心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一识别器、第一道闸门、摄像单元、第二识别器及第二道闸门;第一识别器用于自动识别进入港口的运输车辆并将第一识别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单元,控制中心单元根据第一识别数据调控第一道闸门自动开启以使得运输车辆进入港口内进行称重;摄像单元用于对称重的运输车辆自动拍照并将所拍摄的图像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单元;第二识别器用于自动识别驶离港口的运输车辆并将第二识别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单元,控制中心单元根据第二识别数据调控第二道闸门自动开启以使得运输车辆驶离港口;控制中心单元将第一识别数据、图像数据、称重数据及第二识别数据绑定形成监控数据存储。

其中,所述车辆运输记录监控系统配置有自动发卡机,自动发卡机用于向进入港口的运输车辆自动发放港口识别卡,控制中心单元用于向港口识别卡录入理货信息数据,识别器经由读取港口识别卡自动识别进入港口的运输车辆并将识别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单元。

其中,所述识别器配置有摄像头,摄像头读取运输车辆的车牌号码并编码车牌数据与运输车辆的理货信息数据形成第一识别数据。

其中,还包括与控制中心单元电性连接的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运输车辆是否超出称重区域边界,并将所形成的红外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单元,控制中心单元将第一识别数据、图像数据、红外检测数据、称重数据及第二识别数据绑定形成监控数据存储。

其中,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红外传感器呈环形排列设置,多个红外传感器沿称重区域边界延伸排列。

其中,所述摄像单元包括支撑框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多个永磁铁、分别与多个永磁铁配合的多个导磁体、分别设置在导磁体上的多个工业相机,多个工业相机均位于称重区域内的运输车辆的上方,多个工业相机分别对运输车辆的不同部位拍照。

其中,所述摄像单元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支撑框架的多个承载轴、分别驱动多个承载轴转动的多个刹车电机,承载轴的转动轴线平行水平面设置,多个永磁铁分别设置于多个承载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识别器自动识别进入港口的运输车辆传输至控制中心单元,第一道闸门自动开启,运输车辆进入港口内进行称重;摄像单元对称重的运输车辆自动拍照传输至控制中心单元;第二识别器自动识别驶离港口的运输车辆传输至控制中心单元,第二道闸门自动开启以使得运输车辆驶离港口;控制中心单元将第一识别数据、图像数据、称重数据及第二识别数据绑定形成监控数据存储;经由第一识别器、摄像单元、第二识别器的配合,查阅监控数据即可得知运输车辆的轨迹行程,实现对运输车辆在港口内的自动监控,避免运输车辆遗漏称重所带来的理货不便;同时便于排查运输车辆的理货信息,提升运输车辆理货信息的排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控制中心单元2—第一识别器3—第一道闸门

4—摄像单元5—第二识别器6—第二道闸门

7—自动发卡机8—红外传感器9—支撑框架

11—永磁铁12—导磁体13—工业相机

14—承载轴15—刹车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运输记录监控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单元1,与控制中心单元1电性连接的第一识别器2、第一道闸门3、摄像单元4、第二识别器5及第二道闸门6,第一识别器2、第一道闸门3设置在港口的入口处,第二识别器5与第二道闸门6设置在港口的出口处,控制中心单元1位于港口内的调度控制室内。

第一识别器2用于自动识别进入港口的运输车辆并将第一识别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单元1,控制中心单元1根据第一识别数据调控第一道闸门3自动开启以使得运输车辆进入港口内进行称重。摄像单元4位于称重区域内的运输车辆的上方,摄像单元4用于对称重的运输车辆自动拍照并将所拍摄的图像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单元1。第二识别器5用于自动识别驶离港口的运输车辆并将第二识别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单元1,控制中心单元1根据第二识别数据调控第二道闸门6自动开启以使得运输车辆驶离港口;控制中心单元1将第一识别数据、图像数据、称重数据及第二识别数据绑定形成监控数据存储。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运输记录监控系统经由第一识别器2、摄像单元4、第二识别器5的配合,在控制中心单元1生产并自动存储每一辆运输车辆的监控数据,经由查阅监控数据即可得知运输车辆的轨迹行程,实现对运输车辆在港口内的自动监控,避免运输车辆遗漏称重所带来的理货不便;同时便于排查运输车辆的理货信息,提升运输车辆理货信息的排查效率。

所述车辆运输记录监控系统配置有自动发卡机7,自动发卡机7位于港口的入口处,自动发卡机7用于向进入港口的运输车辆自动发放港口识别卡,控制中心单元1向港口识别卡录入理货信息数据,当运输车辆移动至自动发卡机7位置处时,自动发卡机7自动出卡,车辆司机取出港口识别卡并将港口识别卡放置在运输车辆上。当运输车辆移动至第一识别器2的位置处时,第一识别器2识别运输车辆上的港口识别卡,第一识别器2经由读取港口识别卡自动识别进入港口的运输车辆并将识别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单元1。

所述第一识别器2、第二识别器5配置有摄像头,摄像头读取运输车辆的车牌号码并编码车牌数据与运输车辆的理货信息数据形成第一识别数据。实际使用时,控制中心单元1将理货信息数据录入港口识别卡内,经由摄像头的设置,将车牌号码、运输车辆的理货信息数据绑定形成第一识别数据,实现运输车辆与第一识别数据的一一对应。

还包括与控制中心单元1电性连接的红外传感器8,红外传感器8用于检测运输车辆是否超出称重区域边界,并将所形成的红外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单元1,控制中心单元1将第一识别数据、图像数据、红外检测数据、称重数据及第二识别数据绑定形成监控数据存储。借助红外传感器8对称重区域的运输车辆的检测,提升运输车辆的称重良率,同时便于运输车辆在称重区域内的位置数据的追踪排查。

所述红外传感器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红外传感器8呈环形排列设置,多个红外传感器8沿称重区域边界延伸排列。经由多个红外传感器8的位置布局,避免运输车辆局部伸出称重区域的边界而称重不良。

所述摄像单元4包括支撑框架9、设置在支撑框架9上的多个永磁铁11、分别与多个永磁铁11配合的多个导磁体12、分别设置在导磁体12上的多个工业相机13,实际使用时,利用永磁铁11对导磁体12的磁性吸引,确保工业相机13经由导磁体12快速装配在支撑框架9上,提升工业相机13的安装效率。当然,当工业相机13损坏之后,仅需克服永磁铁11对导磁体12的磁性吸引力,将工业相机13连同导磁体12拆卸掉,更换新的工业相机13即可。多个工业相机13均位于称重区域内的运输车辆的上方,避免运输车辆碰撞工业相机13而导致工业相机13损坏,多个工业相机13分别对运输车辆的不同部位拍照,确保摄像单元4对运输车辆的监控准确率。

所述摄像单元4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撑框架9上的多个承载轴14、分别驱动多个承载轴14转动的多个刹车电机15,承载轴14的转动轴线平行水平面设置,多个永磁铁11分别设置在多个承载轴14上。实际使用时,当需要调整工业相机13的拍摄角度时,刹车电机15驱动承载轴14转动,承载轴14转动时即可带动工业相机13一起转动,进而改变工业相机13的拍摄角度,使得工业相机13拍摄出清晰的图像。经由刹车电机15的设置,避免因受到震动影响而导致工业相机13发生二次移动。

承载轴14设有锥形孔,锥形孔贯穿承载轴14,锥形孔的第一端的孔径大于锥形孔的第二端的孔径,永磁铁11装入到锥形孔内,永磁铁11大致呈锥形,永磁铁11的形状与锥形孔的形状吻合,永磁铁11的外表面抵触在锥形孔的内孔面上,永磁铁11经由锥形孔的第一端装入锥形孔内,承载轴14设有用于封盖锥形孔的第一端的开口的封装盖,封装盖用于将永磁铁11封装在锥形孔内,防止永磁铁11从承载轴14的锥形孔内掉出。例如,锥形孔的第一端设有内螺纹部,封装盖设有与内螺纹部螺接配合的外螺纹部。

实际使用时,永磁铁11经由锥形孔的第二端显露出的端面用于吸住导磁体12,从而将工业相机13快速安装在支撑框架9上。当抓住导磁体12或工业相机13将工业相机13从支撑框架9上拆卸掉时,借助锥形孔的内孔面对永磁铁11挡止抵触,防止永磁铁11跟随导磁体12而从锥形孔内脱出。优选地,承载轴14设有限位盲槽,锥形孔的第二端贯穿限位盲槽的底面,导磁体12位于限位盲槽内,限位盲槽的内槽面用于挡止抵触导磁体12的外侧面。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