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及电子设备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8943发布日期:2021-04-21 05:4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耳机及电子设备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电声转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耳机及电子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多样化功能的电子设备层出不穷。耳机作为人们接收声音信号的主要设备,耳机音效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3.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耳机的音效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立体声效果、低音效果、混响效果等。传统的全覆盖式耳机具有回响效果好的特性,而传统无线耳机结构小巧,便于携带。但传统的耳机在使用时音腔大小已经固定,无法根据用户对音效的需求来调节音腔大小,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及电子设备组件,以解决传统耳机在遇到多种音效变化时发声效果差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
7.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耳柄部和入耳部,所述耳柄部内设置有发声组件,所述入耳部上设置有出声孔;
8.可变形音腔,所述可变形音腔设置于所述耳柄部和所述入耳部之间,所述可变形音腔由电致变形膜围设形成,随着所述电致变形膜上施加的电压的变化,所述可变形音腔的腔体膨胀或者收缩。
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和第一方面所述的耳机;
10.所述电子设备用于为所述耳机发送音频信号。
11.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壳体和可变形音腔,所述壳体包括耳柄部和入耳部,所述耳柄部内设置有发声组件,所述入耳部上设置有出声孔;所述可变形音腔设置于所述耳柄部和所述入耳部之间,所述可变形音腔由电致变形膜围设形成,随着所述电致变形膜上施加的电压的变化,所述可变形音腔的腔体膨胀或者收缩。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通过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所述可变形音腔,所述可变形音腔周围的电致变形膜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弯曲变形,进而调节所述可变形音腔的大小,提高所述耳机的发声音效。
附图说明
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形变材料在通电时发生形变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电致变形膜在未通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电致变形膜与电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电致变形膜在通电时变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电致变形膜在形变时与电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壳体;11-耳柄部;111-发声组件;12-入耳部;121-出声孔;2-连接环;21-支撑网层;22-电致变形膜;3-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24.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5.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26.参照图1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
27.壳体1和可变形音腔,所述壳体1包括耳柄部11和入耳部12,所述耳柄部11内设置有发声组件111,所述入耳部12上设置有出声孔121;所述可变形音腔设置于所述耳柄部11和所述入耳部12之间,所述可变形音腔由电致变形膜22围设形成,随着所述电致变形膜22上施加的电压的变化,所述可变形音腔的腔体膨胀或者收缩。
28.具体地,所述耳柄部11和所述入耳部12之间设置有支撑网层21,所述电致变形膜22覆盖于所述支撑网层21上。参见图1和图2,所述支撑网层21和所述电致变形膜22形成连接环2,所述连接环2的一端与所述耳柄部11连接,所述连接环2的另一端与所述入耳部12连接,所述连接环2内形成所述发声组件111至所述出声孔121的声音腔体,也就是所述可变形音腔。所述支撑网层21与所述耳柄部11和入耳部12连接后可以形成稳定的壳体结构,而所述电致变形膜22采用电致形变材料制成,所述电致变形膜22与所述耳柄部11和入耳部12连接后,由于所述电致变形膜22的材质较软,所述支撑网层21还可以提供给所述电致变形膜22很好的支撑。
29.具体地,所述耳机还可以包括电控组件,所述电致变形膜22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控组件可以为所述电致变形膜22通电,所述电致变形膜22处于通电变形的情况
下,所述电致变形膜22用于调节所述可变形音腔的大小,以适应所述耳机的不同音效要求。比如所述耳机在常规音效下,可以让所述电致变形膜22处于未通电状态,此时所述可变形音腔处于常规大小;所述耳机在混响音效下,可以让所述电致变形膜22处于通电状态,所述电致变形膜22发生弯曲变形,所述电致变形膜22可以调节所述发声组件111至所述出声孔121的声音腔体的大小,比如所述电致变形膜22向其外侧弯曲变形时,所述可变形音腔的体积变大,所述耳机可以获得更好的混响效果。
3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通过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所述可变形音腔,所述可变形音腔周围的电致变形膜22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弯曲变形,所述电致变形膜22弯曲变形后可以调节所述发声组件111至所述出声孔121的声音腔体的大小,也就是调节所述可变形音腔的大小,以适应所述耳机的不同音效要求,提高所述耳机的发声音效和使用体验。
31.可选地,所述支撑网层21为金属网层,可以作为所述电致变形膜22的金属网状骨架,所述电致变形膜22随着所述金属网层21的电压变化而发生形变。
32.具体地,所述电致变形膜22与所述耳柄部11和入耳部12连接后,所述支撑网层21需要提供给所述电致变形膜22很好的支撑。所述耳柄部11和入耳部12一般为金属材质,而所述支撑网层21采用金属网状骨架后,所述支撑网层21可以与所述耳柄部11和入耳部12一体注塑成型,保证了所述电致变形膜22与所述耳柄部11和入耳部12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所述金属网层21可以作为电流传输的载体,所述电控组件可以通过所述金属网层21与所述电致变形膜22连接,这时所述电控组件输送给所述金属网层21的电压便可以有效传递至所述电致变形膜22,使所述电致变形膜22发声变形,进而调节所述可变形音腔的大小。
33.可选地,参见图3,所述电致变形膜22具体为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制备的膜层,所述膜层可以包括聚合物薄膜基体和沉积在所述聚合物薄膜基体表面的金属颗粒。
34.具体地,所述膜层可以采用ipmc材料(ion-exchange polymer metal composite,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ipmc材料是一种新型电致形变高分子材料,该高分子材料以聚合物薄膜为基体,可以通过化学镀的方式将金属颗粒渗透并沉积在基体的表面,所述金属颗粒可以是铁、铜等常规金属,最好为贵金属颗粒,贵金属颗粒可以提高所述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的形变速率。参见图3,当所述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的两侧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后,所述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中的阳极分子会向其与负极连接的一侧移动,同时带动极性分子一同向所述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与负极连接的一侧移动,导致所述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与负极连接的一侧逐渐膨胀变长,所述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便会向其与正极连接的一侧弯曲,电源的方向和大小与所述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的偏转方向和弯曲程度相对应。另外,所述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同样可以在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发生收缩和伸展。根据这一变形特征,所述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可以作为很好的驱动组件,而且具有质量轻、无噪音、柔韧性好等特点。
35.可选地,参见图4至图7,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源3,所述电源3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电致变形膜22的外侧,所述电源3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电致变形膜22的内侧。
36.具体地,参见图4和图5,所述电源3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电致变形膜22的外侧和内侧连接后,也就是在所述电致变形膜22的厚度方向上施加电压,所述电致变形膜22在通电变形的情况下,所述电致变形膜22会向外侧方向产生大的弯曲变形,如图6和图7所示,这时所述可变形音腔就会膨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可以通过控制所述电致变形膜22
的通电与否,来调节所述发声组件111至所述出声孔121的声音腔体的大小,以适应所述耳机的不同音效要求,提高所述耳机的发声音效和使用体验。
37.另外,所述电致变形膜22处于通电变形的情况下,所述电致变形膜22的变形量与所述电致变形膜22两侧的电压成正比,而所述电致变形膜22两侧的电压通过所述电源3来获得,也就是可以通过所述电源3的电压调节来控制所述电致变形膜22弯曲变形的程度,进而调节所述可变形音腔的大小。
38.可选地,所述耳机为无线耳机。
39.具体地,在有线耳机领域,比如覆盖式耳机,由于其具有较大的结构体积,可以设置较大的声音腔体来提高发声效果。而对于无线耳机,由于结构紧凑小巧,不便于设置较大的声音腔体,而所述连接环2的设置可以灵活调节所述无线耳机的可变形音腔大小,保证所述无线耳机的发声音效。
40.可选地,所述发声组件111与所述出声孔121正对设置。
41.具体地,所述发声组件111可以是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需要经过所述可变形音腔后从所述声孔121对外发声,将所述发声组件111与所述出声孔121正对后,所述发声组件111的发声可以有效传递至所述出声孔121并对外发声,避免了所述连接环2对声音的阻挡和干扰,提高了所述耳机的发声效果。
42.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2,所述耳柄部11包括下盖和第一中盖,所述发声组件111设置于所述下盖内,所述第一中盖的一端与所述下盖连接,所述第一中盖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环2连接。
43.具体地,所述下盖为所述耳机的末端,在不影响所述耳机的佩戴和发声时,所述下盖的体积可以较大,比如在所述下盖内设置所述发声组件111、电路板、芯片等组件,所述第一中盖的一端可以与所述下盖卡接,以便于所述下盖的拆卸,所述第一中盖的另一端可以与所述连接环2注塑连接。
44.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2,所述入耳部12包括上盖和第二中盖,所述出声孔121设置于所述上盖,所述第二中盖的一端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第二中盖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环2连接。
45.具体地,所述上盖为所述耳机的首端,也就是入耳的一端,需要将所述发声组件111的发声传递至用户,所以将所述出声孔121设置于所述上盖;所述出声孔121内可以设置防尘网,而所述第二中盖的一端可以与所述上盖旋转卡接,以便于对所述上盖内的防尘网等组件进行清理和更换。
46.另外,在所述壳体1包括下盖、中盖(包括上述第一中盖和第二中盖)和上盖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环2还可以设置于所述下盖和中盖之间,或者将所述连接环2设置于所述下盖上,只要是所述连接环2设置于所述发声组件111至所述出声孔121的声音腔体上,便可以灵活地对所述可变形音腔的体积进行调节。
4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和所述的耳机;
48.所述电子设备用于为所述耳机发送音频信号。
49.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耳机之间可以采用有线连接,也可以采用无线连接,所述耳机可以将接收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信号对外输出,使得用户获得良好的声学体验。
50.另外,所述耳机也可以是音箱等发声组件,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p4播放器、计算机、机顶盒、智能电视和可穿戴设备中的一种。
5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