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用调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8161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视用调谐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用调谐组件,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可以使本机振荡器的本机振荡频率与调谐回路的调谐频率之间的跟踪相适配的电视用调谐组件。
图7为表示一种现有的电视调谐组件用的回路构成示意图。正如图7所示,在通过输入端子51输入至天线调谐回路52的电视信号中,先由天线调谐回路52选择接收频道电视信号并输入至高频放大器53。经高频放大器53放大后,再用级间调谐回路54施加急剧变化的选择度特性,并输入至混频器55。由本机振荡器56给出的本机振荡信号也输入至混频器55,从而将位于接收频道的电视信号变换为中频信号,再通过中频调谐回路57输出至输出端子58。
天线调谐回路52具有呈并联连接着的调谐线圈52a和变容二极管52b等元件,而且可以通过施加在该变容二极管52b处的调谐电压,使调谐频率发生变化,进而选择出该接收频道的电视信号。
级间调谐回路54由具有两个结构构成相同的单调谐回路的复调谐回路构成,其中的每一个单调谐回路均具有呈并联连接着的调谐线圈54a和变容二极管54b等元件,而且可通过施加在变容二极管54b处的调谐电压,来改变其调谐频率。
本机振荡器56具有呈并联连接着的调谐线圈56a和变容二极管56b等元件,而且可通过施加在变容二极管56b处的调谐电压,来改变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本机振荡频率)。
而且,使天线调谐回路52中的变容二极管52b、级间调谐回路54中的变容二极管54b、本机振荡器56中的变容二极管56b各自的阳极与直流接地电位相连接,在各自的阴极处施加共用调谐电压VT。
虽然在图中没有示出,但天线调谐回路52中的调谐线圈52a、级间调谐回路54中的调谐线圈54a、本机振荡器56中的调谐线圈56a,在电视用调谐组件接收到的是高频频带电视信号的场合和接收到的是低频频带电视信号的场合时,可通过不同的电感值实施切换,即各个调谐回路采用的是所谓的频道切换型组件。
然而近年来,需要使电视用调谐组件不仅要能够接收作为地上波的电视信号,还要能够接收电缆电视(CATV)信号。而且,CATV要使用作为地上波的电视信号所不使用的频带,例如要使用夹持在高频频带与低频频带之间的频带等。因此近年来对于电视用调谐组件,希望其高频频带信号接收频率范围和低频频带信号接收频率范围能不受到作为地上波的频带区域划分的限制,以便扩大它们可应用的范围。如果举例来说就是,与欧洲(德国)的CATV相应的电视用调谐组件,其低频频带信号接收频率范围就取为45.5MHz~149.5MHz,高频频带信号接收频率范围取为156.5MHz~426MHz(在这儿均指的是其中心频率)。而且在近年来,还在努力扩大一个频道所可能接收的信号接收频率的范围。
然而,由于本机振荡器56的本机振荡频率要比所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的频率(接收频率)高出相应于中频频率的部分,所以如果举例来说,在如上所述的实例(德国制式)中,在低频频带时的本机振荡频率范围为82.15MHz~186.15MHz,在高频频带时的本机振荡频率范围为193.15MHz~462.15MHz。
因此,在低频频带时本机振荡频率的变化比为大约2.27(186.15/82.15),而此时接收信号的频率变化比为大约3.29(149.5/45.5);在高频频带时本机振荡频率的变化比为大约2.39(462.15/193.15),而此时接收信号的频率变化比为大约2.72(426/156.5)。
由此可知,当为低频频带时,本机振荡器56中的调谐容量变化比为5.15(=2.27×2.27),而此时天线调谐回路52和级间调谐回路54中的调谐容量变化比要为10.8(=3.29×3.29)。
类似的,当为高频频带时,本机振荡器56中的调谐容量变化比为5.71(2.39×2.39),而此时天线调谐回路52和级间调谐回路54中的调谐容量变化比要为7.40(=2.72×2.72)。
而且,天线调谐回路52、级间调谐回路54和本机振荡器56中的各个调谐容量变化比,还与变容二极管52b、54b、56b的容量变化有关。而且,这些变容二极管52b、54b、56b具有相同的容量特性。
因此,特别是在低频频带时,可以按通过调谐电压VT的作用,使天线调谐回路52的调谐频率和级间调谐回路54的调谐频率在最高频道的接收信号频率(例如为149.5MHz)处相一致的方式,例如按图8所示的方式设定级间调谐回路54的调谐特性,并且按照使本机振荡频率在相应频率(186.15MHz)处相一致的方式设定回路常数,随后当调谐电压发生变化,而使本机振荡频率变为与最低频道相对应的频率(例如为82.15MHz)时,天线调谐回路52的调谐频率和级间调谐回路的调谐频率将不可能一直下降至最低频道的接收信号频率(45.5MHz)处,即不能对本机振荡频率实施跟踪。因此,最低频道处的调谐特性将如图9所示,从而存在有调谐频率向较高的一方偏移,而使图形传送波P的电位下降等问题。
本发明的电视用调谐组件可以将天线调谐回路和级间调谐回路的调谐频率变化范围中的可调谐部分,扩大至更低的频率处,从而可以更容易地对本机振荡频率实施跟踪。
为了能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视用调谐组件可以配置有具有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可通过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容量变化而改变其调谐频率、进而选择出接收信号用的调谐回路,以及具有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可通过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容量变化而改变其本机振荡频率的本机振荡器,并且当分别改变施加在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两端处的电压和施加在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两端处的电压时,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容量与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容量也将发生改变,从而使施加在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两端处的电压小于施加在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两端处的电压。
而且,本发明的电视用调谐组件还可以在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的一端处施加有共用的调谐电压,在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另一端处施加有直流偏置电压,并且使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另一端处于接地电位。
而且,本发明的电视用调谐组件还可以设置有与所述调谐回路的后侧相连接的高频放大器或混频器,并且设置有与所述调谐回路、所述高频放大器或混频器相结合的第三变容二极管,在所述第三变容二极管的阳极处施加有所述直流偏置电压,在所述第三变容二极管的阴极处施加有所述调谐电压。
下面参考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电视调谐组件用的回路构成示意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电视用调谐组件中的变容二极管的动作特性用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3为说明本发明的电视调谐组件用的调谐特性曲线图。
图4为说明本发明的电视调谐组件用的调谐特性曲线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电视用调谐组件中的天线调谐回路用的详细回路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电视用调谐组件中的级间调谐回路用的详细回路图。
图7为表示现有的电视调谐组件用的回路构成示意图。
图8为表示现有的电视调谐组件用的调谐特性曲线图。
图9为表示现有的电视调谐组件用的调谐特性曲线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电视用调谐组件的结构构成。正如图1所示,天线调谐回路1是一种从由输入端子2处输入的电视信号中选择出所需要频道的电视信号用的调谐回路,而且由这一天线调谐回路1选择出的电视信号经高频放大器3放大后,输入至级间调谐回路4。
级间调谐回路4是一种可根据急剧变化的选择度特性对由高频放大器3放大后的电视信号进行进一步选择的调谐回路,而且通常是由复调谐回路构成的。通过级间调谐回路4后的电视信号将被输入至混频器5。由本机振荡器6给出的本机振荡信号也输入至混频器5,从而可在混频器5中将接收到的电视信号变换为中频信号,再通过中频调谐回路7输出至输出端子8。
天线调谐回路1具有呈并联连接着的调谐线圈1a和作为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变容二极管1b等元件,而且在变容二极管1b的阴极(一端)处施加有调谐电压VT。在变容二极管1b的阳极(另一端)处连接有分压电阻9、10,从而可以将偏置电压施加在这一端子处,这一偏置电压是由电压端子11给出的直流电压经分压电阻9、10分压后所构成的电压。而且,通过改变施加在变容二极管1b中阴极处的调谐电压VT的方式,可使变容二极管1b的容量发生变化,进而使调谐频率变化,从而选择出位于接收频道的电视信号。
级间调谐回路4由具有两个结构构成相同的单调谐回路的复调谐回路构成,在图1中仅示出了其中的一个单调谐回路。级间调谐回路4具有呈并联连接着的调谐线圈4a和作为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变容二极管4b等元件,而且在变容二极管4b的阴极(一端)处施加有调谐电压VT。在变容二极管4b的阳极(另一端)处连接有分压电阻12、13,从而可以将偏置电压施加在这一端子处,这一偏置电压是由电压端子11给出的直流电压经分压电阻12、13分压后所构成的电压。而且,通过改变施加在变容二极管4b中阴极处的共用调谐电压VT的方式,可使变容二极管4b的容量发生变化,进而使调谐频率变化,从而选择出位于接收频道的电视信号。
本机振荡器6具有呈并联连接着的调谐线圈6a和作为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变容二极管6b等元件,而且在变容二极管6b的阴极(一端)处施加有调谐电压VT。该变容二极管6b的阳极(另一端)与直流接地电位保持为相同电位。而且,通过改变施加在变容二极管6b中阴极处的共用调谐电压VT的方式,可使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本机振荡频率)产生变化。
虽然在图中没有示出,但天线调谐回路1中的调谐线圈1a、级间调谐回路4中的调谐线圈4a、本机振荡器6中的调谐线圈6a,在电视用调谐组件接收到的是高频频带电视信号的场合和接收到的是低频频带电视信号的场合时,可通过不同的电感值实施切换,即各个调谐回路采用的是所谓的频道切换型组件。
因此,对于在天线调谐回路1中的变容二极管1b、级间调谐回路4中的变容二极管4b、本机振荡器6中的变容二极管6b各自的阴极处施加有共用调谐电压VT的场合,施加在天线调谐回路1中的变容二极管1b与施加在级间调谐回路4中的变容二极管4b的相应阴极、阳极之间的电压,将比施加在本机振荡器6中的变容二极管6b的阴极、阳极之间的电压低。
图2对这种实施形式进行了描述,曲线A示出了施加在变容二极管1b、4b、6b的阴极、阳极之间的电压,与此时的容量之间的关系。正如这一曲线A所表示的那样,当电压比较低时,容量将急剧增大。而且对于调谐电压VT在VT1至VT2的范围(VT1>VT2)内变化的场合,位于VT1~VT2间的调谐电压将按原来的大小施加在本机振荡器6中的调谐线圈6a的阴极、阳极之间,而此时的容量在CT1~CT2之间变化,下面将这一变化范围称为CT。在另一方面,施加在天线调谐回路1中的变容二极管1b和级间调谐回路4中的变容二极管4b各自的阴极、阳极之间的电压,与施加在本机振荡器6中的变容二极管6b的阴极、阳极之间的电压相比,施加在前者阴极处的偏置电压分别降低为vt1~vt2。这时的容量与电压vt1~vt2相对应地增大至ct1~ct2,而且这一变化范围ct比变化范围CT大。
因此,天线调谐回路1和级间调谐回路4中的调谐频率将向比较低的一侧产生偏移,从而使得对于高频频带和低频频带的接收频率范围被扩大了的场合,也可以对本机振荡频率实施跟踪。
而且,由于在作为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天线调谐回路1中的变容二极管1b和级间调谐回路4中的变容二极管4b各自的阳极处施加有偏置电压,所以仅仅通过对第一变容二极管1b、4b和第二变容二极管6b各自的阴极处施加共用调谐电压VT的方式,即可以简单地增大第一变容二极管1b、4b的容量。
因此如果举例来说,对于采用与欧洲(德国)的CATV相对应的电视用调谐组件,即低频频带信号接收频率范围为45.5MHz~149.5MHz、高频频带信号接收频率范围为156.5MHz~426MHz(在这儿均指的是其中心频率)的这种设定范围比较大的场合,即使相对于低频频带中的最高频道接收频率(中心频率为149.5MHz),将级间调谐回路4中的调谐频率设定在如图3所示的中心频率(149.5MHz),也可以如图4所示,对最低频道在其中心频率(45.5MHz)处实施调谐,从而可以获得良好的调谐特性。天线调谐回路1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电视用调谐组件中的天线调谐回路1用的详细回路图。正如图5所示,输入端子11与图中未示出天线等相连接,输出端子12与高频放大器3相连接。作为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变容二极管1b与串联连接着的调谐线圈13、14、15并联连接。而且,调谐线圈15通过连接在其两端处的两个开关二极管16、17与调谐线圈18相连接。其中,开关二极管16是以与调谐线圈14的两端相连接的方式设置的。这两个开关二极管16、17的阳极与高频频带切换电压端子HB相连接,阴极与低频频带切换电压端子LB相连接。在变容二极管1b的阴极(一端)处施加有调谐电压VT。位于变容二极管1b上的阳极(另一端)和调谐线圈13之间的连接点,通过作为结合用的第三变容二极管的变容二极管19与输出端子12相连接。变容二极管1b的阴极还通过频率修正用电容器20而接地。因此,变容二极管1b与频率修正用电容器20实际上为串联连接。在变容二极管19的阴极(一端)处也施加有调谐电压VT。而且在调谐线圈14的一端处还连接有两个分压电阻21、22,分压电阻21的一端接地,分压电阻22的另一端与开关二极管16上的阴极相连接。
如果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则当接收的是低频频带电视信号时,通过在低频频带切换电压端子LB处施加切换电压的方式,便可以使开关二极管16、17处于非导通状态,进而可以用变容二极管1b、频率修正用电容器20和调谐线圈13、14、15构成为调谐回路,而当接收的是高频频带电视信号时,通过在高频频带切换电压端子HB处施加切换电压的方式,便可以使开关二极管16、17处于导通状态,使调谐线圈14的两端短接,并使调谐线圈15与调谐线圈18并联连接,从而可以用变容二极管1b、频率修正用电容器20和调谐线圈13、15、18构成为调谐回路。因此无论是对于为低频频带的场合还是对于为高频频带的场合,切换电压均是由分压电阻21、22实施分压,并通过调谐线圈13、14分别将这一分压电压(偏置电压)施加在变容二极管1b、19各自的阳极(另一端)处的。
因此,可以减少施加在变容二极管1b的阴极、阳极之间的电压,并增大其容量值。在这儿,还可以通过频率修正用电容器20对整个调谐回路的调谐容量实施修正。
而且,结合用变容二极管19也由于施加有偏置电压而增大了它的结合容量,因此可以与作为连接在其后面的回路的高频放大器3之间保持更紧密的结合,从而可以提高放大效率,并提高其NF。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电视用调谐组件中的级间调谐回路4用的详细回路图。正如图6所示,级间调谐回路4具有一级调谐回路31和二级调谐回路32,而且其输入端子33与高频放大器3相连接,输出端子34与混频器5相连接。一级调谐回路31和二级调谐回路32分别具有作为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变容二极管4b1和4b2,变容二极管4b1的阴极(一端)和变容二极管4b2的阴极(一端),分别通过与其串联连接着的频率修正用电容器35、36接地。而且,串联连接着的调谐线圈37、38和结合线圈39与变容二极管4b1、频率修正用电容器35并联连接。串联连接着的调谐线圈40、41和结合线圈39与变容二极管4b2、频率修正用电容器36并联连接。结合线圈39的一端通过分压电阻43接地,另外通过分压电阻42而与低频频带切换电压端子LB相连接。
而且,位于调谐线圈37与调谐线圈38之间的连接点通过直流抑制用电容器44与开关二极管45的阳极相连接,位于调谐线圈40与调谐线圈41之间的连接点通过直流抑制用电容器46与开关二极管47的阳极相连接。开关二极管45、47各自的阴极分别与低频频带切换电压端子LB相连接。开关二极管45、47各自的阳极分别与高频频带切换电压端子HB相连接。
二级调谐回路32中的变容二极管4b2的阳极,通过作为结合用第三变容二极管的变容二极管48与输出端子34相连接,而且在变容二极管48的阴极处,在一级调谐回路31中的变容二极管4b1的阴极处,以及在二级调谐回路32中的变容二极管4b2的阴极处均施加有调谐电压VT。
而且当接收到的是位于低频频带的电视信号时,通过在低频频带切换电压端子LB处施加切换电压的方式,便可以使开关二极管45、47处于非导通状态,进而可以用调谐线圈37、38、结合线圈39、变容二极管4b1和频率修正用电容器35构成为低频频带用的一级调谐回路,并且类似的,可以用调谐线圈40、41、结合线圈39、变容二极管4b2和频率修正用电容器36构成低频频带用的二级调谐回路。
当接收到的是位于高频频带的电视信号时,通过在高频频带切换电压端子HB处施加切换电压的方式,便可以使开关二极管45、 47处于导通状态,使调谐线圈37与调谐线圈38之间的连接点,以及调谐线圈40与调谐线圈41之间的连接点高频接地,从而可以用结合线圈39、变容二极管4b1和频率修正用电容器35构成为高频频带用的一级调谐回路,并且类似的,可以用调谐线圈40、变容二极管4b2和频率修正用电容器36构成高频频带用的二级调谐回路。
因此,无论是对于为低频频带的场合还是对于为高频频带的场合,均是将频带切换电压施加在分压电阻42、43处,进而将由这些分压电阻42、43产生的分压电压通过结合线圈39、调谐线圈37、38,施加在变容二极管4b1上的阳极(另一端)处,同时通过结合线圈39、调谐线圈40、41施加在变容二极管4b2上的阳极(另一端)处,以分别使它们的阳极处于偏置状态。
因此,可以减少施加在变容二极管4b1的阴极、阳极之间的电压,以及施加在变容二极管4b2的阴极、阳极之间的电压,并增大其容量值。在这儿,还可以通过频率修正用电容器35、36,对一级调谐回路31、二级调谐回路32的整个调谐容量实施修正。
而且,变容二极管48也由于施加有偏置电压而增大了它的结合容量,因此可以与作为连接在其后的回路的混频器5之间保持更紧密的结合,从而可以提高放大效率,并提高其NF。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电视用调谐组件可以配置有具有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可通过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容量变化而改变其调谐频率、进而选择出接收信号用的调谐回路,以及具有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可通过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容量变化而改变其本机振荡频率的本机振荡器,而且当分别改变施加在第一变容二极管两端处的电压和施加在第二变容二极管两端处的电压时,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容量与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容量也将发生改变,从而使施加在第一变容二极管两端处的电压小于施加在第二变容二极管两端处的电压,所以可以使调谐回路的调谐频率向比较低的一侧产生偏移,进而可以对本机振荡频率实施跟踪。
而且,本发明的电视用调谐组件还可以在第一变容二极管的一端和第二变容二极管的一端处施加有共用的调谐电压,在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另一端处施加有直流偏置电压,并且使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另一端处于接地电位,所以仅仅通过施加共用调谐电压的方式,便可以简单地增大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容量和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容量。
而且,本发明的电视用调谐组件还可以在第一变容二极管处串联连接有频率修正用电容器,所以还可以通过增大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容量的方式,对整个调谐回路的调谐容量实施修正。
而且,本发明的电视用调谐组件还可以设置有与调谐回路的后侧相连接的高频放大器或混频器,并且设置有与调谐回路、高频放大器或混频器相结合的第三变容二极管,在第三变容二极管的阳极处施加有直流偏置电压,在第三变容二极管的阴极处施加有调谐电压,所以可以增大结合容量,进而可以与作为其后段的回路的高频放大器或混频器之间保持更紧密的结合,从而可以提高放大效率,并提高其NF。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视用调谐组件,其特征在于配置有具有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可通过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容量变化而改变其调谐频率、进而选择出接收信号用的调谐回路,以及具有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可通过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容量变化而改变其本机振荡频率的本机振荡器,而且当分别改变施加在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两端处的电压和施加在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两端处的电压时,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容量与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容量也将发生改变,从而使施加在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两端处的电压小于施加在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两端处的电压。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用调谐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的一端处施加有共用调谐电压,在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的另一端处施加有直流偏置电压,并且使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另一端处于接地电位。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视用调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与所述调谐回路的后侧相连接的高频放大器或混频器,并且设置有与所述调谐回路、所述高频放大器或混频器相结合的第三变容二极管,在所述第三变容二极管的阳极处施加所述直流偏置电压,在所述第三变容二极管的阴极处施加所述调谐电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可更容易地对本机振荡频率实施跟踪的电视用调谐组件。它包括使其配置有具有第一变容二极管1b、4b的、可通过它们的容量变化而改变其调谐频率、进而选择出接收信号用的调谐回路1、4,以及具有第二变容二极管6b的、可通过它的容量变化而改变其本机振荡频率的本机振荡器6,从而使施加在第一变容二极管1b、4b两端处的电压小于施加在第二变容二极管6b两端处的电压。
文档编号H04N5/44GK1231564SQ9910049
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日
发明者山本正喜, 佐佐木道德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