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管理系统、传输系统以及用于传输管理系统的程序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70306阅读:来源:国知局

[0081](中继装置的功能单元)
[0082]接着,将描述中继装置30的功能配置。要注意的是,下文中,与中继装置30的功能一起,还将描述如图5所示的配置元件中用于实现中继装置30的功能的主要元件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0083]图6中示出的中继装置30的发送/接收单元31根据来自如图5所示的CPU 201的指令和图5中示出的网络I/F 209实现。发送/接收单元31经由通信网络2执行与其它终端、装置或系统的各种数据(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中继装置32根据来自如图5所示的CPU 201的指令实现。中继装置32中继经由发送/接收单元31在内容数据会话sed中的终端10之间发送/接收的内容数据。存储/读取处理单元39根据来自如图5所示的CPU201的指令和图5中示出的HDD 205实现。存储/读取处理单元39在存储单元3000中存储各种数据并且读取在存储单元3000中存储的各种数据。
[0084]<管理系统的功能配置>
[0085]传输管理系统50包括发送/接收单元51、终端认证单元52、状态管理单元53、终端提取单元54、状态提取单元55、通信控制确定单元56、会话管理单元57和存储/读取处理单元59。这些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从HD 204读取的并且在RAM 203上开发的管理系统程序,根据来自CPU 201的指令,通过图5中图示的配置元件的任何一个的操作而实现的功能或者运行该功能的部件。此外,管理系统50还包括如图5所图示的HD 204所建立的存储单元5000。
[0086](中继装置管理表)
[0087]在存储单元5000中建立如图8图示的中继装置管理表所配置的中继装置管理数据库5001。注意,图8 (a)示出了在管理系统50ab中管理的中继装置管理表的概念,图8 (b)示出了在管理系统50cd中管理的中继装置管理表的概念。管理系统50自身可以控制每个中继装置30的连接。在中继装置管理表中管理各个中继装置30的中继装置ID以及与每个中继装置ID相关联的密码。例如,在图8(a)所示的中继装置管理表中,用于连接到中继装置ID “ IllaOjp.00.com”识别的中继装置30a的密码是“xxxx”。在本实施例中,中继装置ID包括域信息(通信控制信息),例如“ jp.00.com”,其指示管理系统50可以使用中继装置ID所识别的中继装置30控制通信的开始或终止。需要注意的是,在下文中,如果没有明确的理由,通过省略域信息“jp.00.com”,中继装置ID被简称为“111a”。
[0088](终端认证管理表)
[0089]在存储单元5000中建立如图9图示的终端认证管理表所配置的终端认证管理数据库5002。注意,图9 (a)示出了在管理系统50ab中管理的终端认证管理表的概念,图9 (b)示出了在管理系统50cd中管理的终端认证管理表的概念。在终端认证管理表中管理连接到自身管理系统50的所有终端10中,分配给所有终端10的终端ID以及每个终端ID相关联的密码。例如,在图中9(a)所图示的终端认证管理表中,终端1aa的终端ID为“01aa@jp.00.com”,其密码是“aaaa”。在本实施例中,终端ID包括域信息(终端连接的信息),例如“ jp.00.com”,其指示终端ID所识别的终端10与管理系统50相连接。注意,在下文中,如果没有明确的理由,通过省略域信息“jp.00.com”,终端ID被简称为“Olaa”。
[0090](终端管理表)
[0091]此外,在存储单元5000中建立如图10图示的作为状态管理单元的示例的终端管理表所配置的终端管理数据库5003。注意,图10(a)是图示在管理系统50ab中管理的终端管理表的概念图,图10(b)是图示在管理系统50cd中管理的终端管理表的概念图。在终端管理表中,对于终端10的每个终端ID,彼此关联当终端10是目的地终端时的目的地名称以及终端10的状态并且管理该信息。例如,在图10所示的终端管理表中,具有终端ID“01aa”的终端1aa具有目的地名称“东京办公室AA终端”以及操作状态“无”。
[0092](目的地列表管理表)
[0093]此外,在存储单元5000中建立如图11图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所配置的目的地列表管理数据库5004。注意,图11(a)示出了在管理系统50ab中管理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的概念,图11(b)示出了在管理系统50cd中管理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的概念。在目的地列表管理表中,为提交通信开始的请求的终端10的终端ID,登记为目的地候选的能够通信的终端10的所有终端ID与连接到自身的管理系统50的终端10的终端ID相关联。例如,在图11 (a)所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中,由具有“Olaa”的终端ID的请求端的终端1aa请求在电视会议中开始通信的目的地候选是具有终端ID “Olab”的终端10ab。注意,目的地列表管理表控制连接到其他管理系统50的终端10的终端ID作为目的地候选的终端10的终端ID。因此,例如,连接到管理系统50ab的终端1aa可以选择连接到其它管理系统50cd的终端1db作为目的地。该目的地候选由来自任意终端10的添加或者删除请求被添加或者删除来被更新。
[0094](会话管理表)
[0095]在存储单元5000中建立如图12图示的会话管理表所配置的会话管理数据库5005。注意,图12(a)示出了在管理系统50ab中管理的会话管理表的概念,图12(b)示出了在管理系统50cd中管理的会话管理表的概念。在会话管理表中,对于识别该终端10之间的内容数据会话sed的每个会话ID,彼此关联用于识别在内容数据会话sed中中继内容数据的中继装置30的中继装置ID以及用于识别在内容数据会话sed中进行通信的终端10的终端ID彼此相关联并管理该信息。注意,相应于内容数据会话sed的会话ID可以是识另IJ信息,例如,识别会议、通信和电话呼叫等事件的会议ID、通信ID和电话呼叫ID。例如,在图12(a)所图示的会话管理表中,在被会话ID “se01@jp.00.com”所识别的内容数据会话sed中具有中继装置ID “111a”的中继装置30在终端1ab和终端1db之间中继内容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会话ID包括诸如“jp.00.com”的域信息(通信控制信息),其指示了控制会话ID所识别的内容数据会话sed中的通信的开始或结束的管理系统50。注意,如果没有明确的理由,当在下文中描述会话ID时,通过省略域信息“jp.00.com”,它被简称为“seOl”。
[0096](状态改变管理表)
[0097]在存储单元5000中建立如图13图示的状态改变管理表所配置的状态改变管理数据库5009。注意,图13示出了状态改变管理表的概念。在图13(a)的状态改变管理表中,彼此关联从终端10发送的管理信息、指示终端10改变之前的状态的改变前状态信息以及指示终端10在改变之后的状态的改变后状态信息,并且管理该信息。注意,在图13(a)的状态改变管理表中,管理信息“呼叫”指示了当内容数据会话sed在终端10之间建立时,其他终端10请求参与到会话中。而且,管理信息“加入”指示了终端10请求开始中继内容数据。管理信息“离开”指示了终端10请求结束通信。
[0098]如果不仅管理信息的源终端10的状态改变,而且目的地终端10的状态也改变,通过使用图13(b)的状态改变管理表进行基于管理信息的控制。图13(b)的状态改变管理表管理通过与在图13(a)的状态变化的管理表中列出的信息相关联来指示管理信息的源或目的地的终端信息。例如,当管理系统50接收到“邀请”的管理信息时,作为管理信息的源的终端10的通信状态从“无”变更为“发出邀请”,作为目的地的终端10的通信状态从“无”变更为“被邀请”,注意,“邀请”的管理信息指示终端10请求通信的开始。“振铃”的管理信息指示终端10响应于通信开始请求而振铃拨号。“接受”的管理信息指示终端10接受通信的开始。“发出邀请”的状态信息指示终端请求通信的开始,而“被邀请”的状态信息指示终端被请求通信的开始。
[0099](管理系统的功能配置)
[0100]接着,将描述管理系统50的功能配置。注意,下文中,在描述管理系统50的功能配置时,将还描述如图5所示的配置元件中与用于实现管理系统50的功能的主要元件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0101]发送/接收单元51可以是接收单元、通信控制单元、控制请求信息发送单元、开始信息发送单元、改变前状态信息接收单元和/或改变后状态信息发送单元。发送/接收单元51根据如图5所示的CPU 201的指令和图5示出的网络I/F 209实现,发送/接收单元51经由通信网络2执行与其它终端、装置或者系统的各种数据(或者信息)的发送/接收。发送/接收单元51通过从终端10接收开始请求信息来接收通信的开始的请求。与通信的开始相关联的控制通过向终端10发送连接中继装置30的中继装置连接信息来执行。而且,发送/接收单元51向其它管理系统50cd发送请求与终端10之间的通信的开始相关联的控制的控制请求信息。而且,发送/接收单元51向会话中操作通信的终端10发送参与内容数据会话sed的终端10的终端ID以及包括会话ID的参与通知(开始信息)。而且,发送/接收单元51接收或者发送指示终端10改变后的状态的改变后状态信息。
[0102]终端认证单元52根据来自图5所图示的CPU 201的指令实现。终端认证单元52使用经由搜索关键字发送/接收单元51接收的登录请求信息中包含的的终端ID和密码作为搜索关键字,搜索存储单元5000中的终端认证管理表(参见图9),并且通过确认是否在终端认证管理表中管理了相同的终端ID和密码来执行终端认证。
[0103]状态管理单元53根据来自图5所图示的CPU 201的指令实现。状态管理单元53相关联地存储和管理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指示请求源终端的操作状态的状态信息以及终端管理表(参见图10)中的请求源终端的IP地址,以控制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的操作状态。当终端10的操作状态基于自身管理系统50的控制而被改变时,状态管理单元53作为第一改变处理单元的示例改变终端管理表管理的状态信息。当终端10的操作状态基于另一个管理系统50的控制而被改变后,状态管理单元53作为第二改变处理单元的示例基于从另一个管理系统50发送的改变后状态信息,改变终端管理表管理的状态信息。
[0104]终端提取单元54根据来自图5所图示的CPU 201的指令实现。终端提取单元54通过使用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作为关键字来搜索目的地列表管理表(参见图11),并且提取并读取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终端10的终端ID。终端提取单元54通过使用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作为关键字来搜索目的地管理表,并提取已将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注册为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另一个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
[0105]状态提取单元55根据来自图5所图示的CPU 201的指令实现。状态提取单元55通过使用由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的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终端ID作为搜索关键字来搜索终端管理表(参见图10),并且读取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的每个终端ID的操作状态。由此,状态提取单元55可以提取能够与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通信的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操作状态。此外,状态提取单元55通过使用由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的终端ID作为搜索关键字来搜索管理表,并且获取已经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的操作状态。
[0106]通信控制确定单元56根据来自图5所图示的CPU 201的指令实现。通信控制确定单元56基于选择装置80选择的中继装置ID中包括的域信息,确定与通信的开始相关联的控制是否应该由自身管理系统50操作。
[0107]会话管理单元57根据来自图5所图示的CPU 201的指令实现。每当新建立终端10之间的内容数据会话sed,会话管理单元57都生成识别内容数据会话sed的会话ID。会话管理单元57在会话管理表(参见图12)中彼此相关联地存储会话ID、识别在会话中操作通信的终端10的终端ID以及在会话管理表(参见图12)中使用的中继装置30的中继装置ID。
[0108]存储/读取处理单元59根据来自图5所图示的CPU 201的指令和图5所图示的HDD 205实现。存储/读取处理单元59执行对存储在存储单元5000中的各种数据以及读取存储在存储单元5000中的各种数据的处理。
[0109]〈选择装置的功能配置〉
[0110]选择装置80包括发送/接收单元81、选择单元82以及存储/读取处理单元89。这些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从HD 204读取的并且在RAM 203上开发的管理系统程序,根据来自如图5所示的CPU 201的指令,通过图5中图示的配置元件的任何一个的操作实现的功能或者运行该功能的部件。选择装置80包括如图5所图示的HD 204所建立的存储单元
8000 ο
[0111](中继装置选择管理表)
[0112]在存储单元8000中建立如图14图示的中继装置管理表所配置的作为通信控制信息管理单元的示例的中继装置选择管理数据库8001。注意,图14示出了中继装置选择管理表的概念。为作为选择的候选的全部中继装置30分配用于识别中继装置30的中继装置ID,并且通过使用中继装置选择管理表来管理该中继装置ID,以选择用于在终端10之间发送/接收中继信息的中继装置。
[0113]中继装置选择管理表中管理的中继装置ID包括域信息(通信控制信息),诸如“jp.00.com”,其指示了能够执行与使用中继装置ID所识别的中继装置的通信的开始相关联的控制的管理系统50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