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移动终端音量的方法、终端以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75285阅读: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匹配连接成功,则终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信号,控制命令信号指示第一移动终端进行音量控制操作。
[0048]步骤S303:若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配对成功,则终端记录第一移动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0049]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也叫硬件位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如果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配对成功,记录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则可以区分已控制和未控制的移动终端。例如,如果是指示第一移动终端自动设置静音,则通过记录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则可以区分已设置静音和未设置静音的移动终端。
[0050]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2和步骤S303之间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
[0051]步骤S304:终端关闭与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并保持关闭状态达到第一预定时间,以便于终端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与具有短程无线通信功能的第二移动终端进行匹配连接。
[0052]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匹配连接成功,并通过控制命令信号实现对第一移动终端的自动控制后,关闭与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在关闭的这段时间内即第一预定时间,终端继续与其它的第二移动终端匹配连接,以实现控制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例如,在会议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会议室内的所有具有蓝牙功能的移动终端自动设置为静曰?
[0053]本发明实施方式终端通过短程无线通信功能发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用于与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具有短程无线通信功能的第一移动终端进行匹配连接;若与第一移动终端匹配连接成功,则终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信号,控制命令信号指示第一移动终端进行音量控制操作。通过这种方式,终端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移动终端音量的目的。另外,通过记录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可以区分已控制和未控制的移动终端;通过关闭与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并保持关闭状态达到第一预定时间,能够继续与其它的第二移动终端匹配连接,以实现控制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
[0054]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控制移动终端音量的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是终端(控制端)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与图1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相同的地方请参见图1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还包括步骤S403、步骤S404以及步骤S405,具体内容如下:
[0055]步骤S401:终端通过短程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一移动终端进行匹配连接,即终端通过短程无线通信功能发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用于与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具有短程无线通信功能的第一移动终端进行匹配连接。
[0056]步骤S402:若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匹配连接成功,则终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信号,控制命令信号指示第一移动终端进行音量控制操作。
[0057]步骤S403:若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配对成功,则终端记录第一移动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0058]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也叫硬件位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如果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配对成功,记录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则可以区分已控制和未控制的移动终端。例如,如果是指示第一移动终端自动设置静音,则通过记录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则可以区分已设置静音和未设置静音的移动终端。
[0059]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02和步骤S403之间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
[0060]步骤S404:终端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进行音量控制操作后的操作结果报告。
[0061]第一移动终端按照控制命令信号进行相应的音量控制操作后,向终端发送操作结果报告,以便于终端了解第一移动终端的操作结果。例如,第一移动终端自动设置静音后,向终端发送静音设置成功的操作结果报告,终端接收该操作结果报告即可知道操作结果。
[0062]步骤S405:终端以交替间隔的方式关闭或打开与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以便于第一移动终端在第二预定时间内查询其是否在终端的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
[0063]终端以交替间隔的方式关闭或打开与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一方面可以节约通信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查询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受控的移动终端的情况,是否有移动终端已经处于不受控制的状态,如果有移动终端处于不受控制的状态,说明该移动终端已经不在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从另外的角度讲,也便于第一移动终端在第二预定时间内查询其是否在终端的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如果不在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则可以不受终端的控制。
[0064]本发明实施方式终端通过短程无线通信功能发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用于与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具有短程无线通信功能的第一移动终端进行匹配连接;若与第一移动终端匹配连接成功,则终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信号,控制命令信号指示第一移动终端进行音量控制操作。通过这种方式,终端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移动终端音量的目的。另外,通过记录第一移动终端的MAC地址,可以区分已控制和未控制的移动终端;通过交替关闭或打开与第一移动终端的通信,可以查询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受控的移动终端的情况;通过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操作结果报告,能够获知移动终端的操作结果。
[0065]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控制移动终端音量的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是移动终端(受控端)的流程图,包括:
[0066]移动终端通过短程无线通信功能与终端进行匹配连接,具体包括步骤S501和步骤 S502。
[0067]步骤S501:具有短程无线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接收终端发射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用于与具有短程无线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进行匹配连接。
[0068]具有短程无线通信功能可以是具有蓝牙、红外或WIFI等等功能。第一信号是终端发射的为了与进入短程无线通信范围内的同样具有短程无线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进行匹配连接。
[0069]步骤S502:移动终端在接收第一信号后,自动输入验证密码,以便于与终端进行匹配连接。
[0070]验证密码保存在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在接收第一信号后,自动输入验证密码,以便于与终端进行匹配连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由用户输入验证密码。
[0071]步骤S503:若与终端匹配连接成功,则移动终端接收终端发送的控制命令信号,控制命令信号指示移动终端进行音量控制操作。
[0072]如果与终端匹配连接成功,移动终端接着可以接收终端发送的控制命令信号,该控制命令信号是指示移动终端进行音量控制操作。
[0073]步骤S504:移动终端按照控制命令信号,进行音量控制操作。
[0074]移动终端接收控制命令信号后,进行音量控制操作。例如,控制命令信号指示移动终端自动设置静音,则移动终端按照控制命令信号的指示自动设置静音。
[0075]本发明实施方式具有短程无线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接收终端发射的第一信号,以与终端进行匹配连接;匹配连接成功,接收终端发送的控制命令信号,按照控制命令信号的指示,进行音量控制操作。通过这种方式,终端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移动终端音量的目的。
[0076]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控制移动终端音量的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是移动终端(受控端)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和图5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相同之处请参见图5和相应的文字说明,不同之处在于:短程无线通信功能是蓝牙功能,控制命令信号指示移动终端进行静音、震动或调低音量的控制操作,以及步骤S604的子步骤和步骤S605,具体内容包括:
[0077]移动终端通过短程无线通信功能与终端进行匹配连接,具体包括步骤S601和步骤 S602。
[0078]步骤S601: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接收终端发射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用于与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进行匹配连接。
[0079]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0080]目前,蓝牙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标准配置,因此不需要额外增加移动终端的成本。
[0081]步骤S602:移动终端在接收第一信号后,自动输入验证密码,以便于与终端进行匹配连接。
[0082]验证密码保存在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在接收第一信号后,自动输入验证密码,以便于与终端进行匹配连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由用户输入验证密码。
[0083]步骤S603:若与终端匹配连接成功,则移动终端接收终端发送的控制命令信号,控制命令信号指示移动终端进行静音、震动或调低音量的控制操作。
[0084]如果与终端匹配连接成功,移动终端接着可以接收终端发送的控制命令信号,该控制命令信号是指示移动终端进行静音、震动或调低音量的控制操作。
[0085]步骤S604:移动终端按照控制命令信号的指示,进行静音、震动或调低音量的控制操作。
[0086]其中,如果控制命令信号是指示移动终端进行静音的控制操作,则步骤S604具体包括子步骤S604a、子步骤S604b以及子步骤S604c,具体内容如下:
[0087]步骤S604a:移动终端判断是否处于静音状态,如果处于非静音状态,进入子步骤S604b,如果处于静音状态,进入子步骤S604c。
[0088]子步骤S604b:若移动终端处于非静音状态,则保存当前设置参数,并自动设置静曰?
[008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