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心网络的节点通信方法和节点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25028阅读:来源:国知局
ο
[0036]节点间的通信步骤为:
[0037]101、节点在每个无线帧的控制域发送无线控制信息,或者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无线控制信息。
[0038]节点发送的无线链路控制信息,至少包含帧结构配置信息,指示所述无线帧的时域结构或频域结构或者两者结合,例如,可以配置无线帧的控制域划分的子频带数目、控制时隙数目、包含控制资源块数目、数据域的时域长度、频域长度等等。
[0039]控制域由若干个控制资源块组成,所述控制资源块在时域上占据一个所述控制时隙,在频域上占据一个子频带。
[0040]并且发送节点对控制域内每个控制资源块独立编码,可以在一个控制资源块或若干个控制资源块的组合上发无线控制信息。[0041 ] 也可以在若干个控制资源块组成的传输机会内发送无线控制信息。一个传输机会内的每个控制资源块是独立进行编码。其中每个所述传输机会内包含的控制资源块的逻辑编号与传输机会的编号相同,在每个子频带内,控制域的时域长度内所包含的所述控制资源块的逻辑编号是不同的,在每个所述控制时隙内,所述控制域的频域长度内所包含所述控制资源块的逻辑编号是不同的。可以采用如下算法实现:控制域在时域上划分为L个时隙,在频域划分为M个子频带,N个控制资源块构成一个传输机会,其中L和M均为不小于I的偶数,N为不大于L的偶数,且M不大于L/N。(类似的,若在控制域在时域上划分为M个控制时隙,L个子频带,也适用此算法,并且,对于奇数个资源块构成的控制域,可废弃若干个控制资源块以保证满足此算法对子频带数M、控制时隙数L、传输机会包含的控制资源数目N的预设关系,以适用此算法),控制域的传输机会编号为I?M*L/N,则在M*L/N个控制资源块上的映射方式为:
[0042]对于第一组M个子频带,将编号为I?ML/N的控制资源块的逻辑编号为I?ML/
N ;对于其后第2组M个频域子带,设其中某一子频带的编号为k,(k=M+l,......NM),则物理编号为(k-l)L+l?kL的资源块的逻辑编号为{(k-M-l)L+(k-M+l)?(k_M)L,(k_M_l)L+1?(k-M-l)L+(k-M)}。逻辑编号相同的N个控制资源块构成一个传输机会。
[0043]以M=6,L=8, L=2举例,如图7,则一个无线帧内的控制域内划分为6个子频带、8个控制时隙,共包含48个控制资源块,由2个控制资源块组成一个传输机会。则传输机会编号为I?24,每个传输机会内包含的两个资源块,每个资源块的逻辑编号与传输机会的编号相同。对于物理编号为I?24的控制资源块,其逻辑编号为物理编号相同,对于物理编号为25?48的物理资源块,其逻辑编号可通过物理编号I?24的控制资源块对应的逻辑编号由以上算法得到。如图8所示。因此在每一个控制时隙,6个子频带内的控制资源块逻辑编号是不同的,在每一个子频带内,8个控制时隙内的控制资源块逻辑编号是不同的。逻辑编号相同的2个控制资源块构成一个传输机会。每一个传输机会仅会在一个子频带内或一个控制时隙内有一个控制资源块。
[0044]并且,控制域内所包含的控制资源块的逻辑编号和物理编号的映射关系,在每个所述无线帧内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可以基于前例,在每个无线帧的控制域,所包含的控制资源块的逻辑编号和物理编号的映射关系都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也可以在每个无线帧采用时域轴上圆周移位得到不同的映射关系,例如第I帧如图7所示,第2帧如图8所示,以此类推。这样若存在干扰时,通过逻辑关系的跳变进行干扰避让。
[0045]并且,发送节点在控制域发送时,在每个传输机会内,每个控制资源块上发不同的无线控制消息,或一份无线控制消息的不同部分,也可以在每个控制资源块发一份无线控制消息的想相同部分,若每个控制资源块发一份无线控制消息的相同部分,这样由于每个控制资源快独立编码,若某一个控制资源块受干扰,其余控制资源块还能正确解调,通过冗余发送来提升消息发送的成功率。
[0046]若节点接收无线控制信息,需与发送节点发送所基于的无线帧结构保持一致,并且根据接收的无线控制信息,对节点自身设备进行控制。
[0047]102、节点在每个无线帧的数据域发送数据,或者接收数据。
[0048]其中,数据域的结构,也可以与步骤101中所示例的控制域的时频结构类似。
[0049]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节点设备,如图9所示,包括发送单元、接收单元、控制单元。
[0050]控制单元,用于构造在控制域发送的无线控制信息并发送给发送单元进行发送,以及节点根据在控制域接收的无线控制信息对节点设备进行控制;
[0051]发送单元,用于在控制域发送无线控制信息、以及数据域发送数据;
[0052]接收单元,用于控制域接收所述无线控制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单元、以及在数据域接收数据并进行相应处理。
[0053]实施例二
[005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所提供的节点通信方法,节点所采用的无线帧结构如图3所示,无线帧中数据域还包含节点控制域。
[0055]步骤201、节点在每个无线帧的控制域发送无线控制信息,或者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无线控制信息。
[0056]与实施例一中步骤101相同;
[0057]步骤202、节点在每个无线帧的数据域发送数据,或者接收数据。
[0058]与实施例一中步骤102的区别在于,节点在数据域内的节点控制域可以发送节点的链路控制信息,至少包含在数据域内发送数据所采用的调制编码信息,例如调制方式指示、编码方式指示、编码块大小等等。如此在每个无线帧内,节点都可以采用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来发送数据。
[0059]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节点设备,如图9示,包括发送单元、接收单元、控制单元。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节点设备区别在于:
[0060]发送单元还可以发送节点的链路控制信息。
[0061]接收单元还可以接收节点的链路控制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单元。
[0062]控制单元还可以构造节点的链路控制信息,或者根据接收的节点链路控制信息对节点设备进行控制。
[0063]实施例三
[0064]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中所提供的节点通信方法,节点所采用的无线帧结构如图4所示,无线帧中还包含反馈域。
[0065]步骤301、节点在每个无线帧的控制域发送无线控制信息,或者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无线控制信息。
[0066]与实施例一中步骤101相同;
[0067]步骤302、节点在每个无线帧的数据域发送数据,或者接收数据。
[0068]与实施例一中步骤202区别在于,节点还可以根据步骤303中在反馈域收到的反馈信息,在之后的无线帧的数据域发送相应的数据,如反馈数据丢失或错误,则对丢失或错误的数据进行重传。
[0069]步骤303、节点在每个无线帧的反馈域,发送反馈信息,或接收反馈信息。
[0070]反馈信息根据数据域接收数据的状态构造,可包含对丢失或解码错误的数据的数据重传反馈、对接收数据的信道质量指标(如信噪比、误码率等)、要求发送节点调整功率的功率调整指不等。
[0071]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节点设备,如图10所示,包括发送单元、接收单元、控制单元、反馈单元。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节点设备区别在于增加了反馈单元:
[0072]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数据域数据接收状态构造反馈消息,并发送给发送单元进行发送,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对端节点发送的反馈消息,并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反馈消息对节点设备进行控制。
[0073]实施例四
[0074]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实施例四中所提供的节点通信方法,节点所采用的无线帧结构如图5所示,无线帧中的数据域中还包含节点控制域。
[0075]步骤401、节点在每个无线帧的控制域发送无线控制信息,或者接收其他节点发送的无线控制信息。
[0076]与实施例三中步骤301相同;
[0077]步骤402、节点在每个无线帧的数据域发送数据,或者接收数据。
[0078]与实施例三中步骤302区别在于,节点在数据域内的节点控制域可以发送节点的链路控制信息,至少包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