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25326阅读:来源:国知局
程度的第一参数值;判断所述第一参数值是否大于等于一预设参数值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第二用户设置为常用联系用户的技术手段,这样,第一用户的穿戴式电子设备能自动统计属于第一用户的所有电子设备与属于第二用户的所有电子设备间的通信事件,并获得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联系频繁度,当联系频繁度较高时,便自动将第二用户设置为第一用户的常用联系用户,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穿戴设备存在无法自动将联系频繁的用户设置为常用联系人的技术问题,实现根据联系频繁程度自动设置常用联系人的技术效果。
[0057]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在所述当前时刻后的第一时刻,检测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用户电子设备中的任一第一用户电子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电子设备中的任一第二用户电子设备间存在第一通信事件;基于所述第一通信事件,生成并输出一提示信息的技术手段,这样,当属于常用联系用户的任一电子设备与属于第一用户的任一电子设备之间存在通信时,第一用户的穿戴式设备能提醒第一用户对方为常用联系用户,以使用户第一时间获知通信对象,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穿戴设备还存在不能提醒用户对端用户为常用联系人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当常用联系人与用户通信时能自动提醒用户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5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005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6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lOl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流程图;
[006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lOl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流程图;
[0062]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框图;
[0063]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穿戴设备存在无法自动将联系频繁的用户设置为常用联系人的技术问题,实现根据联系频繁程度自动设置常用联系人的技术效果。
[006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66]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的佩戴在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身体部位的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0067]获得在当前时刻之前,对所述第一用户的包含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第一用户电子设备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电子设备之间已经进行的至少一次通信事件统计得到的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联系频繁程度的第一参数值;
[0068]判断所述第一参数值是否大于等于一预设参数值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0069]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第二用户设置为常用联系用户。
[007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获得在当前时刻之前,对所述第一用户的包含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第一用户电子设备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电子设备之间已经进行的至少一次通信事件统计得到的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联系频繁程度的第一参数值;判断所述第一参数值是否大于等于一预设参数值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第二用户设置为常用联系用户的技术手段,这样,第一用户的穿戴式电子设备能自动统计属于第一用户的所有电子设备与属于第二用户的所有电子设备间的通信事件,并获得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联系频繁度,当联系频繁度较高时,便自动将第二用户设置为第一用户的常用联系用户,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穿戴设备存在无法自动将联系频繁的用户设置为常用联系人的技术问题,实现根据联系频繁程度自动设置常用联系人的技术效果。
[007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文件中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0072]实施例一
[0073]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第一用户的佩戴在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身体部位的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0074]SlOl:获得在当前时刻之前,对所述第一用户的包含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第一用户电子设备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电子设备之间已经进行的至少一次通信事件统计得到的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联系频繁程度的第一参数值;
[0075]S102:判断所述第一参数值是否大于等于一预设参数值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0076]S103: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第二用户设置为常用联系用户。
[007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戒指等,也可以是其他可以佩戴在用户身上的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环为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0078]智能手环不仅可以记录用户对应的其他电子设备的来电信息、未查看的短信等通信数据,也可以存储智能手环用户的一些个人信息,如照片、文档等,并通过与其他用户的智能手环进行碰触等操作,将智能手环中存储的数据传送给进行触碰操作的对端智能手环,以实现智能手环的数据交互。
[007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事件具体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用户电子设备中的任一第一用户电子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电子设备中的任一第二用户电子设备间进行的第一短信通信事件或第一呼叫通信事件或第一数据传输通信事件。
[008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用户电子设备具体为第一用户的所有通信设备,如第一用户的手机、智能手环、平板电脑等;所述第二用户电子设备具体为第二用户的所有通信设备,如第二用户的手机、智能手环、平板电脑等。第一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向第二用户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打电话、发短信或者数据传输;也可以是第一用户的智能手环与第二用户的智能手环进行触碰传递数据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
[0081]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进行信息处理时,首先执行步骤SlOlJP:获得在当前时刻之前,对所述第一用户的包含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第一用户电子设备与第二用户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电子设备之间已经进行的至少一次通信事件统计得到的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联系频繁程度的第一参数值。
[008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lOl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如下两种:
[0083]请参考图2,第一种方式:
[0084]SlOlll:获得在当前时刻之前,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用户电子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电子设备之间在从所述当前时刻起之前的一预设时段内已经进行的至少一次通
?目事件;
[0085]S10112:基于所述至少一次通信事件,统计获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第一联系频率。
[008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环、第一用户电子设备为手机及智能手环为例,当第一用户通过手机与第二用户进行通话后,手机会将第二用户的联系方式上传到云端,如张三:152ΧΧΧΧ1203 ;当第一用户通过智能手环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传输后,智能手环也会自动将第二用户的手环名上传到云端,如张三的手环,由于“张三:152ΧΧΧΧ1203”与“张三的手环”均含有第二用户的姓名“张三”,则,智能手环将“张三:152ΧΧΧΧ1203”与“张三的手环”视为同一用户“张三”,这样,第一用户与张三不管通过哪一个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智能手环都会自动将这个通信事件记录在张三的通信记录中。
[0087]当智能手环统计第一用户与张三的联系频繁程度时,首先获得第一用户与张三间的通信记录,通信记录中包含第一用户的智能手环与张三的智能手环的触碰次数及第一用户的手机与张三的手机的通话次数;然后,统计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如,一周、十天等,第一用户的手机和智能手环与张三的手机和智能手环间总共的联系次数,即第一用户与张三的第一联系频率,如与张三联系次数为:10次。
[0088]请参考图3,第二种方式:
[0089]S10121:获得在当前时刻之前,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用户电子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