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路由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37938阅读:来源:国知局
>[0131]主控设备基于自身工作情况以及被控设备的工作情况,向被控设备发送休眠指示,被控设备接收到该休眠指示,进入休眠状态。主控设备将该被控设备进入休眠状态的休眠时间,与该被控设备的标识对应的进行记录,该记录的内容可以称之为休眠状态记录。可以将发送休眠指示的时间作为休眠时间。
[0132]本公开中,主控设备基于所连接的被控设备的个数以及休眠状态记录,判断是否所连接的所有被控设备都进入休眠状态。
[0133]例如,主控设备可以基于各个被控设备的标识查找休眠状态记录,如果全部被控设备的标识都存在于休眠状态记录中,则说明所有的被控设备都进入了休眠状态。如果仅有部分被控设备的标识存在于休眠状态记录中,则说明部分被控设备进入了休眠状态,因而主控设备不能够休眠。
[0134]主控设备还可以统计休眠状态记录中记载的被控设备的个数,如果该个数等于所连接的所有被控设备的个数,则说明所有的被控设备都进入了休眠状态。如果该统计的个数少于所有被控设备的个数,则说明部分被控设备进入了休眠状态,仍有被控设备在工作,主控设备不能进入休眠。
[0135]步骤102、在判断为所有被控设备都处于休眠状态时,主控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0136]本公开中,主控设备可以在所有被控设备都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进入休眠状态,即低功耗状态,从而达到使得主控设备适度休息,延长主控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整个系统的功耗,节省电力资源的目的。
[0137]本公开中,在主控设备进入休眠状态之前,主控设备可以计算各被控设备的最早醒来时间,由此确定主控设备的醒来时间。也就是说,要保证主控设备要在最早醒来的被控设备之前醒来,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确定了醒来时间之后主控设备可以进入休眠状态。
[0138]其中,可以由主控设备预先设置各个被控设备的休眠时间长度,从而基于各个被控设备的休眠时间能够计算出各个被控设备的醒来时间;也可以由被控设备各自设置休眠时间长度,并上报给主控设备,主控设备对各被控设备的休眠时间长度进行存储,并基于该休眠时间长度计算各被控设备的醒来时间。
[0139]本公开中,在判断为所有被控设备都进入休眠状态的情况下,主控设备计算各被控设备中应该最早醒来的被控设备的醒来时间,这里称之为最早醒来时间,并计算该最早醒来时间与最晚进入休眠状态的被控设备的最晚休眠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在该时间差大于设定时间阈值的情况下,主控设备计算自己的休眠时间。
[0140]例如,在各个被控设备的休眠时间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假设最早休眠时间为10:00,其休眠时间长度设定为I小时,那么唤醒时间应该为11:00 ;最晚休眠时间为10:55,那么最晚休眠时间距离最早唤醒时间仅5分钟,设定时间阈值为10分钟,该时间差小于设定时间阈值,则主控设备不进行休眠。
[0141]如果最晚休眠时间为10:30,那么最晚休眠时间距离最早唤醒时间为30分钟,大于时间阈值,主控设备可以休眠,由于主控设备要在被控设备醒来之前醒来,因而可以确定休眠时间长度为28分钟。
[0142]本公开中,如果在主控设备和被控设备都处于休眠状态时,某一被控设备出现紧急情况,需要紧急处理,那么被控设备的驱动向主控设备发送紧急通知,使主控设备紧急唤醒,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然后主控设备将该被控设备唤醒。
[0143]本公开中,对于有线连接方式,唤醒方式可以为中断唤醒,主控设备通过传输线上电位的变化,唤醒被控设备;对于无线连接方式,需预先设定约定格式的报文,在到达唤醒时间时,主控设备向被控设备发送约定格式的报文以唤醒被控设备,以保证被控设备能够醒来。
[0144]如图2所示,图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节点设备的控制应用场景示意图。在图2所示的场景中,包括:作为主控节点设备的小米路由器,以及作为被控节点设备的小米4、红米2和小米Note。
[0145]在该应用场景中,小米路由器首先于18:10接收到红米2的休眠请求,小米路由器向红米2发送允许休眠应答,红米2基于接收到的允许休眠应答进入休眠状态,小米路由器将红米2的休眠时间18:12(发送允许休眠应答的时间)及红米2的MAC地址对应的存储到休眠状态记录中。然后,在18:29分小米路由器接收到小米4的休眠请求,小米路由器基于小米4的工作状况向小米4发送允许休眠应答,小米4基于接收到的允许休眠应答进入休眠状态,小米路由器将小米4的休眠时间18:30(发送允许休眠应答的时间)与小米4的MAC地址对应的存储到休眠状态记录中。最后,小米路由器于18:56分接收到小米Note的休眠请求,基于小米Note的工作状况向小米Note发送允许休眠应答,小米Note基于接收到的允许休眠应答进入休眠状态,小米路由器将小米Note的休眠时间18:57(发送允许休眠应答的时间)对应的存储到休眠状态记录中。小米路由器每隔设定的时间查找休眠状态记录中的进入休眠状态的被控节点设备的个数,当查找结果为3,与存储的所有被控节点设备的个数相等时,小米路由器确定所有被控节点设备都已进入休眠状态。然后小米路由器计算被控节点设备中的最早醒来时间,假设小米4、红米2和小米Note的休眠时间长度都为2小时,则最早醒来时间应该是红米2的醒来时间20:12,该时间与最晚休眠时间18:57相比,时间差为I小时15分,大于预设时间阈值10分,因而,小米路由器将自身醒来时间设定为20:10分,也就是说,小米路由器要在最早醒来的红米2之前醒来,以免耽误工作。在该应用场景中,小米路由器可以休眠I个多小时。
[0146]在图2所示应用场景中,实现节点设备的控制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前述对图1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147]与前述节点设备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节点设备的控制装置及其所应用的路由器的实施例。
[0148]如图3所示,图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节点设备的控制装置框图,该装置可以包括:判断模块310和休眠模块320。
[0149]其中,判断模块310,被配置为判断主控设备所控制的所有被控设备是否都已进入休眠状态;
[0150]休眠模块320,被配置为在判断模块310判断为所有被控设备都已进入休眠状态时,主控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0151]上述实施例中,主控设备可以在所控制的所有被控设备都进入休眠状态之后,也进入休眠状态,从而降低功耗,节省电力资源消耗,有利于延长主控设备和各被控设备的使用寿命。
[0152]如图4所示,图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节点设备的控制装置框图,该实施例在前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330。
[0153]其中,确定模块330,被配置为确定被控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0154]本公开中,主控设备可以预先对被控设备进入休眠状态进行确定,从而有利于判断是否全部被控设备都进入休眠状态。
[0155]如图5所示,图5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节点设备的控制装置框图,该实施例在前述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确定模块330可以包括:休眠请求接收子模块331、允许休眠应答发送子模块332和第一存储子模块333。
[0156]其中,休眠请求接收子模块331,被配置为接收被控设备发送的休眠请求;
[0157]允许休眠应答发送子模块332,被配置为基于被控设备的当前工作状况及休眠请求接收子模块331接收的休眠请求向被控设备发送允许休眠应答,以使被控设备基于允许休眠应答进入休眠状态;
[0158]第一存储子模块333,被配置为将允许休眠应答发送子模块332发送休眠应答的发送时间作为被控设备的休眠时间,与被控设备的标识对应的存储为休眠状态记录。
[0159]本公开中,可以由主控设备基于被控设备的休眠请求及其当前工作状况确定是否允许其休眠,例如在被控设备工作状态较忙时不允许其休眠,如果被控设备已经有一段时间处于不工作状态则允许其休眠。从而灵活控制各个被控设备的休眠时间,既能保证被控设备不耽误工作,又能够保证其有休眠的时间,降低功耗。
[0160]如图6所示,图6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节点设备的控制装置框图,该实施例在前述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确定模块330可以包括:休眠通知接收子模块334、休眠应答发送子模块335和第二存储子模块336。
[0161]其中,休眠通知接收子模块334,被配置为接收被控设备发送的休眠通知;
[0162]休眠应答发送子模块335,被配置为基于休眠通知接收子模块334接收的休眠通知向被控设备发送休眠应答,以使被控设备基于休眠应答进入休眠状态;
[0163]第二存储子模块336,被配置为将休眠应答发送子模块335发送休眠应答的发送时间作为休眠时间,与被控设备的标识对应的存储为休眠状态记录。
[0164]本公开中,可以由被控设备自身决定是否需要休眠,并上报给主控设备,主控设备记录对应的休眠状态。
[0165]如图7所示,图7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节点设备的控制装置框图,该实施例在前述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确定模块330可以包括:休眠设备确定子模块337、休眠指示发送子模块338和第三存储子模块339。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