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连接网络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10398阅读:来源:国知局
8]图2和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已知的缓冲区状态报告格式。当前的LTE标准定义了两种缓冲区状态报告格式,分别被称作:短缓冲区状态报告(或截短缓冲区状态报告)和长缓冲区状态报告。为了减少网络中的信令,逻辑信道被分为4个分组,并且每逻辑信道分组(LCG)传输缓冲区状态。根据短缓冲区状态报告格式,缓冲区状态可以针对一个LCG用信令通知。根据长缓冲区状态报告格式,缓冲区状态可以针对所有的四个LCG进行报告。报告格式在图2和图3中示意性示出。在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单元MAC CE中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传输通过mac rou(协议数据单元)子头部中包含的与截短缓冲区状态报告、短缓冲区状态报告或长缓冲区状态报告相关联的逻辑信道ID进行标识。
[0069]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实施方式遵循相似的原理,并且意识到可以放入与逻辑信道相关的信息,使得其被分为多个分组,从而减少信令开销、并针对每个LCG报告一个缓冲区状态。
[007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可操作为独立地确定用于宏小区处和小小区处的调度器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的格式。根据这种实施方式,所产生的传输考虑并创建与每个服务调度器相关的不同的缓冲区状态报告MAC控制单元(缓冲区状态报告MAC CE)。所针对的调度器(小区)的标识的指示也被包含在缓冲区状态报告MAC CE中作为小区ID索引。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小区ID的指示被通过包含在MAC PDU子头部中的LCID隐含地指示。这些实施方式需要传输每个服务小区的缓冲区状态报告MAC CE。
[0071]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可以可操作为在逐小区的基础上映射对应于所许可的上行链路资源的缓冲区状态报告MAC H)U,并且用于传输缓冲区状态报告MAC的上行链路资源被用作所述缓冲区状态报告针对哪个小区的隐含指示。
[007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单个缓冲区状态报告MAC CE被设计成关于所有的服务小区使用。根据此种实施方式,在MAC CE中明确或隐含地包含了服务小区标识的指示。在隐含指示的情况下,缓冲区状态报告根据小区顺序被确定格式。在接收到缓冲区状态报告MAC CE之后,调度器可操作为对与其所支持的小区对应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字段进行译码。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缓冲区状态报告MAC CE可以在由任何小区许可的任何上行链路资源上进行传输。根据此种实施方式,参与双连接布置的宏小区和小小区都获知了被用作用户设备“标识”的用户设备特定的扰码。
[0073]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可操作为向宏小区传输缓冲区状态报告信息。在此种实施方式中,LC分组以以下方式被配置,即确保分流的无线电承载属于与宏小区所服务的承载不同的LCG。在接收到缓冲区状态报告MAC CE之后,宏小区可操作为提取对应于分流的业务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并且使用X2接口将该信息转发给相关的小小区。在此种实施方式中,缓冲区状态报告经历回程延迟。然而,如果只是能够容许时延的业务分流被给小小区时,则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这种回程时延可以被小小区的调度器所忍受。在此种实施方式中,缓冲区状态报告信息仅在宏小区许可给用户的资源上传输。
[0074]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可以被配置成将缓冲区状态报告信息传输给任何小区(使用由任何小区许可的资源)。在接收到缓冲区状态报告信息之后,小区提取与该小区所服务的业务(无线电承载)对应的缓冲区状态报告信息,并且剩余的缓冲区状态报告信息被通过X2接口转发给其它小区。
[007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宏小区所服务的无线电承载可能不被暴露给其它小区,特别是在设备商间操作的情况下,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每个小区的缓冲区状态报告信息可以利用小区特定的编码进行保护。
[0076]各个方面和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在网络中提供缓冲区状态报告的方法,所述网络提供双连接功能,根据该双连接功能,用户设备由多个独立的调度器服务,所述多个独立的调度器可以通过不理想的回程链路进行连接。
[0077]另外的考虑涉及与双连接部署场景中调度请求触发以及向相应的服务调度器传输调度请求相关的方法。
[0078]现有的调度请求机制通常仅仅针对经由理想回程链路连接的单个或多个调度器工作。不存在可操作为支持经由非理想回程链路连接的多个调度器的机制,所述非理想回程链路可能具有尚达60晕秒的单向延迟。
[0079]另外的方面和实施方式允许通过单个调度请求消息或多个调度请求消息来传送针对不同调度器的调度请求信息,其取决于调度请求触发事件、D-SR配置。还可以配置待处理的调度请求撤销,使得其依赖于传输的性质。
[0080]调度请求讨稈
[0081]调度请求(SR)传输通常在数据到达上行链路传输缓冲区时被触发,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缓冲区属于以下无线电承载,在该无线电承载上禁用了调度请求屏蔽,并且不存在可用于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数据“到达”上行链路传输缓冲区被定义为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数据到达rocp缓冲区、或到达RLC缓冲区。在其中的每种情况中,无线电承载都被映射到逻辑信道(一对一映射),因此,到达rocp和RLC缓冲区的数据关于调度请求触发可以被考虑成是等价的。
[0082]为了传输调度请求,由网络在每用户设备基础上配置了专用调度请求(D-SR)资源。然而,如果没有配置D-SR,则允许用户设备使用RACH请求上行链路许可。通常仅针对每用户设备进行一种D-SR配置。
[0083]双连接支持
[0084]在可操作为根据双连接方法分流上行链路业务的网络中,能够理解的是,可能存在不同的场景。例如:
[0085]场景1
[0086]双连接可以被实现,存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分离(split),其中上行链路业务由小小区服务,而下行业务由宏小区服务。这种实现在共信道部署中可能特别有用。
[0087]场景2
[0088]类似地,双连接可以被用于提供多流支持,根据该多流支持,无线电承载由多于一个小区服务,以获取传输分集和负载均衡增益。
[0089]场景3
[0090]另外,双连接可以被用于实现无线电承载级的业务分离,根据无线电承载级的业务分离,某些无线电承载由宏小区服务而其它承载被分流到小小区。
[0091]调度请求讨稈
[0092]触发、传输、以及待处理的调度请求的撤销
[0093]在场景1中,小小区需要调度请求,因为小小区负责上行链路业务的调度。在场景2中,位于宏小区处和小小区处的调度器都需要调度请求,假定上行链路业务的调度中这两个调度器都被涉及。然而,在用户设备处,通常由于上行链路数据到达相应的上行链路缓冲区而触发一个调度请求。场景3根据那个无线电承载触发了调度请求而在宏小区和小小区处要求调度请求。
[0094]针对不同调度器的调度请求的传输可以通过为用户设备配置多个D-SR资源而被处理。随后用户设备被要求将调度请求触发映射至对应的D-SR资源。多个D-SR被独立地配置成具有变化的周期性,以匹配与各个承载相关的所需的QoS。假定简单地用专用资源传输调度请求,则对于网络而言,为每个用户设备分配不必要的多个D-SR资源代价很高。因此,应该避免根据每个小区或每个调度器分配D-SR。
[0095]关于上述双连接部署的场景,场景1和场景2需要由用户设备传输单个调度请求。在场景3中,在典型的部署中,因为回程延迟,只有时延不重要的业务才被分流至小小区。因此,如果通过回程链路转发调度请求,回程延迟可能也能被容忍。因此,即使关于场景3,也能使用单个D-SR的配置。调度请求应该指示针对的调度器。因此,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接收到调度请求之后,例如宏基站的接收基站可操作为识别调度请求是针对不同基站的,例如是针对小小区的,并且使用X2接口将对应的请求转发至小小区。
[0096]如果宏eNB不知道调度请求针对该小小区,则宏可以可操作为为分配无线电资源,用于传输到该宏小区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然而,如果宏小区知道调度请求是针对该小小区的,则宏小区不针对该宏小区中的用户设备许可上行链路资源。
[009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调度请求传输同时用于两个调度器,则用户设备可以可操作为仅将调度请求传输至例如宏小区。根据通过宏小区中的许可上行链路资源传输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宏基站可以可操作为识别将该缓冲区状态报告转发给例如小小区的需求。
[009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所针对的、与所传输的调度请求相关的调度小区的识别可以通过隐含指示或明确指示的方式执行。对针对的调度小区的指示可以由用户设备基于定时或基于在频域中做出的判断来执行。
[0099]图4和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度请求的触发和传输。如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如果调度请求1和调度请求2同时被触发,则仅传输调度请求1。调度请求1的传送“撤销了”待处理的调度请求1和调度请求2。
[0100]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度请求的触发和传输。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当多个D-SR被配置用于指定用户时,调度请求在D-SR上进行传输。根据图4(a),调度请求1和调度请求2在同一时刻都被触发。调度请求1在D-SR1上传输而调度请求2在D-SR2上传输。根据图4 (b),调度请求1和调度请求2都被触发,但是只有调度请求1在D-SR1上传输。根据图4 (c),只有调度请求2被触发,并且调度请求2在D-SR2上传输。
[0101]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度请求的触发和传输。根据图5的布置,在单个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