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337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式指令,其中,所述消息的发送方式包括匿名发送和实名发送。
[0054]第一用户终端是指发送消息用户终端,即时通讯用户发送的消息是通过服务器转发至接收者的,用户发送的消息包括文字、图片、语音等用户要传递的发言内容。除此之外,在消息数据中还包括发送消息用户的身份信息,即发送者身份信息,例如发送者ID (Identity,即身份标识号码)、名称或昵称、头像等能表示用户身份的信息。同时,消息数据中还包括发送对象信息,例如接收此消息的用户ID、名称等,现有的即时通讯服务器是根据消息中的发送对象信息将消息发送给接收者的,并且消息中的发送者身份信息也将随发言内容一同被发送至接收者,接收消息的用户终端会显示此消息的发送者身份信息,使接收者可以辨认此消息的发送者。在本发明中,用户终端发来的消息中还包括发送方式指令,此指令可以由发送者在第一用户终端处进行添加,指令所指示的内容包括匿名发送和实名发送,添加匿名发送指令后则表示发送此消息的发送者不希望接收到此消息的接收者看到其真实的身份,以达到匿名通讯的目的。发送方式指令的内容没有特殊的限定,使服务器可以识别其内容的含义即可。例如:该指令可以是一个变量“flag”,即所述消息中带有一个变量“flag”,并且该变量的值可能是0或1,服务器与用户终端可以统一设定:flag = 0时表示此消息是实名发送,flag = 1时表示此消息是匿名发送。
[0055]步骤12,根据所述消息的发送方式指令判断所述消息的发送方式。
[0056]消息的发送方式可以是匿名发送,也可以是实名发送,那么服务器收到消息时首先要判断其发送方式,例如,可以是判断该消息中的变量flag的值,如果收到带有实名指令的消息时,即该消息中的变量flag = 0,则不对其进行处理直接发送给接收者,此消息在接收者用户终端上仍将显示发送者的真实身份信息。
[0057]步骤13,如果所述消息的发送方式是匿名发送,则对所述消息中第一用户终端的身份信息进行匿名处理。
[0058]服务器在接收到带有发送方式指令发送方式指令的信息后,如果判断出该消息的发送方式是匿名发送,则对此消息中的发送者身份信息做加密处理,例如,加密处理可以是利用一个新的身份信息(在此将其称为匿名身份信息,并且匿名身份信息不与现有的任何一个真实的身份信息重合)替换该消息中的发送者身份信息,例如服务器利用一个名称为“匿名用户1”的身份信息替换消息中的真实发送者名称“实名1”。
[0059]步骤14,将匿名处理后的消息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
[0060]在本发明中,第二用户终端是指接收服务器发出消息的用户终端。服务器将此带有“匿名用户1”的消息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第二用户终端收到此消息后,显示发送者发言内容的同时则显示此消息的发送者为“匿名用户1”,使接收者则无法判断发送者的身份。
[0061]本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讯消息处理方法,由服务器根据接收的消息和该消息对应的发送方式指令判断该消息的发送方式,对于发送方式是匿名发送消息,服务器对消息中的身份信息进行匿名处理,然后将匿名处理后的信息发送给接收消息的用户终端,使接收消息的用户无法获得消息发送者的真实身份,实现了匿名通讯的目的,并且由于此加密过程是服务器执行的,接收者无法干涉发送者或服务器的操作,使匿名通讯的过程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0062]实施例二
[006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即时通讯消息处理方法,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讯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在所述步骤14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64]步骤21,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出的对所述匿名消息的回复,所述回复中包括所述经过匿名处理的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身份信息。
[0065]接收到消息的用户可以对该消息进行回复,回复对象就是发送该消息的发送者,即回复数据中带有该消息的发送者身份信息,例如,某一消息的发送者为“实名1”,则对此消息的回复中的回复对象为“实名1”。但是,在匿名通讯的情况下,接收到带有匿名发送者身份信息的消息的用户无法得知此消息的发送者的真实身份,而只能得知该消息的发送者为“匿名用户1”,所以在对其进行回复时,回复的数据中只会带有匿名的发送者身份信息,即回复对象为“匿名用户1”。
[0066]步骤22,对所述回复中的匿名身份信息进行解密处理。
[0067]服务器接收到此回复后,会对其中匿名发送者身份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真实的发送者身份信息,例如,“匿名用户1”与“实名1”的对应关系是由服务器生成并记录的,所以此时服务器接收到一个回复对象为“匿名用户1”的回复时,就可以根据对应关系得知该回复的实际回复对象为用户“实名1”,如此则实现了所述的解密过程。
[0068]步骤23,根据解密后的身份信息将所述回复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0069]经过解密后,服务器将此回复发送给回复对象(即发送所述消息的第一用户终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回复中也可以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回复的发送方式的发送方式指令发送方式指令,回复者同样可以向所述回复中添加匿名发送方式指令,使接收到此回复的用户无法得知其身份,该方式与发送匿名消息的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70]优选地,所述发送者身份信息包括发送者ID。发送者身份信息中包括很多信息,例如名称、头像、地址等,但是区别用户的身份最主要的途径则是通过用户的ID进行判断,至于其他用来表示身份的信息,通常情况下允许用户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设置,例如用户可以任意更改自己的名称、头像等,但ID通常是由第三方提供的,任何用户都无法修改自己或他人的ID。基于ID的特性,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匿名处理和解密的操作:
[0071]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终端ID,对所述消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身份信息进行匿名处理包括:
[0072]生成第一随机ID,并记录所述第一随机ID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ID的对应关系;
[0073]利用加密算法根据所述第一随机ID计算出第二随机ID,并使用所述第二随机ID替换所述消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ID。
[0074]服务器首先生成一个随机ID (第一随机ID),该随机ID与发送者ID具有对应的关系,服务器记录该对应关系即可。然后再利用加密算法计算匿名ID(即第二随机ID),然后用该匿名ID替换发送者ID,此操作是一种双重加密的过程,使用这种加密方法后,即使第二用户终端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秘钥对收到的消息中的匿名ID进行了破译,得到的也只是该随机ID (第一随机ID),仍然无法得知该消息发送者的ID。
[0075]相应地,对所述回复中的匿名身份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包括:
[0076]对所述回复中的第二随机ID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随机ID ;
[0077]根据记录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终端ID。
[0078]服务器对所述回复中的发送对象ID进行解密时,实际上就是对其加密处理的发送者ID进行解密的过程,由于服务器具有秘钥并且记录了第一随机ID与发送者ID的对应关系,则可以按照上述解密操作获得该消息发送者的ID,也就确定了所述回复的回复对象ID。
[0079]本实施例使用对称加密的方式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对称加密是指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即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并且,本实施例采用可换秘钥的对称加密方式,在服务器中存储历史秘钥和当前秘钥。正常状态时,使用当前秘钥加解密。当需要更换秘钥时,加密使用当前秘钥,解密先使用当前秘钥,若失败则用历史秘钥。直至所有需要解密的请求加密串只需当前秘钥就能解开时(加解密内容有一定时效性),回到正常状态。本实施例使提供的加密即解密操作速度较快,适用于即时通讯中需要加密大量数据的情况,使数据处理加解密的效率得到提高。
[0080]进一步地,在所述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81]步骤24,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或第二用户终端发出的拉取消息的请求,并判断发出拉取请求的用户终端的身份信息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