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信息匹配方法、装置及终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491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用于确认目标本地联系人图像的第一确认指令;
[0071]第二图像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指令时,将所述目标本地联系人图像确定为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
[0072]第一联系方式确定模块,用于将在终端中存储的所有本地联系人信息中查找的、与所述目标本地联系人图像对应的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用户的联系方式。
[0073]可选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包括:
[0074]发送模块,用于当不存在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相似度值时,将所述人脸图像中的识别特征发送给预设云服务器;
[0075]第三图像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预设云服务器返回的云端联系人图像时,确定存在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
[0076]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0077]第二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预设云服务器返回的所有云端联系人图像;
[0078]第二指令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用于确认目标云端联系人图像的第二确认指令;
[0079]第四图像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确认指令时,将所述目标云端联系人图像确定为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并向所述预设云服务器发送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云端联系人图像对应的联系方式的联系方式获取请求;
[0080]第二联系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预设云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目标云端联系人图像对应的联系方式,并确定为所述用户的联系方式。
[0081 ] 可选地,所述联系人信息匹配装置还包括:
[0082]直接连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查找到的联系方式直接与所述查找到的联系方式对应的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0083]或者,
[0084]请求连接单元,用于向与所述查找到的联系方式对应的终端发送建立连接请求,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查找到的联系方式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允许建立连接的连接响应信息,当接收到所述连接响应信息后,与所述查找到的联系方式对应的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0085]可选地,还包括:
[0086]消息文件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与所述查找到的联系方式对应的终端发送消息和文件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008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联系人信息匹配装置,应用于云端,包括:
[0088]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预设终端发送的人脸图像;
[0089]计算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人脸图像后,计算所述人脸图像与每个云端联系人图像的相似度值;
[0090]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计算得到相似度值中是否存在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相似度值;
[0091]图像发送单元,用于当存在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相似度值时,向终端发送所有相似度值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云端联系人图像。
[0092]可选地,还包括:
[0093]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携带确认云端联系人图像的信息的第二确认指令;
[0094]联系方式发送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确认指令时,向终端发送与确认的云端联系人图像对应的云端联系方式。
[009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0096]处理器;
[0097]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0098]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0099]采集所述终端拍摄范围内用户的人脸图像;
[0100]提取所述人脸图像中的识别特征;
[0101]判断预设联系人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所述预设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图像和联系方式的对应关系;
[0102]当存在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时,将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对应的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用户的联系方式。
[010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云端设备,包括:
[0104]处理器;
[0105]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0106]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0107]检测是否接收到预设终端发送的人脸图像;
[0108]当接收到所述人脸图像后,计算所述人脸图像与每个云端联系人图像的相似度值;
[0109]判断所述计算得到相似度值中是否存在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相似度值;
[0110]当存在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相似度值时,向终端发送所有相似度值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云端联系人图像。
[0111]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112]本公开通过采集所述终端拍摄范围内用户的人脸图像,提取所述人脸图像中的识别特征,判断预设联系人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当存在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时,可以将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对应的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用户的联系方式。
[0113]本公开采用的该方法,能够利用终端采集的终端拍摄范围内的被识别用户的人脸图像,根据采集的人脸图像,自动与预设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获取该被识别用户的联系方式,方便后续与被识别用户进行打招呼、商务沟通等交流,避免人际交往中忘记朋友名字的尴尬。
[011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11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0116]图1为本公开一不例性实施例不出的一种场景不意图;
[0117]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联系人信息匹配方法的流程图;
[0118]图3是图2中步骤S203的一种流程图;
[0119]图4是图2中步骤S204的一种流程图;
[0120]图5是图2中步骤S203的另一种流程图;
[0121]图6是图2中步骤S204的另一种流程图;
[0122]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联系人信息匹配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0123]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联系人信息匹配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0124]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联系人信息匹配装置的一种结构图;
[0125]图10是图9中的第一判断单元903的一种结构图;
[0126]图11是图9中的确定单元904的一种结构图;
[0127]图12是图9中的第一判断单元903的另一种结构图;
[0128]图13是图9中的确定单元904的另一种结构图;
[0129]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联系人信息匹配装置的一种结构图;
[0130]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联系人信息匹配装置的另一种结构图;
[0131]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联系人信息匹配的终端的框图;
[0132]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联系人信息匹配的云服务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33]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134]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场景示意图,图中包括第一终端1、预设云服务器2和第二终端3。
[0135]其中第一终端1可以对拍摄范围内用户进行拍摄,所述拍摄范围内可以为第一终端1中的相机采集的图像达到人脸识别要求的分辨率阈值所对应的拍摄范围,例如:人脸识别要求的分辨率阈值可以为双眼间距达到60像素,与该分辨率阈值对应的拍摄范围可以为2米等,第一终端1中还可以预先存储联系人信息,第一终端1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预设云服务器2中可以预先存储联系人信息;第二终端3可以为被拍摄用户对应的终端,例如,被拍摄用户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等。
[0136]另外,图1所示仅为本公开的一种场景示意图,图中第一终端1、预设云服务器2和第二终端3的数量、详细结构以及三者之间的位置、相对关系都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设计或现场需要自由布局各部分位置以及相对关系。
[0137]如图2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联系人信息匹配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38]在步骤S201中,采集所述终端拍摄范围内用户的人脸图像。
[0139]在该步骤中,可以通过第一终端中的照相机来采集拍摄范内用户的人脸图像,当采集的拍摄范围内用户的人脸图像为多张人脸图像时,可以根据手动选取人脸的选取操作来确定其中一个人脸图像确定为目标人脸图像。
[0140]在步骤S202中,提取所述人脸图像中的识别特征。
[0141]在该步骤中,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中的人脸识别技术或者图像处理技术中的其他技术提取目标人脸图像中的识别特征,其中识别特征可以为脸型和五官等。
[0142]在步骤S203中,判断预设联系人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
[0143]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图像和联系方式的对应关系,其中,联系人图像可以为联系人的人脸图像,也可以为联系人的全身图像,联系方式可以包括姓名、电话、家庭住址、单位、蓝牙地址、微信号、QQ号和邮箱等。
[0144]在该步骤中,可以通过判断识别特征与所有预设联系人信息中的联系人图像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匹配阈值的方式,来判断是否存在与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当匹配度大于预设匹配阈值时,可以确定存在与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
[0145]当存在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时,在步骤S204中,将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对应的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用户的联系方式。
[0146]在该步骤中,例如:当与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为用户A的联系人图像时,用户A的联系人信息中的联系方式即为目标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的联系方式。
[0147]本公开通过采集所述终端拍摄范围内用户的人脸图像,提取所述人脸图像中的识别特征,判断预设联系人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当存在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时,可以将与所述识别特征相匹配的联系人图像对应的联系方式确定为所述用户的联系方式。
[0148]本公开实施例采用的该方法,能够利用终端采集的终端拍摄范围内的被识别用户的人脸图像,根据采集的人脸图像,自动与预设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获取该被识别用户的联系方式,方便后续与被识别用户进行打招呼、商务沟通等交流,避免人际交往中忘记朋友名字的尴尬。
[0149]由于目前手机通讯录中存储的内容一般包括联系人图像和联系方式,或者联系方式和相册中联系人图像的关联关系,这样,如果用户手动逐一查找并对比目标人脸图像,其过程可能会非常繁琐且费时,为此,如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3包括以下步骤。
[0150]在步骤S301中,获取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所有本地联系人图像。
[0151]在该步骤之前,可以在终端内的预设存储区域预先存储有包含本地联系人图像和本地联系方式的联系人信息。
[0152]在该步骤中,可以在终端内的预设存储区域中获取所有本地联系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