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外壳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42493阅读:来源:国知局
和下壳体12对接更为稳固、准确,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分别设有与扣耳111错开的第一凸起112,内接片131设有第一凹槽1311,第一凸起112扣接于第一凹槽1311中。这样,在组装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时,只需要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的第一凸起112分别与内接片131上的第一凹槽1311对准配合,即可完成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扣接。
[0041]细化地,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一凸起112设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悬臂端121上,且沿着悬臂端121的对接周缘周向均匀分布,而相对应地,第一凹槽1311沿着内接片131的对接周缘周向均匀分布,这样,有利于悬臂端121与内接片131对接时,受力更为均匀。
[0042]如图1、图2和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使得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对接更为稳固、准确,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分别设有与扣耳111及第一凸起112错开的第二凹槽1312,内接片131设有与第一凹槽1311错开的第二凸起113,第二凸起113扣接于第二凹槽1312中。第二凸起113与第二凹槽1312的配合所起的作用跟第一凸起112与第一凹槽1311的配合所起的作用相同。
[0043]细化地,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二凹槽1312设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悬臂端121上,与第一凸起112错落相间,且沿着悬臂端121的对接周缘周向均匀分布,而相对应地,第二凸起113沿着内接片131的对接周缘周向均匀分布,与第一凹槽1311错落相间,且沿着内接片131的对接周缘周向均匀分布,这样,有利于悬臂端121与内接片131对接时,进一步地使得受力均匀。
[0044]如图1、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上壳体11包括相互扣接的上内壳116及上外壳117,下壳体12包括相互扣接的下外壳122及下内壳123,扣耳111分别设于上外壳117及下外壳122上,第一凸起112及第二凹槽1312分别设于上内壳116及下内壳123上。
[0045]需要说明的是,上内壳116及上外壳117的形状相似,下外壳122及下内壳123的形状相似,上内壳116、上外壳117、下外壳122及下内壳123均呈“匚”字形。
[0046]所述上外壳117和所述下外壳122通过所述扣耳111螺纹连接于所述内接片131上。具体地,扣耳111及内接片131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螺孔1111,第一螺孔1111可配合插设有第一螺栓(图中未示),即扣耳111通过第一螺孔1111与第一螺栓的配合固定于内接片131上。
[0047]如图3和图5所示,为了更好地实现上外壳117与上内壳116的扣接,上外壳117设有第三凸起114,上内壳116上设有第三凹槽1313,第三凸起114扣接于第三凹槽1313中。
[0048]细化地,第三凸起114均布于上外壳117的对接面上,第三凹槽1313均布于上内壳116的对接面上,有利于上内壳116及上外壳117对接时受力均匀、对接稳固。
[0049]如图7和图8所示,为了更好地实现下外壳122与下内壳123的扣接,下外壳122设有第四凸起115,下内壳123设有第四凹槽1314,第四凸起115扣接于第四凹槽1314中。
[0050]细化地,第四凸起115均布于下外壳122的对接面上,第四凹槽1314均布于下内壳123的对接面上,有利于下内壳123及下外壳122对接时受力均匀、对接稳固。
[0051]为了便于上内壳116及下内壳123与内接片131的对接,上内壳116及下内壳123上分别设有扣孔118,扣孔118分别与第一凸起112及第二凹槽1312错开设置,内接片131设有扣轴119,扣轴119分别扣接于扣孔118中,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同样,扣孔118、第一凸起112及第二凹槽1312均设于悬臂端121上,且沿悬臂端121的对接周缘周向均匀分布,而相对应地,扣轴119沿着内接片131的对接周缘周向均匀分布,与第一凹槽1311、第二凸起113错落相间,且沿着内接片131的对接周缘周向均匀分布,这样,有利于上内壳116及下内壳123与内接片131对接时受力均匀。当然,可以想象地,为了便于上内壳116及下内壳123与内接片131的对接,还可以为,上内壳116及下内壳123上分别设有扣轴119,扣轴119分别与第一凸起112及第二凹槽1312错开设置,内接片131设有扣孔118,扣轴119分别扣接于扣孔118中,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0052]具体地,具体地,扣轴119及扣孔118上分别开设有第二螺孔1191,第二螺孔1111可配合插设有第二螺栓(图中未示),即通过第二螺孔1191与第二螺栓的配合实现扣轴119固定与扣孔118中。为了实现内接片131与外接片132更好地扣接,内接片131上设有凸耳1315,外接片132上设有凸块1321,凸块1321扣接于凸耳1315上。
[0053]上述可拆卸外壳10在组装时,先将上内壳116及下内壳123上的扣孔118或扣轴119对准扣接于内接片131的扣轴119或扣孔118上,同时上内壳116及下内壳123上的第一凸起112、第二凹槽1312则相应地对准扣接于内接片131上的第一凹槽1311及第二凸起113上,再外接片132对准于内接片131上即可,这样,上述可拆卸外壳10拆卸方便,同时,外接片132将扣轴119与扣孔118的扣接、第一凸起112与第一凹槽1311的扣接、第二凸起113与第二凹槽1312的扣接均隐藏,并不暴露于外面,使得可拆卸外壳10整体更具美观。
[005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可拆卸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扣接块,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分别设有扣耳,所述扣接块包括相互扣接的内接片和外接片,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分别通过所述扣耳扣接于所述内接片的相对两侧上且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电器设备的容置空间,所述扣耳位于所述内接片与所述外接片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扣耳错开的第一凸起,所述内接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扣接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扣耳及所述第一凸起错开的第二凹槽,所述内接片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错开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扣接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相互扣接的上内壳和上外壳,所述下壳体包括相互扣接的下外壳和下内壳,所述扣耳分别设于所述上外壳和所述下外壳上,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设于所述上内壳和所述下内壳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卸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和所述下外壳通过所述扣耳螺纹连接于所述内接片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设有第三凸起,所述上内壳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凸起扣接于所述第三凹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卸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设有第四凸起,所述下内壳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凸起扣接于所述第四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卸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壳和所述下内壳上分别设有扣孔,所述扣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及所述第二凹槽错开设置,所述内接片设有扣轴,所述扣轴分别扣接于所述扣孔中,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卸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壳和所述下内壳上分别设有扣轴,所述扣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及所述第二凹槽错开设置,所述内接片设有扣孔,所述扣轴分别扣接于所述扣孔中,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10.如权利要求8的所述可拆卸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片上设有凸耳,所述外接片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扣接于所述凸耳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外壳的技术领域,提供可拆卸外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扣接块,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设有扣耳,扣接块包括相互扣接的内接片和外接片,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通过扣耳扣接于内接片的相对两侧上且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电器设备的容置空间,扣耳位于内接片与外接片之间。组装时,先将电器设备放置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再将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扣耳扣接于内接片上,最后,将外接片与内接片扣接,上述可拆卸外壳拆装方便,且采用外接片与内接片扣接的方式,将扣耳隐藏于外接片与内接片之间,避免由于螺孔、螺丝暴露在外而影响整体美观的问题。
【IPC分类】H04R1-02
【公开号】CN204350231
【申请号】CN201420738098
【发明人】黄萍华, 杜斌
【申请人】深圳市魅动音响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