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电话与电台转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64327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Ip电话与电台转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应急通信保障的IP电话与电台转接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实现远程电台在无电台信号覆盖环境下使用互联网作为中继进行通话的话音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无线电台(包括手持台)只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通信或在一定覆盖范围内进行互相通信,它是应急通信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通信工具,例如:IDEN等数字集群、350M常规通信网、一般常规对讲系统等,但是成本高、投资巨大、地区广阔,网络覆盖很差。目前无线电台产品也有通过短波电台进行超短波的话音转接。但是投资大、语音效果差,同时近距离使用有较大限制,极少有人采用。
[0003]为了能够实现无覆盖范围内事故现场的多个电台能够与应急指挥中心保持通话,实现实时指挥,非常有必要采用一种能够把现场电台话音接入到指挥中心的通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台通信网络覆盖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性能良好的IP电话与电台转接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IP电话与电台转接装置,包括外壳结构件,还包括电源模块、数字音频处理模块、ARM+DSP数字处理模块和网络模块,所述的网络模块通过RJ-45接口与外部IP电话连接;所述的数字音频处理模块一端通过串口 DB9接口与电台语音输入、电台MIC,电台COR和电台PTT连接;所述的数字音频处理模块另一端与ARM+DSP数字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通过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输入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为数字音频处理模块、ARM+DSP数字处理模块和网络模块提供直流工作电压。
[0007]所述ARM+DSP数字处理模块上带有SIP客户端,IP电话与电台转接装置完成设备初始化后,ARM+DSP数字处理模块上的SIP客户端通过标准SIP协议(RFC3261)注册到标准外部SIP服务器,外部IP电话通过RJ-45接口连接至网络模块,并通过网络模块连接至ARM+DSP数字处理模块处理,然后由数字音频处理模块完成协议转换和FIR滤波,通过DB9接口由电台MIC输出。
[0008]所述电台语音输入到数字音频处理模块完成FIR滤波和DTMF信号分析,然后经过ARM+DSP数字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电台语音数据,ARM+DSP数字处理模块上的SIP客户端把电台语音数据打包成标准RTP协议数据(RFC3550)和SIP数据(RFC3261)后再通过网络模块和RJ-45接口发送到外部SIP服务器。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1、它延伸了无线电台的覆盖范围,降低了投资,同时由于专为车载设计,更便于安装携带,为各个应急通信保障的环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0011]2、本实用新型的通信互联功能使得在应急通信的现场可以在无电台覆盖的情况下进行与指挥中心的通话,将现场多个不同电台的话音与指挥中心互联互通,这对于应急通信组建临时指挥系统提供了较好的的解决方案。
[0012]3、它能够把公众IP电话网和电台通信系统相连接,实现公众电话与电台系统间的语音互通。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组成框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数据处理流程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断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7]如图1所示,IP电话与电台转接装置,包括外壳结构件,还包括电源模块5、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和网络模块7,所述的网络模块7通过RJ-45接口6与外部IP电话连接;所述的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 —端通过串口 DB9接口 I与电台语音输入、电台MIC,电台COR和电台PTT连接;所述的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另一端与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5通过电源接口 4与外部电源输入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5为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和网络模块7提供直流工作电压。
[0018]本实用新型的ARM+DSP数字处理模块上带有SIP客户端,IP电话与电台转接装置完成设备初始化后,在ARM+DSP数字处理模块上的SIP客户端通过标准SIP协议(RFC3261)注册到标准外部SIP服务器,外部IP电话通过RJ-45接口 6连接至网络模块7,并通过网络模块7连接至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处理,然后再连接到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由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完成协议转换和FIR滤波,最后通过DB9接口 I由电台MIC、电台PTT输出。
[0019]本实用新型的电台语音输入到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完成FIR滤波和DTMF信号分析,然后经过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处理得到电台语音数据,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上的SIP客户端把电台语音输入数据发送到SIP客户端,SIP客户端把电台语音数据打包成标准RTP协议数据(RFC3550)和SIP数据(RFC3261)后再通过网络模块7和RJ-45接口 6发送到外部SIP服务器。
[0020]外部电台的COR信号经数字音频处理模块处理后,再送到ARM+DSP数字处理模块;外部电源输入即车载9至36V的电源经由电源接口输入至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将外部电源转为1.8V、3.3V和5V为数字音频处理模块、网络模块和ARM+DSP数字处理模块供电。
[0021]所述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所采集得到的数据经过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进行滤波、平滑、降噪、分析、识别DTMF后从另外的方向输出;本实用新型能够识别是否真实话音输入,具有DTMF信号的检测功能,并可以依据DTMF信号的内容进行语音优先权、外部I/O的控制动作。
[0022]IP电话的语音信号通过RJ-45接口 6输入至网络模块7,再输入至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通过RJ-45接口 6接收IP电话输入语音并对语音数据协议转换和FIR滤波处理,把处理后的语音数据通过数字语音处理模块2发送到电台语音MIC接口,通过数字语音处理模块2采集电台输入语音数据并对语音进行FIR滤波,检测是否有DTMF信号输入,如有DTMF信号输入,加载DTMF信号到数据帧中DTMF标志位;然后把电台语音处理后的语音数据发到SIP客户端,SIP客户端根据通话协议转换编码协议通过RJ-45接口 6发送到SIP服务器。
[0023]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ARM+DSP数字语音处理芯片,芯片处理流程采用中断触发处理流程,对IP电话和电台的话音信号进行数字化、滤波、平滑、降噪、分析、识别互通。
[0024]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数字化处理技术将IP电话网和电台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远程的一或多个电台通过IP电话网络作为中继接入至某个特定的指挥通话点并互相通话。所采用的的IP电话不局限于手机、电话机等装置,同时包括能够接入移动电话网的MODEM等设备。
[0025]本实用新型未进行详细说明的技术均为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说明书的基础上能够方便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且附图中所表示的内容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6]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不限于本文中介绍的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和说明书内容所作的各种形式的变换和代换、皆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1P电话与电台转接装置,包括外壳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5)、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和网络模块(7),所述的网络模块(7)通过RJ-45接口(6)与外部IP电话连接;所述的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 —端通过串口 DB9接口(I)与电台语音输入、电台MIC,电台COR和电台PTT连接;所述的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另一端与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5)通过电源接口(4)与外部电源输入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5)为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和网络模块(7)提供直流工作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P电话与电台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RM+DSP数字处理模块上带有SIP客户端,IP电话与电台转接装置完成设备初始化后,ARM+DSP数字处理模块上的SIP客户端通过标准SIP协议(RFC3261)注册到标准外部SIP服务器,外部IP电话通过RJ-45接口(6)连接至网络模块(7),并通过网络模块(7)连接至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处理,然后由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完成协议转换和FIR滤波,通过DB9接口(I)由电台MIC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P电话与电台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台语音输入到数字音频处理模块(2)完成FIR滤波和DTMF信号分析,然后经过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处理得到电台语音数据,ARM+DSP数字处理模块(3)上的SIP客户端把电台语音数据打包成标准RTP协议数据(RFC3550)和SIP数据(RFC3261)后再通过网络模块(7)和RJ-45接口(6)发送到外部SIP服务器。
【专利摘要】IP电话与电台转接装置,包括外壳结构件,还包括电源模块、数字音频处理模块、ARM+DSP数字处理模块和网络模块,所述的网络模块通过RJ-45接口与外部IP电话连接;所述的数字音频处理模块一端通过串口DB9接口与电台语音输入、电台MIC,电台COR和电台PTT连接;所述的数字音频处理模块另一端与ARM+DSP数字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通过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输入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为数字音频处理模块、ARM+DSP数字处理模块和网络模块提供直流工作电压。它具有便于安装携带的特点,并且能够把公众IP电话网和电台通信系统相连接,实现公众电话与电台系统间的语音互通。
【IPC分类】H04L29/06, H04M7/00
【公开号】CN204615910
【申请号】CN201520241231
【发明人】刘五义
【申请人】浙江安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