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换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3339阅读:4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声波换能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技术领域。
现有的一种超声波换能器是将多块压电陶瓷晶片用导电极片分隔着安装在前聚能器和后反射块之间,在导电极片上焊接向外引出线头,再直接用引出的线头与高频信号电流线联接。
这种联接方式有如下缺点1、焊锡部位较易衰劣分离产生电弧形象,杂入波的干扰因素;2、双引线头固定在换能器上,不利于超声波换能器绕纵轴旋转;3、前聚能器和后反射块一般选用铝材金属,使生成超声波发射方向上的聚集能力发挥不够充分。
4、对于多片压电陶瓷晶片的选用,往往因各片晶片本身的固定频率差异,造成多因素的频差,使得换能质量功效不够理想。
5、导电极片与晶片和反射块之间的接触应尽可能地紧贴吻合无间,而因它们之间的硬度差异及工艺不平整因素使得接触不尽理想,很大程度上影响换能功效,并使发热因素潜增。
本实用新型要求达到如下目的1、克服由于导电极片上焊接向外引出线而引起的焊位衰劣形象和由此而杂入的干扰波;2、在使用上这种换能器能方便灵活地绕纵轴旋转;3、提高换能功效;4、可自如地做到连续不间断地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途径来达到上述目的1、尽量减少压电陶瓷晶片和导电极片的数量,在前聚能器和后反射块之间安装的压电陶瓷晶片减少至两块。
2、导电极片采用具有良好延展性的导电金属块,导电极片只用一块,安装在两块压电陶瓷晶片之间。
3、将高频信号电源线通过电刷与导电极片的外环面接触,使换能器获得高频信号电源。
4、前聚能器和后反射块的材质不同,要求后反射块的密度大于前聚能器的密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途径使超声波换能器克服了杂入波的干扰,使用时能绕纵轴向旋转,晶片和导电极片数量的减少,有效地克服了由于晶片频率的差异和接触不良所造成的阻抗能耗,发热现象也很大程度上得到克服,提高了换能功效。
下面用附图的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联接螺杆,2--后反射块,3--电刷,4--正导电极片,5--前聚能器,6--扳手位,7--螺丝孔,8--压电陶瓷晶片。
用螺杆1依顺序将后反射块2、压电陶瓷晶片8、正导电极片4、压电陶瓷晶片8、前聚能器5串接起来,正导电极片4是有一定的厚度及有良好延展性的导电金属块,导电极片4安装在两块压电陶瓷晶片8之间,导电极片4的直径比压电陶瓷晶片8的直径大,将与高频信号电源联接的电刷3与导电极片4的外环面接触。两块压电陶瓷晶片尽可能选用频率相同者,后反射块2与前聚能器5的材质不同,要求后反射块2的密度大于前聚能器5的密度,本例的后反射块选用#45钢材,前聚能器选用铝质材料制造。
安装时前、后反射块与压电陶瓷晶片之间,压电陶瓷晶片与正导电极片之间应尽可能紧密接触,使用时将前聚能器或后反射块与高频信号电流线的零线联接。
权利要求1.超声波换能器,由后反射块、压电陶瓷晶片、导电极片、前聚能器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后反射块(2)和前聚能器(5)之间夹装着两块压电陶瓷晶片(8)和一块导电极片(4),导电极片(4)夹在两块压电陶瓷晶片(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将与高频信号电源线联接的电刷(3)与导电极片(4)的外环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导电极片(4)是具良好延展性的导电金属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后反射块(2)的密度大于前聚能器(5)的密度。
专利摘要超声波换能器,在后反射块和前聚能器之间夹装着两块压电陶瓷晶片和一块导电极片,导电极片夹在两块压电陶瓷晶片之间,换能器的高频信号电源通过电刷与导电极片的外环面接触获得。强调后反射块的密度大于前反射块的密度。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杂入波的干扰,使用时能绕纵轴将旋转,晶片和导电极片数量少,降低了由于晶片频率的差异和接触不良造成的能量损失,提高了换能功效。
文档编号B06B1/02GK2428226SQ0022826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6日
发明者严卓理, 严锦璇 申请人:严卓理, 严锦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