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快速升扬到顶举位置的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007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快速升扬到顶举位置的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特别涉及一种具快速升扬到顶举位置的千斤顶。
因此,当设于底座10上的唧筒2由油孔103抽吸时,会将储油室A内的液压油由吸油孔101吸入主油路102的下端,并顶开止逆钢珠31而使液压油被吸进入油孔103及唧筒2内,然后再当唧筒2推挤时,则会把液压油送入主油路102内,而在止逆钢珠31的挡止下而不会回流入储油室A内,使液压油把主钢珠33向上顶开,而让液压油由主油路102再经入油孔106进入内油室,如此不断地令唧筒2反复的动作,即可使液压油会不断地涌入内油室中,使内油室中的顶举柱13被液压油向外挤迫伸出而升扬,以达举推的作用,可是每次进入内油室的液压油油量少,且内油室的截面积又大,所以使得顶举柱13无论是否到达顶举的位置或有无作功,其升扬的速度非常地缓慢,造成在未到达顶举位置的无作功行程因过于缓慢而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于是,为解决上述已知千斤顶的无作功行程的升扬速度过慢的缺点,本创作人经研究开发,终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具快速升扬到顶举位置的千斤顶,是一底座与顶座之间固设有内、外缸,而在内缸中装设一末端具活塞的顶举柱,并设吸油孔通于储油槽及底座上所设的主油路下端,而在主油路下方设一止逆钢珠;另再设一油孔通于主油路的止逆钢珠上方处,该油孔通至回油路,其特征是该顶举柱中间容设一具贯穿油孔且螺固于底座上的副轴杆,该主油路的中间处设一受弹簧顶压的下钢珠,并于该弹簧上端设一上钢珠,该上钢珠上又设一受弹簧顶推的顶柱,该弹簧上端受一调整螺钉顶止;位于下钢珠的上方主油路的壁面上设一通至副轴杆中间所设油孔的第一油孔,并在位于上钢珠的上方主油路壁面上设一通入内油室的第二油孔;配合底座上所设的唧筒动作状态下,该液压油先顶开下钢珠而由第一油孔流入副轴杆的油孔中,该尚未作功的顶举柱快速地升扬,该顶举柱受到阻挡而作功状态下,该液压油压力增大推开上钢珠由第二油孔流入内油室中,该顶举柱形成顶举;该底座位于储油室的端面另处开设另一油孔,该油孔上装设有一接设一导管并延伸至储油室底下的止逆阀,该油孔另端又通至内缸的内油室中。
本实用新型是在千斤顶的内缸的顶举柱中间容设一具贯穿油孔且螺固于底座上的副轴杆,另在底座的主油路中具有原来的止逆钢珠外,并在主油路内装设两组受弹簧顶压,而塞在主油路的上、下不同位置的上、下钢珠,且在位于两钢珠之间及上钢珠的稍上方主油路壁上,各设有通至副轴杆中间油孔的第一油孔,与通至内油室的第二油孔;所以当液压油受唧筒的压挤而会先将主油路的下钢珠顶开,而使液压油由第一油孔流入副轴杆的油孔中,由容设副轴杆的轴孔的较小截面积,使尚未顶举作功的顶举柱可快速地升扬,同时当顶举柱升扬至顶举位置后,因顶举的力量产生而使主油路中的液压油压力增大,进而顶开第二钢珠,使液压油可由第二油孔流入内油室,由内油室较大截面积的作用,而使顶举柱能够产生所需的顶举物品或所衔接的机构的力量,从而解决了使其尚未顶举作功的顶举柱快速升扬,以达缩短时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于油压缸的顶举柱中间容设一中间具贯穿油孔且螺固于底座的副轴杆,并在主油路内装设两组受弹簧顶压的上、下钢珠,并各自在上、下钢珠稍上方处分别设有第一、二油孔,并使第一、二油孔通至副轴杆中间的油孔及内油室中,使液压油在顶开下钢珠而由第一油孔流入副轴杆的油孔中,利用较小截面积而使尚未作功的顶举柱能够快速地升扬至顶举位置,缩短时间,而具实用性。
敬请参阅图5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造大致是在一底座50与顶座54之间固设有内、外缸52、51,而由内缸52内及内、外缸52、51之间形成一内油室及装满液压油的储油室B,并在内油室内装设一末端具活塞531且外伸的顶举柱53,在位于储油室B的底座50端面上,设一装设有滤网而通至底座50中所设的主油路502下端的吸油孔501,然后在主油路502的稍下方设一受柱体72顶止的止逆钢珠71,而使止逆钢珠71塞住主油路502的下方;又在主油路502稍中间处设一受弹簧74顶压的下钢珠73,而后再于弹簧74的上端设一上钢珠75,上钢珠75上又设一受弹簧77顶推的顶柱76,同时弹簧77的上端又受一调整螺钉78所顶止;然后在位于下钢珠73的稍上方主油路502的壁面上设一通至副轴杆55中间所设的油孔551的第一油孔506(请配合图8所示),且再使上钢珠75的稍上方主油路502的壁面上设一第二油孔507,通至内油室中。
另外,请再配合图5、6所示,是在底座50的位于储油室B的端面处装设一由螺座91、钢珠92及弹簧90所组成的止逆阀,而所装设止逆阀的油孔93是位于内缸52的内油室端处接设一导管9,使该导管9末端位于储油室B下方,又使油孔93的另一端通至内缸52的内油室中。
其次,请再配合图7所示,该主油路502的位于止逆钢珠71的稍上方壁面设一油孔503通至另一回油路504而在回油路504内装设有受螺钉81顶住的弹簧82,并在弹簧82的末端设一顶子83,且顶子83末端设一钢珠84,而该钢珠84置于连通于油孔503的油孔上,并在回油路504上设一回油孔505通入储油室B中。
因此,关于底座50上所设的唧筒6及其挤压的动作,及回油路504处的作用情形,与上述的已知的结构大致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不过当液压油受到唧筒6的压挤时,首先会将下钢珠73顶开,而使液压油从第一油孔506流入副轴杆55的油孔551中,由容设副轴杆55的轴孔的较小截面积,进而使液压油对顶举柱53产生顶推的作用,使尚未作功的顶举柱53可以快速升扬,以达缩短时间的功效,同时在顶举柱53无作功的行程里,其对内缸52的内油室产生的汲吸作用,可使液压油能经导管9、止逆阀及油孔93而进入内油室中,使顶举柱53可以顺利的快速升扬;当顶举柱53升扬至顶举位置受阻后,主油路502中的液压油因压力大增,使上钢珠75会被顶开而使液压油由第二油孔507流入内油室,该顶举柱53因内油室较大的截面,而使顶举柱53产生足够的顶举力量,而将物品或所衔接的机构推举位移,同时内油室内的高压液压油在油孔93的止逆阀的阻止下,以防其回流入储油室B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先进性,功效明显提高,符合实用新型专利各要件,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具快速升扬到顶举位置的千斤顶,是一底座与顶座之间固设有内、外缸,而在内缸中装设一末端具活塞的顶举柱,并设吸油孔通于储油槽及底座上所设的主油路下端,而在主油路下方设一止逆钢珠;另再设一油孔通于主油路的止逆钢珠上方处,该油孔通至回油路,其特征是该顶举柱中间容设一具贯穿油孔且螺固于底座上的副轴杆,该主油路的中间处设一受弹簧顶压的下钢珠,并于该弹簧上端设一上钢珠,该上钢珠上又设一受弹簧顶推的顶柱,该弹簧上端受一调整螺钉顶止;位于下钢珠的上方主油路的壁面上设一通至副轴杆中间所设油孔的第一油孔,并在位于上钢珠的上方主油路壁面上设一通入内油室的第二油孔;配合底座上所设的唧筒动作状态下,该液压油先顶开下钢珠而由第一油孔流入副轴杆的油孔中,该尚未作功的顶举柱快速地升扬,该顶举柱受到阻挡而作功状态下,该液压油压力增大推开上钢珠由第二油孔流入内油室中,该顶举柱形成顶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快速升扬到顶举位置的千斤顶,其特征是该底座位于储油室的端面另处开设另一油孔,该油孔上装设有一接设一导管并延伸至储油室底下的止逆阀,该油孔另端又通至内缸的内油室中。
专利摘要一种具快速升扬到顶举位置的千斤顶,是于一底座与顶座间固设内、外缸,内缸中设一末端具活塞的顶举柱,并设吸油孔通于储油槽及底座上设的主油路下端,主油路下端设一止逆钢珠,再设一油孔通于主油路的止逆钢珠上方,该油孔通至回油路,其特征是该顶举柱中间设置一轴孔,该轴孔容设一具贯穿油孔且螺固于底座上的副轴杆,又在主油路内装入两组受弹簧顶压在不同位置的上、下钢珠,两钢珠之间设一通至副轴杆油孔的第一油孔,上钢珠上方设一通至容设顶举柱内油室的第二油孔;其液压油顶开下钢珠由第一油孔流入副轴杆油孔,未作功的顶举柱快速升扬至顶举位,再因主油路中液压油压力大增顶开上钢珠由第二油孔流入内油室,顶举柱快速顶举,而具实用性。
文档编号B66F3/24GK2511661SQ01275708
公开日2002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4日
发明者叶国忠 申请人:叶国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