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855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盖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一模块式操纵系统的一组件的前盖板,该模块式操纵系统具有至少两个在空间彼此相邻设置、且借助一直流电压中间电路彼此导电连接的组件。
这样一种模块式操纵系统已由标题为“SIMOVERT MASTERDRIVESMotion Control”的西门子产品目录DA65.11-2001第6章、尤其是6/47页公开。在那里的图6/42所描述的模块式或组件式操纵系统具有一个电容组件、一个带有操作件的供电组件和七个具有不同功率的逆变器组件。这些组件在空间上彼此相邻设置。这些组件的中间电路导电轨铺设借助于一个由正-、负-和接地电位-接触轨构成的三相汇流排系统来完成。采用标准的铜母线作为接触轨。这些接触轨在该组件上方的一个导向单元中绝缘地导向。中间电路电压在供电组件中产生,且借助电容组件来维持。借助三相汇流排系统将所产生的中间电路直流电压分配到所有逆变器组件。此外,该供电组件产生一个例如为24V的供电电压,该供电电压借助一个双芯电缆导送到逆变器组件。此供电电压对于向逆变器组件的电子电路供电来说是需要的。
由标题为“SIMODRIVE 611 universal und POSMO”的西门子产品目录DA65.4-2001第6章、尤其是6/26页公开了模块式操纵系统的另一种结构形式。这种操纵系统与已提到的模块式操纵系统的区别在于每个组件前侧下部具有两根彼此上下叠置的中间电路接触轨,这些接触轨上有连接在其一侧的连接钩和一个接触螺钉。借助这两个连接钩可将一个逆变器组件的中间电路接触轨与一相邻逆变器组件的相应中间电路接触轨导电连接。在此,每一连接钩钩住相邻逆变器组件的相应接触螺钉。接着将此接触螺钉固定旋紧。从而两相邻逆变器组件的中间电路接触轨抗振动地相接触。这两个接触轨用一个覆盖有EMV金属片(亦即防电磁干扰的金属片)的保护罩来盖住。该EMV金属片借助一导线与一组件的PE(亦即接地电位)接线端导电连接。此外,每个保护罩侧向具有一个弹簧触头,从而一个模块式操纵系统各组件的EMV金属片彼此导电连接。因而,此模块式操纵系统的PE回线将所有组件接通。此外,此模块式操纵系统的组件借助一设备母线在前侧彼此连接。在中间电路接触轨的上方每个组件具有一个用于调节插件的筒身,该筒身前侧具有一个用于连接设备母线的多极插孔。此外,每个调节插件在前侧具有另一些多极插孔,这些多极插孔之一还具有用于进一步导送供电电压的接线柱。
对于上述后一种模块式操纵系统,其缺点是保留了对两中间电路接触轨的空间需求。这两个中间电路接触轨的间隔尺寸是这样确定的,使得在将逆变器组件安装到模块式操纵系统中或从其上拆卸下来时下接触轨的连接钩不会接触到上接触轨,上接触轨的连接钩不会接触到下接触轨。于是,为承担该空间需求,要确保该模块式操纵系统的直流电压中间电路不会出现无意的短路。此外,对于PE(接地)-回路的连接操作是费时和易受干扰的。另外,为使供电电压接通一模块式操纵系统的所有组件,需要一根事先设计的电缆束及多根电缆。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模块式操纵系统的组件,使其不再出现上述缺点。
上述技术问题是借助一个如本发明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所限定的、用于模块式操纵系统的一个组件的前盖板来解决。
通过将两个中间电路接触轨彼此呈台阶状设置,两个中间电路接触轨可以布置成彼此具有最小间距而与连接钩的结构设计无关,因而大大减少了中间电路接触轨的占地需求。通过将供电导线集成在两个设有连接插头的供电接触轨上,就省去了迄今所采用的外部连接导线,即借助这些供电接触轨和所属的连接插头就可以不太费事地在该模块式操纵系统的全部组件上接通供电电压。由于前侧罩和前盖板设计成可摆动和可锁定的,这就确保防止丢失,且阻止非合法人员来操作该模块式操纵系统的中间电路接触轨,因为需要一个工具才能使其脱开。
在前盖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两中间电路接触轨之间,在该前盖板背侧设置了一个带有一个位于其一侧的接触弹簧和一个与该接触弹簧相对置的接触板的接触轨。这样一来,只要将这些组件彼此相接地并列布置,就可将该模块式操纵系统的PE回线在该操纵系统的全部组件上接通。此外,通过这种PE回线布置可使该模块式操纵系统较少受到EMV(电磁兼容性)的干扰影响。
在前盖板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供电接触轨具有一屏蔽金属片。这样一来,在该模块式操纵系统中被接通的供电电压同样得到保护而不受电磁(兼容性)干扰影响。
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可由从属权利要求4至12得出。
下面结合示意说明用于模块式操纵系统的一个组件中的本发明前盖板优选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前盖板上部的透视图;图2示出图1中所描述前盖板部分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部分的后透视图;图4示出了一个包括多个分别带有图1所示本发明前盖板的组件的模块式操纵系统。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用于模块式操纵系统的一个组件的前盖板2上部的透视图。此前盖板2在其上部具有两个彼此间成台阶状布置的中间电路接触轨4和6。这种在空间上相平行且又相错开的布置决定了该前盖板2上部的最小材料厚度。该前盖板的其余部分设计成板状,图中仅示出了其中一部分。该前盖板2从上部到板状部分的过渡区设计成弧形的,从而不会在此积存不必要的材料。在每个中间电路接触轨4和6上的一侧连接着一个连接钩8和10。这些连接钩8和10具有一个设计成钩状的部分,且借助一个固定螺钉12和14与该模块式操纵系统的一相邻组件的相应中间电路接触轨4和6导电连接。在这些接触轨4和6与这些固定螺钉12和14相对的一侧设有一个触头螺钉16和18。在这些触头螺钉16和18的螺钉头后面分别啮合着该模块式操纵系统的、一个未作详细描述的、位于其右侧的组件的连接钩8和10上的钩状部分。为了使相邻组件的中间电路接触轨4和6的电连接是抗振动的,将所描述前盖板的触头螺钉16和18以及一个未详细说明的相邻右侧组件的固定螺钉12和14旋紧固定。
为了使得在该固定螺钉12和14处于松开状态时中间电路接触轨4和6仍不会出现无意的短路,该前盖板2的前侧20具有一个位于中间电路接触轨6上方的凸块22。该凸块22这样进行设计,使得连接钩10在整个摆动运动中不会与连接钩8及其固定螺钉12相接触。
该前盖板2的前侧20在中间电路接触轨4的上方具有一个在其中布置有两个供电接触轨26和28的槽24。在此图中,这些供电接触轨26和28布置成一U形支承件,其两侧被保护板封住。这些保护板构成接触保护。为了使这些供电接触轨26和28较少受到EMV的干扰影响,该U形支承件用一屏蔽金属片来包住,在这两个供电接触轨26和28上插入一个由两个相间隔的分插头34和36及两段导体38和40构成的连接插头32。在一个组件处于未连接模式时,该连接插头32和其两分插头34和36被插在该未连接组件的供电接触轨26和28上。因而该连接插头32防止丢失地置于前盖板2上。在一个组件处于连接模式时,该连接插头32的分插头36与该被连接的组件的供电接触轨26和28相接通,而该连接插头32的分插头34则插在一模块式操纵系统的一已连接组件的供电接触轨26和28上。该连接插头32具有双分路的功能。借助两段导体38和40,两分插头34和36彼此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从而无需工具、也不必太费事就可能完成其电连接过程和断开。
此外,前盖板2具有一个可摆动地与前盖板2前侧20相合上的罩42。这样一来,该罩以防丢失的方式与模块式操纵系统的一个组件的前盖板相连接。为了使此罩42支承在前盖板2的上部,该罩具有多个台阶和一个凹槽。这些台阶与该前盖板设计成台阶状的前侧相应。此外该罩42在内部具有一个在关闭状态时支承分插头34和36的横向隔条44。这样,该连接插头32的分插头34和36确保抗振动。此外,该前盖板2具有一个安装在前盖板2前侧20的弹性固定装置46,该弹性固定装置在该罩42处于关闭状态时啮合在该罩42相应空隙47处。一旦该罩42在关闭状态被锁定在关闭状态,该锁合仅仅借助一个如改锥那样的工具才能开启。另外,该罩42在其内部还具有两定位销48和50和一个顶片51,其中定位销48和50在关闭状态时插入在相应的孔52和54中。在关闭状态时,该顶片51支承在该前盖板2的前侧20。这样一来,在该罩42处于关闭状态时其与前盖板2前侧20的锁合式铰接连接不再会脱开。因而确保在运行状态时任何人不会无意地接触导电的中间电路接触轨4和6。该前盖板2还具有多个固定装置56,图中仅可看到其中的两个。这些固定装置56位于该前盖板2的背侧。同样,在该前盖板2的背侧还配置了一个接触轨58。此时,该接触轨58位于与前侧上两中间电路接触轨4和6的中间位置相对应处。该背侧的接触轨58设有一个与其一侧相连接的接触弹簧60。在图中仅可看到此接触弹簧60。与此接触弹簧60相对的触头是一个与该接触轨58的接触弹簧60相对设置的接触板62。该接触弹簧60、接触板62和背侧接触轨58优选设计成一整体件。
由图2(其描述了图1所示本发明模块式操纵系统中一个组件的前盖板2上部的侧视图)可以得知,在该供电接触轨26和28上如为24V的供电电压借助两导线64和66导送到一相连接组件(出于清楚原因未详细示出)内部。中间电路接触轨4和6的电势也借助两个连接销68和70导送到一所配属的、未详细示出的组件内部。为接纳背侧接触轨58,前盖板2上部的背侧具有一条凹槽72。
由描述图1所示本发明前盖板2上部的后视图的图3可以得知,连接销68和70设计成长方体形,且分别插入穿过一导向柱74和76。每个连接销68和70与相应的中间电路接触轨4和6例如设计成一整体件。于是,该设计成整体的接触轨4和6为T形,其分别在装配前盖板2时将连接销68和70插入穿过长方体形的导向柱74和76。该连接销68和70及中间电路接触轨4和6除了为整体件外,其还可以彼此用螺钉拧紧。为此,可利用现有的接触螺钉16和18。同样,由此后视图还可看出,为接纳两中间电路接触轨4和6的螺钉12和14的螺母,该前盖板2具有接纳结构78和80。即该固定螺钉12和14的螺母是压力注塑包封的。还可看出,背侧接触轨58至少设有一弹簧接片82。在将前盖板2置于一未详细示出的组件上的安装状态时,借助此弹簧接片82在此组件壳体和背侧接触轨58之间建立导电连接。同样,供电接触轨26和28上现有的屏蔽金属片至少具有一个弹簧接片84,以便在组件壳体和屏蔽金属片之间建立导电连接。用于进一步将供电电压导送到一未详细说明的组件内部的导线64和66借助一插头86与设置在前侧的供电接触轨26和28电连接。
在图4中示出了一个模块式操纵系统。详细示出了该模块式操纵系统中分别带有如图1所示本发明前盖板2的组件88、90、92和94。这些组件88至92为一个供电组件88和三个逆变器组件90至92。通过对模块式操纵系统的每个组件88、90、92和94采用本发明的前盖板2,该模块式操纵系统就具有一个连续、光滑的前侧,例如可以设计成双色的。在可摆动罩42的下方隐藏着被接通的中间电路接触轨和接通的供电电压接触轨。通过本发明对中间电路接触轨的布置设计,可将该前盖板的上部设计得十分紧凑。通过将供电接触轨26和28同样铺设在该前盖板的上部可盖住的部分,从而不必向每个组件90、92和94单独提供供电电压。尤其优选该前盖板为注塑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一模块式操纵系统的一组件的前盖板(2),该模块式操纵系统具有至少两个在空间彼此相邻设置、且借助一直流电压中间电路彼此导电连接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前盖板(2)具有两个呈台阶状布置的中间电路接触轨(4,6)、两个供电接触轨(26,28)和一可摆动且可锁定的罩(42),其中,每个中间电路接触轨(4,6)具有一个一侧被系住的可摆动的连接钩(8,10)和一接触螺钉(16,18),所述供电接触轨(26,28)设有一可拆卸的连接插头(32),所述可摆动罩(42)设置成可将所述接触轨(4,6,26,28)盖住,且该罩(42)的正面在锁定状态时与所述前盖板(2)相对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盖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中间电路接触轨(4,6)之间,在所述前盖板(2)的背侧设置有一接触轨(58),该接触轨(58)带有一位于其一侧的接触弹簧(60)和一与该接触弹簧相对置处于另一侧的接触板(62)。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触轨(26,28)被一屏蔽金属片包围。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触轨(26,28)的屏蔽金属片上带有一位于所述前盖板(2)背侧的弹簧接片(84)。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盖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呈台阶状布置的两个中间电路接触轨(4,6)之间,在下连接钩(10)的摆动区内设有一凸块(22)。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盖板(2),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连接插头(32)设有两个借助两段导体(38,40)相连接的分插头(34,36)。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触轨(26,28)两侧各具有一保护板(30)。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触轨(26,28)上设有一位于背侧的插头(86)。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盖板(2),其特征在于每个中间电路接触轨(4,6)在背侧设有一个连接销(68,70)。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2)在合上的罩(42)的下方设计成板状。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2)具有多个固定装置(56)。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2)设计成注塑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一模块式操纵系统的一组件的前盖板(2),该模块式操纵系统具有至少两个在空间彼此相邻设置、且借助一直流电压中间电路彼此导电连接的组件。按照本发明,该前盖板(2)具有两个呈台阶状布置的中间电路接触轨(4,6)、两个供电接触轨(26,28)和一可摆动且可锁定的罩(42),其中,每个中间电路接触轨(4,6)具有一个一侧被系住的可摆动连接钩(8,10)和一接触螺钉(16,18),所述供电接触轨(26,28)设有一可拆卸的连接插头(32),所述可摆动罩(42)设置成可将所述接触轨盖住(4,6,26,28),且该罩(42)的正面在锁定状态时与所述前盖板(2)相对齐。因而得到了一个明显更紧凑的且同样较少受到电磁(兼容性)干扰的结构。在该前盖板结构中,除了接通中间电路导电轨外,也同样接通一供电电压。
文档编号H05K7/14GK1663332SQ03814852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5日
发明者马太斯·库尼克, 托马斯·诺布林, 曼弗雷德·莱纳尔, 乔奇姆·马萨茨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